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越來越多並未破損或還很新的衣物因為過時或不必須而被人們淘汰。隨著淘汰舊衣物增多,從事舊衣回收的組織和個人也越來越多。據統計,2013年到2019年間,國內二手服裝回收從業者翻了3.2倍。為何舊衣回收行業受人青睞?回收來的舊衣都去了哪裡?
大量閒置服裝帶火舊衣回收行業
如今,隨著人們生活條件越來越好,家家戶戶衣服加快更新換代,出現閒置現象。據統計,我國每人每年平均會購買10件新衣服,其中就有3~5件衣服可能被閒置。因此,家家戶戶每年會出現十幾件甚至幾十件閒置服裝。
對於閒置衣服,一部分人會在二手平臺上售賣,也有一部分人會選擇郵寄給農村的親戚朋友,還有一部分人會將舊衣服投到小區裡的公益捐衣箱……一時間,怎麼能方便快捷地處理舊衣服,成為許多消費者的困惑。
採訪中,市民王先生反映,他的廢舊衣服處理很簡單,直接在微信小程序上下單,隨後就有專業的回收員上門收取,方便快捷還能賣錢。
11月18日10時許,記者來到位於石家莊市元氏縣的河北倫奇網絡科技有限公司,市民王先生所說的小程序就是這個公司研製並且運行的,並且回收來的二手衣物都會運到這裡進行精細化分揀。
河北倫奇網絡科技有限公司的董事長王海倫告訴記者,2017年底,他還在經營一家網際網路公司,他從朋友那裡了解到舊衣回收這一行業後,便產生了濃厚的興趣,開始做前期的調查研究。
他前期調研進行了一個月,發現線下的回收已經難以支撐行業的發展,必須運用網際網路,適時發展線上回收。之後王海倫帶領自己的研發團隊研發出線上回收App和小程序。
2018年6月,歷時半年研發的App———「善宜家」問世,從此搭建起了線上結合線下、「網際網路+上門服務」全產業鏈平臺,讓廢舊的再生資源以一種全新的面貌與新消費者連接。
「近一年,有300多位合伙人加入,目前我們的代理已覆蓋全國500多個城市和地區。」王海倫告訴記者,在善宜家,回收來的舊衣服會被運輸至自家回收門店或者工廠,每天大約有25至30輛不等的卡車,把從線下200多家門店回收來的衣物運送到分揀場,平均每日超過14噸。
舊衣通過流水線分揀,再進行專業消毒
河北倫奇舊衣分揀廠足足有4000平方米,倉庫裡堆滿了二手衣物,紅黃藍綠各種顏色的衣物都有,有還未分揀、雜亂堆放在一起的,有分揀完畢用罩單包好整齊摞在一起的,還有用黃色的包裝袋和綠色的綑紮繩打包好的。
相關數據顯示,我國每年被丟棄的衣服在2600萬~2800萬噸之間,造成了巨大的浪費。要知道,製作纖維面料的衣服,很重要的原材料就是石油原油,如果全部丟棄相當於我國每年損失2400萬噸原油。
分揀廠裡設兩條分揀流水線,工人們分散在傳送帶的兩端和兩側,正在精心分揀各類舊衣服,傳送帶旁放滿了鐵質的分類框,工人們分門別類將同品種、同質量的衣服放在同一個分類框內,質量不過關的衣服也會投到專門的分類框內。
分揀廠的負責人王建友告訴記者,他做舊衣回收已經3年多了,對於回收來的廢舊衣服,他們會粗略地分揀成冬裝、夏裝、鞋子等,之後再進行精細的分揀,再到專業的乾洗消毒,最後打包裝箱進行運輸。
那麼,這些回收處理好的衣服會被運到哪裡呢?王海倫說,有一部分衣物會用作公益捐助,還有一部分會進行再生處理,製作成再生紗線、再生棉等再生產品,一部分還會送到發電廠做燃料。「但是,我們80%的衣物都會用來出口,繼續實現它們的使用價值,延長使用壽命。」王海倫說。
舊衣成噸出口非洲,二手市場僅售幾元
在舊衣回收的產業鏈中,舊衣出口日漸成為關鍵性的盈利渠道。據了解,非洲擁有世界六分之一的人口,很多人受限於經濟條件,在當地新衣服成為奢侈品,所以很多人選擇購買二手衣服,因此二手衣服銷量不錯。
王海倫告訴記者,現如今,他們與非洲的奈及利亞、加納、烏幹達、肯亞、坦尚尼亞、索馬利亞、安哥拉、馬達加斯加、剛果、盧安達等十幾個國家地區的外商建立了長期合作關係,每年銷往非洲的舊衣物超過億件,出口的衣服最終會在當地的二手市場上以每件幾元人民幣的價格售賣,好一點的可以賣到十幾塊人民幣。「其中牛仔褲、T恤是最受歡迎的,加之我國的二手衣服價格優惠,款式多樣,非洲人還是很喜歡的。」
王海倫介紹,根據出口衣服的品類不同,每噸的出口價格在2000元到10000元之間。
舊衣回收出口行業發展前景看好
隨著淘汰舊服裝增多,市場擴大,從事舊衣回收的組織和個人也越來越多。據統計,2013年到2019年間,國內二手服裝回收從業者翻了3.2倍。
說到舊衣回收出口行業未來的發展,王海倫頗有感觸,他表示,資源回收和綠色經濟發展蘊藏著巨大的市場,在國家政策扶持、經濟利好的情況下,必將迎來爆發式增長的態勢。王海倫堅信自己選擇的行業是正確的,運用網際網路實現線上線下相結合的舊衣回收方式也會是未來行業的發展趨勢。
■文/河北青年報記者趙子敏
■編輯/裴紅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