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洲書壇 生活走筆】胡春美:遇見,然後成長

2021-02-15 海洲書壇

 有人說,遇見不是偶然,而是無數次選擇和努力的結果。

 我很慶幸,在成長的每一個路口,都有美好的遇見,默默的關注、無私的引領,讓我以18年的光陰淬鍊成今日的努力、昂揚和自信。

 2000年,我從海門師範畢業,來到興墾小學,成為一個小學一年級的包班老師。一個星期30節課,我上28節,語文、數學、音樂、美術、體育、勞技,白天上課,晚上備課,年輕而稚嫩的我幾近被淹沒,但每個中午,慈眉善目的老校長總會和藹地喊我們去他家裡吃飯。席間,校長微笑著,靜靜聽我們的滿腹牢騷,風輕雲淡的點評,卻讓人有醍醐灌頂的醒悟。

 兩年後,我來到了一所鄉村中學任教。那天,學生給我一張小紙條:「老師,你能不能不要像蚊子一樣叮著我們!」

 瞬間,挫敗感深深席捲了我,面對學生的誤解和責難,簡直有萬念俱灰之感。

 一個偶然的機會,在班主任之友論壇上,我看到了王曉春老師的專題帖。「讓學生寫檢討、下保證,與其說是一種教育方法,不如說是一種教師的自我安慰方法,我把它稱之為『心理止痛片』。」

 瀏覽案例,翻看點評,背上不由得冷汗涔涔,「做專業的老師」,需要從孩子心理出發去思考、去揣摩、去研究。於是,開始關注各類教育網站,閱讀各類教育書籍。

 閱讀真是一個奇妙的顯微鏡,它帶著我,把原本粗糙、簡陋的教育世界幻化得清晰而神奇,它把我的視野拉寬、拉長,帶著我「向青草更青處漫溯」。於是,我發現教室裡每天都有新的東西在生長。我漸漸發現孩子們內心深處最柔軟的那個角落,漸漸看到以前忽略的神奇與美好。

 2013年,南通市首屆班主任基本功大賽。記得大市比賽結束那天,我們在學校門口等車,評委姚老師正好走到門口,看見我,便指著我問:「這個小丫頭是哪個學校的?講得不錯。」他粗黑的眉毛從眼角垂下,隨著他的話語微微抖動,「要多看一些哲學書。」於是,我開始讀孔子、讀王陽明、讀培根。

 很多時候,一個人、一句話,便足以改變人的一生。而我,遇見的是一群人。一簇簇跳動的火焰匯聚成奮鬥和努力的箴言,警醒著我,激勵著我,鍛造著我。三個月後,從長三角比賽回來,我似乎經歷了一次涅槃。

 赫爾巴特說:「你的意志準備好了,你的腳步也就輕了。」而事實上,在成長的路上,遇見那一個個獨特又無私的靈魂,才讓我一步一個腳印,到達我不曾望見的遠方;也才明白了,教育是「撥動心弦的藝術」,教育可以有那樣的厚度和靈性。

 而真正體驗到語文教學的魅力,從遇見李鳳老師開始。2017年,我參加省青年教師基本功大賽,李老師成為我們的帶隊老師。她全程陪伴,從吃穿住行到功課溫習,從行程安排到心理疏導,事無巨細,她都一一照顧妥帖。

 記得比賽結束那天,我發了一個朋友圈:歷時8個月,526000字《史記》,1105首唐詩,2342頁宋詞鑑賞,200多頁筆記,每天一小時粉筆字……驀然回首,自己都覺得不可思議,但因為有李老師,這穿枝拂葉的長徑便不覺甘苦,李老師溫和的聲音,溫婉的笑容,溫柔的氣息,讓人平靜,安寧。

 心下總有一種巨大的幸福感在積蓄、在升騰。於是,我想起了我的學生——

 薩特說,存在的意義就是要創造自己的生命。而身為師者,有另一種存在的意義,那就是創造一群少年的生命。用短短三年的相遇,給予他三十年的溫暖,發展和成就他們長長的一生。

 葉落無聲,雁過無痕。

 每一滴水流入海洋後,就成為海洋。2018年,我遇見了一片新的海——我成為了一梯隊的增補隊員。

 從去年暑期參加面試到現在,短短半年多時間,遇見的卻太多,太多。一個學員N個導師的VIP式的培訓待遇,讓我在戰戰兢兢的同時更感到被關注的幸福。那次,我把自己的成長規劃發給我的導師曹老師看,我本以為那只是一個「形式」,可是,曹老師字字斟酌、句句校正,給予我真切的鼓勵和中肯的建議;那次,王局、郭局和嚴老師聽我的課,就「學生主體」「完美課堂」進行深入點評,重構了我對語文課堂的認知;那次,嚴清老師贈言「讓語文成為我們精神家園的一方陽臺」,讓我感受陽光普照的桃源詩意;那次,唐老師聽我的《蟬》,熱情鼓勵,並直指我的課堂敗筆,讓我豁然開朗驚奇不已……

「一個人遇到好老師是人生的幸運」,一個人不斷遇到好老師則是上帝的恩賜。我想,我一定是上帝最寵愛的那個孩子。一次次遇見,我讀到了質樸無華的學術氣息,讀到了醇厚溫和的君子氣度,讀到了無私奉獻的赤子情懷!

 紀伯倫在《先知》中說:「在弟子中散步的教師,不是在傳授他的智慧,而是在傳授他的忠信與仁慈,假如他真是大智,就要引導你來到自己心靈的門口。」此刻,我想說,我是幸福的。在成長的路上,有那麼多美麗的遇見,那些仁慈的聲音,那些仁愛的笑臉,那些仁厚的胸懷,引領我蹣跚著來到自己心靈的門口,向著更好的教育前行!

相關焦點

  • 海洲水道兩側仍見汙水直排
    「主要是化工廠、洗水廠等,汙水直接排到河中,加上生活汙水,導致有的河段水質變得又黑又臭。」不過,居民所指的這一片「汙染重地」,如今已發生明顯變化。記者現場看到,沿途已幾乎不見工廠的蹤影,取而代之的是一片沿江綠化景觀帶。在炎熱的夏日,這一景觀帶也吸引了當地很多居民前來沿江散步和乘涼。附近的江面也不見明顯的汙染痕跡。這一改變得益於中山人敢於拿自己「開刀」。
  • 海洲老師告訴你,怎樣才能給她一個纏綿難忘的吻?點進來學習!(下)
    海洲老師告訴你,怎樣才能給她一個纏綿難忘的吻?點進來學習!(上)那麼現在海洲老師告訴大家,人與人之間最親密的三個舉動:牽手,擁抱,接吻。接吻是最考驗技術的一關,不少青年男女接吻時都非常尷尬。要麼是不知道該吻哪裡,要麼是不知道怎麼吻,往往會讓另一半覺得特別不舒服,難得的閒情雅致,一下子被大煞風景。
  • 莎士比亞故居走筆:美麗的斯特拉特福[圖]
    美麗的斯特拉特福    ——莎士比亞故居走筆    今年4月23日,適逢第15個世界讀書日和大文豪莎士比亞出生日、病逝日,我在參加倫敦國際書展後,專程前往英格蘭美麗的小鎮——斯特拉特福莎士比亞故居,參觀了莎士比亞生活的房屋和花園
  • 對陝西書壇的發展來說,追隨吳三大的書家太多,將是一種拖累
    陝西書壇一個具有影響的人物吳三大先生已經過世一年了,雖然今日談及這個話題,有點不太禮貌。但針對陝西書法發展的現狀, 還是想說說這個話題。 吳三大先生在世時,對陝西書壇的影響是至關重要的,也是遍及全省範圍的。
  • 喜訊 ▎王洪宇入選提名我最喜愛的全國硬筆書壇人物
    在中國硬筆書法協會指導下,由中國硬筆書法網發起並聯合中國硬筆書法協會官網、《中國大書法》雜誌、《語文報·書法版》、硬筆書法天地網、中國書法家園網、中國硬筆書法江湖網、中國品牌書法網《書法·書法家》、全國硬筆書法教育考試網、藝之卓網等多家媒體共同協辦的當代硬筆書壇「我最喜愛的全國硬筆書壇人物」評選活動,經過一年來的組織發動、宣傳推介、自願申報、協會提名、媒體推薦、評委投票
  • 書法好不是天生,董其昌18歲練書法,影響書壇300年!
    在明代的書壇上很多書法家提倡字的氣勢而忽略了書法之中的筆法,董其昌把對筆法的感悟清晰地體現在自己的書法之上,讓欣賞者或者學書法的人更能找到書法的練習技巧,也是對古人筆法的一種傳承和拓展。董其昌在七十歲的時候,他的書法已經被書壇奉為圭臬。
  • 愛心成長課堂|遇見曼陀羅,遇見內在自我
    愛心成長課堂|遇見曼陀羅,遇見內在自我 2020-07-28 18:0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感謝生活,感恩遇見
    能暢讀人生海海,自娛自樂,能描寫生活中的點滴感動,能驅散偶爾的不良情緒。能記述歲月長河裡,此去經年的滄海桑田,也能療愈生活中的無可奈何,和嘆息。常常在靜靜的夜裡,悄然耕種在字裡行間,默然歡喜。茫茫人海,遇見的人很多,可是真正懂得的可能極少。能夠秉燭西窗共話巴山夜雨的,如字之來去,知己面前是隨意,勉強為之卻是褻瀆。寧缺毋濫。還是一樣熱愛文字。如同一如既往熱愛生活一樣。
  • 劉樂珍名師工作室:遇見名師 遇見成長
    遇見名師,遇見優秀的同行,遇見自己的成長。此次教學研討活動給大家搭建了專業成長的平臺,相信每位成員一定會在名師工作室這塊沃土上綻放芬芳絢麗的花朵!
  • 《天氣之子》:遇見百分百女孩,然後呢?
    巖井雖然同樣散發著一種柔光般的小清新,但他同時勇於去直面生活的殘酷與暗影。比如,《情書》其實是一部充滿著死亡氣息的作品。極致的暗戀故事背後,巖井真正要處理的主題是生與死。 但很長時間裡,新海誠還是沉浸在一種中學生般的高甜戀愛幻想中。故事中對情感構成真正挑戰的,要麼是時間(比如《你的名字。》),要麼是空間(比如《秒速五釐米》),而不是人心。
  • 總有一個人教會你成長然後悄無聲息的離開
    總有一個人教會你成長然後悄無聲息的離開。1:人生有悲歡,生活有喜苦,一個人有多痛苦,活的有多累,都是因為自己的理想太過於自信,想像太過於豐富,想的太多。3:你喝的好醉,眼角都是淚,你說你好累,良人不再歸,往後該愛誰4:遇見你是無意,認識你是天意,想著你是情意,說分手沒有惡意,至少我們還有回憶5:時間總是不能停留,走著,走著,就老了。在離葉歸之遙的長路上,把握好人生最美好的時光!
  • 遇見孩子,遇見更美好的自己,孩子,媽媽和你同成長
    當媽的英子就買了一本《遇見孩子,遇見更好的自己》,這本書對他們夫妻倆影響很大。英子小時候身體體質很弱,經常生病,媽媽很寵帶的很嬌貴,怕英子摔跤所以不讓英子學自行車,因此英子到現在也不會騎自行車。英子初中的體育考試跳木馬總是不及格,甚至每次都會補考,這個在英子心中有陰影。
  • 用羽毛寫字故弄玄虛,石虎欲作書壇「金毛獅王」,網友:什麼玩意
    用羽毛寫字故弄玄虛,石虎欲作書壇「金毛獅王」,網友:什麼玩意!當今書壇真是一個神奇的存在。為什麼說神奇?神人不斷湧現。爭當神人出神作,這是書壇有「思想」書家的「遠大抱負」!石虎就是這樣的神人,他創造的神作絕不會與前人撞衫。為此,石虎發明了用羽毛寫字。別說,迄今為止,用羽毛寫字的石虎當屬第一人。
  • 「書壇瑣憶」80年代江蘇的一次重要書展
    首任名譽主席林散之,主席武中奇,副主席費新我、蕭嫻、陳大羽、徐靜漁、丁吉甫,秘書長田原,副秘書長侯鏡昶、章炳文、尉天池(《中國書壇紀事》一卷,1949—2007)。12月,江蘇省第四屆書法印章展覽在江蘇省美術館隆重開幕。這是省書協成立之後舉辦的首次大型展覽,也是繼江蘇省書法印章研究會1961、1962和1963年舉辦的三屆書法印章展覽之後對全省書法篆刻創作的又一次檢閱。
  • 董其昌18歲之前字太醜,18歲之後練習書法,影響書壇400年!
    在書壇上有很多書法家並不是自幼練習書法,卻可以在書壇佔有一席之地,其中董其昌就是這樣的一個人。董其昌在十八歲之前,書法寫得並不好,當時的董其昌參加會考,自認為文筆不錯的他必定奪魁,不曾想開榜之後屈居第二,究其原因:字寫得太差!
  • 「振華三部曲」青春最好的模樣,是遇見和成長
    振華三部曲是指八月長安的《最好的我們》《你好舊時光》《橘生淮南》,沒有墮胎沒有綴學,只是遇見和成長,這才是青春最好的模樣吧。《最好的我們》講述的是普通學生耿耿和學霸餘淮成為了同桌,他們共同成長,經歷分離又重逢的一系列故事。
  • 漢中市漢臺區第四屆「漢水走筆」書畫培訓班圓滿結束
    第四屆「漢水走筆」書畫培訓班為認真貫徹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共文化服務保障法》,推進「文化惠民工程」,弘揚傳統文化,提高漢臺書畫愛好者的創作水平,由中共漢臺區委宣傳部、漢臺區文化和旅遊局主辦,漢臺區文化館承辦的第四屆「漢水走筆」書畫培訓班於2020年8月11日開班至8月19日圓滿結束,特別邀請陝西理工大學美術系高珂老師進行授課,來自全區各鎮、辦及書畫愛好者共200餘人參加培訓。
  • 生活不負遇見,感恩所有遇見
    生活有很多很多的不期而遇,是緣分讓我們相遇,有緣千裡來相遇,生活因遇見而無限精彩。所以,生活不負遇見,要感恩所有,感恩生活。我覺得生活最美好的遇見就是就是遇到這個世界,遇見和平美好的生活,遇見你最喜歡的朋友。一年四季,春夏秋冬,不同的季節,你將會有不同的遇見。
  • 《當孩子遇見書》:給孩子成長最好的禮物,就是讓孩子愛上繪本
    每位父母也都想在孩子的成長路上做最好的引路人,為他們排除一切困難,引導他們走上正確的路。每位父母也都想從自己的人生裡把最好的部分給孩子,不管是實體的禮物,還是日積月累的生活經驗。這本《當孩子遇見書》或許就會告訴你答案。它以一個保育園(幼兒園)老師,同時又作為一名母親的視角來告訴你,讓孩子愛上繪本,或許就是給孩子成長中最好的禮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