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讓「中國式禮貌」毀了你的孩子

2020-08-26 社會我睿哥

很多家長都是從小教育孩子要做一個懂禮貌、有素質的人,所以對孩子的教導也是很上心。但是有時候家長自己認為很有禮貌的行為,由於家長一些認識上的偏差,可能會對孩子的成長造成一些負面影響。比如說生活中有些很常見的「中國式禮貌」,看似孩子學著做這些行為對成長是有利的,實則是恰恰相反。下面列舉3種「禮貌性」的錯誤,看看家長們是不是正在做。

別讓「中國式禮貌」毀了你的孩子!

一、教導孩子過分的謙讓

很多家長自己覺得謙讓是一種美德,讓孩子學會謙讓待人,可以讓孩子變得禮貌懂事。因此,有些父母教導自己的孩子無論在何時何地都要學會謙讓。謙讓是美德,但是不能教導孩子過分的謙讓。當家裡有小朋友做客時,會讓自己孩子把他的零食玩具先拿出來讓別的小孩挑選,出門在外也要時刻謙讓他人。其實這樣的做法有很多弊端,久而久之孩子便不敢去表達自己內心的訴求,害怕父母會訓斥自己,而且過分的謙讓也會讓孩子產生一種反感心理,他們可能會變得更加叛逆,長大了或許還非要反著來,變得更加的自私自利。

一個人懂得謙讓確實是一件好事,但是謙讓是雙向的,如果一方過分的謙讓,而另一方無動於衷也是不對的。謙讓是出於一種禮貌和尊重,而不是為了所謂的面子。家長們也要教孩子發自內心的去禮讓,而不是強迫孩子每一次都要無私奉獻,捨己為人。

二、逼迫孩子到處打招呼

生活中我們會發現,小孩在小的時候讓他叫爺爺奶奶、叔叔阿姨,孩子都會聽話,而且有時候自己還很開心,但隨著孩子年紀增長,他們變得越來越不喜歡去跟別人打招呼,尤其是對陌生人。其實這是一種很正常的現象。但在有的父母眼裡,這是孩子缺少教養的表現,他們出門前就會提前交代孩子,遇到人要主動去打招呼,要大聲的去問好。如果孩子沒有做到,父母就會去指責孩子,而有的孩子父母越是批評他,他反而更倔強。雖然孩子見到人不打招呼是一種不禮貌的行為,但是父母培養孩子的基礎禮儀時,也要注重自己的方式方法,逼迫孩子去達到目的是不可取的,尤其是對於處在叛逆期的孩子,你讓他往東,他卻偏要往西。

三、教育孩子過度的謙虛

當一個孩子十分的優秀出色,大家都會去讚揚誇獎這個孩子,但是有些家長面對他人對孩子的誇獎卻總是一個勁兒的謙虛,嘴裡總是會說「沒有沒有,我家孩子還差很遠呢」,雖然這樣說會讓家長很有面子,但是如果被孩子聽到了,他們會覺得心裡很受傷。孩子心裡會想,是自己哪裡做錯了嗎?明明自己已經做得很好了,為什麼家長永遠不滿意呢?孩子會陷入無限的自責中,認為自己什麼事情都做不好。其實孩子的想法很簡單,他們做的好了,父母表揚他,孩子就會變得更有動力。如果父母總是說自己做的還不夠好,孩子就會變得很沒有信心,做事情也失去了積極性。所以家長們在該誇讚的時候一定要毫不吝嗇的去鼓勵表揚孩子,並適當的給他們一些物質獎勵,這樣孩子才會做的更好。

教育孩子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家長們都是想讓孩子懂禮貌有教養,但是不能操之過急,也要掌握方式方法,不要強迫孩子去做一些他們不喜歡的事情,不要讓「中國式禮貌」毀了孩子。

相關焦點

  • 「中國式禮貌」讓父母有了面子,卻慢慢毀了孩子,這些行為要改
    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中國是禮儀之邦,在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浸染下,中國人大多講究謙虛有禮貌。父母也從小就教導孩子要懂禮貌,然而有時候強迫性的「中國式禮貌」,讓父母有了面子,卻慢慢毀了孩子。
  • 別讓這四種「中國式禮貌」毀了孩子的自尊心
    然而,你的孩子是否只是「中國式的禮貌」?一:和叔叔阿姨打招呼?要懂禮貌!當孩子不願意開口叫人,寶寶家長往往會誘導說:「叫了阿姨才有巧克力吃」、「寶寶越來越不乖,都不肯叫人,媽媽不喜歡你了」。這種威逼利誘讓孩子學「禮貌」,這很容易造成孩子的逆反心理。
  • 中國式禮貌,都應該無條件遵循嗎?
    中國式禮貌,是具有中國傳統方式的禮貌教育,中國是個禮儀之邦。但有一些常見的中國式禮貌,對孩子的成長卻是有害的。隨著年輕父母的成長,不少已有改觀。但是仍然會有部分父母,會自然不自然地犯「禮貌性」的錯誤。「你要讓著妹妹」「來,快叫爺爺」,這樣教育孩子學會禮貌會傷害孩子,是「以禮貌為名義的傷害」。
  • 「中國式禮貌」,是推孩子步入深淵的元兇,你是「中國式家長」嗎
    但是僅限於正確的禮節,不少家長只是單純的要求孩子「守禮」,卻沒想到自己認為的禮貌是「中國式禮貌」。「中國式禮貌」,是推孩子步入深淵的元兇,你是「中國式家長」嗎典型的中國式禮貌有4種,這幾種中國式禮貌看似是對孩子的教育,實則是把孩子推入深淵的元兇。
  • 「中國式禮貌」正在毀掉你的孩子,家長要警惕,別再引以為傲了
    這種做法聽起來一點兒問題都沒有,但是,有一些「中國式禮貌」確並不能給孩子帶來好的影響,反而會給孩子帶來極大的傷害,這種禮貌行為,其實正在毀掉你的孩子,可有的家長卻毫無意識,依然引以為傲。面對稱讚,不自謙就是驕傲還有一種「中國式禮貌」,就是面對稱讚的時候,一定要自謙,一定要裝模作樣說幾句不是才痛快,否則,就是驕傲。比方說孩子被鄰居稱讚優秀的時候,只有回答自己不優秀仿佛才是正確答案,如果認同了鄰居的說法,就是驕傲。
  • 5種「中國式禮貌」,正在瓦解孩子的自尊心,家長別再沾沾自喜了
    哲學家Herzen說:「禮貌是比最高智慧、一切學識更重要的東西」。懂禮的孩子更易被眾人接納,擁有最好的機會。但每位父母對「禮貌」的定義不同,作為禮儀之邦的中國也有一些「特別的禮貌」,或許會給孩子帶來傷害而非成長。
  • 拒絕"中國式禮貌",別讓孩子慢慢被毀掉,家長仍不自知
    很多家長在教育孩子的時候,對於"禮貌"格外注重,他們從小就教育孩子要有禮貌,甚至給孩子制定條條框框,但這違背了禮節的初衷。當孩子從小被條條框框的禮節所約束,這就成為了他們的負擔,不利於孩子成長。
  • 「中國式禮貌」裡,學興趣班為在人前賣弄,這禮貌你還要繼續?
    一、「中國式禮貌」其實很久之前「中國式」流行起來但是似乎並不是什麼好詞。這次流行的「中國式禮貌」仿佛也並不怎麼好。泱泱大國五千年,作為禮儀之邦的我們非常注重禮儀,這也是我們優良的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之前也有漫畫,一位外國小朋友誇讚中國小朋友很好看,但是中國小朋友卻過分謙虛說沒有沒有,但外國小朋友如果聽到別人的誇獎會說謝謝,而並不是過分去謙虛。像這類「中國式禮貌」並不少,對孩子成長其實是非常不利的,甚至會毀了中國孩子。
  • 這些中國式禮貌成為孩子「絆腳石」,家長卻引以為傲,別再坑娃了
    這雖然是件好事,但如今卻有不少家長誤解了一個「禮貌」。小傢伙很怕生,見我的次數比較少,所以當他媽媽要求他跟我打招呼時,孩子只是害羞的躲在一旁。其實我並不覺得這是不禮貌的行為,有些小孩性格內向,見到不熟悉的大人害羞是很正常的事情。但孩子媽媽覺得這樣沒面子,硬要求小孩跟我打招呼,嚴厲的語氣一下就把小傢伙嚇哭了。
  • 別讓這五種中國式禮貌和打壓式教育,滿足大人的面子,傷孩子的心
    一旦娃哭鬧喊叫,就被定義為「不聽話」,而說著說著,矛頭就直接指向爸爸媽媽:你太慣孩子了!!!但是不過問孩子的意見,不顧及孩子的成長規律,看不到孩子內心的感受,硬逼她踐行所謂的「中國式禮貌」,這一點我還真不認同。尤其是下面這5種,真的會傷害孩子!
  • 孩子懂禮貌,不是用來爭光的工具,太多孩子被「中國式禮貌」套牢
    我國作為禮儀之邦,人們普遍將「禮貌」歸為好品質的一種。在學生時代,我們就會經常被老師灌輸「講禮貌,懂禮儀」的思想。不過現在的教育問題基本上都是家長操心,「懂禮貌」這一項也主要由家人來教導。有一次同學聚會,一位朋友帶著6歲的女兒。吃飯過程中,這位媽媽要求女兒端著飲料繞桌子一圈挨個敬大人。最初小姑娘害羞不願意,然後她就用「小孩子必須有禮貌」的話逼孩子。
  • 這4種中國式禮貌,對孩子並無好處,家長別讓他為你的虛榮心買單
    中國一直以禮儀之邦著稱,在中國5000年的歷史傳統中,禮儀成為了一代代傳承下來的精髓。至今,中國家長也在以中國禮儀要求著他們的孩子,讓孩子們保持禮貌,那麼這些禮貌是否全都需要全盤繼承?是否對孩子的成長有好處?或者說對孩子的成長造成了怎樣的影響呢?
  • 「趕緊跟叔叔打招呼」,中國式禮貌正摧毀孩子,家長反而自鳴得意
    家長從小就教育孩子要有禮貌,見到叔叔阿姨的時候要打招呼,但大家卻發現有的孩子並不喜歡跟大人打招呼小米剛去幼兒園的時候確實沒有那麼快就能融入集體,但時間長了以後,小米成為了班裡面人緣最好的孩子,老師也非常喜歡這個細心的小女孩。有一次小米跟媽媽出去的時候,媽媽遇到了老熟人,但對於小米來說這個叔叔她根本就不認識,媽媽就告訴她:「趕緊跟你李叔叔打招呼。」
  • 「中國式的禮貌」逐步毀掉孩子,家長別視而不見,還在誇孩子懂事
    現在很多家長都在教育孩子講文明,懂禮貌。自古以來,我們中國就是禮儀之邦,所以也禮貌也成為了家長教育孩子必備的品德。中國式的禮貌確實傷透了人心,尤其是孩子,實際上很多中國式的禮貌,成為了成年人之間的客套,給娃帶來的傷害太大了。我們一起來看看這些中國式的禮貌,正逐步的毀掉孩子。
  • 這5種中國式禮貌讓家長有了面子,卻傷害了孩子
    中國是禮儀之邦,與人來往之間非常注重禮節。從小聽的最多的話,除了好好學習、聽話以外,估計就是要懂禮貌了。不過,教孩子禮貌是好事,強迫式的禮貌,卻可能會給孩子造成傷害。今天我們一起來看看 4大最傷孩子的「中國式禮貌」,以及如何正確的引導孩子講禮貌。
  • 這三種「中國式禮貌」,正在「摧毀」孩子自信,家長還這樣做嗎?
    導讀:這三種「中國式禮貌」,正在「摧毀」孩子自信,家長還這樣做嗎?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這三種「中國式禮貌」,正在「摧毀」孩子自信,家長還這樣做嗎!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中國式禮貌害人不淺,第一種情況很常見,你的孩子也在其中嗎?
    中國是禮儀之邦,孩子懂禮貌,家長也會覺得臉上有光,因此在孩子表現出不懂禮貌的行為後,家長就會給出指正,甚至逼迫孩子去懂禮貌,這也就是我們常說的中國式禮貌。同事小李說自己特別不喜歡過節日,因為每當過節日的時候,免不了親朋好友會聚會,而孩子們自然而然也就會成為討論的話題。
  • 這4種「中國式禮貌」,可能會影響孩子心理,家長卻還在引以為豪
    但是,有一些常見的「中國式」禮貌並非有益,它可能會慢慢地毀掉你家孩子。」實際上,這種「中國式禮貌」在生活中並不少見,成人之間的「客套話」、孩子之間的「過度禮貌」,都可能會給娃帶來不利影響所以,家長別裝作看不見孩子的優點,適當地向外人稱讚自己的孩子,並非是沒有禮貌的行為。
  • 孩子對這3種行為排斥,別讓「中國式禮貌」,影響他們心理成長
    導語:中國是禮儀之邦,在大多數人的眼裡面對禮貌的認知範圍是一種良好的品質。在學生時代的時候家長和老師都會給我們灌輸這一種思想。無論是在學校還是在家裡面,父母和老師都會告訴我們,出門在外哪怕遇到不認識的人或者是熟悉的人,即便不打招呼,至少也要給人一個禮貌性的微笑。
  • 這「中國式禮貌」看似在培育孩子的品行,卻正在悄悄毀掉孩子
    important}導讀:我們中國自古以來都會被稱呼為「禮儀之邦」,因此,在孩子從小的教育之中,懂禮貌是一項非常重要的個人美德,但有時候,過分盲目的懂禮貌,對於孩子來說卻並不是一件好事。這5種常見的「中國式禮貌」,看起來是在培育孩子的品行,其實正在悄悄毀掉你的孩子,家長沒必要教,如果你也有,請一定要注意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