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高氣爽開學季 ,恰逢建校70周年的銅陵市馬鞍小學卻顯得格外冷清。
這個曾走出銅陵首位全省高考理科頭名,培養了多位「中國好人」、「安徽好人」、「銅陵好人」的「名校」,今年卻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招生窘境,首次出現「零」招生。
幼兒園熱熱鬧鬧小學卻無「生」問津
9月4日上午10點左右,記者來到位於銅陵市郊區的馬鞍小學,時值上課時間,偌大的校園裡一片靜悄悄,操場上也沒有學生嬉戲玩耍的身影。
學校教學樓有三層,在一樓一間教室裡, 一名女生端坐在空蕩蕩的教室中央,靜靜的聽著老師講課。
上課的阮老師告訴記者,她是二年級語文老師,現在全年級只有這一名學生了,而一年級今年還首次出現零招生。由於擔心孩子太孤單,她鼓勵學生下課時去找高年級的學生玩。
在學校保安室,記者了解到,該校目前有24名學生和14名教師,其中六年級11人,五年級10人,四年級2人,三年級原有一名學生,但上了一年學就轉走了。
「再過兩年學校就真的沒學生了」,當地一名學生家長告訴記者,馬鞍小學不是偏遠村小,硬體條件非常好,老師也算負責,小學幼兒園有四五十人,但家長都不願把孩子送到這裡上小學,主要這裡沒有中學,雖然隸屬銅陵,但離安慶城區很近,離銅陵太遠有130多公裡。
「飛地」現象加人口老齡化導致
在馬鞍小學官網上記者看到,這所1950年誕生的小學曾有過令人羨慕的辦學歷史,先後被授予省「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示範學校」、「安徽省家教名校」等稱號,歷屆畢業生中,很多學生考入國家重點或名牌大學,其中學生唐麗成為一九九六年安徽省高考理科頭名。另外該校還是「銅陵市特色小學」,以「傳承孝道、唱響黃梅」為特色辦學理念,先後培養了多位「中國好人」、「安徽好人」和「銅陵好人」。學校現佔地面積11080平方米,建築面積2703平方米,圖書近萬冊,擁有多媒體教室、微機室、實驗室、圖書室、電子備課室和250米環形跑道運動場。
在校長辦公室,校長陳春燕告訴記者,上世紀90年代,學校最多時曾有學生六七百人,但近年來招生人數大幅萎縮,今年更是首次出現了零招生。主要原因還是學校所處的地理位置。學校所在的銅陵市郊區安銅辦事處是一塊飛地,毗鄰安慶宜秀區政府和懷寧縣,遠離銅陵市區。很多家長在安慶、懷寧有房子。另外安銅辦事處雖有居民5000多人,但六成以上是60歲以上的老人,造成孩子在這裡上幼兒園後,就被父母接到外地讀小學的現象。
對於學校的未來,這位在馬鞍小學工作了20多年的老校長說,學生少不僅讓孩子缺少學習的氛圍,也不利於老師的自身發展和教科研工作,今年9月學校已經被區教育局變更為教學點。
安徽商報融媒體記者 喬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