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上半年CES展會期間,鐵三角表示會加大對歐美市場降噪耳機的投放,這裡面所指的降噪耳機,特指中端價位產品。鐵三角是否已在歐美有所行動,目前尚不可知,但索尼在中國市場投放的這個WH-CH700N卻是實打實的中檔次降噪產品。相比火出天際的MDR-1000X和WH-1000XM2,WH-CH700N目前相對還有些冷門。(由於索尼方面最近一個月未聯繫小編。帶著本能的好奇,這次我主動出擊,看看該型號具體性能怎樣)
下面簡單開箱:
由包裝封面的產品圖,可知它是個偏商務風格的降噪耳機,在索尼今年主打的降噪頭戴耳機中,論時尚,不如WH-H900N,論高級感,不如WH-1000XM2。但……
先賣個關子,末尾我們再說下這個「但」。
主打技術賣點有HD通話(降低通話環境中的回音、噪聲等)、35小時續航(開啟降噪),快充(充10分鐘,最長用60分鐘)、語音助手(視乎手機而定)、NFC(近場通信一觸即連)以及搭配headphones connect APP體驗索尼特色音效(調節低音、均衡器或體驗舞臺、音樂廳、俱樂部、露天舞臺等虛擬音效)
當然,最主要的還是降噪,索尼為其搭載了AI降噪功能,即通過長按NC按鈕實現智能分析環境噪聲並作出相應最合適降噪效果。
黑色版,實際顏色是深灰,完全談不上「黑」。像MDR-1A那種黑色才是標準的黑。
背面信息也不少。
可看到索尼十年來一直主打的DSEE功能.在電源開啟的藍牙模式下,數字聲音增強引擎 (DSEE HX )*7 可表現出高頻信號和音頻壓縮處理中經常丟失的尾音,提供具有空間感的自然音效。
但,畢竟是定位稍低一些的降噪耳機,WH-CH700N的DSEE還是最早期的技術版本,不像WH-1000XM2這樣,用的是對應HI-RES技術的DSEE-HX。不過呢,聊勝於無。700N的聆聽體驗還是非常不錯的。
另外,該型號也不具備S-MASTER HX數字放大技術,該技術同樣是被自家旗艦型號WH-1000XM2給佔了。
PS:應用S-MASTER HX技術的還有旗艦型號降噪入耳式藍牙耳機WI-1000X
畢竟也是上千元的耳機。功能也比較多,比如4種聆聽模式:
1、開啟藍牙和降噪
2、僅藍牙模式
3、僅開機(不連藍牙前端)使用降噪
4、普通耳機(連附贈的耳機線聆聽)
這四種模式中,前兩種音質最好。若不開機,直接連線聽,音質相對弱一些(動態、音量都一般,但解析和樂感算是很不錯,超預期),開機並連線聽,音質也非常好,與藍牙模式聽差不多類似水平,可能更好。
音質方面,與我接觸過的山葉HPH-200這種比較高級的頭戴耳機相比,無落差感,粗聽的話,完全可以視作一款集高聽感與高素質於一體的索尼耳機了。
可能在某種層面,它要比我前陣子一直認定的索尼最好音質的藍牙頭戴WH-H900N還好。主要體現在聲音更均衡,更通透,而其高頻素質在我接觸過的藍牙頭戴耳機中差不多屬於第一梯隊。當然,準第一梯隊是WH-1000XM2,可是WH-1000XM2也許是需要更持久的煲機的緣故,其聲音欠缺柔美的樂感。因此,以「動人樂感」的角度來說,WH-CH700N或許是迄今索尼藍牙頭戴耳機中,最有「聲價比」的那個。
而且基本不需要煲機,初聽就能有「靜謐」「純美」的高級享受。不會像WH-H800那樣特追求渾厚,深邃,帶著「躁動」感。WH-CH700N的商務外形下,聲音也透著「成熟」,估計索尼也並未把它定位在「年輕」人市場,所以如此「調音」。總之,它的音色很適合那些年齡超過30歲,日常生活較平靜,對樂感有所追求的「大齡」男士。
支持aptX HD,不支持LDAC。
官方提供的參數顯示,該型號支持SBC、AAC、aptX、aptX HD這四種編解碼器
開口處,就可看到讓我們下載索尼的這個APP。有興趣的就下載體驗下吧,索尼這個APP做的還是很認真的,音效不生硬。
裡面有一堆紙質文件和一條耳機線(兩端都是3.5mm)、一條USB充電線
耳機如圖。挺大的。包耳式。第一眼看到這東西,覺得很像是索尼投放到美國市場的耳機。這貨要是在美國上市,估計會賣的非常好。
不論沒電還是有電,WH-CH700N都可接駁隨機附贈的耳機線使用,只不過在開機狀況下,接線聆聽音質明顯更好一些,估計也和DSEE的作用有關。但除此之外,響度也有提升。
另外,假如在耳機開啟狀況前提下,拔下耳機線,耳罩內也會隨即傳來類似「電源關」的語音提示。
操控邏輯很符合我個人的使用習慣,按鈕和撥鈕的物理回饋感也都非常不錯,音量調整和換曲/暫停/播放的操控感受神似索尼當年引以為傲的cd隨身聽「線控」。在類似操控方式的耳機中是迄今最令我滿意的那個。
耳罩做工細節都沒得挑,對比去年的MDR-100ABN似乎是更精細了。寬大柔軟的耳墊摸著挺高級,論帖耳的舒適度,WH-CH700N算是迄今為止索尼頭戴耳機的又一個高峰(另一個是MDR-1AM2)。
這耳墊側面看,和當年的「大輪胎」低音舞曲耳機XB500、XB700有點類似。頭梁的做工貌似也是很OK的。
整個頭梁的檔次看著不算低。對頭頂的壓迫力也基本感受不到。
伸縮軸設計的也很好,雖說沒刻度,但阻尼感良好,鍍鉻工藝令其在視覺上有了高級感,且避免了大面積深灰帶來的「沉悶」感。
WH-CH700N重240g,比WH-CH500重100g,不過扔不算「重型」頭戴,尤其是它的實際佩戴體驗極佳。這重量數據幾乎可以無視了。
索尼多年來對頭戴耳機舒適感的研究,這幾年都換來了回報。
耳墊內部輪廓幾乎就是貼著耳朵邊做出來的,且柔軟的手感,會給人相當好的包圍感和舒適度。我所體驗的頭頂耳機中,凡是佩戴舒適度好的,幾乎都來自索尼。
如果不是夏季,WH-CH700N會和MDR-1AM2一樣,都是可以戴頭上數小時,甚至可以是全天候佩戴的。這麼強的舒適度,放眼整個頭戴耳機市場,也不常見的。
另外,即便像我戴眼鏡,也幾乎不影響舒適感,而大多數頭戴耳機,不論帖耳還是包耳,都有很大可能會壓迫眼鏡腿,進而再壓迫耳朵附近的骨骼,這些頭戴耳機,基本都是隔幾分鐘就要調整下。如此累心,音樂欣賞也無從談起。
Logo是銀色的,視覺上會有輕微凸起的浮雕感。不過氣質也比較內斂,不像MDR-1系列耳機的logo那樣「精緻」「璀璨」(後者有拉絲紋理)
降噪效果……由於條件有限,只是在家裡簡單體驗了下,感覺還算不錯,但對比LINNER NC80,能明顯感到效果不如NC80,後者會明顯的壓低外界各類聲音的全頻「噪」感,索尼這款主要是降低低頻段,中頻和高頻的壓制力不夠猛,不過,這個對比並不算太嚴謹,索尼這個AI降噪是智能判斷當前環境做出的降噪,有可能未啟用最強降噪模式,也說不準。
不過,還是要充分肯定國產降噪耳機LINNER NC80的的實力,它的兩段降噪效果,以及右手觸摸右邊耳罩實現的環境聲,都是很實用的。
而WH-CH700N的降噪,精簡了不少索尼更高端降噪耳機才有的特別細緻的功能,因此,給人感覺比較簡單,對於喜歡這種簡單功能的人來說,我覺得也不是壞事。
單純以降噪這個角度來看這個型號,我覺得它的設計理念應該是「夠用就好」。
接前文所述的「但」。
雖說WH-CH700N不如WH-H900N那麼漂亮,但耳墊舒適度要好於WH-H900N,而且外出行走,不會顯得那麼「新新人類」,憑藉低調商務風,可以很從容的出現在各種場合,避免被他人過度注視或指點。適合性格內斂的人,而均衡的音質,悠揚的旋律感,細膩的高頻表現力甚至是比WH-1000XM2更好聽,也更耐聽,WH-1000XM2儘管用到的技術很多,不過聲音有些太死板了,樂感似乎被抑制在了「生硬的數碼味」裡。WH-H900的樂感提升不少,也曾是我心目中迄今索尼最好聽的藍牙頭戴,但價格超出1000,最低也1300左右,對於預算不多,更追求「合理消費」的人來說,不選WH-H900N,而選WH-CH700N還是很明智的。
最後,也可以這樣總結WH-CH700:
氣質上有著些許WH-1000XM2(黑色款)的影子,音質上有著WH-H900N的唯美音色,一身質樸無華,卻體驗感極佳的純粹功能型耳機。
哈哈,這就是洗盡鉛華啊。
千元級包耳式的耳機不算少,但鑑於日前淘寶商家給它打出900左右的價格,眼下它可能是最值得入手的「藍牙包耳式頭戴耳機」,而且還具備降噪功能,性價比簡直太高。除了樣子有些太「務實」,以及充滿電需要7小時(太長了),其餘倒也沒什麼缺點。個人還是非常推薦的。我是有心動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