獻愛心變黑心買賣:青島街頭的舊衣回收站暗藏貓膩,衣物經處理後...

2020-12-19 觀察者網

7月11日,青島電視臺「蛤蜊幫」一篇《青島街頭的舊衣回收站暗藏貓膩,衣物經處理後出口非洲!獻愛心不成,竟變成了黑心買賣!》引發熱議。

點擊觀看視頻

近來,人們對街邊的舊衣回收箱開始產生懷疑。

「蛤蜊幫」記者在探訪時,「衣衣不舍」舊衣回收箱的工作人員表示,七八成新以上的都要消毒,捐給貧困山區。

工作人員對各種衣服來者不拒。

隨後,記者跟隨回收舊衣服的貨車,到了一個物流大院,對於下一步要如何處理這批衣物,工作人員只是含混地說這些衣物將「清洗、消毒、打包、發出去」。

為了弄清回收衣物的真正去處,記者在該物流工廠蹲點一晚,繼續追蹤。

第二天上午10點,裝有衣物的運輸車輛進入開上了高速,並最終停在了山東沂水縣高橋東河南村的一個院子裡。

記者假借對衣物感興趣,上千談起買賣,得知收來的衣物很大一部分最終將被出口至非洲。

記者在以20塊一包的價格,花100塊買了5包舊衣服後,繼續向院內人員打聽,得知除了將好一點的衣物出口非洲後,剩下的衣物還有得賺。

為了確認,記者繼續追蹤。

隔了一天,一輛藍色貨車從這個院子內駛出,幾個小時候,到達日照一個滿是黑色棉絮的院內。

在這個院內,疑似有工作人員在對這批衣服進行保溫加工。

隨後,記者再次來到了青島市李滄區安順路愛心加衣倉庫,並跟隨運貨的貨車到達青島衣再生環保科技有限公司,確認箱內的衣物的確是要出口。

視頻最後,蛤蜊幫吐槽:

對於這件事,不少網友都表示自己曾通過這種方式捐贈衣物,紛紛深感心寒,並呼籲監管。

事實上,早在2016年11月份,直播日照就以《日照現舊衣服捐贈箱,捐去哪了知道嗎?》為題,對此事進行了調查:

2016年11月7日,直播日照走訪了幾個小區,發現這些舊衣服捐贈箱或舊衣物回收箱一般放置在小區顯眼位置,箱體為環保綠色,正面寫著「日照市依舊愛公益環保項目」的字樣,箱體下面還寫著服務電話,還標有「支持公益環保、共建綠色家園」的口號。

去向不明:江蘇貨車不定期拉走舊衣物引質疑

據小區的門衛保安介紹「不少居民往裡面投放衣物,隔一兩個周就會有一輛江蘇牌照的貨車將衣物回收箱裡的物品拉走。」誰設置了這些回收箱,回收後的衣物怎樣處理,他表示並不知情。

「家裡有很多舊衣服不知道怎麼處理,有些衣服還不是很舊,平時也有想捐贈的想法,卻也不知道怎麼捐。」對於小區裡設置的舊衣物回收箱,有些居民表示贊同,並表示會把家裡的舊衣物打包放進回收箱,「很方便,不用自己郵寄就可以捐贈給需要的人群」。

但也有的居民表示懷疑,回收後的舊衣物到底哪裡去了呢?捐贈去向透明嗎?

「舊衣物真的是捐給貧困山區需要的人嗎?就怕變成商用,做黑心棉或者再加工變成新衣服重回市場。」一位青青小鎮的居民表示。

對於小區舊衣服回收箱的放置,青青小鎮物業工作人員稱,是社區統一安排的,「我們也不是很清楚,當時放過來是社區說的,我們就讓放這個小區裡了,具體是什麼機構,這些我們都不知道。」

「公益」之名:回收舊衣物 捐助卻僅佔二成

那麼,這家來自江蘇的公司回收了衣物,到底是如何處理的呢?隨後直播日照記者撥打了回收箱上服務電話,對方稱他們將從公益環保回收箱收集而來的舊衣物,經過分煉、消毒、整理後,符合要求的衣物轉贈給貧困地區,將剩下的不符合要求的衣物進行資源循環再利用,做成廢紡類產品。

「大概是百分之十五到二十的捐贈比例會捐給需要的貧困地區。」對於直播日照質疑捐贈出去的衣物是否公開透明的問題,回收衣物的郭經理稱,捐贈的衣物將來會公開,同時,相關手續也沒有辦理。

民政部門:未在日照註冊登記 將介入調查

隨後直播日照聯繫到日照市民政局民間組織管理科,相關負責人稱該公司並未在日照民政部門註冊登記。「這個日照市依舊愛公益環保項目舊衣物回收箱並沒有在我們這裡登記,也沒有獲得批准。」相關負責人稱,如果該公司是江蘇的機構,即使在江蘇取得了相關批准,但是來到日照還是需要日照民政局再批准才可從事公益事業,民間組織在民政部門註冊登記後,還將接受民政部門和相關業務主管部門的監管。

距離上次的報導已經過去近8個月了,直播日照了解到,目前日照不少小區仍然放置著這種舊物回收箱。7月12日,直播日照再次撥打日照市民政局求證,這些舊衣物回收箱是否符合公益組織,相關負責人表示,舊衣物回收箱是江蘇一個公司的項目,並未在日照民政部門註冊登記。

「這個公司的舊衣物回收箱項目不是純公益事業,他具有盈利性質,所以我們沒有給他們登記備案,也沒有批准為公益組織。」相關負責人稱,目前慈善總會接收市民捐贈的衣服都是有要求的,「並不是所有衣物都可以捐贈,而江蘇這個公司,並未通過日照慈善總會捐贈過衣服。」

垃圾分類、廢舊紡織品回收是政府極力倡導的,也是一個大趨勢,對於具有可持續發展的合法再生企業,應該大力支持,但公益與生意不能混淆,每個設置舊衣回收箱的單位或組織都應當明明白白告訴市民自己的本質。

以公益之名,輕而易舉的進入各個小區收集舊hr衣物,開展愛心捐贈的舊衣回收活動,到底是在從事公益事業還是其他商業的盈利活動,外界確實不得而知,也不免讓人懷疑別有用心。

直播日照調查中了解,目前我市的舊衣回收箱缺少監管,什麼樣資質的企業可以募集舊衣物加工再利用?舊衣回收箱應如何規劃投放點?舊衣物回收的流向由誰監管?這些問題都需要相關部門進行規範管理,讓舊衣物回收成為真正綠色環保的公益項目。

相關焦點

  • 舊衣物捐贈箱裡的衣服去哪了?說好的獻愛心卻成了黑心買賣
    街頭的舊衣物捐贈箱是生活中獻愛心的便捷方式,也幫我們解決了舊衣服的煩惱,但我們極少去追究舊衣物捐贈箱的衣服實際用到何處。據投放方的工作人員所說,這些舊衣物捐贈箱的衣服被工作人員收走後,將經過一番清洗、消毒,再捐助給一些貧困地區。
  • 街上的舊衣愛心捐贈回收,是愛心的力量!還是唯利是圖?
    那街頭有印著舊衣捐贈回收箱是怎麼回事呢?綠色,低碳,循環,節能環保——這些元素並不是抽象的概念,它們已經滲入了我們的日常生活。最近兩年在四川各地,無論是社區還是繁華街市,各色標明「愛心捐贈 舊衣回收」的回收箱如雨後春筍般出現,解決了居民家庭處理舊衣物時「留之無用,棄之可惜」的煩惱,回收後的舊衣物在經過清洗消毒後也可以再生利用。「家裡有很多舊衣服不知道怎麼處理,有些衣服還不是很舊,平時也有想捐贈的想法,卻也不知道怎麼捐。」
  • 社區舊衣回收應規範透明
    據報導,在一些社區出現的舊衣物回收箱暗藏貓膩,少數人和機構打著慈善的名義,開展舊衣收集、處理業務,卻將回收的愛心衣物拿去變賣或深加工牟利。每到換季,一些家庭清理衣櫃就會產生大量的舊衣服,舊衣服如何處理讓很多人頭疼。
  • 街頭回收的舊衣物去哪兒了?有市民擔心變成「黑心棉」
    「新三年,舊三年,縫縫補補又三年」的時代一去不復返,舊衣如何處理已經成為很多市民無奈的難題。市民黃女士選擇將成色較新、質量較好的留下來送人或捐贈,剩餘的則交給上門回收舊衣物的小商販們,「不圖賣個幾塊錢,關鍵是能廢物利用,可是,這些小販會不會將收來的舊衣物變成黑心棉坑人呢?」黃女士對此很擔心。
  • 小區舊衣回收有貓膩!愛心人士很氣憤,售賣居民愛心2.6元一斤
    ,這種收來的衣服,都被轉賣到偏遠山區,以不同價格出售,一般都是多少錢一斤,不過是不是人云亦云,就有熱心人士進行了測試,結果卻出乎意料其實,這種「舊衣回收箱」很常見了,在筆者的小區,就有好幾家公司投放的,一般顏色有好幾種,有的是綠色,有的是藍色,還有的是紅色,總之,有好幾個,曾經筆者也把不穿的衣服洗乾淨疊好後投放景區,希望能給有需要的人,或者回收再利用,自從聽說這個是被回收然後賣掉的時候
  • 愛心?生意?街頭出現可疑回收舊衣「綠房子」
    2019-01-22 11:43 | 浙江新聞客戶端 | 記者 潘旭萍執法人員處理仿冒「綠房子」回收舊衣本是一件好事,既讓大家穿不完的衣服有了好去處,也奉獻了愛心、參與了環保。可近日發生在台州溫嶺的一樁事,卻讓很多人開始質疑:我的愛心被拿去做什麼了?近日,溫嶺市綜合行政執法局澤國分局發現了一批可疑的舊衣回收箱,模樣和慈善總會的捐衣箱類似,唯獨缺少所屬單位、聯繫方式等信息。可疑的箱子一經查處,執法分局就陸續收到了各地群眾的舉報:我家樓下也有!有的放了好幾年,有的才短短數月。
  • 泉州:舊衣回收疏於管理遭賊手,愛心公益變生意!
    2018年11月下旬,三明人曾某駕駛麵包車在晉江市區各小區轉悠,發現了這些回收箱,就偷走裡面的舊衣物賣給回收站。當月19日,兒童基金會的志願者陳先生回收時發現衣物銳減,懷疑有人偷取衣物。於是,他向基金會申請購買了一個定位裝置,放置在回收箱的衣物裡。果不其然,次月8日,他發現定位裝置移動了。他一路追蹤來到晉江磁灶鎮一家舊衣物回收站,循跡抓獲了曾某。
  • 回收舊衣物內幕被揭,打著「公益」的幌子賺錢
    掩埋:目前在服裝中佔比高達60%到70%的化纖類產品,混在生活垃圾裡被填埋後難以降解,會汙染土地資源。焚燒:大量衣物經不規範焚燒,可能會產生有害氣體,味道刺鼻,汙染環境。除此之外,焚燒舊衣物也需要消耗大量的煤炭、電力等能源。
  • 愛心衣物丟地上、箱子緊挨垃圾桶 濰坊舊衣回收箱管理待規範
    隨後他向記者出示了幾天前這個回收箱的照片,從照片上可以看到,回收箱內已塞不下衣服,而旁邊堆放著好幾袋等待回收的衣服。「像這種情況我見到了好幾次,每次都得打電話通知回收單位,讓他們趕緊來清理。」譚先生告訴記者,「現在晝夜溫差很大,這些洗好的衣服在地上放上一晚上,就會變得很潮溼了。為了獻愛心,我們都是提前把衣服洗好、疊好,然後用袋子裝好。
  • 舊衣回收,公益還是生意?
    線上捐贈一般是上門回收,包郵捐贈。我原以為我獻出去的每一件衣服,最終都能找到他的新主人。很久以後我才明白衣物回收箱不是愛心捐贈,是二手衣物回收。一般來講,國內回收的舊衣服,僅有10%完成了它捐贈的使命,成為貧困地區人們的「新衣」;20%進了回收工廠變成蔬菜大棚的保溫材料一類的東西;剩餘的70%出口轉售,最終則流往非洲大陸地區。
  • 舊衣回收 | 「衣」舊情深,愛心暖流
    2018年4月21日下午,中山大學新華學院經貿學院夢飛揚志願服務隊的志願者們協助愛心協會展開舊衣回收的環保公益活動。志願者們正走向宿舍樓活動途中,志願者們熱情滿滿,耐心地向每個宿舍的同學們講述舊衣回收活動的意義。
  • 舊衣回收箱魚龍混雜 我的愛心放哪兒才靠譜?
    近日,市民蘇女士想處理掉家中的部分舊衣物,不料在選擇投放適合的舊衣回收箱時,發生了「選擇困難」。隨後,她致電「黨報熱線」88869996提出疑惑:如今,我市存在紅色、藍色、綠色等多種顏色的舊衣回收箱,有些箱子下面還沒有機構的標註,我到底該投放到哪種箱子才最靠譜?  存在相似疑慮的還有網友「美麗平陽」。
  • 廣州保潔美公司舊衣回收箱被叫停
    廣州市民政局則表示,他們高度重視媒體報導,鑑於目前情況,已經要求市捐贈站暫緩將二手衣物交由保潔美公司處置,待全面核查後再作進一步決定。民政部門正對保潔美公司在社區設置舊衣回收箱情況作進一步核查,如有違法違規募捐行為,將依法查處。
  • 【以案說法】 愛心「捐衣箱」新騙局!背後的貓膩讓人難以置信!
    你們有沒有發現自己家附近到處遍布著一些舊衣服回收箱子小區門口有一個、路口有一個一條路上有好幾個捐衣箱都不足為奇而且他們都統一會在箱子上標明衣服回收回來是用作公益或者環保處理家裡堆積如山的衣物總會被老媽說
  • 愛心捐贈變黑心買賣:以慈善之名回收舊衣論斤賣,連部分愛心回收桶...
    你獻的愛心,或許被變成了「黑心」買賣。無論城鄉,舊衣回收箱隨處可見,而近年來不少媒體都報導過,這個其中存在部分假借慈善之名回收舊衣,背地裡卻將回收的舊衣論斤賣的行為。不久前,四川資陽市雁江警方破獲的一起盜竊案更讓人感覺匪夷所思。
  • 廢舊紡織品處理將是筆大買賣 正規化回收利國利民
    人們購買衣服的頻率越來越高,如何處理舊衣著實是一個問題。快時尚品牌H&M在淮海路門店地下一層的收銀處放置了一個綠色箱子,綠底白字寫著:不要讓時尚被白白浪費!他們呼籲舊衣回收再利用。事實上,95%的面料和衣物都可以被重新利用。
  • 福州小夥日收1噸舊衣成「回收王」 較好衣物用於捐贈
    近段時間,不少住在倉山區江南水都的居民注意到,小區內多了幾個「綠箱子」——舊衣回收箱,有的居民點讚,有的則抱有質疑態度:「箱子上沒任何聯繫方式,舊衣去向不透明。」近日外地媒體曝光《上海6000多個舊衣回收箱的利益鏈:以公益為名每月或獲利百萬》,這讓更多市民擔心,福州的舊衣回收箱是否也存在貓膩?
  • 舊衣回收箱的衣服去哪兒了? 捐贈+環保再利用
      文/圖 半島全媒體記者 劉笑笑  最近,青島氣溫升高,市民都穿上了短袖,一到換季,舊衣回收箱裡的舊衣物會明顯增多。記者調查發現,不少市民會有這樣的疑問:我放進舊衣回收箱的衣服到底去了哪裡?近日,記者探訪島城多家舊衣回收組織和企業,揭開謎底。
  • 菏澤多小區設「舊衣回收箱」 回收的衣物流向了何處?
    」,平時市民會將不再需要的二手衣物放進箱內,希望為慈善和環保事業獻上一份愛心。小區裡這些舊衣回收箱裡的衣服究竟流向何處?4月15日,大眾網記者走進多個小區,對「舊衣回收箱」的衣服流向進行了調查。居民對舊衣物流向持不同觀點,想捐又不安心日前,有熱心網友向大眾網記者反映了自己對於「舊物回收箱」的看法,居民對「舊衣物回收箱」持不同觀點。
  • 舊衣回收箱從哪來 收的愛心衣到哪去
    她介紹,這些紅色的愛心衣物捐助箱是共青團昆明市委、昆明市青少年發展基金會在昆明市多個小區設置的,對舊衣服回收,經過處理再利用,既減少了環境汙染問題又充分利用了資源。據悉,青基會舊衣回收項目在昆明市民政局監管下運行,舊衣回收箱通常2天清運一次,衣服比較多的時候可以讓小區物管打電話通知清運。段女士告訴記者,一般8成新以上的衣服需要經過按季節、性別、年齡段進行分揀、消毒處理後打包,由昆明市各級團組織、社區街道、志願服務組織根據所在區域鄉村學校、特困群眾年齡、人數等實際情況,根據季節對需要幫助的人群進行實地捐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