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對於孩子的疼愛,出於本能,似乎是一種天經地義。但疼愛,並不是溺愛,而是正確的引導,是能夠助力孩子將來的正確舉動。誠如千百年前,觸龍對趙太后說——「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畢竟,父母沒辦法永遠將孩子護在自己的羽翼下,孩子終究要走上社會,他只有懂得如何適應社會,才能真正活出自我,也才會收穫幸福和快樂。
有三件事,看似小事,其實家長必須鼓勵孩子去做的。如果家長在這三件事上縱容孩子,等於毀了孩子。
一、做家務
80後90後獨生子女一代,作為家裡的「獨苗苗」而備受寵愛,很多家長甚至包攬了所有的家務,讓孩子「十指不沾陽春水」。但當80後90後長大了,會發現不愛做家務的自己有個典型的不會——不會找活幹。學習的時候,不懂得如何歸納總結,總找不到正確的學習方法;工作的時候,想幫領導分憂也不知從何做起,工作效率也不高;就算自己想利用碎片化時間薅個羊毛,也感覺一片凌亂……而這,很大程度上跟不做家務有關聯。因為你沒有找活幹的習慣,大腦在動手能力、歸納整理能力、分析能力等方面的思考都弱化了,自然也就「一不通百不通」。
根據哈佛大學的一項研究:愛做家務的孩子就業率是不愛做家務孩子的15倍,犯罪率卻只有十分之一,而且不愛做家務的孩子離婚率、和心理患病的機率更高。讓孩子分擔一部分的家務活,會鍛鍊孩子「找活幹」的能力,對孩子手眼協調、手腦配合等動作技能,以及認知能力,家庭責任感的培養都具有重要的意義。
不做家務這件事,千萬別縱容孩子!
二、做事愛磨蹭
磨蹭,似乎是很多人的習慣。我們日常的約會,總有人會愛遲到那麼一會兒,而且是每次都遲到一會兒。這個習慣似乎也不會有什麼壞影響,因為很多人都這樣的嘛。但事實上,優秀的人一般都是很有時間觀念的,不管是重要的會議還是日常的約會,都不會遲到。如果你想孩子的將來,也成為金字塔塔尖上的人,那一定不要縱容孩子磨蹭。
如果孩子的時間觀念不強,磨蹭成了習慣,將來很多方面都會受到影響,上學時候遲到,考試答不完試題交白卷,工作後,deadline到了還交不上方案……現在很多人也是已經意識到了磨蹭的危害性,磨蹭久了其實就成了拖延症,《拖延心理學》、《把時間當做朋友》、《小強升職記》等講述如何戰勝拖延的書籍都登上了暢銷書的榜單。
想要孩子做事不磨蹭,家長除了要以身作則當好榜樣,還可以和孩子一起列清單,製作時間安排表。一是分清事情的輕重緩急,從小養成愛思考的好習慣;二是合理利用零碎時間,不浪費時間,讓每一秒都有它的意義。
做事磨蹭這件事,千萬別縱容孩子!
三、沒有安全意識
每一年的每一天,都會有關於小朋友的意外發生。要麼是闖紅燈撞上了貨車,要麼是從沒有安裝安全防護欄的窗戶跳了下去,要麼是被開水燙傷、誤吞了紐扣等小物件,大大小小的安全事故讓很多家長十分緊張。但不少家長緊張歸緊張,在教育自家娃的時候,卻是不捨得批評教育。
孩子闖紅燈,兇幾句話哭了,立馬秒變「小白兔」;
孩子什麼都往嘴裡送,搶下來就哭,就由著孩子來;
孩子爬上爬下無所畏懼,說了好像聽不懂,就索性不說了。
……
然生命誠可貴,身體健康是一切的根本。一些不可抗力的傷害或許不可避免,但若是因為孩子缺乏安全意識而造成傷害,甚至犧牲生命,那家長該如何面對?是在內疚和後悔中鬱鬱寡歡一輩子,還是終日以淚洗面地思念孩子?不管那一種結局,都是個悲劇。承載著家庭希望的孩子,應該在家長的庇護下安全地長大。
雖然我們生活在一個和平的年代,但一些社會上的黑暗面仍然存在。拐賣孩子毫不手軟的人販子、侵害孩子作為樂趣的個別心理扭曲的人、沒有師德、虐待孩子的某些教師……這些,都需要孩子有安全意識,學會自我保護。而負責教會孩子的,理所應當是他最親愛的爸爸媽媽。
沒有安全意識這件事,千萬別縱容孩子!
希望這三件事,家長都別縱容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