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懂禮貌,不是用來爭光的工具,太多孩子被「中國式禮貌」套牢

2020-05-23 爆炸母嬰課堂

我國作為禮儀之邦,人們普遍將「禮貌」歸為好品質的一種。在學生時代,我們就會經常被老師灌輸「講禮貌,懂禮儀」的思想。不過現在的教育問題基本上都是家長操心,「懂禮貌」這一項也主要由家人來教導。

有一次同學聚會,一位朋友帶著6歲的女兒。吃飯過程中,這位媽媽要求女兒端著飲料繞桌子一圈挨個敬大人。最初小姑娘害羞不願意,然後她就用「小孩子必須有禮貌」的話逼孩子。

孩子懂禮貌,不是用來爭光的工具,太多孩子被「中國式禮貌」套牢

可能到後來小姑娘覺得沒面子,只能起身一一跟大人碰杯,過程中朋友還要求女兒碰杯時要說祝福語。還剩最後幾個人的時候,小姑娘舉著杯子實在不知道說什麼了,憋得小臉通紅出門大哭……

看到這裡,想必很多人都會認為這位媽媽的做法有問題,生意場上的東西交給孩子,她能學到什麼呢?實際上,不少大人也都在用自己的行為逼孩子「懂禮貌」。

孩子懂禮貌,不是用來爭光的工具,太多孩子被「中國式禮貌」套牢

有多少孩子被「中國式禮貌」套牢了?

每到各種親友聚會、家庭聚餐,孩子總會成為自然而然大家都會討論的話題。爸爸媽媽們更是希望孩子能在這種大場合給自己爭光,懂禮貌就是一種最常見的「爭光」方式。

他們的內心潛臺詞為:看,我的孩子多有禮貌,我教得多好啊!但是對於那些表現不盡人意的孩子,父母可能當場就會進行一通指責,強迫孩子見人必須打招呼,必須分享,必須謙虛,必須才藝表演……這就是所謂的「中國式禮貌」了。

孩子懂禮貌,不是用來爭光的工具,太多孩子被「中國式禮貌」套牢

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花期」

鮮花不都是在夏天綻放的,每種花都有屬於自己的花期。有的花孤傲,偏偏喜歡在冬天開,有的呢就是喜歡和眾多花花草草湊熱鬧,盛開在夏天,其實孩子也是一樣的。

每個孩子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不單是性格上有差異,在很多地方都有著非常個人化的一面,這裡面就包括了與人的相處模式。孩子不願意打招呼可能是性格使然,也有可能是因為還處於只沉浸於自己小世界的階段,都是合理的。

孩子懂禮貌,不是用來爭光的工具,太多孩子被「中國式禮貌」套牢

在不同的年齡階段,孩子們對事物的看法會慢慢發生改變。而一味給孩子貼假設性的標籤,只會讓事情越來越糟糕,把孩子逼得越來越遠。

禮貌是必須的,但不應該用成人的方式要求孩子

懂禮貌可以給別人帶來愉悅感,的確是一種好的品質。但是在孩子的教育方面,千萬不要總站在大人的立場上,採用大人的方式逼問和責罵,因為禮貌不是逼出來的,而是長期教養的產物。

如果鼓勵之下孩子也不願意主動打招呼,爸爸媽媽可以帶頭做表率,用孩子的口吻去問候他人。儘管孩子表現得好像沒那麼有禮貌,父母也要跟孩子站在一條線上,這樣他才能獲得足夠的安全感,也能給孩子留有去體會和嘗試的空間。

各位父母,你有過逼孩子打招呼、懂禮貌的行為嗎?你認為孩子是否有禮貌主要取決於什麼?歡迎大家留言討論。

相關焦點

  • 同學聚會,媽媽讓女兒挨個敬杯說祝福語,孩子的禮貌不是逼出來的
    我國作為禮儀之邦,人們普遍將「禮貌」歸為好品質的一種。在學生時代,我們就會經常被老師灌輸「講禮貌,懂禮儀」的思想。不過現在的教育問題基本上都是家長操心,「懂禮貌」這一項也主要由家人來教導。有一次同學聚會,一位朋友帶著6歲的女兒。
  • 「中國式禮貌」,是推孩子步入深淵的元兇,你是「中國式家長」嗎
    但是僅限於正確的禮節,不少家長只是單純的要求孩子「守禮」,卻沒想到自己認為的禮貌是「中國式禮貌」。「中國式禮貌」,是推孩子步入深淵的元兇,你是「中國式家長」嗎典型的中國式禮貌有4種,這幾種中國式禮貌看似是對孩子的教育,實則是把孩子推入深淵的元兇。
  • 別讓「中國式禮貌」毀了你的孩子
    很多家長都是從小教育孩子要做一個懂禮貌、有素質的人,所以對孩子的教導也是很上心。但是有時候家長自己認為很有禮貌的行為,由於家長一些認識上的偏差,可能會對孩子的成長造成一些負面影響。比如說生活中有些很常見的「中國式禮貌」,看似孩子學著做這些行為對成長是有利的,實則是恰恰相反。下面列舉3種「禮貌性」的錯誤,看看家長們是不是正在做。
  • 「中國式禮貌」正在毀掉你的孩子,家長要警惕,別再引以為傲了
    這種做法聽起來一點兒問題都沒有,但是,有一些「中國式禮貌」確並不能給孩子帶來好的影響,反而會給孩子帶來極大的傷害,面對稱讚,不自謙就是驕傲還有一種「中國式禮貌」,就是面對稱讚的時候,一定要自謙,一定要裝模作樣說幾句不是才痛快,否則,就是驕傲。比方說孩子被鄰居稱讚優秀的時候,只有回答自己不優秀仿佛才是正確答案,如果認同了鄰居的說法,就是驕傲。
  • 這「中國式禮貌」看似在培育孩子的品行,卻正在悄悄毀掉孩子
    important}導讀:我們中國自古以來都會被稱呼為「禮儀之邦」,因此,在孩子從小的教育之中,懂禮貌是一項非常重要的個人美德,但有時候,過分盲目的懂禮貌,對於孩子來說卻並不是一件好事。這5種常見的「中國式禮貌」,看起來是在培育孩子的品行,其實正在悄悄毀掉你的孩子,家長沒必要教,如果你也有,請一定要注意起來。
  • 這5種中國式禮貌讓家長有了面子,卻傷害了孩子
    中國是禮儀之邦,與人來往之間非常注重禮節。從小聽的最多的話,除了好好學習、聽話以外,估計就是要懂禮貌了。不過,教孩子禮貌是好事,強迫式的禮貌,卻可能會給孩子造成傷害。今天我們一起來看看 4大最傷孩子的「中國式禮貌」,以及如何正確的引導孩子講禮貌。
  • 「中國式禮貌」裡,學興趣班為在人前賣弄,這禮貌你還要繼續?
    一、「中國式禮貌」其實很久之前「中國式」流行起來但是似乎並不是什麼好詞。這次流行的「中國式禮貌」仿佛也並不怎麼好。泱泱大國五千年,作為禮儀之邦的我們非常注重禮儀,這也是我們優良的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之前也有漫畫,一位外國小朋友誇讚中國小朋友很好看,但是中國小朋友卻過分謙虛說沒有沒有,但外國小朋友如果聽到別人的誇獎會說謝謝,而並不是過分去謙虛。像這類「中國式禮貌」並不少,對孩子成長其實是非常不利的,甚至會毀了中國孩子。
  • 將禮貌教育融於孩子的生活,教孩子懂禮貌,講禮貌的孩子更受歡迎
    現如今很多家庭的孩子被寵著慣著,以至於養成以自我為中心、囂張跋扈的性格,不考慮別人的感受。更別提什麼文明用語,禮貌行為了。在教育孩子的這條道路上,家長可以說是任重而道遠。對孩子的禮貌教育是一項長久而細緻的工程。禮貌是人與人交往中的一些行為規範,由語言和動作表現出來。每個家長都想要一個懂禮貌的好孩子!怎樣才能幫孩子變得懂禮貌呢?
  • 別讓這四種「中國式禮貌」毀了孩子的自尊心
    然而,你的孩子是否只是「中國式的禮貌」?一:和叔叔阿姨打招呼?要懂禮貌!當孩子不願意開口叫人,寶寶家長往往會誘導說:「叫了阿姨才有巧克力吃」、「寶寶越來越不乖,都不肯叫人,媽媽不喜歡你了」。這種威逼利誘讓孩子學「禮貌」,這很容易造成孩子的逆反心理。
  • "中國式禮貌",正在慢慢毀掉你家孩子,不少家長卻還在沾沾自喜
    "中國式禮貌從這一刻開始她終於意識到,"中國式禮貌"正在慢慢摧毀孩子!好在欣欣媽及時感知到了孩子的變化,並且開始糾正自己,但是還有不少的家長卻還在沾沾自喜。中國式禮貌體現在哪裡所以作為父母應該實事求是,在孩子起紛爭的時候了解事情的來龍去脈,明辨是非,而不是讓大的一味謙讓。
  • 這些中國式禮貌,正一步步毀掉孩子,許多家長卻還沾沾自喜
    古往今來,我國留下了許多禮儀方面的傳統,家長在教育小孩時也常常告訴他們做人一定要有禮貌,但家長們教小孩懂禮貌的方法都正確嗎?李女士平時工作比較忙,所以工作日的時候小孩都是奶奶在帶,到了周末李女士也會主動把小孩接回家。
  • 逼孩子學這5種「中國式禮貌」,是害不是愛
    、懂禮貌、說啥聽啥的乖孩子,才能維持他們在小區「帶娃圈」的TOP級「體面」。我們教孩子禮貌是好事,但是不過問孩子的意見,不顧及孩子的成長規律,看不到孩子內心的感受,硬逼她踐行所謂的「中國式禮貌」,這一點我還真不認同。尤其是下面這5種,真的會傷害孩子!
  • 這些「中國式禮貌」,正一步步毀掉孩子,許多家長卻還沾沾自喜
    文丨小影(文章原創 ,轉載請註明,歡迎媽媽們轉發分享)古往今來,我國留下了許多禮儀方面的傳統,家長在教育小孩時也常常告訴他們做人一定要有禮貌,但家長們教小孩懂禮貌的方法都正確嗎?李女士平時工作比較忙,所以工作日的時候小孩都是奶奶在帶,到了周末李女士也會主動把小孩接回家。
  • 拒絕"中國式禮貌",別讓孩子慢慢被毀掉,家長仍不自知
    很多家長在教育孩子的時候,對於"禮貌"格外注重,他們從小就教育孩子要有禮貌,甚至給孩子制定條條框框,但這違背了禮節的初衷。當孩子從小被條條框框的禮節所約束,這就成為了他們的負擔,不利於孩子成長。
  • 中國式禮貌害人不淺,第一種情況很常見,你的孩子也在其中嗎?
    中國是禮儀之邦,孩子懂禮貌,家長也會覺得臉上有光,因此在孩子表現出不懂禮貌的行為後,家長就會給出指正,甚至逼迫孩子去懂禮貌,這也就是我們常說的中國式禮貌。同事小李說自己特別不喜歡過節日,因為每當過節日的時候,免不了親朋好友會聚會,而孩子們自然而然也就會成為討論的話題。
  • 孩子為什麼不懂禮貌?學會這3個辦法,讓孩子變得有禮貌
    文/穎兒媽說育兒禮貌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我們都希望孩子能夠變得懂禮貌,不過現如今有一些孩子的確是沒有禮貌的。劉先生如今就因為這件事情感到困擾,因為自己的孩子從來都不懂禮貌。其實這都是有原因的,而往往孩子不懂得禮貌,就是因為以下這兩個原因。孩子為什麼不懂禮貌?1. 家長管教不嚴孩子之所以不懂得禮貌,有一大部分的原因是因為家長管教不嚴。現如今孩子都是被嬌生慣養出來的,很多父母也從來沒有想過該讓孩子懂禮貌。
  • 「中國式禮貌」正逐步毀掉孩子,家長不僅視而不見,還誇孩子懂事
    但其實在我國還有幾種「中國式禮貌」的行為,這些行為雖然看起來沒什麼不對的,但其實是一種錯誤的觀念,是違背孩子原本意願的一種「虛偽的禮貌」。如果家長總是逼著孩子這樣做,將會對孩子的身心健康成長產生極為嚴重的影響。
  • 這5種普遍的中國式家庭禮貌正悄悄的摧毀你的孩子,你在教孩子?
    前言:大家我國從古至今都是會被叫法為「泱泱大國」,因而,在孩子自小的文化教育當中,懂禮貌是一項十分關鍵的本人傳統美德,但有時,過分盲目跟風的懂禮貌,針對孩子而言卻並並不是一件好事。這5種普遍的「中國式家庭禮貌」,看上去是在培養孩子的品性
  • 「中國式禮貌」正在慢慢毀掉孩子,父母不但視而不見,還沾沾自喜
    講文明懂禮貌,一直以來都是我國幾千年流傳下來的優良傳統,即便是在今天依然有很多家長會非常注重孩子的禮儀教育,希望孩子成為一個全面發展的人才。但是也許大家並不知道,如今的中國式禮貌,正在一點點的毀掉孩子,父母千萬不能視而不見,更不能沾沾自喜,一定要認識到問題的嚴重性。
  • 5種「中國式禮貌」,正在瓦解孩子的自尊心,家長別再沾沾自喜了
    哲學家Herzen說:「禮貌是比最高智慧、一切學識更重要的東西」。懂禮的孩子更易被眾人接納,擁有最好的機會。但每位父母對「禮貌」的定義不同,作為禮儀之邦的中國也有一些「特別的禮貌」,或許會給孩子帶來傷害而非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