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光復:兒時拿金條搭積木,住300平四合院,74歲仍堅持拍戲

2021-01-15 騰訊網

真金義理扶亂世,言明身正匡中華。這應該是最近大火的反貪反腐電視劇《人民的名義》最概括的一個寫照。

這部劇中有很多觀眾們耳熟能詳的戲骨級別演員,例如:陸毅、張豐毅,也有很多並不是很出名但是深受觀眾喜歡的配角,其中就包括本文的主人公:李光復。

熟悉李光復的導演們這樣評價他:"只有小角色,沒有小演員,而李光復卻因為這成敗的小人物成功塑造出了一個光輝的大演員形象。"

"最佳綠葉"、"國民爸爸"……和藹可親、風俊儒雅的李光復能把這些角色飾演得活靈活現的原因就只有一個,他自己這樣總結:

"人生如戲,戲如人生。"

雖然是配角,但聽聞他的人生經歷的人都忍不住拍案叫絕。

黃金屋中的貴公子

1946年,北京一個近四百平米的四合院朱門前,響起了陣陣鞭炮聲,在無數達官顯貴的恭賀中李光復出生了。

李光復的父親是當時北京知名的實幹家,不僅開過三個發電廠,還在啤酒廠、紡織廠等實業有不少股份,是妥妥的一個北京風雲人物。

雖然家中資產豐碩,但是李光復的父母仍以樸素家風持家,所以李光復並沒有養成什麼小少爺經常出現的壞毛病。

生性活潑的小光復經常拿著金條搭積木、拿著珍珠首飾玩過家家,過著平平無奇的"窮苦童年"。

稍大一點的李光復還會在父母的授意下,在弄堂前擺擺小攤子、乾乾小雜活,不知不覺中養成了吃苦耐勞的好習慣。

財可通神應該等於天賦異稟吧!

1959年,年僅十三歲的李光復順利地考上了北京人民藝術劇院,成為了劇院中最小的一位正式演員。

李光復把從小養成的樸實精神帶到了劇院訓練生活中,為了爭取到更多的演戲機會,他開始披星戴月地訓練著戲劇演出的基本功。

這種既定的生活方式持續了六年,才迎來了李光復第一次的演出機會,至今李光復還記得演出結束後他在哪個角落流的眼淚。

觀眾的掌聲和笑容讓李光復感到了一種莫名的成就感,他開始更加嚴格地要求自己,語氣、神態、動作等與演技相關的一切他都要做到至臻至美。

人們總說"十年磨一劍,鋒芒未可知",而李光復在北京人民藝術劇院整整待了40年,並且成為了圈內名氣較高的前輩,但是一直保持謙恭姿態的李光復仍想要突破自己的演技,成為一個更加完美的演員。

1981年,在北京協和醫院門口李光復和一位美麗的女子邂逅,其實那時候的李光復家庭境遇不復從前,為生活開始奔波的他只是醫院的一名臨時工,但是其溫潤謙和的君子風範讓那名叫"何桂生"的女子一見傾心。

那時候早已實行戀愛自由,情投意合的二人很快就舉辦了婚禮,何桂生也在一年之後為他生下了一個兒子。

李光復的兒子不用再像父親一樣假意扮演普通人家的孩子了

雖然生活拮据,但是李光復仍然重視兒子的教育和生活,即使工作再忙也要抽出一些時間來陪孩子說說話,玩一玩。

有一次,李光復帶著兒子到離家很遠的一個沒有門票的動物園遊玩,園中有許多水果攤子,那時年齡很小的兒子看到買香蕉的攤子就不走了,苦苦哀求李光復買一根香蕉,但是那時有些貧困的李光復含淚拒絕了兒子的請求。

"香蕉是澀的,吃完了之後舌頭會壞掉。"李光復低頭說著這苦澀的謊言。

1986年,思前想後的李光複決定走出話劇的圈子,開始轉戰影視圈學習更多的演戲技巧。在《失信的村莊》中掩飾了樸實本分的張木圈一角,雖然是一個小配角,但是不一樣的演戲方式帶給了李光復許多新奇的體驗。

其實一開始轉型當演員的李光復還是很有自信的,他認為多年的戲曲經驗可以讓他更好地適應影視劇中的各類角色,但是剛開始演戲的李光復就跌了一個大跟頭。

李光復接到的第一個角色是一個只有兩句臺詞的龍套角色,一心想豐富演技變成一個炙手可熱的演員的李光復並沒有把這簡單的工作放在心上,結果受到了導演嚴厲批評,這才讓李光復明白了小角色和演戲的意義。

李光復的演技不俗,但是五十多歲的年齡問題也讓他的影視劇演戲之路變得更為狹狹窄,他只能出演一些配角,所以多年下來李光復仍是不溫不火。

直到2009年,一部溫馨的家庭劇《媳婦的美好時代》一經上映便火遍全國,"國民閨女"和"國民爸爸"的父女組合受到了大家的如潮好評,可見李光復成功地把"毛爺爺"這個慈愛角色飾演的深入人心。

"國民爸爸"這個角色定位也似乎成為了李光復的一個標籤,許多導演開始主動邀約李光復,雖然其中仍有許多"慈愛父親"的角色,但是李光復還是欣然接受了,因為他認為作為一個演員最重要的就是演好一個角色,你只有演好一個角色才能演好更多的角色。

隨著時間的推移李光復在影視圈的名氣也越來越大,成為國產劇中當之無愧的金牌綠葉。

事業上的成就對李光復來說只是浮雲,更讓他驕傲的是兒子的成就。李光復的兒子並沒有走他的老路,而是通過自身的刻苦學習成為中國政法界的一個標兵。

"看著我的兒子我就覺得很愧疚,年少時生活很艱苦,長大了也是在兢兢業業的從事律師工作,但是看著他訴說幾個億的大案子時眼中的興奮勁,我又覺得很驕傲。"

李光復在訪談節目中如是說。

2020年是李光復從事影視劇的第三十四個年頭,他也早已實現了自己的影視夢,成為了新人演員們難以望其項背的老戲骨。

12月24日,主演的電視劇《山海藍圖》定檔在北京衛視播出,看著滿頭銀髮的李光復老師,敬佩之情油然而生。人生如戲戲如人生,希望李老師的雙戲人生都能有一個好的結尾。

相關焦點

  • 74歲李光復仍堅持拍戲,從小拿金條搭積木,住三環上億四合院
    他們堅持拍戲不為金錢,不為權力,只為自己心中那永不放棄的熱愛。這位已經74歲的人了,仍然堅持拍戲。他就是李光復,對於很多年輕人來說這個名字可能比較陌生,但是對於老一輩的人來說,他可是觀眾時常會看到面孔,人們對他對熟悉的角色應該是海清的「爸爸」。在《媳婦的美好時代》中,李光復和海清飾演一對父女,兩人在劇中自然而又真實的演技給觀眾們留下了深刻的影響。
  • 一輩子的配角李光復:住上億四合院,從小拿金條搭積木
    娛樂圈中有很多被人熟知的老戲骨,絕大多數的老戲骨雖然默默無聞沒什麼名氣,甚至出演的都是一些小配角,但他們依舊堅持在演藝圈。今天我們要說的就是老戲骨李光復,可能一聽名字很多人還不太熟悉,但是看到他的照片,一定會說,哦,原來就是他啊!
  • 富二代李光復,兒時拿金條當玩具住上億四合院,今74歲仍演配角
    富二代李光復,兒時拿金條當玩具住上億四合院,今74歲仍演配角前段時間李成儒的髮型登上了微博熱搜,其實人家可不是一個光頭,前面看似沒有頭髮, 後面還是有一個小桃心的。有沒有被可愛到?為了能夠住得更加舒服一些,父親拿幾百匹布換來了李成儒從小就居住的北京四合院,當真是住在皇城根下的人。根據李光復小時候的回憶,在小的時候,母親曾經將地毯鋪在地上,讓他拿著金條做積木遊戲,壘得高了踢都踢不倒。
  • 老戲骨李光復:兒時拿金條搭積木,住上億四合院,如今過成了這樣
    但是李光復的家庭還是比較好的,父親是從商的。因此他一出生就特別有錢。在他很小的時候,家裡在北京就擁有一個四合院。據說這個四合院價值上億。除了家庭環境比較好,李光復兒時的玩具更是獨特。別的孩子都在玩泥巴的時候,他卻拿著金條在搭積木。由於當時年紀比較小,對於金條沒有概念。02由此可以看得出來,李光復出生後就是富二代。雖然家庭條件比較優越,但是父母從不寵溺。
  • 「破爛侯」李光復:兒時拿金條當積木,住上億四合院,今過成這樣
    說道李光復,大家可能不認識,儘管不出名也絲毫不影響他成為國家一級演員。事實上他還是一個富二代,在小時候就已經住上億四合院,還把金條當積木玩。演員李光復從小就出生在一個非常富裕的家庭,父親也可謂是第一批企業家,而且父親還精通俄文,成為旅俄商會會長!那時候他的父親就很有投資眼光,在北京買了佔地300多平方的四合院,足足有18間房。目前價值上億。
  • 李光復:5歲拿金條搭積木,11歲家道中落,35歲竟被香蕉刺痛了心
    用金條搭積木 父親去世後撿破爛李光復出生於1946年的北京,,父親也是一位傳奇人物。老爺子13歲那年,還是個孩子的他捲起鋪蓋跟著大人一起闖關東,而後一路向北去了俄羅斯。老爺子大手一揮在北京買了一套四合院,足有360平之闊。在現在寸土寸金的北京,有這樣一套四合院那可是豪門的豪門!因著小時候家裡富庶,李光復耳濡目染學會了老北京人聽曲的愛好。
  • 李光復:兒時拿金條當玩具,結婚生子後為何被一根香蕉刺痛了心?
    在娛樂圈中有這樣的一位演員,出生富裕家庭的他從小拿金條當積木玩。但是後來卻因家境沒落,竟然被一根香蕉「刺痛」了心。他就是李光復。從出道至今,李光復演過上百部影視作品。雖說大多都是配角,但因為演技精湛依舊是給觀眾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每當大家提及他的時候,總能想到《正陽門下》、想到《人民的名義》。
  • 幼時拿金條當玩具,11歲成「破爛王」,老北京「款爺」的他太颯了
    他小時候的玩具非比尋常,竟然拿著金條搭積木。一根金條就足以夠那個年代的人生活一輩子。而他卻拿著金條當玩具玩兒,可見他的家庭富裕程度有多高。不過,李光復並沒有荒廢自己的大好時光。在話劇舞臺上堅持40年13歲時,李光復進入人藝成為一位小演員。他拋掉「富二代」的身份,什麼活都幹,就是為了演好每個角色。
  • 小時候拿金條搭積木,如今低調的像個路人
    小時候拿金條搭積木,長大後卻低調的像路人他的父親是商會會長,家裡資產頗多,金條無數,出生在這樣家庭裡的他小時候用金條當積木玩。怎奈世事難料,後來家道中落,一貧如洗,但是這些並未消磨掉他的傲氣,反而使他微笑的面對生活,在他13歲的時候就報名了北京人民藝術學院的表演班,在此期間他不僅學習怎麼樣去表演,而且還學習了大量的文化知識。這個人是誰呢?他就是《武媚娘傳奇》裡的古代第一諫臣魏徵,他也是《茶館》中的變色龍「萬六」,他就是李光復。
  • 李光復:小時候能用金條當玩具,結婚生子後反被一根香蕉刺痛了心
    他看過李少春、李萬春、梅蘭芳演的戲,尤其愛看各種猴戲;李光復將來的藝術底蘊,都是在這個時候打好的底。家境不一般,玩具自然就不一般,李光復小時候的玩具相當別致。別的小孩蹲著壘石頭子,他在四合院裡用金條搭積木。
  • 小時候使用金條作為玩具,居住在北京三環數以億計的四合院,現在
    他出生在一個不屬於平凡的家庭,他父親是當地有名的商人,從小,他就從父親那裡買了一個300平方米的院子長大,換來180塊布,不僅他的家庭條件優越,他甚至還有你想像不到的錢。他曾經在節目爆料中說過:「小時候常常坐在院子裡玩積木,而玩積木的玩具就是金條,小時候並不之後當時自己玩的玩具這麼的值錢,現在想想當時真的很傻」。
  • 家中7根金條神秘失蹤,一找竟是被兒子拿去搭積木了
    在多方尋找未果後,報警人一度陷入絕望,不想當天下午他竟在兒子積木玩具中,發現了這7根金條!12月13日,太倉市公安局板橋派出所民警接到報警,報警人張某稱,家中7根金條被盜。據了解,這些金條是張某於2012年購買的,總重400克。其中50克的有6根,100克的1根。金條一直存放在書房壁櫃的一隻鞋盒裡,壁櫃沒有任何防護措施。
  • 40歲考上中戲,從正面人物到反派專業戶,74歲王奎榮仍在堅持拍戲
    娛樂圈有很多老戲骨,但74歲仍在堅持拍戲的恐怕不多,這不僅要求對藝術有堅定的追求,身體健康也需要保證拍戲的需要,而國家一級演員王奎榮今年已經74歲,他仍奮鬥在拍戲的一線,精神值得鼓勵。當時王奎榮參加了中央戲劇學院進修班,大部分人都是二三十歲,王奎榮已經40歲了,很多人不理解為什麼這麼大年紀還要來進修,王奎榮卻毫不在乎,將一腔的熱血奉獻給了表演,因為年齡最大,他也被大家親切地稱為「老大哥」。
  • 李光復亮相《正陽門下小女人》發布會 演繹老北京「片兒爺」
    今日,由劉家成執導,編劇王之理,蔣雯麗、倪大紅、李光復、李文玲、那威等一眾實力派老戲骨傾情加盟的電視劇《正陽門下小女人》在北京舉行開播發布會,老戲骨李光復和眾主創一同亮相。有趣!李光復《正陽》演繹拉洋片的「片兒爺」電視劇《正陽門下小女人》講述了蔣雯麗飾演的徐慧真新婚不久便與丈夫決裂,繼承祖產當上了小酒館的老闆。在公私合營、改革開放等歷史浪潮中,她與倪大紅飾演的丈夫蔡全無相互扶持歷經磨難,最終在家人子女的共同努力下,成為女企業家的勵志故事。在劇中,老戲骨李光復飾演了一個拉洋片的「片兒爺」。
  • 他有個住四合院的爸,卻和媽媽擠18平的小房子,如今終於事業有成
    他有個住四合院的爸,卻和媽媽擠18平的小房子,如今終於事業有成他是大家眼中的最慘星二代,但是憑藉自己的努力,如今自己終於事業有成。他就是李大海,他的父親是李成儒,就是在《重案六組》裡面扮演了警察的「曾克強」,李成儒和妻子結婚後生下了李大海,在李大海6歲那年,父母離婚了,他和媽媽擠18平的小房子,就是北京的胡同裡頭,和李成儒比起來,這簡直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下。
  • 電視劇《情滿四合院》觀後感
    上周把電視劇情滿四合院看完了。講述的是上個世紀60-90年代發生在四合院裡的故事。一個四合院,什麼人都有,各自的一些心思都比較符合現實,通過四合院,甚至看到了人間百態。有兩點尤其值得看:1是傻柱說話語不驚人死不休,說走123大爺以及許大茂這段情節,2是四合院的老祖宗精明的撮合婁曉娥與傻柱,因此差點完婚。看這部電視劇,起初是在家無聊看的,看到了聾老太太的幽默,傻柱雄辯三位大爺,才決定看的。
  • 晉南夫婦居住一百年四合院,磚雕精美曾是豪宅,住下時沒掏一分錢
    今年70歲的吳反修是晉南一個小山村裡的居民,他所在的村子藏身在中條山下的一條土梁之上,從縣城出發需要近兩個小時才能到達。「我們村裡原有60多座明清時期遺留下來的四合院,現在只有10來座保存完好。」吳大叔說,不少老院子因年久失修破敗了,還有一些翻新重建了。圖為吳大叔在自家的院子裡給筆者介紹情況。
  • 雲南第一大土匪:臨死時私藏了300箱金條,至今也不知他藏哪了
    雲南第一大土匪:臨死時私藏了300箱金條,至今也不知他藏哪了 在新中國成立之前,很多地區依舊是十分混亂的,最主要的就是土匪為患,那些土匪們佔山為王,稱霸一方,尤其是在偏遠的地區,最典型的就是雲南的哀牢山,在當時因為太偏僻了,以至於當地有很多土匪,最有名的一個土匪就是李潤之
  • 《正陽門下小女人》《情滿四合院》……聽劉家成講小人物的故事
    他把記憶中的一些場景搬進了《正陽門下小女人》《情滿四合院》《芝麻胡同》等多部京味兒年代劇裡,這些作品講述的都是大時代下小人物的故事,情節各有不同,但人物的真誠、善良和堅韌卻如出一轍。頌揚人性的光輝,是劉家成作品裡最能打動觀眾的元素。「不管拍什麼題材,你的作品總得傳達點什麼精神,給觀眾指一個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