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琴,在80年代起在我國少年兒童的特長學習中逐漸增多,並一度受到當時家長和孩子們的喜愛,隨著時代不斷發展變遷,當下學習電子琴的兒童和接受學習電子琴的家長比當年少了許多。但電子樂器的優勢,依然受到人們的喜愛。
所以在當下,會有很多家長在為孩子選擇學習樂器時,對於選擇學習電子琴還是學習鋼琴,二者的利弊取捨等,都是困擾一部分家長的問題,特別是當下流行起來的雙排鍵電子琴,更是受到很多家長的青睞,那麼」學鋼琴「好,還是學」電子琴「好呢?王校長今天和大家分享幾點看法:
1997年的時候,筆者有幸在瀋陽音樂學院音樂廳欣賞了日本電子琴演奏家」松本昌作「老師的音樂會,可以說音響效果宏偉大氣、音樂聽覺感觀非凡,松本老師技藝精湛,演出效果不亞於一個樂團的演奏音效。當時我被這種樂器深深打動---雙排鍵電子琴。
為什麼用這樣一個回憶開篇呢,因為當下特別是近三年左右,湧現出很多的雙排鍵電子琴學校,這和一些電視節目的綜藝推廣有一定關聯,另外,來自日本的某品牌音樂教室,一直運用的是雙排鍵電子琴上課,該品牌在國內受眾很廣,頗受家長和小朋友喜愛,也對電子琴的熱度產生了影響,綜上所述,在前些年已經走向弱勢的電子琴學習,近些年迅速走熱,所以帶來了本文的問題,學習鋼琴還是電子琴。
那麼我認為,想選擇學習鋼琴或是電子琴之前,我們要對兩種樂器有一個清晰的認識,進而明確自己的學習目標 ,才能做出正確和恰當的選擇。
首先,在演奏和演出形式上,雙排鍵電子琴屬於製作型樂器,在進行現場演奏前把背景音樂和聲部提前製作完成,留出演奏聲部的白,配合腳踏鍵盤的和聲伴奏或者低音,完成現場演出。可以說雙排鍵電子琴,就現場演出而言, 具備較強的預先性,可以充完成音色選擇、伴奏選擇等精細準備,錄製後在現場演出,缺少現場隨機性,這即是雙排鍵電子琴的魅力所在,也是它的局限所在,舉例來說,隨機即興的演奏指定命題樂曲,雙排鍵電子琴很難體現出同有準備的樂曲一樣豐富的演出效果,松本昌作老師的返場樂器,即是單調聲部的演奏,缺少了中場樂曲的宏偉壯觀。而鋼琴,相比較雙排鍵電子琴來說,缺少豐富性,但具備隨機性,不受限制。
接下來,從學習角度來說,在初期的學習中,鋼琴可以從3周歲半開始學習,相應的教材和教學法已經延續了百年以上,且學習資料和素材豐富,訓練方法和教學手段成熟精煉。雙排鍵電子琴或者電子琴,在演奏技法上,與鋼琴同步,有很多教材直接選用鋼琴的教學及訓練方法,但缺少相關的有針對性和流傳性的教材和教學方法,因為演奏技法以外的操作,在隨著電子技術的更新而不斷改變,難形成有典型的訓練教材。所以如果兒童初學,不管後期想要演奏鋼琴 還是演奏電子琴,都要從鋼琴入手,用通俗的話概括就是,學習鋼琴後,可以彈電子琴,但學習電子琴以後,就彈不動鋼琴了。
其次,從學習者本身來說,孩子們更願意學習電子琴,特別是在初期,說到這就不得不說國內風靡的日本某品牌音樂教室,重營銷輕教學,它的一套很完備的教學體系有很多的好處,對於啟發兒童音樂素養非常好,但是日本的國情與中國相差太多,我接過太多這樣的學生,結果都是樂感好、節奏感好和音高感知能力好,但是一上手,和傳統鋼琴學生比較,相差甚遠,不是一點半點,所以它教的不是彈琴,它教的是音樂,雙排鍵電子琴只是它課堂上的一個工具,而不是最終要學習演奏的樂器,這一點我想學習過該品牌課程的家長和學員都了解。所以要搞清楚,是學習彈奏樂器,還是通過樂器學習音樂 。
最後,從應用來說,鋼琴與電子琴相比較,差距也不小,鋼琴在音樂中的地位是絕對的C位,電子琴相比較應用面窄,與其他樂器和音樂載體互通性小,可以獨自絢麗。誇張點說,電子琴的娛樂性更強,鋼琴的音樂性更。
說了這麼多,筆者千言萬語彙成一句話,在初期的時候,想要學習,建議從鋼琴入手,待9、10歲左右,如果想要轉成雙排鍵電子琴,可以考慮。真正的雙排鍵電子琴演奏,不但需要技術,更需要理論、創新和音樂情商,10歲以前,很難具備這些。
今天的話題具備一些矛盾點,有些話題可能是爭論很久的焦點,歡迎各位音樂愛好者交流討論,個別觀點僅代表相對觀點,不代表絕對言論,華山論劍,百家齊鳴。也希望家長能夠為孩子選擇好合適的學習科目,收穫音樂的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