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人臉識別又出問題,將學生誤認為小偷,被起訴索賠10億美元

2020-12-17 OFweek維科網

在iphone X使用全面屏設計之後,蘋果就全面放棄了指紋識別,轉而採用更加安全的3D人臉識別。雖然蘋果表示這種識別方式更加安全,但是實際情況來看,faceID並沒有傳聞中的那麼「安全」。不僅曾被雙胞胎解鎖,而且還有外媒使用列印的人臉面具進行了解鎖。最近,蘋果的3D人臉識別又出故障了,而且還給蘋果帶來了不大不小的麻煩。

根據彭博社報導,蘋果零售店的3D人臉識別監控出現了問題,把一位學生誤認為是小偷,從而導致這學生被捕。從調查結果來看,當時蘋果商店被盜竊的時候,這麼同學正在參加舞會。在被捕之後,這位同學表示自己的聲譽受到了損害,而且還承受了巨大的生活壓力。最終其將蘋果公司告上法庭。

在起訴書當中,這位學生向蘋果索賠10億美元的賠償,但是目前蘋果沒有對此做出任何回應。關於這位用戶的索賠一事,很多網友調侃到你要的太少了,所以蘋果根本不可能賠付。也有網友表示,或許蘋果會給50美元iTunes卡將其打發。不過也有網友表示,蘋果零售店的做法嚴重侵犯了個人隱私,但是對於這件事很可能會不了了之。

現在看來,蘋果的3D人臉識別似乎並沒有那麼靠譜,或許蘋果手機之後也可以考慮回歸一下指紋識別。那麼對於這位美國學生的起訴,你認為蘋果公司會怎麼處理呢?

相關焦點

  • 罰50億美元facebook整改,人臉識別鎖+app:細思恐極!
    臉書將不再默認啟用「人臉識別」功能,Facebook於9月3日,對外正式宣布了此項決定。世界科技巨頭,就算有龐大的人才團隊、強大的技術力量,也面臨著信息數據的安全問題。人臉識別鎖.裝修設計.智能家居人臉識別鎖,將何去何從?
  • 「人臉識別第一案」:沒有勝訴的勝訴
    【以下是他的口述】  2019年10月17日晚,我看到杭州野生動物世界發來的簡訊,稱入園識別系統已更新,年卡用戶需要激活人臉識別系統,否則無法入園。我將這條簡訊截圖發了朋友圈,吐槽「這家公司強制收集個人敏感信息是越來越過分了」。
  • 「人臉識別第一案」:沒有勝訴的勝訴
    我在售票窗口交費後,工作人員隨即開具了相應的發票,其實我和野生動物世界之間的合同已經達成;之後到年卡中心辦理開卡手續,我認為將指紋識別作為唯一的入園方式明顯不合理。而10月份再次收到人臉識別的通知,理性來講我最開始也只是發個牢騷,不會想著要為這件事去跟野生動物世界打官司。那天晚上,我還將簡訊截圖轉發給了一個檢察院工作的朋友,希望可以作為個人信息保護領域的公益訴訟線索。
  • 蘋果因電池門在歐洲多國面臨集體訴訟 索賠約2億美元
    首頁 > 見聞 > 關鍵詞 > 蘋果最新資訊 > 正文 蘋果因電池門在歐洲多國面臨集體訴訟 索賠約2億美元
  • 蘋果、三星「世紀審判」終落幕;vivo將支持微信人臉識別支付;美圖...
    在今年5月份,法院站在了蘋果一邊,命令三星電子向蘋果支付5.39億美元。三星對此決定表示不滿,並在6月11日提起上訴。但是,目前三星已經撤銷了所有與該案件相關的訴訟,因為已經達成和解。國內新聞美圖宣布進軍 AI 晶片領域,要加快圖片美化速度
  • 國人該怎麼看「索賠127億 韓國6萬人起訴蘋果」
    蘋果公司又雙叒叕被起訴了,這次是在韓國,法務法人HANNURI向首爾中央地方法院提交訴狀,索賠金額達到了127億韓元,總共包含了6萬餘名被告,堪稱韓國同一案件提起訴訟人數最多的原告。數額之大,人數之多估計讓不少人大跌眼鏡,問題是中國消費者在這次事件中也不只是圍觀者,而是有不少同樣遭遇的受害者。
  • 人臉識別最全知識圖譜
    根據資料,2017 年生物識別技術全球市場規模上升到了 172 億美元,到 2020 年,預計全世界的生物識別市場規模有可能達到 240 億美元。自 2015 年到 2020 年,人臉識別市場規模增長了 166.6%,在眾多生物識別技術中增幅居於首位,預計到 2020 年人臉識別技術市場規模將上升至 24 億美元。
  • 生物識別技術產業發展深度報告:指紋與人臉識別
    根據 IBG 以及調研機構 Transparency Marker Research 統計數據,2019 年全球生物識別行業規模已經達到了 200 億美元,隨著人工智慧市場的加速發展,生物識別技術的應用領域逐步擴大,到 2020 年全球市場規模將達到 233 億美元,年均的複合增長率為 15.7%,正處於快速增長通道。
  • 人臉識別技術獨角獸商湯科技最新估值113億美金,憑什麼?
    因為有絕活在手,商湯科技從一成立開始就受到資本的重視,在過去的6年時間裡,該公司大約進行過10次融資,到最近的2018年D輪融資時,軟銀集團斥資10億美元對其投資,估值達到60億美元。在過往的投資中,厚樸基金、深創投、阿里巴巴、基石資本等機構均有參與。
  • 「人臉識別第一案」:沒有勝訴的勝訴_新聞中心_中國網
    我在售票窗口交費後,工作人員隨即開具了相應的發票,其實我和野生動物世界之間的合同已經達成;之後到年卡中心辦理開卡手續,我認為將指紋識別作為唯一的入園方式明顯不合理。而10月份再次收到人臉識別的通知,理性來講我最開始也只是發個牢騷,不會想著要為這件事去跟野生動物世界打官司。那天晚上,我還將簡訊截圖轉發給了一個檢察院工作的朋友,希望可以作為個人信息保護領域的公益訴訟線索。
  • 52家加盟商起訴麥當勞種族歧視 索賠10億美元
    麥當勞種族歧視被加盟商起訴?到底怎麼回事。據外媒報導,當地時間9月1日,52位美國非裔前加盟商起訴麥當勞,指責麥當勞存在種族歧視,拒絕給他們與白人加盟商同等的機會,將尋求10億美元的賠償。這52名加盟商表示,麥當勞為非裔加盟商提供的餐廳位置較差,這些地方需要較高的保險及安保費用,而且銷量較低。
  • 基於深度學習的人臉識別技術全解
    根據資料,2017 年生物識別技術全球市場規模上升到了 172 億美元,到 2020 年,預計全世界的生物識別市場規模有可能達到 240 億美元。自 2015 年到 2020 年,人臉識別市場規模增長了 166.6%,在眾多生物識別技術中增幅居於首位,預計到 2020 年人臉識別技術市場規模將上升至 24 億美元。
  • 人臉識別最全知識圖譜—清華大學出品
    根據資料,2017 年生物識別技術全球市場規模上升到了 172 億美元,到 2020 年,預計全世界的生物識別市場規模有可能達到 240 億美元。自 2015 年到 2020 年,人臉識別市場規模增長了 166.6%,在眾多生物識別技術中增幅居於首位,預計到 2020 年人臉識別技術市場規模將上升至 24 億美元。
  • 清華大學發布:人臉識別最全知識圖譜
    根據資料,2017 年生物識別技術全球市場規模上升到了 172 億美元,到 2020 年,預計全世界的生物識別市場規模有可能達到 240 億美元。自 2015 年到 2020 年,人臉識別市場規模增長了 166.6%,在眾多生物識別技術中增幅居於首位,預計到 2020 年人臉識別技術市場規模將上升至 24 億美元。
  • 妻子進家門男子誤認為小偷 被丈夫亂槍打死
    妻子進家門男子誤認為小偷 被丈夫亂槍打死時間:2015-10-14 22:35   來源:騰訊網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妻子進家門男子誤認為小偷 被丈夫亂槍打死 日前,美國德州聖安東尼奧市有一名男子在周末半夜聽到門前傳來了聲音,以為是小偷闖入,於是拿槍幹掉了小偷,結果仔細一看才發現原來是妻子回家
  • 中國人臉識別技術十強公司:科大訊飛第九!第一名是哪家公司呢?
    人臉識別技術在現實中真能流行起來嗎?不妨簡單地列舉三個例子。比如,有媒體報導,在北京,有一所高校在一棟女生宿舍上線了人臉識別系統。又比如,招行、建行和農行等商業銀行已相繼向人們推出了「ATM機刷臉取款」。再比如,蘋果iPhone X系列手機引入了Face ID人臉識別技術方案。
  • 人臉識別十字路口:臉的恐慌
    中國藥科大學大四學生周琪看到學校的新聞時想。8月底,有「藥界清華」之稱的中國藥科大學全面引入人臉識別技術,不僅用於門禁,還在試點教室安裝攝像頭刷臉考勤,並對學生課堂聽課情況全面監控。有報導稱:「在部分教室試水後,逃課和『替同學答到』或將成為歷史。」一切早有端倪。6月,周琪收到學校通知,稱為了做好人臉識別系統,學生要提交高要求的照片做信息採集。
  • 人臉識別進校園惹爭議!這家AI巨頭回應了
    近日,網友上傳了一張截圖,位於南京的中國藥科大學的兩名學生的課堂行為被監控系統分析。據中國藥科大學圖書與信息中心主任許建真介紹,目前學校在兩間教室試點安裝的人臉識別系統,除了自動識別學生出勤情況外,學生是否認真聽講,課堂上是否抬頭低頭,低頭是否在玩手機,是否閉眼打瞌睡,都逃不過該系統的「法眼」。
  • 「人臉識別第一案」二審:人臉識別入園必要性成庭審爭議焦點
    庭審現場「人臉識別第一案」二審開庭——12月29日15時,杭州市中級人民法院公開開庭審理郭兵與杭州野生動物世界有限公司服務合同糾紛上訴一案。2019年10月,浙江理工大學特聘副教授郭兵收到一條簡訊:「(杭州野生動物世界)園區年卡系統已升級為人臉識別入園,原指紋識別已取消。
  • 「獵雲早報」iPhone SE定價3299元;360入局人臉識別領域;紐脈醫療...
    360入局人臉識別領域,稱解決安全缺失的行業痛點360公司宣布入局人臉識別科技領域,主打安全並發布5款人臉識別終端硬體、管理軟體及智慧解決方案。360城市安全集團視覺科技CEO邱召強表示,目前最大的問題在於,當前市面上大多數人臉識別產品尚處在「裸奔」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