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復旦大學環境系王梓萌教授出任Applied Geochemistry期刊共同主編
近日,經國際地球化學協會(IAGC)和愛思唯爾(Elsevier)出版集團正式宣布,我校環境科學與工程系王梓萌教授出任Applied Geochemistry期刊的共同主編(Co-Editor-in-Chief)。王梓萌教授將與現任執行主編、德國美因茨大學Michael Kersten教授共同執掌該期刊。
-
復旦大學2019年環境科學與工程系全國優秀大學生夏令營
復旦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系擁有環境科學、環境工程、環境管理、城市生態與規劃等專業方向,專業方向齊全,理、工、文三足鼎立,交叉滲透,形成了復旦大學環境學科自己的發展特色。
-
濟南市環境研究院與復旦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系開展項目合作交流
2020年6月12日,濟南市環境研究院與復旦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系召開技術交流視頻會,圍繞黃河流域水生態保護實施方案、新疆地區人工溼地技術應用與生態文明創建示範、濟南市大氣環境「十四五」規劃等具體項目的思路框架和創新要點展開了討論交流。
-
廈門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系專業介紹
環境科學與工程系 廈門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系成立於2000年,依託環境科學研究中心,源於廈門大學20多年的環境科學研究和學科建設。廈門大學目前擁有近海海洋環境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環境科學與工程博士後流動站、環境科學與工程一級學科博士點,已建立了環境科學領域完整的學士-碩士-博士-博士後教學、科研人才培養體系。 環境科學與工程系的教學科研基礎雄厚,師資隊伍結構合理。現有教職工近67名,其中教授20名,副教授21名,博士生導師12名,3人為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2人為長江計劃特聘教授。
-
環境科學與工程系召開2019-2020年度學風表彰大會
本網保定訊:為表彰先進,樹立典型,進一步提升環工系學風建設,12月22日,環境科學與工程繫於教六一階召開2019-2020年度學風表彰大會。環工系黨委書記謝紅,系黨委副書記賀運政,系副主任苑春剛、齊立強出席會議。全體輔導員、班主任代表、2020級全體學生、部分高年級本科生代表參加了表彰大會。會議由賀運政主持。
-
上海交通大學鬱昱教授獲2020年度「科學探索獎」!
日前,第二屆「科學探索獎」(Xplorer Prize)在北京舉行了頒獎典禮。 電院鬱昱教授榮獲2020年數學物理學領域「科學探索獎」,成為上海交通大學今年該獎項的唯一獲得者,並將在未來5年獲得300萬元科研獎金! 鬱昱,博士,上海交通大學計算機科學與工程系教授,主要從事密碼學相關的研究。
-
十三位香港大學學者獲嘉譽為2020年度全球最廣獲徵引研究人員
十三位香港大學學者獲嘉譽為2020年度全球最廣獲徵引研究人員 2020-11-20 12:0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2020上海復旦大學化學系趙東元/孔彪團隊招聘博士後公告
獲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IMMA成就獎、TWAS-Lenovo科學獎、何梁何利科學進步獎、印度化學會Rao Award。任國際介觀結構材料協會IMMA主席,國際沸石協會理事,現任國際刊物ACS Central Science編輯,曾任英國皇家化學會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主編(Editor-in-Chief),十幾種國際重要刊物的編委、顧問編委。
-
同濟大學呂西林院士獲2020國際結構混凝土協會 「終身榮譽會員」獎
同濟大學呂西林院士獲2020年度國際結構混凝土協會 (fib) 「終身榮譽會員」獎,以表彰他在混凝土結構理論研究和工程應用方面所取得的學術成就和對國際結構混凝土協會 (fib)的突出貢獻!11月22日,國際結構混凝土協會 (fib ) 2020年國際學術大會開幕式在上海順利召開。
-
國際地球化學協會IAGC博士生科研資助開放申請
自2008年起,國際地球化學協會(IAGC)在Elsevier的支持下設立了博士生科研獎金(PhD Student Research Grant
-
地學部2020年度國家「傑青」建議資助項目申請人簡介 &全部「傑青...
>2013/4-至今:武漢大學電子信息學院空間物理系教授,博士生導師2005年獲國際無線電聯盟URSI「青年科學家獎」;2014年作為中方代表參加第一、二屆「中國科學院-美國科學院空間科學青年領軍人物論壇」;2015年獲美國地球物理學會(AGU)國際權威期刊《GeophysicalResearch
-
工業工程系師生獲IEEE機器人與自動化國際會議年度最佳創新應用...
清華新聞網6月17日電 6月6日,IEEE機器人與自動化國際會議(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Robotics and Automation)的「雲會議」宣布了《IEEE(電氣和電子工程師學會)自動化科學與工程學報》(IEEE Transaction on Automation
-
2020年全球高被引科學家出爐,環境科學與生態學領域11位學者入選(附簡歷)
2020年,中國內地仍位居第2。中國科學院入選科學家數量排名全球機構第2位,清華大學從去年排名第19位上升到今年的第9位,一舉躋身前十。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北京大學和浙江大學在2020年排名也進入榜單前列。 環境科學與生態學共有11人入選:
-
香港大學7位年青科學家獲2020年度國家優秀青年科學基金
香港大學7位年青科學家獲2020年度國家優秀青年科學基金 2020-09-21 10:1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山東大學巖土工程團隊獲國際隧道與地下空間協會2020年度技術創新獎
12月4日,國際隧道與地下空間協會(ITA)2020年度大獎(The ITA Tunnelling Awards)揭曉,以中國工程院院士李術才為學術帶頭人的山東大學巖土工程團隊研究成果——「AnInnovative Automated Geological Forward-prospecting Technique Mounted on Hard-rock
-
復旦大學MEM的特色在哪裡?
MEM隸屬於復旦大學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簡稱「信息學院」)。該學院組建於2000年5月,其前身是1982年重建的電子工程系、1954年設立的光學學科和1975年建立的計算機科學系。學院原下設六系二院,2008年5月,根據學校學科建設發展需要,學院調整為四系一院,下設電子工程系、光科學與工程系、通信科學與工程系、微電子學系以及依託學院的微電子研究院。2008年12月22日,根據學校決定,復旦大學光源與照明工程系(簡稱「電光源系」)併入信息學院。
-
《馬克思主義新聞觀研究年度報告(2020)》在復旦大學發布
央廣網上海12月13日消息(記者傅聞捷)由復旦大學新聞學院主辦的「心有所信 方能行遠—全國馬克思主義新聞觀論壇」今天在復旦大學舉行。論壇上發布了《馬克思主義新聞觀研究年度報告(2020)》,並評選出了馬克思主義新聞觀年度優秀論文。
-
復旦大學附屬婦產科醫院華克勤教授獲2019年度上海市質量金獎
★ 喜 訊 ★為進一步引導和激勵全市各行各業加強質量管理,追求卓越績效,提升上海市整體質量水平和競爭能力,市政府評選出2019年度上海市政府質量獎!復旦大學附屬婦產科醫院黨委書記華克勤教授榮獲2019年度上海市質量金獎!
-
上海交大電院鬱昱教授獲2020年度「科學探索獎」
2020年9月25日,第二屆「科學探索獎」(Xplorer Prize)獲獎名單正式揭曉。上海交通大學電子信息與電氣工程學院鬱昱教授獲得2020年數學物理學領域「科學探索獎」,並將在未來5年獲得300萬元科研獎金。
-
香港大學-復旦大學IMBA項目獲 「2020年度中國商學院最佳中外合作...
【MBA中國網訊】2020年12月23日,「2020中國商學院教育盛典」在北京隆重舉行。香港大學-復旦大學IMBA項目榮獲「2020年度中國商學院最佳中外合作碩士項目TOP30」第7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