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成都自然聲品牌「傑長老」身份多元,橫跨音箱、耳機、媒體、樂評人、廠商、工程師、奶爸等諸多領域,超人屬性,常令人嘆服。
近日(2020年11月),傑長老的自然聲又發新品,即NS0
該型號售價很低,大概在150到200元之間,是自然聲迄今最便宜的入耳式有線耳機。很明顯,這是為搶奪「學生」市場去的。由此也看得出傑長老拓展品牌勢力的野心。
NS0造型延續了品牌一貫的直男審美,即「差不多就可以了」和「音質好就行」。
具體到實物,則是一種質樸中透著科技,科技中透著牛氣的感覺。
官方表示,NS0按照哈曼曲線調音,既能符合大部分人審美,又能比較好的還原錄音,而在素質上,以「微動圈」(6mm石墨烯單元)小體積實現了大聲場、好人聲以及中正均衡的聲底,想必也會勾起不少初燒的欲望
為顧及不同人需求,NS0拓展了SKU。
分別是銅線版(黑線)158元、鍍銀線(銀白)208元以及藍牙線版(308元)
其中的藍牙線版是否附贈耳機線暫不得知,具體可問淘寶客服。
自然聲的耳機一向訴求乾淨、自然,這與我的聽音喜好也有重疊。
此外,有時遇到不好評的聲音,我也時不時會對比下自然聲的耳機,將其視作「尺子」、「參考」。
NS0的包裝盒就基本是個扁扁的正方形,正面普通,背面有大量的使用需知。
可能傑長老也知道低音不多的NS0會面對一批小白的「質問」,故而在包裝背面特別提示「套」的重要性,即「儘量使用大的耳機套子」,哎,也是辛苦了。
對這個石墨烯單元,傑長老認為100小時的「煲機」會提升「聽感」。
由於person近期也沒多少時間為一款產品慢慢煲機,故無法「遵從」了。
但幸運的是NS0初聽就很好聽。這種好聽,告訴我,這塞子不必刻意去「煲」。
和今年大火的微動圈餘音GY-10一樣,NS0也給了很多耳套,另外還給了個布藝收納袋。
我拿著這個袋子對比了下以前NS3R收納袋,發現新的這個更白淨。好評。
夜裡簡單拍拍。
上面是千元級的經典型號NS5MK2,左邊是餘音GY-10,右邊就是本次談的NS0了。
左餘音GY-10,右自然聲NS0
線材部分,餘音的彈力大些,因設計的緣故,視覺上也更晶瑩點;
自然聲的線明顯更柔軟,容易盤成圈,並服帖的趴在檯面上。
粗細程度貌似差不多,但細看的話,NS0主線部分更粗點。
兩者的插頭保護殼、分線器外殼在表層工藝處理上都不一樣,餘音有些鏡面的意思,自然聲則是亞光的磨砂銀。
腔體材質方面,餘音GY-10是不鏽鋼,自然聲NS0為CNC的鋁合金。
體積方面,餘音的更mini,自然聲的明顯大不少,很長。
腔體表層工藝方面,GY-10的細膩拉絲更漂亮精緻,自然聲表層沒有更精進的加工,相對普通。
以適度的距離觀看,GY-10很精美,也給人很好用,好戴的感覺,當然這也是事實,入耳「即化」不是吹。它那超小的體積也幾乎永久告別了「脹痛雙耳」的問題。
自然聲NS0雖說也微動圈,但腔體明顯更大,不過,它的橫切面直徑並不比GY-10大多少,所以「脹痛」這種情況,我覺得也很難發生。
MMCX端子,接口可360°旋轉。
對這條線插拔了一兩次,感覺穩定性很好。
哦對了,似乎是膨脹插針。公頭、母座的做工都很不錯。
白熾燈下看NS0,還是比較精美的,其腔體一側有雷射蝕刻的銀白色品牌logo,多少也起到些「點睛」的作用。
另外,左藍紅右的標識也是NS0腔體尾端的封口處。設計還是合理巧妙的。
尾端反光
導音管下端和腔體上方都有1個「洩壓孔」
導音管的音嘴處,有被一層金屬網覆蓋,空隙間距較稀疏。
嗯,對比下我前陣子推廣的黑塞H3,這倆挺像。但實物細節差異也挺多的。
篇幅原因不方便談太細,就說下腔體差異吧,自然聲的雖說也挺大,但主要是偏長,比H3更長一點,有趣的是H3又比NS0偏粗,它的橫截面直徑比NS0又多了大約1到2mm
好了。談音質。
易推性:大概是H3略勝NS0,NS0明顯好於GY-10(基於IPHONE XR直推)
音色方面,三者差異比較明顯。
黑塞H3從中音到低音結像更深邃厚實,中高頻稍顯銳利,同時也使得人聲略衝,但全頻瞬態、動態、凝聚力相對最出色,在聽一些節奏強勁或有爆發力的音樂時,它最能感染人,聽感在三者中是最容易炸,最容易燃的那個。
餘音GY-10相對黑塞H3略保守,但結像更穩健紮實,齒音控制也要稍好於H3,低音規模也算不錯(套要選好),整體解析、力道、平衡感都沒什麼可挑剔的,除非是想感受H3那種高衝擊力的音色,否則GY-10都是特別適合初燒選擇的。
至於自然聲NS0,果然是「大聲場」,它的橫向和縱深都很不錯,特別是橫向,那種舒展、寬廣的感覺,可明顯緩解聽覺「壓力」,基於「鍍銀線」的NS0在解析的呈現上,差不多也是三者中最好的,給人一種自然和明晰感,又因氣質悠然,韻味上也頗為輕鬆寫意。但在表現時下熱門的現代流行音樂時,它的節奏感(力度和下潛)相對不如黑塞H3,低音厚度也稍稍遜於餘音GY-10,此時的NS0會有些不夠帶勁。
除此之外,用NS0聽小編織演奏時,除卻鼓聲部分,這款耳機對樂器組的分離、自然度、層次感呈現都還是相當好的,有明媚爽快之感。且在這方面,它也是三者中最強的那個。
總體來說,自然聲NS0還是個主打「解析」的耳機,它線條略細,背景夠黑,凝練精緻,能量略偏中上盤。
它有別於餘音GY-10的自然、柔和、略流行,黑塞H3的深厚、勇猛、大氣魄。展現的是獨屬於自己的寬鬆、遼遠和晶瑩。
不過,以上均是基於鍍銀線的評論,至於銅線,不出意外的話,解析感勢必會下降,中低音部分能量很可能有增強,推測也更適合時下的「流行樂」。
最後,再追加下NS0對比自然聲NS5MK2(1000元)的聲音對比,我本人是很推崇NS5MK2的。
也許是這倆耳機都強調「解析」的緣故,它們的結像也都很明銳,聽感上都「線條感」十足。簡單聽的話,NS0甚至不亞於NS5MK2。「欺騙性」很強。
但若細聽,NS5MK2在中頻的力度、飽滿度上還是更好的那個。當然,這才是「自然」的最終呈現,所謂「清晰」也不應以「脆爽」的單薄(NS0相對單薄)呈現,更應該是有血有肉的清爽才好。
可是NS0畢竟便宜啊……花200多塊錢就能感受如此純澈自然的聲音,目前也是極罕見。所以,若真窮,就拿NS0作為樹立正確聽音觀的入門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