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不同區域自來水味道不同 記者探訪發現玄機

2020-12-18 搜狐青島

專業人員在做水質檢測實驗,分析水質是否達標

  最近一段時間,關於長江水進青的話題受到社會廣泛關注,島城又多了一個水源,城市供水多了一份保障。但很多市民都有個疑問:我們當前喝的自來水究竟來自哪裡?還有市區居民向記者反映,說住在李滄區喝的自來水與市南的味道有點不同。帶著這些疑惑,近日記者深入調查後得知,市區絕大多數區域喝的是黃河水、大沽河水源地、白沙河水源地三大水系的「混合水」。而之所以出現口感不同的情況,是因為不同水廠的水在管網中混合不充分所致。需要提醒市民的是,雖然水源地有所不同,但自來水出廠時都是合格的,市民可放心飲用。

  感覺自來水有差異

  市民張先生住在李滄區青山路附近,工作單位卻在市南區江西路區域。最近,當他看到青島將喝上長江水的消息後,腦海裡的一個疑問再次出現了。「其實,在過去幾年時間裡,我一直有個感覺,家裡的自來水與單位的感覺不一樣,口感上總覺得有點區別。」張先生說,平時他在家中用燒開的自來水泡茶,覺著泡出來的茶很清澈,喝起來茶香味濃,而且杯子上很少有水垢;但是,用單位的自來水泡茶後,茶水看上去不像家中那般透亮,味道上也覺得差點兒。「所以,在單位泡茶時,我就用飲水機裡的純淨水。」張先生很疑惑:難道李滄區和市南區喝的自來水不一樣?

  無獨有偶,有類似困惑的還有市民郝女士,她在市北區大沙路附近買了新房,在搬去新家住之前,一直在金湖路附近居住。郝女士告訴記者,她在新房曾住過一段時間,但喝不習慣那裡的自來水。「總覺得水有點澀,而且燒開往杯子裡倒的時候,能看到有些白色粉末狀東西,過會兒就自動沉在杯底。而在金湖路附近住時,沒有看到這種情況。」郝女士有點納悶:這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的呢?「是我自己的感覺問題?還是自來水本身有差異?」

  咱們喝到的是「混合水」

  市區的自來水究竟有無區別?大家喝的水究竟來自哪裡?面對這些問題,記者專門進行了採訪。根據市水利局、市水務集團工作人員介紹,向市內三區供水的水源地主要是:棘洪灘水庫、嶗山水庫、產芝水庫、尹府水庫、北墅水庫以及大沽河、白沙河地下水源地。總體來看,便是黃河、大沽河及白沙河3大水系。雖然水源地眾多,但這些水最終進入了市區周邊的3個水廠:仙家寨水廠、白沙河水廠、嶗山水廠。記者採訪了解到,目前仙家寨水廠主要處理棘洪灘水庫的黃河水,白沙河水廠主要處理大沽河水系的原水,而嶗山水廠主要處理嶗山水庫的原水。

  「3大水廠把原水淨化處理後,分別進入面向市內三區的大供水管網,這些來自不同位置的自來水,在多條主管道內自動混合,然後進入百姓家中。所以,對市區居民而言,喝到的其實是多個水源地的混合水。」本市供水領域的一位業內人士告訴記者,「但是,因為3個水廠出來的自來水在管道內混合有個過程,它不像3條河流匯入湖泊一樣,很快能完成融合,而是在多條主供水管道的交會點分別混合,這樣一來,在某條主管道覆蓋的區域內,便出現了某個水廠的水佔主導的情況。」

  該業內人士說,因為每個水廠日處理水的數量並不固定,而且輸水時水壓也不太一樣,尤其是市區供水時常需要調配,根據原水量、用水量情況適時調整3大水廠的出水量,今天可能主管道內白沙河水廠的水多一些,明天可能嶗山水廠的多一些,這便使得3大水系的自來水混合過程更為複雜。「但即便如此,市區絕大多數區域的市民喝到的都是混合水,無法詳細區分出喝的是黃河水還是大沽河的水,因此,出現某個水廠自來水佔主導的只是極個別區域。」

  通過調查記者發現,市民張先生對自來水有差別的困惑並非空穴來風,在實際的供水過程中,的確存在部分地段喝的不是完全混合後的自來水,而是傾向於某個水廠的出廠水。

  各區市都有自己水廠

  記者從市水利局採訪了解到,除了市區以外,島城各區市都建有自己的水廠,原水也多以當地水源為主,但很多人並不知曉喝的是哪兒的水。為此,記者挨個進行了打探。經過一番調查,記者最終得出了各區市城市供水水源地的分布情況。

  嶗山區的水源地包括:曉望水庫、大河東水庫、大石村水庫、登贏水庫、流清河水庫、三水水庫、四水水庫;城陽區水源地包括:書院水庫、棘洪灘水庫以及大沽河、白沙河地下水源地;黃島區水源地包括:鐵山水庫、陡崖子水庫、殷家河水庫、吉利河水庫、小珠山水庫以及風河地下水源地;萊西市的水源地比較集中,主要是:產芝水庫、北墅水庫;平度市水源地為:尹府水庫、黃山水庫以及丈嶺、白沙河地下水源地;膠州市水源地包括:山洲水庫、青年水庫以及大沽河地下水源地;即墨市水源地則包含:王圈水庫、宋化泉水庫、挪城水庫、石棚水庫以及大沽河、墨水河地下水源地。

  不同水源地,水質有差別

  記者採訪中了解到,因為水源地所處的位置不同,其自身的水質會有一定差別。「青島各區市的地理環境不一樣,水流經過的地方攜帶的礦物質含量也有高有低,而且地表水水源和地下水水源也不一樣,所以,在原水水質上,不同地域肯定會有區別。」市區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供水專家告訴記者,以原水的礦物質含量為例,它的高低影響著水的硬度,礦物質含量高、硬度就大;礦物質少,則水比較軟。一般來講,從地層深處流出的泉水和深井水多屬於硬水,雨水、池塘、小溪等地面水屬於軟水。「正因為此,礦物質的多少,與季節有很大關係,比如夏季降雨多時,水的硬度可能就低一些;而降雨稀少,地下水佔據原水主力時,則自來水的硬度大一些。」

  水質專家解釋說,雖然不同水源地的水質可能有區別,但從飲用水安全的角度講,市民大可不必擔心水質問題,因為本市對水源地都進行了重點保護,而且原水經過水廠處理後,都要達到國家飲用水的規定標準,因此,不管是喝到哪個水庫或者河流的水,經過水廠處理後的自來水都是可以放心飲用的。而這一點,也在前段時間市食安辦對飲用水的抽檢報告中得到體現,結果顯示自來水各項指標全部合格。

  自來水結晶到底有沒有害

  記者調查中還注意到,除了有人對不同地域的自來水感覺有差異外,還有人懷疑水質狀況,對自來水的安全性產生擔憂。「我住在高層樓上,早晨一擰開水龍頭,發現接的水有點白色的渾狀,但過上十幾秒鐘,水又很清澈。這是什麼原因呢?」市民趙先生有點不解。對此問題,青島城市供水水質監測中心工作人員解釋說,這是一種正常現象,並不是水質出現了問題。「因為水中本身會有氣泡,當水壓過大時,擰開水龍頭的瞬間,大水泡被擊碎變成細小的水泡,呈現在臉盆中會看上去有點渾。但隨著氣泡消散,水便很快變清澈。對這個現象市民不必擔心,是一種正常物理現象。」

  「我們家喝開水的杯子時間一長,杯壁上會有一層白色結晶,會不會對身體有害呢?」對此,工作人員說,結晶恰恰說明自來水中含有礦物質,「正常情況下,自來水中會有碳酸氫鈣、碳酸氫鎂,這兩種物質是溶於水的,肉眼看不到。但在燒開後,兩種物質分別變為碳酸鈣、碳酸鎂,這兩者是不溶於水的,形成了白色結晶狀。對這些物質,大家不必要擔心,在喝水時沉澱一下即可。當然,飲用也不會造成危害。」

相關焦點

  • 記者實地探訪青島海泊河:萬噸汙水溢流盼治理
    記者實地探訪青島海泊河:萬噸汙水溢流盼治理 來源:大眾網   作者:王琨   2013-07-11 15:40:00
  • 半島記者探訪:蘇寧logo已亮相家樂福家電區域,超市購物卡積分不變
    文/圖 半島記者 張林盛 文鴻飛9月27日,蘇寧易購發布公告稱,蘇寧48億元收購家樂福中國交易正式完成。目前,青島家樂福情況如何?9月27日晚,記者探訪山東路家樂福時看到,超市家電區域已經懸掛蘇寧易購的logo,青島蘇寧易購以及家樂福相關負責人介紹,9月28日蘇寧易購家樂福店中店正式對外營業。
  • 地下青島蝶變之道 記者兵分四路同步探訪青島地下商業現狀
    青島地下商業發展現狀如何?記者同一時間兵分四路,趕赴市北區臺東地下商城、市南區麗人街、西海岸新區香江路地一城以及李滄區偉東·樂客城地下商街進行探訪。記者發現,這些女裝店並不以實體零售作為自己唯一的經營模式,而是同時開通淘寶店、微信購物等渠道,多方面拓展客戶來源。此外,麗人街出入口的電梯也是一大詬病。一位70歲的奶奶告訴記者,麗人街東西便宜,自己經常會來這邊消費,但它沒有下行電梯,這對老年人來說非常不方面,很多人都不願意走樓梯下來。記者在現場探訪時也發現,麗人街很少有老年群體來購物。
  • 不同包裝的可樂口感不同嗎?其實另有玄機!
    不同包裝的可樂口感不同嗎?其實另有玄機! 好奇君給他準備了 15瓶不同生產日期的可口可樂。
  • 限塑令升級倒計時,記者探訪青島市場,仍有「硬骨頭」待啃
    記者多地探訪發現,目前島城大型超市、商場已經有償提供可降解塑膠袋,但大部分集貿市場攤主仍免費提供普通塑膠袋,作為「白色汙染」的重災區,外賣和快遞行業仍在使用不可降解塑膠袋和餐具。可喜的是,部分商家積極響應「限塑令」,已完全更換可降解塑料產品。
  • 不同包裝的可樂口感不同?另有玄機!
    最近,又有一個新的聲音出現:不同的包裝會給可樂帶來不同的口感,這個說法認為包裝對可樂味的道影響從差到好分別是:玻璃瓶-大塑料瓶可樂-小塑料瓶可樂-罐裝可樂也就是說玻璃瓶可樂的口感最差,罐裝可樂的口感最好,事實真的是這樣還是說另有玄機影響了我們的判斷呢。
  • 記者探訪青島市區考點,空調安裝、防疫物資已到位
    文/半島記者 孫雅琴 劉金震 郝春梅 圖/半島記者 鍾迎雪(署名除外) 實習生 陳昊  今年高考的最大變化當屬高考延期,這是自恢復高考以來,全國高考首次延期,也是繼2003年全國高考由7月調整至6月舉行之後,再次重回7月。當高考遇上7月,防暑降溫成為高考考務工作的重點。7月2日,記者探訪市區考點發現,目前各考點都加裝上了空調。
  • 記者探訪青島李村夜市 這個夜市「不一般」
    晚上8點,位於青島李滄商圈的李村夜市熱鬧非凡,夜市上,服裝、鮮花、小飾品、小吃應有盡有。青島市民賀女士是做服裝實體批發的,白天在即墨服裝批發市場搞批發,晚上就湊著夜市的熱鬧過來處理一下庫存,剛來李村夜市擺攤兩天,收入還是挺可觀的。
  • 南寧多個小區自來水出現異味,後續用水有影響嗎?記者發現……
    記者發現…8月28日南寧多個小區的自來水出現異味(此前報導)如今該片區水質如何?水管是否會因為殘留的物質而有影響?,造成後端管網自來水出現不同程度的渾濁現象,導致了部分小區自來水出現水質偏黃且有異味的情況。
  • 探訪青島市南區七所中學 了解初三年級復學之策
    青島七中老師為學生寫下鼓勵話語。盼望著,盼望著,復學的日子逐漸到來。隨著島城疫情防控形勢持續向好,5月8日,市南區迎來了初三年級學生返校復學的日子。面臨復學,市南區學校準備得怎麼樣?防疫措施如何落實?如何保證師生的安全健康?帶著這些問題,連日來,記者兵分多路,在開學前深入市南區七所公辦中學實地探訪。
  • 記者探訪青島各大海水浴場 夜晚沙灘帳篷扎堆(圖)
    伴著濤聲入夢鄉   與高山露營需要佔用較長時間、消耗大量體力不同的是,海島露營和沙灘露營則是更多市民周末休閒遊的選擇。「靈山島和竹岔島是青島周邊幾個熱門的適合露營的島嶼。」「聯創旅行」戶外活動團隊負責人焉小宇告訴記者,驢友通常周六早上從市區趕到碼頭坐船出發,不到一個小時的航程便可上島。
  • 如何防止馬桶水回流進自來水管 專業人士出招
    打開水龍頭除了流出藍綠色自來水,還有居民家裡竟然流出了小蟲子。7月7日上午,家住青島大學涵園小區的孫先生驚奇地發現,自家衛生間水龍頭裡居然流出了蟲子。孫先生也是在準備接水刷牙時發現了這一情況,透明的杯底竟然有兩條幾毫米長的白色蟲子蠕動。據孫先生稱,這已是三天內他第二次發現該情況,他因此懷疑自家的自來水水質產生了嚴重問題。
  • 從青島來長沙要經過哪些防疫排查 記者探訪高鐵站、機場
    從青島來長沙要經過哪些防疫排查 瀟湘晨報記者探訪長沙火車南站、黃花國際機場 圖/記者張雲峰 剛告別國慶長假的喜悅,青島疫情的出現又讓民眾為之揪心。那麼,目前在長沙火車南站、黃花國際機場、各中小學及商場,又是如何應對的呢?日前,本報記者探訪了上述場所。 瀟湘晨報記者黎棠長沙報導 「如果是從中高風險地區過來的旅客,我們要求旅客提供7天內的核酸檢測陰性證明,不能提供的將送往指定地點進行醫學隔離及核酸檢測。」
  • 南寧多個小區自來水出現異味,後續用水有影響嗎?記者發現…
    8月28日 南寧多個小區的自來水出現異味 如今該片區水質如何? 水管是否會因為殘留的物質而有影響? 對此,記者進行了走訪調查
  • 《怨相》中英文概念海報齊發 暗藏不同玄機
    由上海帝鶴影視文化傳媒有限公司出品,導演李慶城執導,王駕麟、童鑫、唐佳成、姚雨鑫主演的恐怖電影《怨相》今日宣布定檔暑期檔8月21日,同時製片方還發布了影片的中英文概念海報,海報凸顯怨靈相機帶來的恐怖氛圍,極具驚悚效果,昏暗壓抑的背景前古宅與老式相機構建出詭異的氣氛,而其中更是暗藏玄機
  • 記者探訪「人皮面具」廠家 假胸讓男人變女人(圖)
    2受訪者供圖     「人皮」面具  「不說話以假亂真沒問題,一說話就露餡」  新快報記者實地探訪仿真面具廠家  本版採寫:新快報記者 劉子珩  記者親歷"易容"全過程  「人皮」面具,這一常常出現在武俠小說中的易容「神器」對大部分人來說都是只聞其名不見其物,而且一向只是高科技鬥智類電影偏愛的橋段。
  • 記者探營青島西海岸新區金沙灘啤酒城 2.0版哈舅來了
    文/半島記者 徐傑 圖/半島記者 孟達7月31日,第30屆青島國際啤酒節將在青島西海岸新區金沙灘啤酒城開幕。今年的金沙灘啤酒城有什麼新變化,又做了哪些能給遊客帶來更好體驗的創新?24日,記者來到金沙灘啤酒城探訪發現,通過深挖啤酒文化、節慶文化、城市文化、地域文化,今年的金沙灘啤酒城在藝術景觀、IP形象、自然景觀等方面植入了眾多時尚元素來營造時尚氛圍,多重驚喜將一一揭開。
  • 探訪青島地鐵8號線膠東站 唯一建在地面的高架車站
    原標題:半島記者探訪青島地鐵8號線膠東站,預計12月底正式通車近日,一則青島地鐵1、8號線北段雙線同日通過竣工驗收的消息傳遍了青島市民的朋友圈。作為連接膠州火車北站和青島五四廣場的快速骨幹線路,地鐵8號線工程的進度備受老百姓的關注。
  • 宜家(青島)商場8月13日開門納客!快跟記者先行一步去探店
    大眾網·海報新聞 記者 毛道光 見習記者 馬靜靜 青島報導宜家青島商場是宜家在全國的第31家商場,將於8月13號正式開業。正式開業前夕,記者來到了位於嶗山區深圳路100號的宜家,探訪這座備受青島人民期待的商場。
  • 探訪青島四大菜市場:同一種菜差價高達3.5元
    近日,記者走訪青島東西南北四個菜市場,就青島不同區域間的蔬菜價格展開了一次調查。令人驚訝的是,即便是同一種蔬菜,不同區域的差價最高能達到3.5元。它們出自同一家農貿市場,甚至出自同一個批發商,但最終的零售價卻是千差萬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