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中安實控人質押風險或已化解 現存兩大壓力:審計和立案調查

2020-12-22 大眾證券網

*ST中安(600654)在復牌經歷三連跌後,昨晚發布了一系列公告,但公告中並未提及實控人股權質押的問題,由此看出實控人股權質押面臨平倉的風險或已被化解。大眾證券報「大眾維權易」欄目記者從公司了解到,目前公司的壓力主要來自審計未結束、證監會對公司立案調查還沒有結果,並因此直接導致市場對公司信心不足。

審計歷時三月仍未結束

*ST中安在《關於公司經營管理與審計工作進展的公告》中提到,大華會計師事務所已基本完成國內公司、香港以及澳門公司的現場審計工作,目前正在對澳洲衛安集團進行現場審計。

2017年4月28日,中安消2016年年報被出具非標準審計意見,公司股票被上交所實施退市風險警示。公司聘請大華會計師事務所(以下簡稱「大華」)對公司2016年年報進行專項審計或覆核。

昨日下午,記者以投資者身份致電公司負責信息披露的部門,該部門工作人員告訴記者:「關於公司非標年報的事情,現在主要等審計的結果。審計是6月份開始的,已經3個多月了。國內的審計已經基本完成了,出于謹慎性和全面性的考慮,接下來審計國外的子公司,近期應該快結束了。本來希望三個月內把審計的事情搞好,結果現在還差點,公司近期壓力主要是針對審計方面的事情。」

公司期望調查儘快出結果

在公告中,中安消還提到,公司尚處於被證監會立案調查階段,尚未形成最後的結論與報告,仍具有不確定性。去年12月,*ST中安因涉嫌違反證券法律法規被證監會立案調查,但並未公布具體調查原因。

公司方面希望調查能儘早出結果,打消投資人的顧慮。上述工作人員說:「立案調查一直沒有進展,證監會這邊沒有給出結果,這樣我們更被動。現在只說涉及違反法律法規,這個範圍太大了,人家可以隨便猜。正好又和審計的事在一起,人家一猜就猜你是財務造假。我們現在希望調查早點出結果,出了之後就算投資者想買,也沒有顧慮了。」

記者提醒工作人員,若公司確實存在違規,還將面臨投資者損失賠償的問題。該工作人員表示:「公司方面也知道這個事,但這個要等證監會調查結果出來,上市公司確實存在財務造假或者虛假陳述的行為。」

持有中安消的投資者今年日子相當難熬,公司自去年被立案調查後,截止現在僅有8個正常交易日,而這八日都是「一字」跌停板,投資者眼看著手中股票下跌,根本賣不出去。本報已經正式啟動*ST中安投資者索賠預徵集工作,凡是在2016年12月23日前買入中安消的投資者,可將姓名和聯繫方式發至郵箱dzzqwqe@126.com。吳立駿律師呼籲:「股民應當積極維護自身合法權益,投入到集體索賠中去,只有上市公司對股民依法及時的進行足額的賠償,才是淨化資本市場的最佳方案。」

實控人質押風險或已化解

連續跌停,受損失的除了投資者,大股東質押的股票也存在被平倉的風險。早在今年6月8日,*ST中安就發布公告稱,由於股價連續下跌,公司實際控制人的股權質押融資已經觸碰警戒平倉線。

當9月9日,中安消公告終止籌劃重大資產出售事項後,上交所立即發來《監管工作函》,其中有一條要求是:公司實控人應做好資金安排,化解質押平倉風險,積極採取措施,保持公司控制權穩定,同時還應就業績承諾補償事項作出可行解決方案。

數據顯示,實控人塗國身及其一致行動人合計持股佔總股本的41.61%,其中89.74%已處於質押狀態,69.47%已處於凍結狀態。實際控制人為盈利預測應補償股份設置的專門帳戶所持股份4869萬股也被凍結。

在連續下跌後,大股東質押融資是否觸及警戒平倉線的問題,上述工作人員說:「我這裡沒有得到最新的消息,這個只要補充保證金就好了。具體情況我這邊不知道,如果被平倉了,我們肯定要發公告的。」

記者 許立婷

相關焦點

  • 合同尚未滿月,質押方就已麻煩纏身,這家券商踩雷*ST中安,看追債局...
    在經歷了近兩年的追債歷程後,萬和證券因資管計劃踩雷*ST中安,起訴融入方中恆匯志的6.1億元股票質押違約案終於勝訴。日前,中國裁判文書網公布了一則判決書。2016年年底,*ST中安第一大股東中恆匯志質押4049.8萬股「中安消」股票,從萬和證券融資6.1億元。
  • *ST歐浦控股股東正式破產 實控人從「鋼鐵大王」到淪為「老賴」
    今年5月,陳禮豪還因涉嫌違反證券法律法規被證監會立案調查。  從「鋼鐵大王」到失信被執行人  中基投資的破產早有徵兆。去年9月,中基投資便以不能清償到期債務,並且資產不足以清償全部債務為由向佛山市順德區人民法院申請進行破產清算。2019年11月,佛山市順德區人民法院受理了其破產清算申請。
  • 中潛股份實控人被調查 曾被稱為「海外賭王」
    封面新聞記者 馬夢飛12月14日晚間,中潛股份發布公告稱,公司收到公司實際控制人仰智慧通知,其於12月11日收到證監會下發的《調查通知書》,因仰智慧涉嫌操縱證券市場,證監會決定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證券法》的有關規定,對仰智慧立案調查。
  • 青海首富肖永明被立案調查,已被市場禁入5年
    中新經緯客戶端9月10日電 *ST藏格(原藏格控股)實控人、青海首富肖永明被證監會立案調查了。2015年,藏格控股申請資產重組,剝離原有資產負債及業務,將格爾木藏格鉀肥有限公司收入囊中實現全資控股,主營業務轉向氯化鉀(鉀肥)的生產和銷售,目前是國內第二大氯化鉀生產企業。  肖永明被立案調查,和其違規佔款有著很大關聯。  2019年以來,藏格控股深陷資金困境。當年5月底,藏格控股自曝,控股股東藏格集團及其關聯方發生非經營性佔用上市公司資金行為。
  • 審計失敗案例分析--審計風險的防範與化解
    審計失敗的衡量標準  貳。 13起審計失敗案例的研討分析  叄。 CPA責任保險對化解審計風險的意義  壹。 衡量審計失敗的標準  (一)民事賠償標準  以是否承擔民事賠償責任作為衡量審計項目是否成功和失敗的評價標準。
  • 險資參與化解股權質押風險具體方案正在制定中
    21日,接近監管人士表示,保險資金參與化解上市公司股權質押風險具體方案正在抓緊制定中。保險資金對資本市場「穩定器」和「壓艙石」的重要作用將進一步顯現。「專項產品按照市場化原則設立發行,面向保險公司等機構投資者募集資金,主要投資於上市公司股票、債券等標的,參與化解股票質押流動性風險。」上述接近監管人士稱。近期,我國金融市場受多種因素影響出現較大幅度波動。
  • 「玩具龍頭」遭兩大利空暴擊:證監會立案調查,大股東股份被凍結...
    公司遭證監會立案調查6月2日晚間,ST群興發布《關於收到中國證監會立案調查通知書的公告》。公告稱,6月2日收到中國證監會《調查通知書》因公司涉嫌信息披露違法違規,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證券法》的有關規定,中國證監會決定對公司立案調查。在立案調查期間,公司將積極配合中國證監會的調查工作,並嚴格按照監管要求履行信息披露義務。
  • 牛市之下*ST瀚葉慘遭9個跌停!更有退市風險
    業績暴雷 存退市風險二級市場暴跌的背後是一個身陷囹圄的*ST瀚葉。瀚葉股份原名「升華拜克」,主營業務包括農藥原料藥及其製品、獸藥和飼料添加劑產品以及鋯系列產品生產和銷售。對於這份好不容易披露的年報,隨後審計機構就出具了無法表示意見的審計報告。7月1日起,瀚葉股份就被上交所實施了退市風險警示,並被調出融資融券標的證券名單。在此之前,因涉嫌存在信息披露違法違規行為,瀚葉股份於6月9日收到證監會立案調查通知書,該立案調查尚未有結論性意見。
  • 授信區域性風險成功化解的【案例】化解讀!
    12月(北京) :基於信貸調查下的財務報表分析及風險識別——研修班!「橙子」銀行在近5年間為當地水產業累計發放**億元的貿易融資,市場授信份額佔比約**%,取得較好的市場份額和綜合收益。1、「審計風暴」:XX年,國家審計署「仙境」市特委辦向上級上報延申審計G省WSD水產股份有限公司情況,隨後公安部等相關部門相繼立案。後移交至G省銀監局進一步核查。
  • 8月立案調查11月開庭審理,ST八菱受損股民索賠獲司法快速響應支持
    摘要:距證監會立案調查不到50天,南寧八菱科技股份有限公司(ST八菱,002592)投資者索賠案有了重大進展。據此前公告,ST八菱於2020年8月4日收到廣西證監局調查通知書,公司因涉嫌信披違法違規被立案調查,目前調查仍在進行中。短短月餘間,不少投資者以該公司虛假陳述給自己造成投資損失為由,委託專業證券維權律師發起索賠訴訟,並得到司法部門的快速響應。
  • 東方資產出手化解股權質押風險:救助加加食品、潔麗雅等企業
    2018年11月8日,在第190場銀行業例行新聞發布會上,中國東方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東方資產)執行董事、副總裁、董事會秘書陳建雄透露,東方資產如何協助化解上市公司股權質押風險的情況。在具體落實方面,陳建雄透露,目前該基金已經重組成功的加加食品出現的流動性問題,也是大股東股票質押爆倉,加加食品已經恢復(正常經營),整個前期債務救助這項工作已經完成了。10月24日,停牌逾七個月的加加食品(002650.SZ)復牌。
  • 「海外賭王」被立案調查!涉嫌操縱證券市場,公司股價曾狂飆20倍!
    中潛股份(300526)12月14日晚公告,公司收到實控人仰智慧通知,其於12月11日收到證監會下發的《調查通知書》,因涉嫌操縱證券市場,證監會決定對仰智慧進行立案調查。  過去將近1年半的時間裡,這家主營業務為潛水裝備生產及提供潛水培訓及休閒體驗服務的上市公司股價一度從最低的8.92元飆漲至182.75元,區間最大漲幅接近20倍。
  • 昔日「醬油第一股」加加食品遭立案調查 投資者宜靜觀其變
    從交易所問詢到證監會立案調查加加食品一度被打造成為高端市場的龍頭代表企業。然而,好景不長,即使加加食品已經上市超過七年的時間,但從財務數據分析,並未很好借力資本市場實現做大做強,反而還牽涉到輿論風波之中。
  • *ST中安17個跌停致融資客強平,公司卻說:沒毛病,財報覆審良好
    *ST中安(600654)昨天已經歷了本年度第17個「一」字跌停,慘烈走勢使得前期買入的投資者即使有意割肉也難以出逃,這其中最難熬的要數融資買入的投資者。公司已被立案調查多月尚無結論,更加大了投資者恐慌情緒。「大眾維權易」欄目從公司得到的消息,財報覆審結果良好。
  • 又一家潮汕上市公司「出事」 廣東榕泰涉嫌信披違法違規遭立案調查
    近期,潮汕地區的上市公司接連出事:*ST宜生(600978,SH)近期因涉嫌信息披露違法違規被立案調查,股票陷入「面值退市」風險;而ST群興(002575,SZ)則是突然引爆連環雷,股價一度狂瀉。因年報「難產」被查?對於被立案調查的原因,廣東榕泰本有所判斷。
  • 新證券法立威 52股被立案調查
    據Wind數據統計,自3月1日新證券法落地至12月1日,A股共有52家公司存在被立案調查的情形。而2019年全年被立案調查個股數量為64隻。以被立案調查股的發生日來統計,雅本化學、秀強股份兩股系新證券法下首批被立案調查的個股。查詢雅本化學、秀強股份的公告可知,兩公司均於今年3月13日收到中國證監會的調查通知書。
  • 當前農商行信貸風險化解和防範初探
    而各類風險中重中之重的是信貸風險,這已成為當前制約農商銀行業生存、發展的關鍵因素。因而,各大金融機構把有效防範信貸風險、確保資金安全擺上了議事日程,但受人員思想道德風險、傳統操作手段等的影響,信貸質量提升緩慢,信貸風險一時難以逾越「雷區」。本文以此為契入點,就當前縣域農商銀行等農信社機構如何走出信貸資金風險的困境進行了有效探索。
  • 熊貓金控旗下網貸平臺被立案
    信息時報訊 (記者 鄭曉慧) 昨日,上市公司熊貓金控發布公告稱,公司得知銀湖網絡科技有限公司(簡稱「銀湖網」)已被北京市公安局東城分局經偵支隊立案,截至目前,公司及銀湖網尚未收到相關部門出具的與銀湖網被立案有關的法律文件。
  • 東方資本擬15億化解大股東全部債務風險 首航高科的央企、國企紓困...
    2020年10月10日,首航高科(002665)發布公告,為緩解首航高科能源技術股份有限公司大股東京津融創波紋管(天津)有限公司、大股東黃文佳先生的債務壓力、防範化解債務風險。防範上市公司實際控制人變動風險,穩定上市公司正常經營,助力上市公司價值成長。
  • 「公安局逮捕董事長」被隱瞞51天 *ST眾和實控人逮捕日期成索賠...
    *ST眾和(002070)近日公布了證監會對其信息披露違法違規的處理結果,公告中,公司僅簡要披露了《行政處罰事先告知書》中部分內容,雖然信息量很少,但是信披違規事實基本確定。有律師認為,公司隱瞞實控人許建成被捕一事,或成投資者索賠重要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