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3621Trip頭戴降噪耳機評測:這降噪耳機名字看起來很獵奇,用起來...

2020-12-16 太平洋電腦網

[PConline 評測]毫無疑問,2019年的音頻市場主題,是「無線」和「降噪」。在小編看來,「降噪」對市場的意義大於「無線」,這是因為兩個原因。首先,無線耳機並不是什麼新鮮事物,更多是以蘋果AirPods為首的真無線耳機帶來的再度增長。其次,降噪功能在消費者越來越講究自身體驗的當下,擁有相當重要的意義。也許這些要素消費者並未想到,但廠商早就按照這樣的推測,紛紛在無線耳機中加入降噪功能。

關於降噪耳機,我們現在能看到市場是這樣表達的:一派是老牌廠商正在或者準備進入這個市場,另一派是之前未有任何跡象的新勢力。可別以為新勢力進場就是想著「賺一把就跑」,要知道現在的消費者不僅要求提高了,見識也是見長,所以廠商沒有兩把刷子是不行的。那麼,今天來到PConline評測室的233621 Trip藍牙智能降噪耳機(以下簡稱Trip耳機),是否能成為新勢力的強勢代表?

233621 Trip頭戴降噪耳機 外觀賞析

首次看到Trip耳機,就感覺233621並不是玩玩而已。這淺卡其色(官方命名為:天鵝白)款耳機的表面進行了噴砂工藝處理,無論是觀感還是手感,其實都相當不錯。實際上手Trip耳機的時候,果然沒有讓人失望。

仔細把玩Trip耳機,我們能在上面感受到233621的很多用心。首先,Trip耳機兩側支臂結構採用鋁合金材質,並去掉了頭帶的上蓋結構。這樣的設計方法也給耳機進行了有效減重。Trip耳機是目前主動降噪頭戴式耳機中重量最輕的,為222g,這也是Trip的一大賣點,這一增一減的設計,加上韌性極佳的頭帶,能在不破壞Trip耳機的情況下,達到更好的柔韌性,能適配更多頭部尺寸。

為了進一步提升佩戴舒適度,Trip的耳罩採用內填記憶海綿,外包蛋白皮的設計。233621在這兩塊的選材不錯,加上罩耳式的設計,長時間佩戴也不會覺得悶熱,冬天還保暖又透氣。為了保障使用體驗,耳罩還採用了可拆卸設計,不僅方便維護,而且還能被某些喜歡折騰的玩家進行聲音微調。此外,Trip耳機還採用了可摺疊結構,使得耳機一如其名,能夠在旅途中陪伴大家。

就佩戴體驗而言,第一感受就是輕,特殊的設計讓耳機只有222g的重量,讓整個佩戴使用期間內都不會有太大的負擔。操作體驗也給了我們一些驚喜。Trip耳機的主要功能鍵區分布在耳機的兩個地方:降噪功能開關放在右側腔體面板上方,開機按鍵和音量控制按鍵則放在右側腔體下沿。伸手就能摸到的兩個區域,就能完成耳機的基本操作,233621的設計團隊還是有考慮到實際需求的。

對比這兩塊,Trip右側腔體面板上的觸控功能,則是讓人驚喜的。即使無線耳機已經在普及,但通過面板控制耳機功能這個特性還不算常見。Trip耳機的右側面板不僅能操作,而且還是現在消費者仍然覺得新鮮的「環境音模式」。在開啟降噪功能的情況下,雙擊觸摸面板可進入環境音模式,不需要摘下耳機就能聽清耳機外的聲響,的確比較實用。

233621 Trip頭戴降噪耳機 主觀試聽及總結

既然在降噪設計上下了那麼多功夫,那麼大家肯定想知道Trip耳機的降噪效果如何。為了保證體驗,設計團隊採用了索尼CXD3775AGF降噪晶片,通過優化降噪算法,保證實際使用體驗。我們將耳機帶到日常通勤路上使用,打開降噪開關之後,能感覺到中低頻的聲音被明顯過濾掉,耳邊基本只剩列車報站的聲音。即使不開啟音樂,也能感受到相當明顯的降噪效果。

毫無疑問,Trip耳機的降噪效果能滿足大部分消費者的需求。那麼它的聲音表現又是如何?我們先來了解下Trip的硬體架構。發聲部分,Trip採用的是一顆直徑為40mm的銣鐵硼磁體動圈單元;信號接收部分,採用的是高通CSR8670晶片。這兩個部分的硬體,有關注耳機產品的朋友應該都覺得很熟悉了,也體現出233621求穩的心態。

既然是無線降噪耳機,那我們先來看看它在降噪模式下的聲音表現。雖然是第一次進入我們的視野,但Trip耳機的聲音調校已經很成熟了。它走的是現在消費者喜聞樂見的,偏向中低頻,解析力不錯的風格。特別要稱讚它的低頻,量感適中,下潛得當,動態和瞬態都很乾淨,聽起來Q彈Q彈的,很好地烘託出流行樂需要的樂感。

雖然低頻質量出色,但Trip耳機的低頻並沒有對人聲演繹形成掩蓋。人聲位置稍稍靠前,並且線條感明晰,和Q彈的低頻結合,聽感還是挺不錯的。如果人聲的密度和厚度都能相應提升一些,聽感應該會更好。Trip耳機的高頻表達比較順滑,延伸也不錯,甚至還有一點增益,增強了亮度。這樣的高頻在三頻中能起一定的點睛作用,盤活了音樂整體。

對比之下,Trip耳機在關閉降噪和有線使用時,最明顯的聲音變化是中低頻,特別是低頻的量感會減少。這就使得Trip耳機呈現出與拜亞動力某些型號頭戴耳機類似的聲音表現。我們認為,這樣的聲音風格可能會更適合部分HiFi燒友的口味,此時其清晰細膩的聲音線條,以及類似於小體育館的聲場表現,都是吸引人的地方。

聊完聽感,讓我們看看Trip耳機的續航。官方資料稱Trip內置720mAh鋰電池,在開啟藍牙和降噪的情況下,可以達到20小時的續航。收到這款耳機的時候,小編剛好要出門去個小旅行。在充滿電並且每天聽三小時左右的情況下,四天的旅程並沒有用完Trip耳機的電,可見官方標稱基本屬實。

PConline評測室總結

雖然名字是有點獵奇,但顯然233621 Trip藍牙智能降噪耳機並不是那種靠吸引眼球銷售的產品。從產品設計到實際使用效果,它都表現得相當成熟,甚至帶來了一些驚喜。如果要對產品甚至品牌提什麼建議,那就是細節上可以再改善一下,例如組裝的精密度,語音播報的音量和質量。要知道,現在的消費者的確比以前挑剔了。

相關焦點

  • 降噪耳機原理解析——233621 Trip,降噪耳機實力優選
    隨著都市環境日漸喧囂,消費者對周邊環境的寧靜度要求日漸提高,越來越多廠商開始關注降噪耳機這片市場,為消費者提供更豐富的降噪耳機選擇。近年來DSP晶片技術的進步,不少音頻廠商開始著手研究DSP晶片,研發自己的降噪算法,相繼推出了降噪耳機產品。 那降噪耳機內的電子降噪系統究竟是怎樣工作的呢?
  • 德國專業媒體評測,十大頭戴降噪耳機和入耳式降噪耳機,索尼贏了
    ProTest 原創4月20日,德國專業媒體Chip通過和德國著名的HEAD acoustics(海德聲學)發布了2020年十大頭戴式降噪耳機和十大入耳式降噪耳機的評測報告,索尼的兩款產品雙雙獲得第一名。(兩類耳機的前五名排行榜篇尾附後)
  • 或是價格最低的頭戴式藍牙主動降噪耳機:Sanag B3耳機評測
    前言 | 低端也玩主動降噪?入手Sanag B3頭戴式藍牙耳機提到主動降噪耳機,相信很多人會和我一樣的感覺,就是這個功能只會出現在高端耳機上面。對比普通耳機,主動降噪耳機通過特殊的聲波抵消噪音,真正讓使用者可以忽略周圍嘈雜的環境音,靜靜的享受音樂帶來的美好。主動降噪的功能,出現在很多主流大品牌的高端耳機上面,令很多用戶一旦用上就再也離不開。
  • 高性價比主動降噪耳機Sanag B3評測,主動降噪真的神奇嗎?
    玩最新鮮的設備,做最真實的評測。前幾天我為一款網絡爆款藍牙音箱Sanag X6做了個評測,那款產品網店銷量非常好,產品體驗度不錯,於是我決定繼續玩一下該品牌的其他產品,這次是Sanag B3頭戴式主動降噪藍牙耳機。
  • dyplay城市旅行者2.0耳機評測 國產優質降噪耳機新選擇
    [PConline 評測]有一個類型的耳機可能會是你還沒用過時覺得沒必要,但用過之後卻覺得是剛需的耳機,那就是頭戴式降噪耳機。這次我們要評測的是售價699元的dyplay城市旅行者2.0降噪耳機,這是一款主打降噪功能和出行場景的頭戴式無線降噪耳機。
  • 頭戴耳機終結者,TaoTronics降噪藍牙耳機,降噪機場如臥室
    作為傳播音樂的載體,耳機從當初的奢侈品逐步的走進了尋常百姓家,尤其隨著藍牙技術的發展,真無線藍牙耳機成為了選擇耳機時的第一選擇,畢竟真無線藍牙耳機無論是便攜性還是總續航時間上都有著不錯的表現。但似乎一時間將出現最早的頭戴式耳機忘記了,雖說到了顏色的夏季,但深究起來享受音樂頭戴式耳機還是要比耳塞要好很多。
  • 降噪耳機,這7大因素是關鍵! 音樂廠牌酷狗首發M9頭戴式降噪耳機...
    第一次買降噪耳機,應該怎麼挑選呢?目前市面上已經有許多降噪耳機可供挑選,入耳式、頭戴式等等。一些耳熟能詳的品牌比如索尼,雖然大家都知道產品很好,但是價格也勸退了不少人。對於學生族和職場新人白領族來說,想要體會降噪功能,無奈許多降噪耳機的價格卻過於"美麗",是否還有其他的選擇呢?
  • Taotronics主動降噪頭戴式耳機,降噪與音質並存
    作為一款主降噪頭戴式耳機,它需要具備什麼特性呢?一功能:主降噪與音質並存;二品牌:受大家所認可;三品質:堅固耐用可以傳承。但是在市面上能做到這三點耳機真的不多,有的也是上萬元以上的耳機。說起主降噪耳機可能大家第一會想到的是索尼或者是博士,這些比較出名的品牌產品。
  • 旗艦降噪新標杆!索尼WH-1000XM4頭戴降噪耳機體驗評測
    索尼近期發布了全新的旗艦頭戴式降噪耳機WH-1000XM4,這款耳機補足了上代耳機的一些不足,升級了佩戴舒適性,同時保留了出色的音質、強大的降噪性能以及出色續航表現,最最重要的是,耳機內部增加了光學傳感器,支持「智能免摘對話」「AI自適應聲音控制」的全新功能,大幅提升我們的日常使用體驗,今天我們就來一起體驗一下這款全新的旗艦級頭戴式智能降噪耳機
  • 黃鸝降噪耳機評測:體驗AI降噪,原來這麼好用
    而這時候,你需要一款降噪耳機來隔絕外界噪音,今天為大家介紹的黃鸝智聲E100u就是這樣一款產品~包裝與外觀黃鸝智聲E100u包裝盒採用純黑配色,正面用燙金印著這款耳機的形狀以型號信息,背面則是耳機的相關的技術規格以及使用場景。
  • 不到1000元的藍牙頭戴降噪耳機 索尼WH-CH700N評測
    記得上半年CES展會期間,鐵三角表示會加大對歐美市場降噪耳機的投放,這裡面所指的降噪耳機,特指中端價位產品。鐵三角是否已在歐美有所行動,目前尚不可知,但索尼在中國市場投放的這個WH-CH700N卻是實打實的中檔次降噪產品。相比火出天際的MDR-1000X和WH-1000XM2,WH-CH700N目前相對還有些冷門。(由於索尼方面最近一個月未聯繫小編。
  • 華為FreeBuds Studio頭戴耳機體驗:後來居上的降噪旗艦
    在華為推出了幾款可攜式降噪耳機之後,更專業的產品終於來了,它就是華為FreeBuds Studio藍牙降噪頭戴耳機。雖然現在市場各種無線降噪耳機越來越多,但不得不說能推出這樣產品的寥寥無幾,推出頭戴式耳機,證明華為已經在產品的研發能力上有了新的飛躍,已經邁向更專業的領域。
  • 233621 Zen測評!國貨自強、混合降噪,還買什麼AirPods Pro?
    對於一直深耕降噪技術的233621品牌來說,原本的降噪技術就深厚,其推出的每款藍牙耳機基本上都能在眾多品牌藍牙藍牙耳機讓人獲得不一樣的新體驗,這次的新品233621 Zen真無線藍牙耳機一樣如此,憑藉著高通旗艦晶片QCC5124、藍牙5.0、混合降噪、TWS+雙路傳輸、cVc通話降噪、IP54級別防水、10小時單機續航等差異化設計,一經推出,叫好又叫座,比如我就看中了這款真無線藍牙耳機
  • 一款入門級主動降噪耳機——Taotronics 頭戴式藍牙耳機
    前言最開始接觸主動降噪耳機,還是偶然的機會試聽了朋友的sony WH-1000XM2,自此之後我仿佛打開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門。打開降噪開關後的與世隔絕的沉浸式體驗徹底將我深深的吸引住,種草之路便從此開始。此次有幸得到了一款名為Taotronics 頭戴式藍牙主動降噪耳機的評測機會讓我興奮不已,話不多說,直入主題。
  • AVS Forum推薦六款降噪耳機
    ,略好於WH-1000XM2,遠好於Bose QC35,放在有線半封閉耳機裡應該也是 MDR-1AM2 這樣1500元級別產品的水準……」想查看評測詳情,請點擊下面的「閱讀原文」訪問HIFI說網站>>二、森海塞爾Sennheiser HD 4.50 BTNC頭戴式耳機
  • 這款無線降噪頭戴式耳機評測:佩戴舒適、音質出色
    李健就曾自曝自己在參加《我是歌手》節目時並不是用什麼其他的定製設備,而是直接就用Shure的SE846充當耳返。就算是目前定位最為平民的SE215,也依舊保持著一定的專業監聽屬性。然而與專業監聽市場相比較,消費級市場有著更為龐大的用戶群體。所以Shure也是在年初CES2020上帶來了自家首款藍牙主動降噪頭戴式耳機 — AONIC 50。
  • 【2020】降噪耳機選購指南與總結
    降噪耳機之前做過不少測評,借著這篇文章總結一下。首先,目前而言降噪耳機大概可以分為三個類型:真無線降噪耳機、項圈式降噪耳機和頭戴式降噪耳機。在這裡我依舊按照順序整理歸納。真無線降噪耳機顧名思義就是帶有主動降噪功能的TWS耳機。
  • 「首發」華為FreeBuds Studio頭戴耳機全面評測 聊聊降噪和音質
    當有消息稱,華為將要發布一款無線降噪耳機時,我腦袋裡冒出了一連串問題:降噪能行嗎?音質到底屬於什麼檔位?外觀又會有怎樣突破呢?先說結論,華為發布的這款HUAWEI FreeBuds Studio頭戴耳機,應該是我用過的無線降噪大耳中,不管是降噪效果還是音質,以及外觀設計,都做到「極致」的HiFi類產品。咱們開門見山,先來講降噪體驗。
  • 科普一分鐘|降噪耳機是怎麼降噪的?原來降噪耳機的正確用法是這樣
    為什麼說這兩種耳機帶有降噪功能?包耳式頭戴耳機是通過包圍耳朵的方式隔絕噪音,而入耳式耳機則是通過矽膠等材質製作的耳套填充耳道,從而實現隔音的效果。兩種耳機的隔音效果究竟能達到怎樣的程度?我們以著名音頻器材舒爾的產品頁面為例進行了解。
  • 圖說頭戴式動態降噪耳機華為FreeBuds Studio
    而大家之所以關注這款產品,一方面是因為這是全球首款智慧動態降噪頭戴耳機,另一方面則是因為大家期待著華為能夠把自己的創新優勢帶入到頭戴式無線耳機領域,能夠給我們帶來一些不一樣的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