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7-28 18:0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7月26日下午3:30,晉城市家庭教育協會在開發區蒲公英國際教育城315室,開展了「愛心成長第一期公益沙龍課程——彩繪曼陀羅」。
課前熱身。李鳳英老師在課程開始前帶領大家一起做了熱身——「自我介紹」,引領大家對自己有一份覺察和看見。
什麼是曼陀羅?賈紅霞老師提了一個問題:什麼是曼陀羅?有的說是一種有毒的花,有的說它跟宗教有關,賈老師肯定了大家不盡相同的答案。隨後從曼陀羅花、祭祀的「壇場」,到榮格的曼陀羅繪畫以及他的《紅書》,讓大家對曼陀羅有了基本的了解。
課堂上賈老師講解了彩繪曼陀羅的「靜、安、定、慧、悟、得」六個成長階段及繪製曼陀羅的好處:
自我探索。繪製過程中有時會流暢,有時會阻滯,流暢時你會想到什麼,阻滯時又是什麼思緒牽絆著你。
緩解情緒。曼陀羅繪製過程中會自由表達出憤怒、焦慮、怨恨、甚至暴怒情緒,這些情緒被意識到了,它們就獲得了處理和轉換的機會,情緒在這時自然而然也就得到了舒緩。
培養積極品質。體驗到平靜、滿足、感恩、愛和愉悅感。
彩繪曼陀羅。賈紅霞老師首先引導大家進行了放鬆冥想,接著拿出曼陀羅成長卡片,讓大家選擇一幅自己喜歡的曼陀羅進行塗色。在塗色過程中,賈老師告訴大家選用的色彩、畫筆的畫法、繪畫的順序(從裡到外,從上到下)、繪畫過程中的卡頓或流暢、繪畫的速度及繪畫時的情緒狀態等等都是有深意的,她希望大家在這個過程中對自己的內在有一份覺察和探索。
分享解讀曼陀羅環節。大家分別為作品起了好聽又有意境的名字,在賈老師的引領下,依次分享這幅畫與自己的故事。大家透過自己的繪畫作品,感覺像是與自己的心靈對話,從中獲得了某種啟示和能量……這是一次發現自己,認識自己,喚醒自己的體驗,是一段關於潛意識的心靈探索之旅。在曼陀羅的圖案中,色彩中,感受一種生命的圖騰與蓬勃的力量。
分享現場
分享現場
來源:家庭教育協會
排版:郭麗慧
核稿:王 琦
原標題:《愛心成長課堂|遇見曼陀羅,遇見內在自我》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