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年前,一群最可愛的人
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
一步步向戰場走去
他們知道這一去山高路遠
他們知道這一去槍林彈雨
他們知道這一去壯士難還
可為了祖國和人民,他們義無反顧
……
目前,「銘記偉大勝利 捍衛和平正義
——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
出國作戰70周年主題展覽」
正在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展出
540餘張照片、1900餘件文物及展品
(其中824件文物系首次展出)
向我們述說著70年前的那段歷史
今天,讓我們再次走近、觀看、聆聽
△抗美援朝戰爭中,我國犧牲烈士為197653名。(總臺央視記者石丞拍攝)
山河已無恙中國交響樂團附屬少年及女子合唱團 - 歌曲合輯
黃繼光
1952年10月14日,上甘嶺戰役打響,隨後,陣地被敵人佔領了。「597.9高地一寸土地也不能丟」,黃繼光所在部隊得到命令後,開始進攻,決定當晚就奪回丟失的陣地。可是敵人的兩挺機槍死死封鎖著前進的道路,前三個小組傷亡殆盡還沒有完成任務。
這時,黃繼光主動請戰:「連長,你讓我去吧」。得到同意的命令後,黃繼光與吳三羊、肖登良組成爆破組。在戰友先後倒下後,黃繼光繼續匍匐前進。
在敵人地堡前,黃繼光迅速衝了過去,將爆破筒扔進敵人地堡裡,接著撲向噴吐火舌的敵方槍眼。隨著一聲巨響,敵人的機槍停止了。之後,衝鋒號一吹,黃繼光的戰友就爬上了597.9高地,奪回了陣地。
△黃繼光犧牲處挖出的爆破筒殘體(總臺央視記者郭鴻拍攝)
楊根思
1950年10月,楊根思參加中國人民志願軍赴朝作戰。同年11月,在抗美援朝戰爭第二次戰役分割圍殲敵軍戰鬥中,時任志願軍某部連長的楊根思,奉命帶1個排扼守長津湖畔下碣隅裡外圍小高嶺,負責切斷美軍南逃退路。
1950年11月29日,號稱「常勝軍」的美軍陸戰一師開始發動進攻,楊根思率領全排頑強抗擊,接連擊退敵軍8次進攻。陣地只剩楊根思等幾個人,他拿著一包十斤重的炸藥,縱身衝向敵群,與敵人同歸於盡,犧牲時年僅28歲。
楊根思的戰友楊德盛回憶起當時的情景,「第二天打掃戰場,看見一隻腿掛在樹上,到今天我也不知道,那個腿是不是連長的。」
如今,隔著反光的玻璃櫥窗,凝視著那些斑駁的證書,仿佛看到了那個義無反顧、毅然決然的英雄。他用血肉築起了一道防線,當他站立時山河蒼茫,當他倒下時百花綻放。
△楊根思展區(總臺央視記者荊偉拍攝)
張桃芳
展廳裡有一把M1944式莫辛-納甘型步槍,槍的主人張桃芳曾用它在33天中擊斃214名敵人。
1952年9月2日,張桃芳所在的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第24軍奉命入朝。剛入朝時,在一次打靶訓練中,張桃芳三槍打出三個零環,這個「糗事」激起了張桃芳不服輸的勁。之後,他白天對著樹木山石練習狙擊,晚上瞄準微弱油燈光。
1953年1月,張桃芳跟隨部隊,匆匆開赴上甘嶺。之後的戰鬥中,他用步槍擊斃214名敵人。
展廳裡展示的照片,張桃芳臥姿持槍,眼神剛毅冷絕,步槍兩側空彈殼堆積,依然能感受到他的勇敢和殺氣。
他們是最可愛的人
除了這些被大家熟知的英雄
還有很多犧牲的戰士他們甚至沒有留下姓名
展廳裡的水壺、皮帶
有子彈孔的軍衣、槍械……
此刻,這些展品是冰冷的
但它們曾經見證過火光四射
見證過必勝的信念
見證過滾燙的保家衛國心……
△志願軍戰士沈維《決心書》寫道:「保證做到硬骨頭,輕傷不下火線,重傷不叫不喊,打掉一隻手,也有一隻手同敵拼,只要有我在,就完成任務……」
△「鏖戰長津湖」場景,在零下三四十攝氏度的高山叢林中行軍打仗,很多指戰員被凍傷,還有很多戰士被凍死在戰壕裡。(總臺央視記者楊松濤拍攝)
截至11月25日
展覽累計參觀人數超過31萬人
看完展覽,很多觀眾感慨萬千
雷俊霞 :參觀時偶遇志願軍老兵。幾名現役軍人和老人合影后,一句「爺爺,您保重身體,放心,現在有我們!」淚目了……
羅桂良:我是志願軍第39軍老兵,看了展覽眼淚直流。許多戰友犧牲了,我還倖存。永遠感謝他們,永遠懷念他們。夏家銘:是誰的父親,又是誰的兒子。有的母親盼回了日思夜想的兒子,可大部分的英雄永遠留在異鄉。我們一直在等你們回家。
70年過去,硝煙散去
那場「打出了軍威國威」的戰爭已經離我們遠去但那些為祖國和人民而戰的優秀兒女將永載史冊我們安享著的今天恰是他們所奮鬥、追求的明天向每一位中國人民志願軍
致以最崇高的敬禮!
編輯:王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