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聲NS0雖然是款入門塞,調音卻是老燒喜歡的風格——清新、耐聽

2020-12-15 影劍評測

很多HIFI音頻廠商在耳塞的商品描述中或者包裝盒上都會帶上頻響曲線圖,對於專業人士可以從這張頻響曲線上看出調音的大概風格,但對於普通的用戶來說也就看個熱鬧。大體猜一下就是有了頻響曲線一般就比較牛。

我個人覺得:頻響曲線的作用主要還是給開發工程師看的。對於消費者來說,頻響曲線的意義沒有那麼大。調音曲線千千萬,不管哪種聲音有人喜歡就一定有人不喜歡。即便是現在最火的哈曼和音特美曲線也不會例外,區別只在於哪個喜歡的人更多。

自然聲.傑長老比較偏向於哈曼曲線,最近推出了兩款接近哈曼曲線的塞子NS0和NS4,NS0已經上市,而NS4還沒正式上市。這兩款塞子定位都是入門級初燒,價格比較便宜NS0在200左右,而NS4可能也就在500左右。從這一張圖來看看NS0的特點:

開箱:

我個人屬於實用派,不太喜歡看參數,直接看實物。外包裝比以前有提升,一眼可以區分開DIY的廠商。配件就是這個透明塑料盒裡的耳帽了,數量還是比較多的。我也沒有細數到底有多少對,大體看一下有三種耳帽。

NS0的腔體採用桶裝形設計,跟Final E4000和E5000非常的像。只是在尾部多了紅、藍兩個圓環,用來區分左右。

塞子的腔體採用全金屬CNC鋁合金材質,配色只有一種鋁合金本色。腔體側面鐳射鵰刻了NS audio字體,字體有點偏大偏細。

要說外觀算NS0隻能算中規中舉,相比之前幾款產品有那麼點進步,但要拿出去這顏值還差那麼點意思。比同樣採用Final E系列設計的鑠耳 Singer,在顏值和工藝上還是差了一截,但畢竟價格也要相差一倍。顏值方面也一直是自然聲的軟肋。

NS0採用的是MMCX接口有三種不同的線材搭配,最普通的銅線、鍍銀線(白絲線)、銅線+BT01藍牙線,對應三種不同的價格158、208、308。根據自己喜好選吧,我手上這款搭配的是鍍銀線。

聽感:

雖然NS0是一款入門級的塞子,但它的調音是按老燒的聽音喜好來調的,有點NS52的味道小清新的風格。雖然可以幫助初燒培養正確的聽音取向,但不一定是初燒喜歡的,想要的那種聲音。

NS0聲音比較通透乾淨,對於初燒來說顯得過於乾淨了,有點偏動鐵的感覺。但是相比動鐵來說要顯得柔和順滑些。

低頻的量感偏少的基本就是起到點綴的效果,氛圍感非常淡。動態也偏弱些,不是很有氣勢。但好在凝聚感和彈性還算不錯,也不會覺得低頻鬆散無力。

人聲在三頻中要略凸出一些,聲底不厚但也不薄。音色上女聲要更好聽,亮而甜但不豔,有點點偏年輕。齒音控制還是比較好的。

高頻亮而不刺,具有一定的延伸。解析力還算不錯樂器的細節還是表達的比較到位的,但沒有刻意突出解析。層次感也還行,聽一些電子樂也不會顯得凌亂。

NS0的調音簡單一句話概括就是通透、明亮、自然、耐聽。

作為入門級的塞子,我覺得NS0的聲音並不是很抓耳。對於初燒來說沒有TINHIFI的T1 PLUS那麼有吸引力,T1 PLUS在低頻的量感把握的還是比較好的,充沛而絲毫不肥膩,有著較好的動態和氣勢,氛圍也有感覺,聲音更為討喜符合初燒的喜好。T1 PLUS在人聲上就沒有明顯的偏向性,相對較為中性,高頻會有點點受低頻的幹擾,細節的清晰度就顯得略微遜色些。

總結:

NS0是依據哈曼曲線調音的,聲音屬於比較自然、耐聽的,這種調音風格比較符合老燒的口味。對於初燒來說這樣的調音可能不夠抓耳,沒有那種突出低頻或者高頻的塞子那麼有吸引力。據說NS0會跟NS52一樣,會推出低頻版這也是非常有必要。

NS0這樣的調音有點老燒給初燒指引意思,這樣的調音就是發燒的終點,可以少走一些彎路直接退燒了。但對於初燒來說TINHIFI T1 PLUS的聲音更為討喜、抓耳。只有自己親自試過各種風格的聲音,才知道哪種聲音才是自己最喜歡的。

順便提一下偶爾間的發現,如果覺得NS0的低頻少可以換個耳帽,換上AET07的耳帽,低頻量會有點加強,但整體的亮度會削弱一些,可以試試看。

相關焦點

  • 基於美國哈曼曲線調音的中國大白菜價微動圈耳機自然聲NS0 評測
    中國成都自然聲品牌「傑長老」身份多元,橫跨音箱、耳機、媒體、樂評人、廠商、工程師、奶爸等諸多領域,超人屬性,常令人嘆服。近日(2020年11月),傑長老的自然聲又發新品,即NS0該型號售價很低,大概在150到200元之間,是自然聲迄今最便宜的入耳式有線耳機。
  • Fender入門塞Nine,雖然便宜但真香嗷
    Fender全名是Fender Musical Instruction Corporation,簡稱FMIC,她的中文名字是芬達/芬德,成立於1946年的Fender現在已經70多歲了,作為世界上第一家推出商業化實心電吉他、電貝斯的老廠,Fender在樂器上的造詣無需多言。
  • 10款主流在售高端平頭塞橫評,鐵三角掉鏈子了
    這款東皇是黑炎之前ZEVEXY最有名的一款平頭塞,阻抗高達493歐,個人本文展示的是舊版東皇,撰寫此稿時發現已經更新為新版東皇和銀皇了。 耳機本身沒什麼說的,雖然只有800來塊的定價,無論腔體的細膩還是線材的精緻感覺已經是國產千元級的了,這些小廠用料基本上都是很奢侈的。
  • 實力詮釋精巧聲美匠人之作——final E5000及E4000耳機品鑑
    其中值得一提的是,作為final E系列的最新升級旗艦之作,final E5000在去年曾獲得廣州國際音響唱片展3千元以下"十佳耳塞"這一銀禧大獎,而採用相同單元調音風格不同的E4000性價比則更為突出,因此開箱品鑑前筆者還是相當的充滿期待。
  • 窮燒福音:目前最便宜的鍍鈹振膜動圈,論性價比外國貨真的沒法比
    對於一些入門級的玩家來說,有那麼點可遇不可求的意思。作為長期混跡國外市場的TIN HIFI,推出了一款針對初燒的鍍鈹振膜動圈單元T1 Plus。 T1 Plus的動圈鍍鈹面積達98%,但它的售價只有199。性價比是相當高的,對於初燒來說有福了。同價位想買國外的一些大牌也就只能買一些普通塑料振膜的塞子了。就性價比來說,國貨要強太多了。
  • 劈開渾濁還原清新,TONEKING天魁戰斧平頭塞聽音體驗分享
    前言,平頭塞那種小巧的外觀,舒適(因人而異)的佩戴,通透自然的聲音表現,還留在許多燒友的心中,同時,日漸追求素質的調音潮流使得大家都產生了疲勞,所以在這種疲勞之餘,拿起一些經典的平頭塞,細細的品味,也有許多感動;平頭塞的聲音,給人的印象大多,要麼暖而略糊,一耳朵舒服,但除了
  • 來聊聊那些觸目驚心的中高端耳機,有你喜歡的一款嗎?
    今天來聊聊那些觸目驚心的中高端耳機,有你喜歡的一款嗎?   JVC/傑偉世 FD01耳機   JVC在FD01這款耳機的腔體上使用了MMCX接口,這樣的設計讓耳機的使用更加靈活,可以更換不同線材(包括JVC自家的K2藍牙耳機線以及自己的平衡線材等),進一步增加了耳機的可玩性。當然,這樣的設計也方便燒友們根據需要為耳機升級線材。
  • 一份老燒的推薦信——HIFIMAN TWS800 YES!
    作為一名老燒,曾經的炸藥包(無損播放器,耳放捆綁)都已經出掉,家中的大耳機,臺式耳放,臺式CD都已經塵封,惠威的,天朗的音響,已經淪為電腦多媒體以及客廳給兒子看獅子王等節目的發聲工具,工作很忙,給自己聽音樂的時間很碎片化,本來還能安慰自己,返璞歸真,平常隨便用air pods應付一下,專注音樂本身,但是時間久了,確實欲求不滿,總覺得差了那麼一點什麼。
  • 【燒友點評】磅礴之聲———淺談奧萊爾便攜耳機放大器AUNE B1
    這算是本人的處女貼,入燒兩年多,第一次寫評測,一些專業術語的使用可能不太恰當,聽感可能與他人有所出入,如有疏漏,請多多包涵。簡單談一下第一印象。我收到的這臺B1是黑色的。我在購買絕大多數帶屏幕的數碼產品傾向於黑色,因為喜歡追求極致的息屏美學。
  • HIFI老燒都熱衷於「膽機」?入門體驗「膽味」知識都在這裡
    然而對萌新來說,這可難倒了,這種有點像RGB風格的放大器與市面上普通的放大器有什麼區別?這些像電燈泡一樣的管子插上去真的能改善或者提升音質嘛? 嗯!沒錯,這就是提升音質用的,是很多燒友口中的膽機。
  • 告別沉悶耳罩 夏季首選清新耳塞大搜羅
    夏天如何選擇一款給力的耳塞產品,有哪些給力的耳塞,朋友們應該選擇那些耳塞,在本次的推薦當中朋友們都能找到。下面就讓我們一同來看今天的夏季首選清新耳機大搜羅吧!雖然是四單元動鐵耳塞,但是並沒有局限在傳統動鐵耳塞的一板一眼聲音偏冷的套路當中,而是在動鐵的基礎上調出了溫暖的聲音表現,這種調音的做法也更迎合了我們的耳朵,聆聽曲目也變的更加的多元化。
  • 簡聊:入門HIFI(High-Fidelity)
    要做到完全還原聲音是很難的,這就使HIFI廠商們需要對設備進行調音。不同家的調音不同,有的還原,有的耐聽,其中不乏走火入魔的(某B耳機)。好的調音能符合更多人的審美,能使音樂更好聽。反之,差的調音會使許多音樂變味。比如把低頻拉的很低,造成不懂的小白乍一聽很帶感,但既不耐聽,適合的樂種也少。目前許多堆配置的HIFI廠家不入流,就是在調音上比不過森海,索尼,鐵三角,拜亞動力等大廠。
  • 阿思翠的五代平頭塞——Lyra Nature
    截至最新款的Lyra發布,已經是阿思翠第五次推出平頭耳塞產品,並且每一次的升級都伴隨著非常用心的細節改進,作為一個曾經帶領我入燒的品牌,我很欣慰地看到他們還在做著可能賺不到錢,卻能讓平頭愛好者繼續看到一絲曙光的事。
  • 一款比藍月亮還藍的HIFI小鮮肉——QDC海王星
    盒面沒有過多冗餘的介紹,左下角寫有些款塞子的適配器材,也由此可見,這是款定位於手機聽音的配塞,適合入門的HIFI燒友。在包裝上,QDC海王星採用了側翻蓋式的包裝,打開盒蓋,耳塞被縛在厚實的珍珠棉上,底部的淺藍色寫有「QDC」字樣的長方形盒子實則是個「大禮包」,欲知何物,且看下文分享。
  • 黑色記憶 日本CD隨身聽的陰謀 耳機行業雜談 燒友的可悲與幸福
    買個喜歡的耳機,有時音質真的不是主要因素,看到顏值很高,性能很強的,你覺得符合自己基本的心理需求,那就買。真心希望黨派林立的發燒友們不要再幹涉Beats用戶的購買決策。我也希望很多消費者能真的看清自己,你對自己真的了解,才能買到真正符合自己需要的耳機或是其他物品。三、入門級?低端?
  • 舒適耐聽:SONY/索尼 XBA-N3AP入耳式圈鐵耳機測評
    包裝盒的體積不算大,相比起一眾國產耳機喜歡的大號包裝來說,N3AP這種也只能算是入門級耳機所喜歡的樣式。包裝盒也沒什麼特別,拿去封套以后里面是一個天地蓋的內盒,打開內盒就能看到耳機本體了。N3AP還有一個同門的N1AP,那款產品的定位略低一些,在調音上也有些區別,這裡不再講述。N3AP與N1AP最大的區別就是前腔部分的顏色。索尼一向都喜歡在外殼材質上做文章,黃銅材質的前腔在索尼看來是「上好」的音頻材料,也被索尼用來對產品進行價格區分。
  • 3000字教你618不交學費.三年燒7w、LS200退坑的燒友經驗分享
    1、不要有裝X的心理;我一開始玩耳機就是為了裝X,很追求牌子,總覺得森海就一定比鐵三角高級,而且到了最後,只會變成比價格了;2、明確自己想要什麼 ;很長一段時間裡,我非常不清楚自己想要什麼,什麼聲音風格、什麼外觀、什麼佩戴、什麼價位,這些都需要仔細想想,一定要找到適合自己的;3、別跟風;我喜歡跟風,經常看見別人說什麼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