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於超跑概念設計 能聽交響樂的降噪產品 英國的碳纖維耳機來了

2020-12-16 大person

看膩了索尼、BOSE的主動降噪頭戴耳機刷屏,今天談談逼格再高一些的英國超級品牌B&W的PX7。

PX7是B&W今年主打的旗艦級新品,我是除夕前搞到手的,到發文日也算體驗了挺久。

感觸較深的部分我會寫的細一些,不是太熟悉或沒有摸透的,我會簡單描述。

包裝如上。

有塑封的,盒子挺大,盒內部的紙面上貼有黑色海綿,起保護作用

背面。

PX7的性能特點如上。

另外,PX7的總續航,官方說是30小時,以我實際使用會再短一些,但至少20小時。

因在耳機與雜談廣州展會上見到的銀色PX7實物並不夠好看,我最終選了灰色,好在真機確實比銀色要再酷炫些。審美上,我可能是保守慣了。

這個盒子比較帥,布面,質地較硬,一端有品牌logo,浮雕狀。

打開。

PX7出廠就這麼包裝的,盒子裡面就是耳機。此包裝方案這幾年也挺流行,也不知是誰最早引領起來的。很方便。

展開。

裝耳機的那部分,中間有個彈性的袋子,裡面鼓鼓囊囊的放著兩條線

左邊這個是TYPE-C充電線,也可USB接電腦聽(感受PC-FI),音質比無線要稍微好一些,注意是稍微,右邊是傳統的3.5mm耳機線,連各種帶耳機孔的播放器,音質不會比USB接電腦那種更好。

我所接觸到的,絕大多數藍牙頭戴耳機都沒能讓有線音質明顯超越無線,通常,它們在藍牙下的聲音才是最完美,最自然的。

PX7的設計比較內斂,也比較有藝術感,比如碳纖維支架上,那「斑駁鏽跡」提升了質感和品味

布面、啞光、不同質感的深灰色、獨特的外輪廓曲線、基於超跑的設計靈感

像PX7這種靠一根支架連耳罩的設計也挺稀有的,轉動耳罩時,那感覺很特別

耳罩面板飾片光滑,有一定弧度,啞光,根據光線角度不同,它會在深灰、黑、淺灰之間變化。

不能像索尼高端頭戴、森海饅頭系列頭戴、BEATS頭戴那樣摺疊。算是遺憾。

耳墊慢回彈材質,內側揚聲器單元的格柵有特別為聲學設計衝耳的角度,視覺上一側有凹陷,耳朵正好嵌入進去,舒適度算不錯,較優秀,我戴眼鏡,眼鏡腿會被稍微壓痛一點,但也能接受。

悶感稍好於索尼WH-1000XM3,上下(垂直)尺寸是完全扣住耳朵的,給人緊湊而準確的感覺,這和索尼MDR-Z1000頭戴監聽挺像

左側一個按壓式按鈕,負責降噪,每按一下或是連續快按兩次都會有英文語音提示,分別是noise cancelling low、auto、off、high,意思分別是「低等級降噪」、「自動判斷環境噪聲並提供合適降噪」、「降噪關閉和高等級降噪」。應對現實中的場景足夠了,這按鈕按下和功能回饋的間隔也挺短,我是比較滿意。

off模式下,音質似乎稍有下降,表現在瞬態、動態稍微弱化,聲音欠缺立體感,稍顯乏味,若降噪開啟,不論等級如何,音質會變得更有層次和色彩。

右側開機按鈕是推動式設計,不是按壓式,我覺得這種更好。

播放、暫停、接掛電話、調音量、換曲的傳統三大鍵緊挨著,操作邏輯和蘋果系耳機(beats、earpods)的按鈕一致。也是我很喜歡和適應的。

PX7更讓我喜歡的是放下耳機,音樂暫停,再戴上(不論隔了多久),只要前端設備的藍牙沒關閉,耳機就會繼續播放原來的歌曲。

logo很加分,算是點睛之筆。美感+++

這耳機的布面是防汙納米材料的。一個月的時間裡,它外表還和當初買回時基本一致,不錯。

關於降噪:

這部分不大容易很細緻的寫出來,且目前疫情肆虐,也沒法出門,只能簡單做下室內實驗了。

過程中有一些新發現,畢竟我以前也從未這麼比較過,這次挺感慨,相信也會對買家們有所幫助。

實驗條件:在我身邊一米多遠處,擺上TEUFEL ROCKSTER GO藍牙音箱,將音量開到8成水平,實際聽感聲壓約100dB左右級別,這音箱低音和中音都很有力,飽滿。

對比微動圈有線入耳式(袖珍腔體)——KINERA TYR

類定製有線入耳式(較大型腔體)——QOA粉色佳人

有線監聽頭戴——索尼MDR-7506

同類型的其他品牌無線頭戴式耳機——dyplay urban traveler和V-MODA CROSSFADE WIRELESS

不開音樂的情況下,頭戴PX7和類定製入耳QOA耳機在隔離噪音的水準上差不多,細聽的話,QOA略領先(換隔音耳套會好更多)

播放音樂(音量7成),不開降噪功能時,頭戴PX7對實驗用音箱中人聲的壓制遠落後於同樣音量7成,純物理降噪的QOA耳機,即此時QOA耳機能讓我沉浸在音樂中,而PX7,我必須開到相對QOA明顯更大的音量,才能不被那臺音箱的中、高音幹擾。

播放音樂(音量7成),開啟降噪High等級,頭戴PX7對外界音樂中的低音段壓制很好,但對藍牙音箱中音、高音的壓制仍未明顯超越同樣情況下的QOA入耳式。PX7內的音樂會被那臺音箱的中、高音幹擾,影響正常聽音樂。不過,通常交通環境下,外界環境中恆久出現的都是低音和中低音部分的擾人響聲,所以戴著PX7出門,也還是有明顯作用的。

總之,開啟主動降噪時的PX7更多的是去除「低頻噪聲」,且去除的很明顯,同時,它會適當讓外界環境中的人聲呈現邊緣模糊(銳度變低)、響度降低,線條細化的細膩效果。但同時,我也發現,類定製耳機在隔音能力上,與降噪頭戴耳機相比似乎並不弱,這可能也是這幾年中高端價位,入耳式類定製HIFI耳機蓬勃發展的原因之一。

以對中音、高音的壓制,我覺得它要稍遜於索尼WH-1000XM3,可惜這次WH-1000XM3不在身邊。但對低音的降噪效果,可能和索尼1000XM3差不太多。

不開音樂的前提下,頭戴的PX7物理降噪要稍微好於入耳式的微動圈耳機KINERA TYR,其餘測試條件下,參考對比QOA,結論近似。

對比三款頭戴式。

這裡面佩戴舒適度(柔軟度)、密封性最好的是國產的價位也最低的降噪頭戴耳機dyplay traveller 2.0(659元),且在我目前這有線的測試條件下,它對全頻段響度的壓制能力是要超越B&W PX7,這挺明顯,也超乎我預料。耳墊,耳罩的設計似乎也在起作用,這款耳機的物理降噪、主動降噪結合後的效果是更容易讓人有「安寧感」,我比較確定的是,在大學自習室或是宿舍裡用這款會有更好的效果。比如室友打呼嚕時,PX7不論物理降噪還是物理+主動合起降噪都難以壓制這種聲音,而dyplay只需物理降噪(只是戴上)+播放輕微響度的音樂就能克掉它。

至於純粹對低音的壓制,我暫時不好說誰最好,暫時不說結論。只是感慨dyplay這款頭戴有些牛逼,性價比很好。

合影。

物理降噪方面,PX7略落後於V-MODA CROSSFADE WIRELESS和索尼7506,但落差不是明顯的。再就是,這三款頭戴耳機的「物理降噪」都不如國產dyplay這款。

所以,B&W PX7的降噪特徵,暫時在我看來就是「準確」的隔離「噪」聲:

所謂「準確」,是指PX7會對環境聲中的低音和中低音強壓制,而隔離「噪」聲中的這個「噪」指的是,它只保留外界純淨、響度弱化、邊緣柔和的中音和高音,類似讓原本髒汙且衝擊力很強的水流被過濾為水速減緩、純淨的小溪。大概就是如此。

由於測試條件、時間以及個人精力都有限,只能談到這了。

對我來說,勉強是夠用了。如果你是非常注重降噪,那就選索尼。PX7主打的還是音質,音質第一、降噪第二,它和索尼的側重點排序相反。

音質方面:響度中規中矩,沒有特別強,但周圍安靜的條件下,這個響度也足夠用了。

支持aptX。

一耳朵就能感到它是走高解析路線的,分離度很好,全頻沒有哪個頻段有被特別被強調,它有優秀且優雅的聲底,會輕柔、細膩,而非銳利、明亮的展現樂器高頻段的泛音,氣勢不屬於「奔放」型,節奏歡快卻有一絲克制,這種紳士般的聲音調性倒是挺稀罕。

在我所接觸的頭戴藍牙耳機中,論「音色好聽」,它和B&O H4、JVC SD70BT、SONY WH-CH700N、V-MODA CROSSFADE WIRELESS都可以排在第一梯隊,但論素質,尤其是高音素質,它大概是這裡面的最強水平。

如果你喜歡優雅的,稍顯慢速的音色,對泛音有特別偏好,那PX7是非常好的選擇,此外,低音部分,這耳機也不弱,只是它調音太平衡,顯得低音稍微有些少,不過,即便如此,也要好於B&O H4,像低音的力度感,我覺得足夠好。

因為平衡、因為高音的細膩和明晰,它的聲場也比自家的PX5(低音型號)再好些,適合演繹大量樂器湊一起的作品(大編制能駕馭),另外,由於調音理念「平衡」,它不會有特別的音染給到某些聲音,也就是說不會有某些聲音特別「毒」,它通常都是溫和、純粹、也可能偶爾有一點乾澀,但最終給出的「音樂味」都是「健康」和「大氣」的,「真水無香」了解一下,索尼ex1000了解一下。

對了,想了想,PX7也是有比較毒的時候,尤其是樂器的高音部分出來,哇…

總體上,這是個HIFI味道的旗艦級超大牌藍牙降噪頭戴耳機。

由於在2000到3000價位上,它有如此高素養的聲音,所以我tm才選了

相關焦點

  • 主動降噪或許很重要 1MORE真無線降噪耳機
    今天就為大家推薦1MORE真無線主動降噪耳機,一款具有主動降噪功能的真無線耳機。1MORE真無線降噪豆在造型上和1MORE另外一款耳機新時尚豆真無線系列產品區別並不算大,都是橢圓形的腔體+外耳撐的設計。
  • 1 More 真無線降噪耳塞:國產品牌也能做出高品質耳機產品
    1MORE真正無線降噪耳塞於今年早些時候發布,它榮獲了很多大獎,包括 2020 VGP、CES 創新和 iF 設計獎。是國產耳機裡面為數不多的高品質耳機。那麼,作為國產名列前茅的耳機品牌,1More能和他們分庭抗爭嗎?
  • 降噪和音質不可兼得?1MORE真無線降噪耳機簡測
    包裝盒依然是經典的1MORE風格,白色和灰色錯落有致的底子,淡淡的1MORE LOGO和醒目的產品圖,產品榮獲的2019德國IF設計獎、2020 CES等獎項也列於其上。除了耳機和電池艙,其他配件可謂大大的良心,耳套、耳掛、收納袋、充電線等琳琅滿目。
  • 真無線降噪耳機音質標杆,1MORE降噪豆測評
    2019年下半年1MORE萬魔聲學正式推出了旗下的真無線耳機,型號為EHD9001TA,中文產品名「降噪豆」,這款1MORE降噪豆耳機推出後就成為了市場上目前第四條ANC-TWS(真無線降噪耳機)。矽膠耳撐附送了四對,而且不同尺寸的外形是不一樣的,充分考慮了用戶外耳廓尺寸大小和形狀的差異,有矽膠耳撐可以在運動時讓耳機也保持穩固。1MORE降噪豆的耳機外殼為工程塑料材質,正面外殼有碳纖維材質,表面為高光光澤,頂部回饋麥克風的濾網為紅色,成為碳纖維外殼上很顯眼的撞色點綴,整個耳機看起來很有質感。
  • 降噪再升級 飛機上體驗漫步者TWS NB2 Pro降噪耳機
    從今年雙十一統計數據看,TWS真無線藍牙耳機的銷量實現100%的增長,尤其是帶降噪功能的TWS耳機產品,深受消費者喜愛,不過對於帶降噪功能的TWS耳機在價位方面也會明顯提升。基於對用戶需求的深度了解,漫步者於近期推出了全新的TWS NB2 Pro真無線主動降噪耳機,無論是從性價上還是產品力方面,都能夠很好的滿足大部分用戶需求。
  • 233621Trip頭戴降噪耳機評測:這降噪耳機名字看起來很獵奇,用起來...
    也許這些要素消費者並未想到,但廠商早就按照這樣的推測,紛紛在無線耳機中加入降噪功能。關於降噪耳機,我們現在能看到市場是這樣表達的:一派是老牌廠商正在或者準備進入這個市場,另一派是之前未有任何跡象的新勢力。可別以為新勢力進場就是想著「賺一把就跑」,要知道現在的消費者不僅要求提高了,見識也是見長,所以廠商沒有兩把刷子是不行的。
  • 設計舒適的AKG N700耳機,是一組優質的降噪耳機
    AKG為三星Galaxy S10系列提供耳塞,但它也有更大的產品,如降噪AKG N700NC。在原始性能方面,AKG N700NC統治著山丘之王。這款耳機已經進入我們的讀者選擇列表並且價格具有競爭力,所以讓我們看看它是如何與索尼和Bose這樣的產品對抗的,競爭力非常大,但能脫穎而出。
  • 價格超1000XM3的主動降噪耳機開箱,不聽這家永遠不知賽索尼是誰
    其實除此之外,還有一類則是既叫好又叫座,比如來自英國的頂級音響品牌B&W。B&W的無線產品個人接觸的並不多,相反它在汽車音響領域的口碑總會從各種途徑傳到我的耳邊。在音頻產品全面邁向無線時代,B&W也陸陸續續推出了好幾款無線耳機,這裡來聊聊它的主動降噪耳機PX5。
  • 降噪耳機:讓耳朵「與世隔絕」嘈雜的環境裡也能聽清「弦外之音」
    我習慣坐在電腦前安靜的用耳機聽著歌,我自己也是耳機的「發燒友」吧,然而傳統的耳機已經慢慢得改變了,發展出很多其它的分枝和流派。今天就來說一下耳機家庭裡面的降噪耳機。所以隨著外出戴耳機的人越來越多,降噪功能也就變得越來越重要,在飛機上,火車裡,據說好的降噪耳機能幫你與世隔絕,享受寧靜。為什麼說是據說?因為我也沒聽過。但是,以下是一些用過降噪耳機的網友的評價。"戴上耳機,開啟電源,整個世界都是清淨的",我被隔壁的裝修的聲音吵到睡不著覺,耳機帶到頭上的一瞬間,我覺的整個世界都安靜了。
  • 半開放式設計+主動降噪:華為FreeBuds 3創造TWS耳機新體驗
    全球首款半開放式設計+主動降噪藍牙耳機華為FreeBuds 3是全球首款採用半開放式設計同時支持主動降噪的藍牙耳機。Freebuds 3並未採用與很多真無線耳機同款入耳式設計,這樣的設計儘管少了入耳式耳機的物理輔助降噪設計,但它依然具備主動降噪耳機的性能。
  • 格調和音質的協調,B&W PX7 降噪耳機開箱測評
    在最近的幾年中,耳機這類數碼產品進行了轟轟烈烈的「無線進化」,大部分的耳機廠商都把藍牙無線耳機作為最重要的產品。在完成「無線化「的進化後,」主動降噪「成為第二個進化重點。本文開箱的來自知名的英國音頻品牌Bowers & Wilkins(簡稱B&W)最新的旗艦型號PX7無線降噪耳機。
  • 日常生活中真的有必要入手降噪藍牙耳機嗎?什麼牌子降噪藍牙耳機...
    從概念上說,降噪耳機是指利用某種方法達到降低噪音的一種耳機,目前的主流是主動式降噪耳機,其工作原理是通過麥克風採集噪聲樣本,利用降噪系統產生與噪音匹配的反向聲波,將噪音「中和」調,以此來實現降噪的效果的耳機。
  • 科普一分鐘|降噪耳機是怎麼降噪的?原來降噪耳機的正確用法是這樣
    [PConline 科普一分鐘]對比之前很多朋友都認為「耳機就是聽個響」,最近幾年由於無損音樂隨流媒體音樂平臺的盛行,消費者生活水平的提高,耳機廠商增加帶來的帶來的產品線延展,越來越多朋友會在意耳機的表現。除了聲音質量之外,外觀設計,或者是一些附加功能,都會在消費者選購的時候被考慮。其中,降噪功能可以說是受到消費者熱捧的功能。
  • 真無線新選擇 三款國產降噪真無線耳機推薦
    最近聽了一下蘋果最新的AirPods Max,發現這款耳機不光是音質出人意料,耳機的降噪效果也是十分的出色。1MORE 真無線降噪耳機    1MORE 真無線降噪耳機採用了橢圓形的腔體加上外耳撐的設計,耳機面板也採用了具有高強度且很輕盈的碳纖維材質,並且將碳纖維材質做了外露處理,看起來科技感十足,充電盒所使用的材質則與耳機不同,充電盒採用了金屬材質的設計。耳機整體配色為紅黑,看起來非常霸氣,讓視覺感受進一步提升。
  • 跟「愛豆」同款,愛奇藝iReal智能降噪耳機使用體驗
    當然,這款耳機在體驗上究竟如何呢?今天就讓我們近距離接觸這款愛奇藝iReal智能降噪耳機,看看它到底能為我們帶來哪些不一樣的體驗吧。外觀:偶像練習生同款,顏值不輸練習生在外觀上,IREAL耳機金屬環採用7系航空鋁材,經過多次打磨,讓產品煥發不一樣的光澤。並且,機身採用一線漆廠PPG(Beats的供應商)調製的特殊噴漆,保證金屬質感與光澤度,擁有防指紋效果。
  • 降噪耳機就能保護聽力?華為FreeBuds 3半開放式降噪耳機了解一下
    環境的限制,生活、工作、學習的需要,現代年輕人對耳機的依賴性越來越高。而降噪耳機的出現,一定程度上讓人們在嘈雜環境下的清楚聆聽與聽力保護之間找到了平衡。自習室聽英語做題,上班公交地鐵聽音樂,出差高鐵飛機隔絕噪音,降噪耳機出現的場景和頻率越來越高。
  • TWS降噪耳機對比:貴的就是好的?
    如今百元不到的耳機都能有樣學樣,細微之處外很難找到和蘋果的本質區別。接著是主動降噪,這也是推動各廠商推陳出新的第一生產力。主動降噪技術源自於正反聲波的互相抵消現象,耳機主動發出噪聲相反的聲波,來降低人耳實際聽到的噪聲保證安靜和聽音時的純淨。
  • 耳機麥克風市場突變,主動降噪專用麥克風成最新需求!
    一、麥克風的應用介紹TWS耳機主動降噪功能的普及也帶動了降噪頭戴耳機的發展,支持主動降噪功能的產品愈來愈多,正在朝向如耳機能通話一樣的標準功能發展。而主動降噪效果最初所應用的產品也正是頭戴耳機,並且由於頭戴耳機體積可以容納更多固件配置,以及包耳式的佩戴方式,使其更能發揮主動降噪的效果。
  • Bose700主動降噪藍牙耳機推薦,刷新耳機降噪新高度
    很多不了解降噪耳機的人經常會輕易將其歸於「噱頭型產品」,但在真正的體驗過那種「與世隔絕」的靜謐感後,便紛紛發出真香的聲音。是的,本人也是「真香」大隊一員,只因為我擁有了它——Bose700無線消噪耳機。如果你現在讓我分享一款主動降噪藍牙耳機推薦,Bose700主動降噪藍牙耳機是我的唯一且摯愛推薦!
  • 降噪藍牙耳機怎麼選?音質超好的降噪耳機推薦
    所以很多人在要購買耳機的時候都會選擇藍牙耳機,購買藍牙耳機的時候我們一般都會看,音質,續航,連接的穩定性等等要點,不過還有一點也是我們在購買耳機的時候要看的,那就是降噪功能。  藍牙耳機的降噪效果意味著耳機音質和通話的好壞,降噪效果不好的話,在聽歌和打電話的時候,就會顯得很嘈雜,聽不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