賣萌「國學200題」走紅網絡:上聯孫行者 下聯?

2020-12-25 搜狐網

  "千裡共嬋娟』裡的『嬋娟』指的是什麼?『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這裡的『屠蘇』指的是什麼?男子行拱手禮時應該左手在外還是右手在外?」近日,一篇「國學200題,你做對多少」的帖子在網上熱傳。不過,有網友吐槽,這份冠以國學之名的考題有好多常識性錯誤。你來做做,看能不能挑出刺來?

  現代快報記者 金鳳

  國學也賣萌

  上聯「孫行者」,下聯誰最合適?

  當「一站到底」和「漢字聽寫大會」都已成為浮雲,還有沒有一種方式能讓你自信地笑傲文學或國學界,想挑戰一下麼,先來做做這些題吧。

  近日,一篇「國學200題,你做對多少」的微博在網上熱轉。微博中的題目涉及文學和歷史知識。如,「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這裡的「屠蘇」指的是:A、蘇州 B、房屋 C、酒 D、莊稼?這兩句詩出自宋代詩人王安石的《元日》,詩中描繪出古時候過年的歡樂景象,也道出了古人過年飲屠蘇酒的風俗。所以,答案是C。

  又如,下列不屬於《三十六計》的是:A、渾水摸魚 B、反戈一擊C、笑裡藏刀 D、反客為主

  這四個成語分別都是什麼來歷呢,所謂「渾水摸魚」指的是當敵人混亂無主時,乘機奪取勝利的謀略,是《三十六計》中的第二十計,「笑裡藏刀」是《三十六計》中的第十計,出自「笑裡藏刀,信而安之,陰以圖之。」比喻外表和氣而內心陰險。

  在《三十六計》第三十計中,則有「反客為主,乘隙插足,扼其主機,漸之進也。」在軍事戰略方面,往往反映在同盟軍中,起主導地位的主盟者,反被頗費心思的從盟方所支配、戲弄,從而陷入從盟方所設計的圈套之中。因此,答案選B。

  除了這些挑戰文學和歷史常識的題目,還有一些賣萌的題目,網貼稱,「1932年,清華大學招生試題中更有一道對對子題,上聯『孫行者』,下面下聯中最合適的是?」 A、胡適之 B、周作人 C、鬱達夫 D、唐三藏。網上給出的答案是A。當代詩人流沙河曾撰文認可此答案:行與適,都是動詞,者與之,都是虛詞。

  又如,「假如你的一首五絕詩被雜誌社採用,按照正文部分每字5元來計算,你應得多少稿費?A、50元 B、100元 C、200元」五絕,每一行有5個漢字,一共4行,這樣算來,正文剛好20個字,所以答案應該是100元。

  網友來挑刺

  指鹿為馬怎麼會與秦始皇有關?

  不過,微博中屢屢出錯的題面和答案,也讓不少網友吐槽「受誤導」。南京市民錢先生國學功底還不錯,細心的他也發現了題目中的不少錯誤。

  例如陝西省一塊著名的「無字碑」,它與哪位皇帝有關?「答案是秦始皇,但應該是武則天吧。」錢先生說,民間對於武則天立「無字碑」有兩種主流的說法,一是武則天用以誇耀自己,表示功高德大非文字所能表達。二是武則天立「無字碑」是因為自知罪孽深重,感到還是不寫碑文為好。

  又如,下面哪個成語與秦始皇有關?A、指鹿為馬 B 、奇貨可居 C 、圖窮匕見。答案是A。不少網友指出,這個答案也穿幫了,答案應為C。記者發現,在《史記·秦始皇本紀》中更有記載,「趙高欲為亂,恐群臣不聽,乃先設驗,持鹿獻於二世,曰:馬也。」所以,「指鹿為馬」的典故出自趙高和秦二世,與秦始皇無關。

  原本普及國學的帖子變成網友「找茬」的狂歡,還有網友指出更加顯而易見的疏漏,例如「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時」是誰的名句?」張九齡詩中的「生」被誤寫成「升」。

  賣萌國學題,等你來挑戰

  (摘自「國學200題」)

  1. 「但願人長久,千裡共嬋娟」,其中嬋娟指的是什麼?

  A、 月亮 B、姻緣

  2. 「拱手而立」表示對長者的尊敬,一般來說,男子行拱手禮時應該:

  A、 左手在外 B、右手在外

  3. 我國的京劇臉譜色彩含義豐富,紅色一般表示忠勇俠義,白色一般表示陰險奸詐,那麼黑色一般表示:

  A、 忠耿正直 B、剛愎自用

  4. 《三十六計》是體現我國古代卓越軍事思想的一部兵書,下列不屬於《三十六計》的是:

  A、渾水摸魚 B、反戈一擊 C、笑裡藏刀 D、反客為主

  5. 「床前明月光」是李白的千古名句,其中 「床」指的是什麼?

  A、窗戶 B、臥具 C、井上的圍欄

  6. 1932年,清華大學招生試題中有一道對對子題,上聯「孫行者」,下面下聯中最合適的是:

  A、胡適之 B、周作人 C、鬱達夫 D、唐三藏

  7. 「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描寫的是哪個傳統節日?

  A、中秋節 B、元宵節 C、端午節 D、 七夕節

  8. 下列哪個成語典故與項羽有關?

  A、隔岸觀火 B、 暗度陳倉 C、 背水一戰 D、破釜沉舟

  9. 《百家姓》中沒有下面哪個姓?

  A、烏 B、巫 C、肖 D、蕭

  10. 下面哪個字常用作表示順序的第五位?

  A、戊 B、 戍 C、 戌

  11. 古人的婚禮在什麼時間舉行?

  A、早上 B、中午 C、 傍晚

  12、古代宮殿大門前成對的石獅一般都是:

  A、左雄右雌 B、 左雌右雄

  13、「結髮」在古時是指結婚時:

  A、 丈夫把頭髮束起來 B、妻子把頭髮束起來 C、把夫妻頭髮束在一起

  14、「一門父子三詞客,千古文章八大家」這幅對聯中提到的「三父子」是:

  A、曹操、曹丕、曹植 B、蘇洵、蘇軾、蘇轍 C 、班彪、班固、班超

  15、俗語說「化幹戈為玉帛」,幹戈都是兵器,其中哪個指的是防禦武器?

  A 、幹 B、戈

  16、「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語出《三國志》,這是誰說的?

  A、諸葛亮 B、曹操 C、劉備 D、周瑜

  17、如果在華佗去世後不久,曹操還想尋找一位名醫為自己治病,他可以找下列的哪一位?

  A、扁鵲 B、孫思邈 C、李時珍 D 、張仲景

  18、在我國風俗中,常常避諱73和84這兩個歲數,因為這是兩位歷史人物去世的年齡,他們是:

  A、孔子和孟子 B、老子和莊子 C、漢高祖和漢武帝 D、周武王和周文王

  19.「一問三不知」出自《左傳》,說的是哪「三不知」?

  A、天文、地理、文學 B、事情的開始、經過、結果

  C 、孔子、孟子、老子 D、自己的姓名、籍貫、生辰八字

  20.古人用「父母教,須敬聽;父母責,須順承」來勸諭人們要尊敬父母,這句話出自:

  A、《弟子規》 B 、《三字經》 C、《千字文》

  21.「弱冠」指的是男子多少歲?

  A、十五歲 B、二十歲

  22.算盤是中國傳統計算工具,利用算盤能進行開平方的運算嗎?

  A、能 B、不能

  23.「海上升(註:為「生」)明白,天涯共此時」是誰的名句?

  A、王勃 B、張九齡

  24.《紅樓夢》是我國古代著名的長篇小說之一,它的別名是:

  A、《金陵記》 B 、《石頭記》

  25.水滸一百單八將中有幾位女性?

  A、兩位 B、三位

  26.切脈是中醫獨創的診法,中醫把脈時摸的是:

  A、靜脈 B、動脈

  27.「杏林」指代的是:

  A、教育界 B、醫學界

  28.「紅娘」今指代為愛情牽線搭橋的人,請問她最早出現在哪部文學作品中?

  A、 元稹的《鶯鶯傳》 B、王實甫的《西廂記》

  29.「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出自:

  A、《長歌行》 B 、《短歌行》

  30.「在天願做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這句詩描寫的是誰的愛情故事?

  A、牛郎和織女 B、唐明皇和楊貴妃

  31.下面哪個劇種被稱為「中國百戲之師」?

  A、京劇 B、黃梅戲 C、崑曲 D、越劇

  32.我國古代對於年齡有很多獨特的稱呼,其中滿一百歲被稱為:

  A、期頤 B、耄耋

  33.「三更半夜」中的「三更」指的是幾點?

  A、21點至23點 B、23點至凌晨1點 C、凌晨1點至3點

  34.「但願人長久,千裡共嬋娟」,蘇東坡借這首詞表達了對誰的思念之情?

  A、妻子 B、兄弟 C、朋友 D、父親。

  快看看答案吧(本答案綜合網絡答案及網友意見,歡迎大家繼續挑刺)

  1.A 2.A 3. A 4.B 5.C 6. A 7.B 8.D 9.C 10.A 11.C 12.A 13.C 14.B 15.A 16.C 17.D 18.A 19.B 20.A

  21.B 22.A 23.B 24.B 25.B 26.B 27.B 28.A 29.A 30.B 31.C 32.A 33.B 34.B

相關焦點

  • 清華招生,陳寅恪出上聯「孫行者」,下聯怎麼對?
    清華招生,陳寅恪出上聯「孫行者」,下聯怎麼對?中國對聯文化,源遠流長,無論文人還是民間創作過程中,都衍生出很多故事,既有段子的趣味,又不乏知識的雅興。今天就跟大家分享幾個流傳已久的對聯佳話。輕鬆一下。這副對聯非常奇怪,上聯:袁世凱千古;下聯:中國人民萬年。上聯5個字,下聯6個字,按對聯常識,上、下聯字數都不一樣,根本就構不成對聯。然而絕就絕在這裡。因為「袁世凱」對不起「中國人民」。這裡挑戰了常識,卻深挖了對聯涵義,如此奇特構思,反而成就了諷刺藝術的絕唱。此聯也成為對聯史上標誌性的奇聯、絕聯之一。
  • 清華大學出了道對對子,上聯「孫行者」,那麼下聯對什麼呢?
    除了一道名為「夢遊清華園」的作文題外,陳寅恪教授還罕見的出了道對對子的題目,以此來考察考生的國學水平。而這道對對子的題目很簡單,上聯為「孫行者」,考生只要對出下聯即可。然而,當考生看到這道對對子後,很多都傻了眼,不知道如何動筆,甚至有一半考生都直接空了此題。
  • 上聯:「孫行者」,難倒眾多清華考生,有一人卻對出絕佳下聯
    上聯「孫行者」奇的是這一年還有一道題,題目為「夢遊清華園」,很多考生都被這火辣的題目打敗,依舊出現了唯一一個滿分的人。很奇怪的是這兩道奇題在同一年出在清華大學的考卷上,但是了解當時的背景,這就一點也不奇怪了,這兩道題都是同一個奇人出的,這個人名叫陳寅恪。此人在清華大學頗具盛名,甚至被譽為「活字典」。論國學,那絕對是排得上號的大師人物。更奇的是,因為次日陳寅恪要去外省修養,臨時接到出題任務,僅用了四個小時就出了這兩道在當時引起極大轟動的兩道奇題,而他的這兩題到現在仍舊為人津津樂道。
  • 清華出上聯「孫行者」,考生對出下聯,得高分
    大家都參加過考試,反正我們那一代是很少遇到對對聯的試題的,但是有一副經典對聯就出自清華大學新生入學考試國文試卷中的一道題,當時給出的上聯是「孫行者」,孫行者大家都知道,《西遊記》裡的孫悟空,那麼上聯:「孫行者」,下聯應該怎麼對呢?按照對對聯的講究,首先是字數相同,其次要對仗工整,還得平仄協調,當時有許多考生對出了下聯。
  • 經典對聯:清華大學的考題上聯「孫行者」下聯如何去對?
    比如說在我國歷史上有一副對聯飛常有名,這個對聯的上聯便是:「兩舟競渡,櫓速不如帆快」而下聯是:「百管爭鳴,笛清難比蕭和」這一副對聯裡面包含了「魯肅」「樊噲」「蕭何」「狄青」而且這個對聯還是諧音聯,非常有趣味。而對聯可以展現一個人的文字功底,所以在招生的時候就能考到對聯。
  • 清華入學考試,上聯:孫行者,大多考生答不出,下聯僅一人答滿分
    這道題就是有著名的國學大師陳寅恪出的,當年,因為新生考試的時間與陳寅恪休假時間相鄰緊湊,他來不及重新編寫考題,但又恰逢清華入學考試,於是在匆忙之中,定下了作文題目,以及這道對聯題。
  • 清華大學試題,上聯:孫行者,學生紛紛交白卷,僅有一人是滿分
    國學在清華算是正統根基,這裡也是匯聚了不少的國學大師。陳寅恪,是中國歷史學家、古典文學研究家、詩人,他畢業於哈佛大學,他跟葉企孫、潘光旦、梅貽琦一起被列為清華大學百年歷史上四大哲人,與呂思勉、陳垣、錢穆並稱為「前輩史學四大家」。
  • 清華教授出上聯:「孫行者」,唯有一位學生答對,下聯是什麼?
    但對聯卻從不是自多而難的,在清華大學曾經有有個教授,出了一個三字上聯,讓學生們對出下聯,結果卻難倒了一眾優秀的清華學子。這個教授的名字叫做陳寅恪。陳寅恪號稱「清末四公子」之一,是中國近代著名的古典文學研究家、語言學家等等。1890年,陳寅恪出生於湖南長沙城內一個富裕的家庭,從記事開始就學習四書五經和世界地理等等。
  • 清華考試上聯「孫行者」,多數人交白卷,只有一人得滿分,他是誰
    有一次清華考試出上聯「孫行者」,多數人交白卷,只有一人得滿分,他是誰。學校只能讓劉文典暫時接手朱自清的工作,劉文典自知自己能力有限,就去拜訪著名的國學大師陳寅恪先生來為這些考生出題。所以他給考生們出了一個作文題,題目是《夢遊清華園記》,另一道題就是對對子題,這對子的上聯是孫行者。在一些外行人眼裡,陳寅恪這個對子的題似乎極為敷衍,但一些大師們看到這個上聯都自嘆不如。
  • 清華考試出上聯「孫行者」,多數人交白卷,只一人得滿分,他是誰
    1932年,清華大學在舉行新生入學考試時,國學大師陳寅恪出了一個三字對聯。一般來說,以對對子為試題,通常是由考官給出上聯,學生對下聯。而陳寅恪的上聯可以說非常簡單,也可以說非常難。說它簡單,是因為上聯只有三個字:「孫行者」;而說它難,是因為據說當時參加考試的一半考生都在這一題上交了白卷,只一人得滿分,他是誰呢?
  • 清華考試出上聯「孫行者」,大部分人交白卷,只有一人獲得滿分
    清華考試出上聯「孫行者」,大部分人交白卷,只有一人獲得滿分。於是輪到他出題的時候,題目就非常的言簡意賅,只有短短的三個字「孫行者」,但卻是一副對聯的上聯,考生才需要對出下聯。比如明成祖朱棣就出過僅僅只有兩個字的上聯:色難,想要讓大臣們對出下聯。就在朱棣說出要求以後,解縉就站了出來說道:「容易」。朱棣對他說:「既然容易,那你就快點對出下聯吧」。
  • 清華教授出上聯「孫行者」,一半學生不及格,只有一人得滿分
    當時清華大學國文系主任劉文典,邀請清華國學研究院「四大導師」之一的陳寅恪代為擬定考題。因為陳寅恪當時正打算前往北戴河療養,所以便簡單的擬定了兩個考題。其中一個是以「夢遊清華園記」為題,寫一篇作文。另一個是對對聯,上聯是:孫行者。看到考題後,很多新生都選擇了對對聯,因為覺得簡單。但陳寅恪那麼大的教授,又豈會出一些三歲小兒便能達上來的題?
  • 清華教授出上聯:「孫行者」,一半學生交白卷,僅有此人得滿分!
    清華大學作為莘莘學子的聚集地,才子云集、人才輩出,一個清華的教授在演講時提出了一個「孫行者」的上聯,但是課堂上有一半的學生交了白卷、另一半的學生答非所問,只有一個學生令這位教授刮目相看、眾人為他的答案拍手叫好。他所對的下聯是什麼?又有著怎樣的寓意?這位學生後來如何了?提出「孫行者」上聯的名叫陳寅恪,陳教授是著名的文學大師,在文學界的地位有目共睹。
  • 為什麼說「胡適之」是「孫行者」的千古絕對,你知道嗎?
    因為上聯「獨角獸」和下聯的「比目魚」中,「獨」和「比」雖不是數目字,但都含有數字之義,「獨」有「單」和「一」的意思,「比」有「雙」和「二」的意思。而且「獨角獸」是麒麟,屬天庭祥物;「比目魚」是海中珍品。上下聯可謂珠聯璧合,絕妙無雙。此對雖有不同意見,但爭議不大。
  • 清華考試出一上聯"孫行者",多數人交白卷,僅一人得滿分,是何人
    下聯的立意既不能高於上聯,又不能低於上聯,對於做對聯來說,上聯易寫,下聯難。因此想要寫一副好對聯,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  有不少的大學都舉行過一些對聯測試,不為學生們一比高低,只為讓學生們學以致用,並且還能體會中國傳統的對對子習俗。周星馳在《唐伯虎點秋香》中飾演的華安就曾與別人展開過一場對對子比賽,最後憑藉自己的才情贏得了對方。
  • 清華大學入學考試,出過一道題,題目只有三個字,卻無一人答對
    清華大學在這次入學考試中出的這道題並不是長篇大論的試題,而是只有一道只有三個字的題目。這道題是一副對聯,題目已經給出上聯,要求考生在規定的時間內,自行做出下聯,要符合對聯的意境。上聯僅僅只有三個字:孫行者。
  • 陳寅恪先生出了個上聯:孫行者,下聯竟無人能對
    1932年,國學大師、現代著名史學家陳寅恪教授主持清華大學入學考試,在國文試卷上加了一道對聯題,出聯是:孫行者。此題大出眾考生意料之外,許多考生只好胡對一通,有對「豬八戒」的,有對「唐三藏」的,甚至有人一氣之下對了個「王八蛋」。一位名叫劉子欽的考生對了個「胡適之」,得了滿分。胡適之即胡適,當時大名鼎鼎的文化名人。
  • 國學常識200題(含答案)
    (C)  A、窗戶  B、臥具  C、井上的圍欄  8.1932年,清華大學招生試題中有一道對對子題,上聯「孫行者」,下面下聯中最合適的是:(A)  A、胡適之
  • 清華大學教授:孫行者,周祖謨對:胡適之,最後成為了語言學大師
    亂世出英才,19世紀初期,我國政局混亂,軍閥並起,百姓流離失所,但也就是在這樣的時期,思想文化的璀璨程度直追諸子百家時期,國學這塊更是大師頻出,各種文人佳話層出不窮。在陳寅格擔任清華大學教授的時候,他曾出過一個國文考題,是一個對聯,上聯是孫行者。陳寅格教授理想的下聯是祖衝之或者王引之。這個對聯看似簡單,但要做到工整和押韻卻是非常難的,以至於很多參加考試的學子都交了白卷。但也有人獲得了滿分,他就是周祖謨,今天介紹的主人公。這次考試是清華大學的入學考試,參加的學子都是當時的佼佼者。
  • 上聯:團扇只堪題往事,​如何對下聯
    上聯:團扇只堪題往事,​如何對下聯 團扇只堪題往事,新絲那解系行人。酒闌滋味似殘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