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解讀60多年來人工智慧發展歷史,人工智慧的春天剛剛開始

2020-12-20 科技創新探索

導語

近日,在中國科學院第十九次院士大會上,中國科學院譚鐵牛院士發表了《人工智慧:天使還是魔鬼》的主題報告,深度解讀了60多年來人工智慧發展歷史,人工智慧的七大現狀,發展趨勢、展望和現有人工智慧的局限性等,認為「人工智慧的春天剛剛開始」。以下為報告中的主要PPT,供大家學習交流。

譚鐵牛院士:人工智慧的春天剛剛開始!

核心觀點:

1、經過60餘年的發展,面向特定領域的人工智慧,即專用人工智慧,取得成功應用與突破性進展,而通用人工智慧研究與應用依然任重道遠。近年來,我國人工智慧領域的重大利好措施相繼出臺,我國的人工智慧發展受到國際社會廣泛關注。

2、人工智慧正加速向各行各業快速滲透融合進而重塑整個社會發展,「智能+X」成為人工智慧驅動第四次技術革命的最主要表現方式。儘管如此,人工智慧總體發展水平仍處於起步階段,現有人工智慧尚有有智能沒智慧、有智商沒情商、會計算不會「算計」、有專才無通才等局限性。此外,我國人工智慧在高精尖零部件、基礎工藝等方面,與發達國家相比仍然存在較大差距。

3、「人工智慧的春天剛剛開始。」未來,人工智慧將呈現從專用智能到通用智能、從機器智能到人機混合智能、從「人工+智能」到自主智能系統的發展趨勢。學科交叉將成為人工智慧的創新源泉,人工智慧產業將蓬勃發展,人類將進入普惠型智能社會。

4、高科技本身沒有天使和魔鬼之分,人工智慧亦是如此。所以,人工智慧這把雙刃劍到底是天使還是魔鬼?這取決於人類自身。「我們應未雨綢繆,形成合力,確保人工智慧的全面效應,確保人工智慧造福人類!」

相關焦點

  • 人工智慧的歷程、現狀及未來發展趨勢
    ,深度解讀了60多年來人工智慧發展歷史,人工智慧的七大現狀,發展趨勢、展望和現有人工智慧的局限性等。面對各界對人工智慧的期待和願景,譚院士認為:「人工智慧的春天剛剛到來」。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人工智慧正越來越多地進入並改變著我們的日常生活。當你在網上購物時,對話式線上機器人能準確理解你的需求,迅速解決問題;在醫院,人工智慧可以幫助醫生檢測病情……可以說,人工智慧正深刻地改變著人類的認知與生活。但同時,人工智慧的發展也給人類帶來一絲隱憂。
  • 人工智慧的創新發展與社會影響
    經過60多年的發展,人工智慧已取得突破性進展,在經濟社會各領域開始得到廣泛應用並形成引領新一輪產業變革之勢,推動人類社會進入智能化時代。任何學科的發展都不可能一帆風順,任何創新目標的實現都不會一蹴而就。人工智慧60餘載的發展生動地詮釋了一門學科創新發展起伏曲折的歷程。可以說沒有過去發展歷程中的「寒冬」就沒有今天人工智慧發展新的春天。(六)實事求是設定發展目標是制定學科發展規劃的基本原則。
  • 人工智慧與設計(1):人工智慧的發展和定義
    前四章主要講了現在人工智慧的基礎知識、底層設計、網際網路產品設計以及人工智慧與設計的關係,後面會通過3~4章詳細分析人工智慧對不同行業設計的影響,目前考慮的領域是室內設計、公共設計和服務設計。人工智慧的發展歷史說起人工智慧這詞,不得不提及人工智慧的歷史。人工智慧的概念主要由Alan Turing提出:機器會思考嗎?
  • 人工智慧與設計(1)--人工智慧的發展和定義
    人工智慧的發展歷史說起人工智慧這詞,不得不提及人工智慧的歷史。人工智慧的概念主要由Alan Turing提出:機器會思考嗎?如果一臺機器能夠與人類對話而不被辨別出其機器的身份,那麼這臺機器具有智能的特徵。同年,Alan Turing還預言了存有一定的可能性可以創造出具有真正智能的機器。
  • 中美兩國人工智慧產業發展全面解讀:中國需加強人工智慧人才培養
    騰訊研究院近日發布的報告《中美兩國人工智慧產業發展全面解讀》指出,美國在人工智慧領域的人才儲備方面具有優勢,中國應加強相關人才的培養。   《中美兩國人工智慧產業發展全面解讀》顯示,到2017年6月,美國有1078家人工智慧企業,員工數量為78700名;中國有592家人工智慧企業,員工數量為39200名。
  • 人工智慧的起源與三次發展浪潮
    「人工智慧」這一名詞的誕生並不是很久,由四位圖靈獎得主、資訊理論創始人和一位諾貝爾獎得主,於1956年在美國Dartmouth會議上,一起將人工智慧的名詞定義出來。應該說人工智慧發展的這60年,起起伏伏,經歷了三次的浪潮。
  • 人工智慧過去60年沉浮史,未來60年將徹底改變人類
    1956年的夏天,一場在美國達特茅斯(Dartmouth)大學召開的學術會議,多年以後被認定為全球人工智慧研究的起點。2016年的春天,一場AlphaGo與世界頂級圍棋高手李世石的人機世紀對戰,把全球推上了人工智慧浪潮的新高。經歷了兩次起伏,人工智慧現在進入了全球爆發的前夜。
  • 一文解讀人工智慧的應用領域及發展方向
    一文解讀人工智慧的應用領域及發展方向 工程師姚遠香名 發表於 2018-06-18 08:13:00 摘要:現如今人工智慧已經應用到多個領域,如路邊的攝像頭、道路上無人駕駛的汽車等
  • 人工智慧列國志|這十件大事記錄了人工智慧發展的64年
    儘管當時的討論並沒有得出可以報告的科研成果,但這次學術討論會卻成為了歷史的一個開端,開啟了人們對人工智慧的無盡探索,影響至今。如今,人工智慧已經走過了64年,AI經歷了概念從無到有的蛻變,並且已經走出了技術爆發的階段,進入了落地應用、創造價值的新時期。
  • 人工智慧融入智能製造的發展歷程
    自1956年正式提出人工智慧(Artificial Intelligence)學科,60年已經過去,如今AlphaGo戰勝人類頂尖棋手被認為是人工智慧發展的重要成就,人工智慧的爆發近在咫尺。那麼,在我們關心的智能製造領域,人工智慧與智能製造的結合現狀又是如何呢?
  • 牢牢把握人工智慧發展重大歷史機遇
    面對新形勢新需求,須主動求變應變,突破人工智慧基礎前沿理論和關鍵技術。以智能化為人民群眾創造高品質生活,推動大數據智能化在教育、醫療、交通、旅遊、家居等領域廣泛應用,深度開發各類便民服務,真正實現科技讓生活更美好的目標。
  • 人工智慧的應用與發展歷程
    人工智慧(AI)這一術語是指執行在人類決策領域內考慮的任務的計算系統。這些軟體驅動的系統和智能代理包含高級數據分析和大數據應用程式。人工智慧系統利用這個知識庫來制定決策,並開展近似認知功能的行動,其中包括學習和解決問題。人工智慧在20世紀50年代中期被作為一個科學領域引入,近年來發展迅速。
  • 人工智慧發展簡史
    人工智慧是在1956年作為一門新興學科的名稱正式提出的,自此之後,它已經取得了驚人的成就,獲得了迅速的發展,它的發展歷史,可歸結為孕育、形成、發展這三個階段。1 孕育階段這個階段主要是指1956年以前。
  • 人工智慧前沿技術應用趨勢與發展展望
    中國、美國、英國、德國、法國、日本等主要國家都紛紛將人工智慧上升為國家級戰略,積極搶佔人工智慧競爭的制高點。我國還進一步強調要加強人工智慧領域前沿技術布局,支持科學家勇闖人工智慧科技前沿的「無人區」。   現階段人工智慧技術發展特點   經歷了60多年的發展之後,人工智慧已經開始走出實驗室,進入到了產業化階段。
  • 【科普】人工智慧、機器學習和深度學習有何不同?
    幾乎全球的媒體都在用瘋狂的篇幅來報導這場矚目的人機世紀大戰,而其中「人工智慧、機器學習、深度學習」這三個詞頻頻出現。上面三個詞都是AlphaGo獲勝的緣由。但對很多只是看過幾次報導的人來說,對這三個概念之間的關係,經常傻傻分不清楚!人工智慧、機器學習、深度學習之間,到底有什麼聯繫和區別?
  • 從中學開始普及人工智慧教育
    在今天召開的首屆中國智能教育大會上,中國人工智慧學會理事長李德毅提出,當前我國教育系統中人工智慧通識教育嚴重不足,存在著「普及腦科學和認知心理學在我國嚴重缺失、高中生的智能教育剛剛嘗試、高職生智能教育無序、研究生智能教育高開低走」的現狀,必須從中學開始普及人工智慧素質教育,減少考試負擔,激發學習活力,培養學生創新能力,以應對即將到來的人工智慧時代。
  • 終於有人把人工智慧「深度學習」的來龍去脈講清楚了!
    日前,中信出版社推出了《深度學習:智能時代的核心驅動力量》一書。本書作者特倫斯·謝諾夫斯基是全球人工智慧十大科學家之一、深度學習先驅及奠基者,親歷了深度學習在20世紀70年代到90年代的寒冬。但他和一眾開拓者,利用大數據和不斷增強的計算能力,終於在神經網絡算法上取得重大突破,實現了人工智慧井噴式的發展。
  • 深度解讀|廣西高校扎堆開設人工智慧專業,蹭熱度還是真心來發展
    2019年成為廣西高校發展人工智慧專業發展的重要一年,這一年廣西有7所院校新增設了人工智慧專業,他們分別是桂林電子科技大學、廣西民族大學、桂林理工大學、南寧學院、北部灣大學、廣西大學行健文理學院和賀州學院,這些院校中,他們相關實力到底如何,未來前景怎樣?我們將從每個學校計算機專業水平,企業合作、王牌專業,未來人工智慧可能發展方向進行分析廣西人工智慧到底哪家強。
  • 深度學習:人工智慧的「神奇魔杖」
    解密深度學習1.1. 人工智慧的發展一直隨同人工神經網絡研究的進展而起伏整個人工智慧發展歷史,幾乎一直隨同人工神經網絡研究的進展而起起伏伏。近期引發人工智慧新一輪熱潮的深度學習,其名稱中的「深度」某種意義上就是指人工神經網絡的層數,深度學習本質上是基於多層人工神經網絡的機器學習算法。
  • 人工智慧的發展歷程與未來方向
    人工智慧的歷史人工智慧(Artificial Intelligence,簡稱AI)的歷史可以追溯到物理學家薛丁格於1944年出版的科普書《生命是什麼——活細胞的物理學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