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
李英利,1964年出生於山西臨猗,運城市作協會員。臨猗縣廟上中心學校教師,喜歡文學,酷愛創作,多篇小說、散文、童話、兒歌發表,出版童話集《三個氣球》。
文學
栽樹苗
今天下午,學校植樹。
可是,中午,班主任王老師胃病犯了,他疼得雙手捂著胸口,汗珠子直往外冒。班級幾個小幹部,把他扶進寢室,給他吃了兩片止痛藥,勸他躺下來安心休息。
下午,課外活動時,同學們開始植樹了。
鐵鍬钁頭叮噹響,歌聲笑語在飛揚。太陽剛下山,學校內外,凡是校長親手畫定的那些白石灰圈圈裡,差不多都植上了樹;小樹苗繫著五顏六色的布條兒,上面寫著植樹人的姓名。
一棵棵小樹苗排成了行,一面面小布條迎風飄,誰見了不稱讚呢?
二
只有王小虎,不說也不笑。他栽下一棵小刺槐,扛著鐵鍬,提著小桶往回走。有一件事,老是在他心頭上繚繞。
王小虎是個倔強的孩子,他的學習成績很不好,因為他在上課時常常思想開小差,有時候他還兩手伸在課桌裡摺疊飛機,彈玻璃球。為這些事,幾個班幹部可沒少向老師反映意見。可王小虎最恨的就是這一條,他朝他們翻白眼,暗地裡送給他們一些很不雅致的綽號。
別看王小虎平時少言寡語,可他的性子犟著哩:「你們越說我不好,我越不改,看你們能把我怎麼樣?」
人家自然也不會說他好。你聽:「王小虎在課堂上又玩小刀子,作業做得很像一片茅草!」「王小虎好罵人,他罵我是兩條腿的小喇叭!」
現在,王小虎已經上三年級了,班裡大部分同學入了少先隊,可他還是個白脖兒。每次中隊委討論發展隊員,很少有人願意給他舉手。
王小虎憋著一肚子氣,他心裡暗想:醜模樣,整天只會嘀嘀咕咕地咬耳朵,向老師告狀,打小報告無恥,像你們這號人,請我入隊我還不入呢!
話雖這樣說,可是,王小虎每當看到人家的脖頸兒,就覺得滿臉發燒,頭也不想再抬了。將心比心嘛,王小虎覺得,王老師今天因病沒能完成植樹任務,他心裡一定也是很難受的。
哎,王老師的胃病早不疼晚不疼,為什麼偏在這節骨眼上出毛病,校長也不會安排時間了,為什麼不前不後,偏偏選在今天植樹呢?
王小虎決定替他的老師栽上一棵小樹。可是,到哪裡去弄小樹苗呢?王小虎想不出好辦法,看來只有把自己栽下的那棵小刺槐讓給王老師了,這很簡單,只要把樹上寫了自己名字的小布片拽下來,換上寫有王老師名字的小布片就行了。
王小虎找到一塊小紅布,字已經寫好了,但他又犯了躊躇,三年沒入上少先隊,別人說我落後,我心裡難受,嘴上還可以不認帳:「不入隊我照樣學好……」可現在興「講文明懂禮貌」,植樹造林是人人應盡的義務,如果人家看不到我栽的小樹,再罵我落後,這……
王小虎想不出兩全其美的法兒,那個煩惱勁兒就別提了!
晚上,回到家裡,王小虎還在一個勁想啊想,媽媽催促他睡覺。他人躺在被窩裡,思想卻沒有停歇。俗話說得好,多想出智慧。果然,他想出一個好門道來了。王小虎頓時感到一陣輕鬆。他想美美地先睡一覺,天亮再行動也不遲。
三
經過治療和休息,王老師的胃病已經好多了。
第二天,王老師天一亮就起了床,這是他的老習慣;再說,昨天,孩子們的栽樹栽的怎麼樣?他也要去親眼看一看。
外面起大霧了,迷迷茫茫,十步以外,連人影也看不清。王老師走到校外他們班的植樹地段,從西到東,挨個兒察看他的學生栽下的那些小樹苗。快要走到盡頭了,突然,聽到村裡管理花圃的老爺爺叫道:「這棵小樹苗是誰栽的?」
王老師覺得老爺爺問得奇怪,急忙向前走了兩步,「出了什麼事了,大伯?」「什麼事也沒有。」老爺爺指著眼前一棵小樹苗憤憤地說,「我這棵小青楊怎麼長腿跑到這兒來啦!」
王老師也弄明白了老爺爺的意思,吃了一驚:「這棵小樹苗,原來是您老人家的!」
「那還用說!」老爺爺若有其事地說,「方圓十裡八裡,你只管去打聽打聽,有我這山東新泰的小青楊嗎?」
他的學生偷了人家的小樹苗,這事看來是確鑿無疑了。要知道是誰幹的,只要瞧這小樹上的名字就行了。王老師伸手扯起那棵小樹苗上的紅布條兒,一看,哦!上面歪歪扭扭地寫著「王春林」三個粗大的鋼筆字。
王老師驚呆了。
班上,不曉得是哪個孩子,偷了人家的小樹苗,以他的名義栽在這裡。這肯定不是嫁禍於人,而是好心想幫老師的忙。那麼,這個學生是誰呢?
四
王老師首先想到的是那些學習認真,穿著整齊,俯首帖耳,從不違反校規的好學生,但只覺得他們根本不可能去偷小樹苗;至於平時那幾個學習馬虎,不守紀律的學生,他們決不會有此好心。
王老師茫然了。
不管是誰,反正是自己的學生,偷挖了人家的小樹苗,現在人家找上門了,天塌下來自己頂著,絕不應該往孩子們身上推哪。
「大伯。」王老師紅著臉說,「這棵小樹苗是我……」
「你?」老爺爺搖晃著花白的頭,一字一頓地說,「我問的是,我這棵小樹苗是誰偷來的?」
「……」
從偷挖小樹苗的人留下來的腳印兒看,老爺爺知道這事是個十來歲的孩子幹的。一棵小樹苗,對老爺爺來說,壓根兒算不了什麼。可現在是文明禮貌月,要講文明懂禮貌,這孩子幹這種不道德的事兒,不把他插出來,狠狠地訓一頓,毛病怎麼改得了呢。不料王老師不願意和老爺爺合作。就算當老師的,也總愛護學生的短!
老爺爺的火氣更旺了,他頓了頓腳,唾沫星子亂濺:「你這當老師的,居然也這樣……」
俗話說,路旁說話,草棵裡有人。誰也沒有料到,他們的這番談話,全被王小虎聽見了。
五
原來,昨天晚上,王小虎左思右想,一下子想到村裡苗圃老爺爺的小苗圃園了。
那小苗圃園不是種了好多小樹苗嗎?對,問老爺爺要一棵……唔?這位老爺爺,小樹苗兒就是他的命根子,他能給嗎?不如乾脆偷挖一棵。反正他的腿腳不利落,而且耳朵還有點兒背,準不會被他捉住。可是,現在是文明禮貌月,你王小虎深更半夜去偷……嗨,嗨,王小虎想到這裡,臉兒也有點熱辣辣的。
王小虎不能幹這見不得人的事,他決定花錢買老爺爺的小樹苗兒。他的口袋裡有三元錢,那是姑姑過年時給他的壓歲錢。現在這錢全部給老爺爺,只要他一棵小樹苗,大概也算公平交易吧!只怕老爺爺這時已經躺下睡覺了,這可怎麼辦呢?
王小虎就是王小虎,別看他上課好走神。可是,考慮起這類事來,完全稱得上是聚精會神的。他想呀想,突然,他想到看過一本故事書,那是戰爭年代,有一支紅軍部隊,深夜行軍打仗,來到一個小山村,他們肚子餓的咕咕叫,挖了老鄉幾窩紅薯,沒出交錢,於是就寫了個紙條兒,連同鈔票一起,壓在紅薯坑上。這就不是偷紅薯,而是買紅薯了。王小虎認為,現在,在特殊情況下,採用當年那個「兩不見面」的買賣法,去買老爺爺的小樹苗,肯定也是適宜的。於是,第二天天亮之前,王小虎大模大樣地走到老爺爺的小苗圃裡……
王小虎是個細心的孩子,為了使買小樹苗的錢不至於丟失,他將當年紅軍買紅薯的「方式」稍稍做了點變動,把那三元錢和一張「買小樹苗說明書」,不放在樹坑裡,而塞在老爺爺天天早上一起床就要摟乾柴用的竹耙的竹管筒裡。
王小虎代王老師栽上那棵小青楊,系上那塊寫了姓名的小紅布,又把他那裹在小刺槐上的野棗刺條兒分一半裹在小青楊身上。眼看天大亮了,王小虎趕緊跑回家,他端來了一大盆化肥水,準備讓小青楊吃個飽喝個足。
王小虎急匆匆地走到那離小青楊不遠的地方,在迷濛的霧氣中,先聽到老爺爺追問這棵小樹苗是誰栽的,接著又聽見老爺爺粗聲粗氣地對王老師的責備聲。王小虎的心好像突然被黃蜂螫了一下,難受極了。
好事辦成了壞事,落得壬老師挨罵。
這怎麼行呢?俗話說,好漢做事好漢當。王小虎想,該打該罰全由我一個人頂,絕不能讓王老師平白無故地受冤屈。
六
「老花工爺爺。」王小虎端著那盆化肥水走過去,向那棵小青楊噘噘嘴說,「這棵小樹苗是我從你的苗圃園裡挖來的,你不要責怪王老師!」
「嗬,是你偷的?」老爺爺向王小虎投去兩道嚴峻的目光。
「不。」王小虎理直氣壯地分辨,「我是買的!」
「買的?」老爺爺冷笑一聲,「沒想到你這孩子還這麼會說話!」
「就是買你的嘛。」王小虎感到十分委屈,他指著老爺爺摟乾柴的竹耙竹筒筒說,「你難道就沒看見我給你的錢和信嗎?」
老爺爺簡直讓王小虎給搞糊塗了。他放下竹耙,果然從竹耙筒筒裡取出一個小紙捲兒。紙卷裡裹著三元錢,那麼這封信又寫了些什麼呢?老爺爺眼睛花了,看不清楚紙條上的小字,他只好請王老師代勞念一念。
王老師接過那張小紙條兒,輕輕地讀起來:「花圃的老爺爺:您好!
最近,學校開展文明禮貌月活動,布置全校師生自備小樹苗兒,每人栽一棵小樹。大家都把小樹苗栽上了,只有俺王老師因為犯了胃病沒栽上樹。生病本來就很難受了。如果明天他起來一看,全校師生都完成植樹任務了,只有他落了後,他心裡會是什麼滋味呢。老爺爺,你當過落後分子嗎?當落後分子的滋味可難受了!我可嘗過……」
老爺爺那隻攥著王小虎三元錢的手似乎在發抖,他顫聲地說:「你這孩子,既然是對老師這麼真心,別說你挖我一棵小樹苗,就算是伐我一棵大樹,我也不能收你的錢哪!」
王小虎端起那盆化肥水,一邊圍著小青楊潑,一邊轉著圈兒躲閃著老爺爺的追逐。
王老師的心久久不能平靜。他在想:一個一向被人瞧不起的孩子,為了免除別人的苦惱,他千方百計地搞小樹苗,替別人栽樹。我,作為一個人民教師,平時又是怎樣看待這樣的孩子的呢?
這時,太陽已經升了起來。王老師透過模糊的淚水,看見它的萬道金光終於驅散了瀰漫的霧靄,將萬物普遍染上了一層金色。
霧過天睛,又是一個豔陽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