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日本飲食行業留學生打工者的爭奪戰愈演愈烈。一方面留學生的接收條件變得苛刻了,而4月開始的新在留資格「特定技能」的認定也難以實施,這些導致外國人錄用變得更難。像Skylark餐飲集團等公司,通過口頭介紹制度和日語研修等各種手段來確保留學生打工者。飲食店可以說是在日外國人就業的縮影。
TEN ALLIED一邊支付時薪一邊教授日語以增加可僱傭的對象(東京都內「天狗酒館」)
「今年錄用留學生打工者變得更加困難了」,「人手不夠,無法填補排班的空缺」。日本飲食行業叫苦不迭。
據厚生勞動省統計,2018年住宿、飲食服務業的全部就業人數平均為416萬人。外國勞動者18.5萬人,佔整體的約5%,其中60%是打工的留學生。東京都的外國人比率約為18%。
為解決慢性人手不足問題,日本政府從4月開始在護理和建設等14個行業實施同意外國人單純勞動的特定技能制度。飲食行業設定的目標是5年內接收5.3萬人,但是由於認定需要花費很長時間,實際幾乎沒有進展。
另一方面,出入國在留管理廳對留學生的審查變得更加嚴格。據日語學校組成的團體稱,2018年10月越南人留學籤證的發放率接近90%,但是眼下降低到了50%。而從尼泊爾和孟加拉國來的留學生則下降到10%以下。近年來以留學名義來日本打工的外國人也很多,「審查變得嚴格了」(面向外國人的人才介紹公司上層消息)。
在日本各地經營居酒屋「天狗酒館」的TEN ALLIED很早就開始積極錄用外國人,而2019年首次出現錄用人數同比去年有所減少的情況。TEN ALLIED人事部長芳澤聰說道「不僅是來日本時的籤證,連現在已經在日本的留學生的籤證也很難延長。」
基於這種情況,該公司從本月中旬開始,在東京都內的研修中心一邊支付時薪一邊進行日語教育。之前只進行為期2天的技術方面培訓,今後會用1~2周的時間學習日語。芳澤希望「那些由於日語水平不夠沒能被錄用的外國人,在學習日語之後能夠成為可錄用的勞動者」。
有約2600名外國人工作的SKYLARK,已導入讓員工介紹熟人的介紹制度(referral)。該制度採用向介紹人支付報酬的機制,僅今年就錄用了約400人。執行董事大川原利明說道「介紹越南人和尼泊爾人的很多,同一個國家的人一起工作,人員會比較固定,流動性小。」此外,公司在10月份還開設了面向外國員工的專用諮詢窗口。
此外,幸樂苑公司和GOGOCURRY GROUP(東京千代田區)導入了通過郵件等簡單介紹熟人和朋友的Refcome(東京涉谷區)系統。據悉,GOGOCURRY曾介紹過54名越南人面試打工,最終都被錄用。
另外,飲食行業很多公司瞄準特定技能政策正式起動的時機,也在海外採取行動錄用外國人。
大型居酒屋公司WATAMI與人才公司ITbook在新加坡成立了合資公司。與周邊國家的日語學校聯手,提供日語教育和技能考試相關服務。其目的是儘早確保人才,優先推動店鋪經營。
改善工作環境迫在眉睫
據Recruitjobs(東京中央區)稱,8月餐飲類打工的平均時薪(三大都市圈)為1027日元(折合人民幣約67元),兩年間增長了5%。如果最低工資以3%的幅度繼續增長的話,預計人工費每年會增加20億~30億日元(折合人民幣約1.3億~1.9億元)。
日本出入境管理法規定,留學生一周只能工作28小時。但是規模較小的連鎖店和個體店對勞務管理比較松,無視這一規定的情況也不在少數。
要實現店鋪穩定運營,除了通過自動化等措施提高生產效率外,還必須改善工作環境,讓外國人願意在日本工作。
提供人才服務的WILL GROUP開發了面向外國人的勞務管理系統。用智慧型手機的攝像頭拍攝在留資格卡後可以自動轉換成文字信息。這樣可以統一管理在留資格和工作時間。出現即將違反規定的情況時會發出警報。
據稱,包括運營「築地銀章魚(gindaco)」的hotland公司在內,共有1千家店鋪導入了這個系統。「由於企業對外國人的不法勞動也負有責任,有必要採取相應的對策。」(WILL GROUP)
雖說特定技能制度已實施,但與日本「飲食」相關的行業依靠外國留學生的地方還很多。今後,日本政府和企業有必要共同合作改善外國人勞動環境,切實執行特定技能制度,才能解決現有人手不足的嚴峻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