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顆「毒包子」已毀了許多中國孩子,為人父母,請別讓愛塗上砒霜!

2021-02-16 學堂筆記

「學堂筆記一個分享學習資料的地方

每天13:00與你相約~

現如今物質條件越來越好,每個孩子能選擇的食物也更加廣泛,然而卻有的家長沒有意識到自己的過分溺愛,以至於讓孩子吃了毒包子而不知道,而這顆毒包子已毀了許多中國孩子,為人父母,請別讓愛塗上砒霜。

李女士平時就喜歡帶著自己的孩子到附近的包子店吃包子,因為孩子特愛吃包子,但是有個壞習慣,就是喜歡拆了包子皮吃裡面的肉,對於這點,包子店的老闆也表示很無奈,甚至勸過李女士,包子皮不一起吃的話,怎麼能叫包子呢?

然而李女士卻表示,孩子喜歡吃裡面的肉,那麼就剝了包子皮給孩子吃,但是這樣的做法無非是本末倒置,不僅沒吃到成品的包子,還這樣縱容孩子挑食,但是包子店還想說什麼,卻被李女士瞪了回來。

並表示,自己教育孩子不用旁人教育,因此包子店老闆也沒有再多說什麼,但是這件事卻因為路人上傳到網上而在網上鬧得沸沸揚揚,有的網友表示道理是這樣的,畢竟包子自己買了,那麼自己就有處置它的權利。

然而其他網友卻看透了本質,表示雖然有處置的權利,但是在教育孩子方面卻不一定是對的,要知道不管是幫忙剝包子皮,還是縱容孩子挑食的習慣,本質都是在溺愛孩子,而溺愛孩子的結果,相信很多網友都心知肚明。

那麼,在這裡不是特別了解溺愛孩子後果的家長,不妨了解一下如果過分溺愛孩子的話,會造成哪些負面影響。

家長如果過分溺愛孩子的話,可能導致這樣的結果:

①不尊重別人

長期被溺愛的孩子,會覺得別人對自己的好是理所當然,因此,他並不會尊重任何人,覺得對方理應像父母那樣對自己好,因此經常對別人頤氣指使,然而這樣的做法顯然是錯誤的,但是沒有父母教誨和糾正,他只會繼續錯誤下去。

因此,這樣的人很容易討人嫌,不會有人喜歡和他做朋友,從而導致他最終的交際圈過於狹窄,甚至在職場上也沒什麼人願意和他接觸。

②不懂得感恩

實際上,孝順和感恩是離不開的,畢竟孝順父母,是因為孩子感念父母以前對自己的好,因此才會對自己孝順,如果孩子不會感念父母的好,對別人也沒有感恩的意識,那麼他就會變成一個白眼狼。那麼到時候連感恩都不會,更不用提孝順了。

③難以管教

孩子經常被父母縱容和溺愛的話,等家長發覺自己的教育方針有問題的時候,恐怕已經晚了,因為孩子已經習慣父母對自己的好,如果父母有什麼不順耳的話讓孩子聽到,孩子非但不會聽,甚至會激起反抗的心理。

時間一久,孩子會變得難以管教,甚至會因此變得叛逆且無法管束,什麼事情都和長輩唱反調。

④更容易學壞

因為孩子目無尊長的緣故,他會傾向於其他更加有權威的人,但是這樣的人不一定是好的,有可能是外面一些小混混,而這樣的小混混,顯然不是一個好榜樣,甚至有可能把孩子帶到泥潭裡,那麼等到時候孩子犯下錯誤的時候,為時已晚。

因此,如何早期樹立父母的形象,然後引導和教育孩子,就顯得非常重要。

結語:

縱容和溺愛,雖然很多父母認為這樣是對孩子好,然而從各式各樣的結果來看,不僅不是對孩子好,反而是害得孩子陷入泥淖而無法自拔,最終一步步走向歧途和深淵,因此,家長一定要有這樣一個清晰的認知:用心教育,避免溺愛。

親愛的家長們,今天的內容就先為大家分享到這裡,作為老師,最重要的不是教孩子多少知識,而是盡其所能,以現有的知識儲備,在如何教育孩子、怎麼提高孩子成績的路上,為家長們帶來一些幫助。

圖、文均來自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這顆「毒包子」已毀了許多中國孩子,為人父母,請別讓愛塗上砒霜
    作者/青青編輯/青青現如今物質條件越來越好,每個孩子能選擇的食物也更加廣泛,然而卻有的家長沒有意識到自己的過分溺愛,以至於讓孩子吃了毒包子而不知道,而這顆毒包子已毀了許多中國孩子,為人父母,請別讓愛塗上砒霜。
  • 這屜「毒包子」不知害了多少孩子,為人父母,請別塗上愛的砒霜
    這屜「毒包子」不知害了多少孩子,為人父母,請別塗上愛的砒霜現在的很多家庭家裡都只有一個小孩子,而這個小孩子毋庸置疑便成了家裡的"掌上明珠",不只是爺爺奶奶萬分疼愛,爸爸媽媽也是對孩子百般寵愛順從,恨不得把所有最好的東西都給到自己的孩子。
  • 這籠「毒包子」已經毒害了多少孩子!為人父母,別去塗愛的砒霜
    文\欣兒媽編輯\欣兒媽如今經濟飛速發展,人們的家庭條件紛紛好了起來,家長們便想著把最好的都給孩子,但是為人父母的都該明白一件事,水能載舟亦能覆舟,請不要過分的溺愛孩子,不要親手為孩子塗上了「愛的砒霜」。
  • 這份包子「毒害」了多少孩子?為人父母,請別讓愛變成甜蜜的砒霜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飲食的要求也不斷提高著,但即便如此豆漿、饅頭、油條、包子卻仍是大多數人喜愛的早餐之一,然而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古往今來一直有著這麼一份"毒包子"存在著,很多家長將其餵食給孩子,無論別人如何勸說都不予理會。
  • 這份「毒包子」曾害了多少孩子?為人父母,請別去塗愛的砒霜
    現在人們的生活條件越來越好了,美食更是遍布大街小巷,然而很多人卻不知道,有一種"毒包子"從古至今都存在,甚至很多家長對它愛不釋手,總是給孩子親手餵這種"毒包子",別人怎麼勸都不聽。前段時間,開早餐店的李老闆正巧目睹了一個寶媽給孩子餵"毒包子"的全過程。
  • 老人的這碗「毒麵條」正毀掉兩代人,父母要留心,別讓愛塗上砒霜
    文丨小影(文章原創 ,轉載請註明,歡迎媽媽們轉發分享)對於孩子的溺愛,實際上從老一輩人身上總是能看到,因為和孫子孫女的隔代親,這樣的老人並不在少數,這也是為什麼我們總能在路上看到一些老人帶著的熊孩子,然而這樣的溺愛並不會給孩子帶來好處,反而會帶來傷害。
  • 這籠「毒包子」能「毀」孩子,很多家長卻還無所謂,仍在給娃吃
    可是孩子們是父母的心頭肉,父母自然是十分疼愛,只不過每個人的方式性格都存在著較大的差異。有些父母十分嚴厲,可是他們卻並不虐待自己的孩子,反而是想讓自己的孩子以後能夠過得好,這難道就能夠斷定是「不愛」孩子嗎。而有些父母事事順著孩子意願,結果最後養成孩子囂張跋扈的性格,這難道就是對孩子的愛嗎。
  • 這條「毒」魚到底毀了多少孩子?作為父母,請別去塗愛的砒霜
    這看似只是非常普通的一條魚,但實則是條會毀了孩子的&34;魚。小周朋友的行為更是對孩子的一種驕縱,如同砒霜一樣,重重地塗抹在這條魚身上,最後會毀害孩子的一生。這樣的孩子長大之後到了社會上容易吃暗虧,沒法與別人良好競爭。被溺愛的孩子往往在犯錯的時候,也會得到父母的寬容,這使得他們自我感覺十分良好,也就容易在社會上吃虧。
  • 《隱秘的角落》:父母的溺愛是教育失敗的根源,不要為愛塗上砒霜
    隨著《隱秘的角落》這部網絡劇熱播,大家對於劇中的許多劇情,都展開了熱烈的討論。而朱晶晶這個在父母寵溺下長大的小孩,也自然被廣大網友各種剖析。 朱晶晶和朱朝陽雖然是一個父親,但是兩個人的生活和成長環境是完全不同的。
  • 這個「毒包子」毀了多少娃?過度的溺愛,會給孩子留下永久的傷痛
    這個「毒包子」毀了多少娃?過度的溺愛,會給孩子留下永久的傷痛案例小王是一位餐廳的廚師,也是一位7歲孩子的爸爸,每天早上都會送兒子去上學,經過學校門口的早點鋪總是會給兒子買早點。小王看著搖搖頭,說道:&34;孩子母親不以為然的回到&34;。小王聽完只能作罷,嘆口氣牽著兒子走開了。回頭時,小王還發現孩子母親手裡還提著一堆孩子愛吃的零食,這哪是來上課啊,感覺跟去春遊差不多。
  • 兒童醫院接待這類孩子越來越多,媽媽們,請別親手毀了孩子的脾胃
    導讀:兒童醫院接待這類孩子越來越多,媽媽們,請別親手毀了孩子的脾胃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兒童醫院接待這類孩子越來越多,媽媽們,請別親手毀了孩子的脾胃!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這碗「毒湯」毀了多少中國孩子,傷脾不長個,家長別給娃喝了
    導讀:這碗「毒湯」毀了多少中國孩子,傷脾不長個,家長別給娃喝了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這碗「毒湯」毀了多少中國孩子,傷脾不長個,家長別給娃喝了!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別讓"孩子還小"毀了孩子,育兒過程中,請遵循"漏鬥法則"
    父母們別再讓別讓"孩子還小"毀了孩子,育兒過程中,請遵循"漏鬥法則"。01、孩子弄壞姑姑的鋼琴,奶奶表示:孩子還小,什麼也不懂今天是樂樂的姑姑的生日,樂樂的姑姑大擺宴席,邀請樂樂一家人去參加生日宴會。
  • 12歲男童被父母虐待致死:狠心的父母,於孩子而言比砒霜更毒
    ​上學期快要結束的時候,我在幼兒園門口親眼目睹了一個家長向另一個家長哭訴自己哥哥的不孝。她眼眶溼潤、聲音哽咽地說著:「我哥哥總是覺得爸爸小時候待他尖酸刻薄,爸爸縱然有萬般不是,可也把哥哥拉扯長大了。如今爸爸命在旦夕,他卻連爸爸的最後一面都不想見,這可真是心狠啊!」
  • 各位父母,請不要讓這句,「孩子還小」毀了他
    也許在父母的眼中,無論孩子長大多麼大,父母都會覺得他還小。畢竟是自己的孩子,疼愛是無可避免的。但我想跟各位父母,在你眼中你覺得孩子還小,那是你的想法,在外人看來這就是縱容。恰恰是因為你的這句,孩子還小會把他毀掉。也許你看到這裡你會覺得,我說的似乎有點誇張。
  • 「再苦不能苦孩子」,這句話毀了多少孩子?父母別再好心辦壞事了
    只見那個家裡的孩子極不熟練地用著刀叉,盤子弄得叮噹響,顯然是第一次吃牛排的孩子。再仔細一看,這一家三口只點了一個牛排,父母兩人只點了一點點非常便宜的食物,打算隨意填一下肚子。是的,很多父母窮盡一生,也想讓孩子享受更好的物質生活。可往往父母這樣做的結果,是讓陷孩子於「危險」之中,很可能毀了孩子,別再好心辦壞事了。曾經見過一個普通工人家的孩子,一身全部是耐克等一線品牌,吃的全部是進口水果,甚至連玩具也都是按最新潮最流行的來。但這些「精緻」的背後,卻是父母每天吃著青菜白飯,穿著已微微發黃的衣服?
  • 為人父母不需要考試,但請你給自己和孩子一份滿意的答卷
    許多孩子在幼兒時期沒有得到父母的關心與愛護,心理發生問題,卻得不到合理引導與解決。這導致了負面情緒成為了心裡的鬱結,影響孩子的心理健康,幹擾孩子的正常生活。在生活中,他們用全部的力量對抗原生父母給自己帶來的消極影響,努力不要成為與父母不一樣的人,這已經耗光了自己全部的氣力。所以,為了不讓孩子成為用一生救贖自己的人,請各位不要輕易選擇成為一名父母。
  • 孩子說這四句話時,父母千萬別拒絕,否則毀孩子一生!
    這樣不僅會給孩子造成心理上的創傷,家庭親密關係也會受到影響。其實孩子往往比我們想得更懂事聰明,特別是下面四句話,一旦孩子說出口,家長千萬別忽視,別讓你的「吝嗇」毀了孩子! 01 「陪我好嗎?」因為孩子的成長只有一次,陪伴就顯得尤其珍貴。
  • 別讓「孩子還小」毀了孩子,教育孩子的時候,請遵循「漏鬥法則」
    「熊孩子」大多不被人喜歡,因為在一些家長看來,這樣的孩子缺乏管教,是沒有素質,沒有教養的表現。在許多地方因為熊孩子的存在,都變得不那麼舒適,甚至有些喧鬧,難以忍受。實際上,熊孩子沒有一些想的那麼嚴重,但是家長一定要重視,別讓「孩子還小」毀了孩子。
  • 別讓「中國式禮貌」毀了你的孩子
    很多家長都是從小教育孩子要做一個懂禮貌、有素質的人,所以對孩子的教導也是很上心。但是有時候家長自己認為很有禮貌的行為,由於家長一些認識上的偏差,可能會對孩子的成長造成一些負面影響。比如說生活中有些很常見的「中國式禮貌」,看似孩子學著做這些行為對成長是有利的,實則是恰恰相反。下面列舉3種「禮貌性」的錯誤,看看家長們是不是正在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