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我們生活越來越好了,可是大家知道回收舊衣服都去哪了嗎?對於淘汰閒置衣服,一部分人會在二手平臺上售賣,也有一部分人會選擇郵寄給農村的親戚朋友,還有一部分人會將舊衣服投到小區裡的公益捐衣箱。
據了解江西舊衣分揀廠足足有5000平方米,倉庫裡堆滿了二手衣物,紅黃藍綠各種顏色的衣物都有什麼樣衣服都有,有還未分揀、雜亂堆放在一起的,有分揀完畢用罩單包好整齊摞在一起的,還有用黃色的包裝袋和綠色的綑紮繩打包好的,這些我相信很多人不了解,因為大家行業,或者生活不接觸這些東西。
數據顯示,我國每年被丟棄的衣服在2600萬~2800萬噸之間,造成了巨大的浪費,這樣數據一點不誇張這只是衣服,大家可以相信我們吃剩下的食物過期食物。
接觸這行業人知道,製作纖維面料的衣服,很重要的原材料就是石油原油,如果全部丟棄相當於我國每年損失2400萬噸原油,損失一定比這數據多。
分揀廠裡設兩條分揀流水線,工人們分散在傳送帶的兩端和兩側,正在精心分揀各類舊衣服,傳送帶旁放滿了鐵質的分類框,分錯了一定會扣錢的,這樣流水線是人工流水線所以必須我們自己分辨出來。
工人們分門別類將同品種、同質量的衣服放在同一個分類框內,質量不過關的衣服也會投到專門的分類框內,上面圖片大概是這樣的。
分揀廠的負責人李先生告訴採訪人員,他做舊衣回收已經有5年多了,對於回收來的廢舊衣服,他們會粗略地分揀成冬裝、夏裝、鞋子等,之後再進行精細的分揀,再到專業的乾洗消毒,最後打包裝箱進行運輸。
那麼問題來了,到底這些回收處理好的衣服會被運到哪裡?李先生說,有一部分衣物會用作公益捐助,還有一部分會進行再生處理,製作成再生紗線、再生棉等再生產品,一部分還會送到發電廠做燃料,當時採訪時候,聽李先生講到這些,都驚呆了,因為一直以來不知道回收舊衣服,是這樣搬運的。
王先生說,我們80%以上的衣物都會用來出口外貿,繼續實現它們的使用價值,延長使用壽命。
舊衣出口盈利渠道,據採訪了解,非洲擁有世界六分之一的人口,很多人受限於經濟條件,在當地新衣服成為奢侈品,所以很多人選擇購買二手衣服,因此二手衣服銷量不錯在非洲是不錯的。
李先生說,外貿舊衣服與非洲的奈及利亞、加納、烏幹達、肯亞、坦尚尼亞、索馬利亞、安哥拉、馬達加斯加、剛果、盧安達等十幾個國家地區的外商建立了長期合作關係,每年銷往非洲的舊衣物超過億件,這只是表面數據。
李先生說,我們國家明年都會有大災小災的,我們也會娟出很多衣服,褲子,枕頭等,所以李先生說,也許大家不穿的舊衣服,可能救下很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