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素材積累記憶方法
對我個人而已,寫作就是把對生活的感悟寫下來。那麼到底什麼是對生活的感悟呢?
生活的感悟絕對不是表弟生日那天吃了什麼玩了什麼的流水帳式寫作,而是臨近開飯時,忙碌的大家都停下來等待更遠未趕到的親人。
家中老外婆說,「不看重吃什麼,最緊要是一家人在一起」,這句話就是文章的核心思想,也是透過表弟生日當天這個看似普通的聚餐背後所傳遞出的一種更有深度的感悟。「不管吃什麼,最關鍵是一家人要在一起!」
說回到本文的主要內容是積累素材。
積累素材是提高寫作質量提升文章說服力的首要任務。對於作文素材,大家必須抱著「與時俱進」的想法。
每個時代的主流思想以及社會核心價值觀不太一樣,在積累素材必須與時俱進,同時如果能貼近生活更好。
積累素材還可以根據當下社會時事熱點問題,社會熱點人物提煉出可以供自己寫作的素材。
我個人在積累素材時,選擇看完素材後概括總結到自己的素材本,別人可能看不懂我精簡版的素材本。
但是每個素材都是我看過後並且概括總結出來,我只需要掃一眼精煉的核心詞就能回憶素材的全部內容。
好記性不如爛筆頭,抄抄寫寫更能歸納出自己想要的東西。可能你有很多素材書,也可能你有iPad匯總了各種各樣的素材,動動手指就能呈現出來。
但是請記住,考試的時候,只有記憶到大腦裡的知識才能被你使用!那些寫在書中筆記本裡的都不一定記得起來。
已經手寫積累素材就是為了更好的記憶。聯想記憶,想到關鍵詞就能舉一反三地列舉出相關的素材。
作文素材積累方法一:提煉核心詞輔助記憶法
比如,你每天都看十個八個作文素材,從中提取出核心思想(或者說素材所表達的中心思想)或者提取能輔助你記憶的詞去記憶。
這種方法適合不同類型的素材積累。提煉宗旨(核心思想)能更快地記下素材主要內容。方便你回憶起來能複述出來,而不是想起來只記起密密麻麻一堆漢字。
作文素材積累方法二:名人事與名人言記憶法
名人發生的事情比你個人經歷更有說服力,個人經歷可能更深刻,但是名人名言的積累少不了,因為讀者認識名人名言不認識你!
名人一生經歷過很多不平凡的事情,很多名人身上也具備著各種品質。名人身上的故事也十分豐富多彩,從名人名言出發,可以更高效地積累更多素材。
比如,孔子。他的為人處世?他作為老師如何對待學生?不同角度看同一個名人,你也看到了名人不同的特質。
「孔子的仁德」 「孔子有教無類」,所以當你的文章想表達,「仁德」 「有教無類」,你就可以聯想到孔子的具體經歷具體事例。孔子一人能為你提供的素材就很多角度了。
作文素材積累方法三:關鍵詞歸類記憶法
把相關素材歸類,比如,提現「剛正不阿」的這一類的小故事分別有哪些?
平時把所見到的素材用最精煉的語言概括出來歸類到某個詞下,到寫作時就相當於從中抽取你認為最具說服力的例子出來。
最後要做到,看到一個詞,能想到n多個不同的素材,方便日後寫作時舉一反三。
比如你想寫「謙讓」為中心思想的文章,可能你想到了「孔融讓梨」,古今中外關於「謙讓」還有很多。
可以針對這個詞去搜集十個相關素材儲備即可,當然你記憶力好的,一百個一千個也是可以的。
關於作文素材積累的辦法就先推薦以上三種,以上方法僅僅個人學習經歷,僅供參考。
每個人的學習方式方法各有不同,只要找到合適自己的就行。有的人記憶力特別好過目不忘,可能根本無需另外去記憶。
總而言之,知識被消化吸收才是營養,不然充其量只是脂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