首屆清華大學學術產業合作論壇(Academy Industry Meeting,簡稱AIM)在清華大學主樓接待廳舉行。清華大學校長邱勇,副校長尤政,多家企業代表,以及清華大學腦與智能實驗室、未來實驗室相關負責人出席。論壇開幕式由尤政主持。
論壇現場
本屆論壇充分展示了清華大學腦與智能實驗室、未來實驗室成立兩年以來的階段性成果,反映了學校科研體制機制改革的情況,同時聚焦跨界創新,深入探討學術界與產業界的有效合作模式。
邱勇致辭
開幕式上,邱勇首先代表學校對關心支持腦與智能實驗室、未來實驗室發展的各界人士表示感謝,並對實驗室取得的可喜成績表示祝賀。邱勇回顧了清華大學兩年來在人才培養、教育教學、學術研究、國際交流合作等方面的重要改革舉措。邱勇表示,兩年前的今天,清華大學正式成立腦與智能實驗室與未來實驗室,旨在進行突破性創新、原始性創新、前沿式創新及顛覆性創新,其成立反映了學校對創新的進一步思考與追求。邱勇指出,推動創新的關鍵在於學科交叉和跨界合作,跨界融合是大學和企業創新的新模式。
邱勇說,21世紀是創新的時代,創新無處不在,人人都是創新者,創新以及創新成果的應用速度加快,創新對人類社會的影響超出我們的想像。大學和企業是重要的創新推動者、實踐者,企業內部創新模式變革、大學內部組織機構模式變革、大學與企業間合作模式變革將引發21世紀創新範式的變革。AIM論壇就是要探索創新的意義,探尋21世紀的創新之道。邱勇強調,創新塑造未來,在第四次工業革命來臨之際,我們要打造大學和企業創新雙引擎,努力推動中國和世界的創新,為人類文明進步和社會繁榮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鄧峰致辭
腦與智能實驗室、未來實驗室管委會副主任,北極光風險投資公司創始人鄧鋒在致辭中表示,清華大學學術產業合作論壇是一個很好的交流平臺,應成為定期舉辦的論壇,為學術界、工業界及產業界提供充分交流的機會,從而促進跨學科、跨界的深度融合。
方方致辭
腦與智能實驗室、未來實驗室管委會副主任,清華大學(香港)教育基金會董事長方方結合多年對科技產業創新創業方面的深入研究,提出AIM論壇可實行定期的會員制機制,以促進腦與智能實驗室、未來實驗室與產業界的協同創新。
王小勤致辭
腦與智能實驗室主任王小勤介紹了腦與智能實驗室圍繞核心科學問題「智能的本質」所開展的相關工作,以及實驗室成立兩年以來在科研設施、人才引進等方面所取得的階段性成果,展示了實驗室對腦與智能這一極具挑戰性的前沿科學領域展開探索的決心和信心。
徐迎慶致辭
未來實驗室主任徐迎慶指出,未來實驗室旨在面向未來,以更開放、更國際的姿態匯聚全球智慧,構築頂尖人才的聚集高地,形成創新高峰,產出若干引領人類社會發展的重大成果,培育出若干引領未來發展的新方向和新學科。徐迎慶還介紹了實驗室的研究方向、階段性成果以及產學研合作的模式。
高紅衛、竺延風、陸益民、範霽紅、王茜鶯、
張海寧、宋繼強(從左至右、從上至下)發言
尖峰對話環節,多家企業代表紛紛就學術界與產業界的跨界融合創新發表意見看法。中國航天科工集團董事長高紅衛闡述了企業與學術界合作的重要性,並希望未來能與兩個實驗室攜手合作。東風汽車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竺延風介紹了現代汽車智能駕駛技術的快速發展情況,並為實驗室的未來研究方向提出新的思路。中國通用技術(集團)控股有限責任總經理陸益民強調創新是未來發展的關鍵,也是核心動能,跨學科、跨技術的融合將是創新領域的重要方向。國家電力投資集團科技研發總監兼創新部主任範霽紅代表集團董事長錢智民發言,他表示,清華大學高度重視學術界和產業界的跨界合作,論壇開闢了一個推進學術界和產業界合作的新平臺。聯想集團全球副總裁王茜鶯表示,沒有創新的企業終將被歷史淘汰,希望與未來實驗室在智能製造方面加強合作,促進行業整體產業升級。蘋果公司大中華區研究工程院院長張海寧認為,兩個實驗室的研究方向非常前沿,期待清華能在這些領域培育出更多原創成果。英特爾中國研究院院長宋繼強希望實驗室持續提升國際影響力,形成國際知名的拳頭技術、拳頭產品。
王小川、郄小虎、崔寶秋、韓貴清、李非、唐文斌、
唐衛民、劉湘雯(從左至右、從上至下)發言
搜狗公司CEO王小川希望能解決好本土企業與清華等頂尖高校在研究需求方面的銜接問題,使得前沿研究的突破在本土企業發展中得以儘快應用。滴滴網約車公司CTO郄小虎希望能夠結合產業界和學術界的優勢,不僅要發現和定義行業具有前瞻性和挑戰性的問題,同時要把最前沿的科技成果轉化成產品生產力。小米科技有限責任公司副總裁兼首席架構師崔寶秋表示,在人工智慧時代,產業界具備產品、大數據、算力等優勢,未來希望能夠加強與清華大學的交流合作。碧桂園控股有限公司農業特別顧問韓貴清認為,只有通過跨界聯合、協同創新、顛覆性創新,才能實現農業現代化,希望通過更廣泛、更深入的合作,為農業現代化作出新的貢獻。好未來技術體系副總裁李非希望企業和高校通過思考與規劃,能夠在創新上為彼此提供更多的動力和支撐。曠視科技聯合創始人唐文斌認為校企合作不能成為企業提供輸入、學術界產生輸出的「流水線模式」,建議探索一種共創的合作模式,形成更緊密、更深入的合作。騰訊醫療健康事業部行業合作總經理唐衛民希望通過與實驗室的合作,將一些具有長線價值的研發真正落地,也希望實驗室搭建健康醫療領域的開放數據平臺,以進一步促進科研成果轉化為生產力。阿里巴巴集團戰略及合作部總經理劉湘雯期待本次論壇成為一個創新起點,融通學術界與產業界的力量,產出創新成果。
尤政作總結髮言
尤政在論壇總結髮言中指出,要更緊密地將高校的創新和企業的創新結合起來,形成推動國家產業發展和社會進步的合力,這需要社會各界共同攜手推動。尤政說,腦與智能實驗室、未來實驗室將以更加開放的胸懷和姿態,向產業界打開合作之門。學校也將繼續探索人才培養機制,培養更多的應用型人才,真正將產業的需求融入科研中,將科技創新轉化到產業中,搭建學校和企業的合作橋梁。尤政表示,希望各位嘉賓能夠持續關注和支持實驗室發展,為實驗室建立與產業界更緊密的互動機制建言獻策,在創新驅動發展的時代浪潮中,合作共贏、共築輝煌。
此次論壇由清華大學科研院主辦,未來實驗室、腦與智能實驗室協辦,來自航天科工集團、東風汽車集團、通用技術集團、國家電投集團、聯想集團、蘋果公司、微軟亞洲研究院、英特爾中國研究院、搜狗公司、小米公司、碧桂園公司、騰訊公司、阿里巴巴集團等各大企業近150人參加了此次論壇。
作為大學科研體制機制改革的重大舉措,清華大學於2017年12月15日成立了腦與智能實驗室和未來實驗室兩個實體跨學科交叉科研機構,旨在構建跨學科交叉創新的獨特環境,吸引全世界頂尖學者,產出重大國際前沿學術成果。清華大學學術產業合作論壇(AIM)旨在向產業界介紹和展示腦與智能實驗室和未來實驗室的研究方向與階段性成果,並以年度論壇為牽引,建立實驗室與相關產業界活躍和可持續的對話機制,促進大學與產業的深入合作與協同創新。
供稿 | 科研院
排版 | 安麗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