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換裝之時,又是一年季節更替之時,許多市民在整理衣櫃時發現,家中的舊衣服又多了一大堆,「堆在家裡佔地方,扔掉又捨不得,這些舊衣服如同『雞肋』,不知道該怎麼處理。」
現狀:舊衣堆成山市民犯了難
趁著放假在家,市民劉女士著手整理了家中衣物,整理過程中,又遇到了一個老問題——隨著衣服的「更新換代」加快,過時不穿的舊衣服讓她犯了難。「家裡大人和小孩的舊衣服都成堆了,大多看起來還是七八成新,扔掉覺得太可惜了。」劉女士說,「現在衣服款式更新快,過時的衣服很快就不穿了,淘汰下來的舊衣服快沒地兒放了。」
舊衣服的問題看似簡單卻也困擾著許多市民。記者在採訪中發現,大多數市民家中都有一大堆積攢下來的舊衣服。今年60多歲的王大媽感嘆道:「以前的衣服真是『新三年,舊三年,縫縫補補又三年』,如今誰還穿舊衣服呢,新的都穿不過來了。」一位小區清潔工告訴記者,「現在,小區垃圾箱裡的舊衣服越來越多,這些舊衣服給處理垃圾帶來很大難題,有的還會給環境造成一定汙染。」
建議:建立回收機構實現舊衣再生
事實上,早在蘭州十三屆三次會議上,蘭州市政協委員林建平就建議建立廢舊衣服回收制度,對廢舊衣物進行再利用。針對舊衣服該如何處理的問題,林建平在提案中建議地方可按地方情況,因地制宜,制定地方性政策,保障廢舊衣服回收市場建立。對舊衣服設有專門的回收箱,分類進行處理。
舊衣換新顏 蘊含大商機
10%經過消毒無償捐贈,8%賣到非洲
「先過磅稱重,再登記數量,然後由工作人員進行人工分揀。」據悉,這些回收的舊衣物一般有2個「出路」—比較完好的冬衣,比如棉服、羽絨服等會通過沸水滾珠、臭氧消毒、熨燙等消毒過程後通過慈善機構捐贈給貧困地區。
還有一些同樣比較新的夏衣同樣也有需求。像非洲、中東等熱帶地區,對夏衣需求量很大,用同樣的方式整理消毒後,可以直接賣給當地一些非政府組織,救濟難民。售價平均每噸約為5000元,所以很受境外一些非政府組織的歡迎,這部分大約佔到所有舊衣物8%的量。
80%成新原料,為企業主要盈利業務
剩下80%的舊衣,基本都是無法再穿的破舊衣物,這些衣服經過分揀後,將集中送到外地進行纖維化處理,製成無紡布、再生手套等,而一些純棉面料纖維化後還可以用於加工服裝。
不同的衣物會被送到不同地方的再生企業進行「重生」。像毛料的衣服會送到紡織公司進行纖維處理;鞋包類物品則出售給浙江湖州地區橡塑皮革再生資源利用企業,做成再生原料;有些牛仔褲則可以做成包袋等等。
再生原料的價格比純原料價格便宜很多,所以很受歡迎。最貴的羊毛料,一塊全新的純羊毛原料價格大概要每噸5萬元左右,而再生的羊毛材料,價格只要每噸2萬元左右,如果是成品衣物的價格可能達到每噸15萬元。」據悉,目前從該企業回收舊衣物所「產出」的新產品已經銷往美國、法國、義大利、俄羅斯、日本等國。
小編語:雖然目前舊衣回收行業尚未形成規模化、體系化和規範化,但即使是在這種情況下,舊衣回收的利潤和情景也是相當可觀的。
以上信息有「99舊衣之家」為您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