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來源:北美留學日報
微信公眾號:collegedaily
最近「中國女留學生因買特價機票被加航禁飛」的新聞
讓人不禁感嘆
身在海外的留學生
面臨著方方面面的風險
今天就又爆出中國留學生盜刷信用卡付學費被控重罪的消息
留學生為什麼就這麼好騙?
據《紐約郵報》6月5日消息,兩名新罕布夏大學(UNH)的中國留學生盜刷多人信用卡支付學費和其他費用,目前被控9項重罪。
他們分別是來自內蒙古的李春陽,和來自北京的王成漢,兩人為室友。
李春陽(左),王成漢(右)
圖源:New York Post
法庭文件顯示,李春陽一共盜刷了9張信用卡,共支付學費56407.5美元,平均每張$6267.5。這九張卡分別來自德克薩斯州、加利福尼亞州、維吉尼亞州、佛羅裡達州、新澤西州、威斯康星州,和遙遠的澳大利亞。
王成漢也於今年4月盜用一位馬裡蘭居民的信用卡,支付了6300美元的學校帳單。
接到報案後,執法部分於4月9日展開調查。NHU大學發言人Erik Mantz稱,學校商務辦公室很快就鎖定了信用卡的走帳情況,並向警察報告。
5月16日,該校李春陽(Chunyang Li)和王成漢(Chenghan Wang)在杜倫(Durhan)被捕。
兩人覺得自己很冤,因為他們並不是主動盜刷信用卡,而是在不知不覺中」被犯罪「了。
李春陽和王成漢稱,此前有一個不認識的人通過簡訊與他們聯繫,說自己可以代繳費並打折。
於是,李春陽以6折的價格在陌生人處支付了學費,而王成漢除學費外,還支付了車險費、房租和其他費用。
兩人雖然付了款,但學校並沒有收到這筆款項,也就是說他們並未支付成功。
如果他們說的是真的,那兩人也是受害者。
目前,李春陽面臨9項欺詐重罪的指控,王成漢則被指控一項重罪、一項欺詐未遂罪。但兩人並未認罪,在繳納5000美元保釋金、扣留護照後被釋放。案件正在進一步調查當中。
被「代繳學費」坑慘的留學生,李春陽和王成漢只能算滄海一粟。
今年4月,美國邁阿密大學發生一起「學費詐騙」事件,至少有5名中國留學生上當受騙,每人損失數千美元。運作過程和新罕布夏大學的如出一轍。
據《邁阿密先驅報》消息,該校受騙學生在微信上看到學姐學長們「代繳學費」的信息,對方稱可以提供15%-30%的學費折扣。而且是先代繳,等收到學校的確認通知後,再付款。
但沒有想到的是,那些原本已經「繳費成功」的學生帳戶在幾周之後竟然顯示未繳學費。
這時,之前的「學長」、「學姐」早已聯繫不上,而學長學姐騙他們繳費成功的方式,就是盜刷別人的信用卡。
當你用盜刷信用卡付學費時,學校會在交易確認的那一刻向學生發送「支付成功」通知,但實際上費用當時並為划走到帳。當信用卡主人得知卡片被盜刷後,便聯繫銀行取消交易。
這也是為什麼會一開始收到支付成功的通知,但後來又顯示未成功的情況。
這起案件最可氣的是嫌疑人張昭森(音譯),他既是邁大學生,也是曾經的受害者。
2018年,他以同樣的方式被騙,但這次經歷讓他發現了學校交費系統的漏洞。於是,他開始當起了「詐騙犯」,向同胞下手。
己不所欲勿施於人的道理,張昭森並不懂得。
圖源:yahoo
此外,在2016年,華盛頓大學也發生過「學費詐騙案」。
主要嫌疑人是該校中國留學生組織HHO(Husky Help Organization)的創始人和前負責人。
前負責人稱自己也是受害者,並非存心詐騙。當時他在西雅圖當地的微信群看到有人在宣傳可以幫忙代交學費、水電費、網費的廣告,而後主動聯繫了對方,請其幫忙代繳費用,均代繳成功。
成功後,他還幫忙宣傳,拉客戶得到相應分成。
當時受騙中國學生多達100餘名,被騙總額超過100萬美元,堪稱留學史上最大規模的學費詐騙。
這種被「代繳費用」坑騙的情況,少說也已經有3年歷史。
大到被騙學費、被控重罪,小到被騙電費,損失幾百。
可為什麼那麼多活生生的例子擺在眼前,還是有無數留學生「前赴後繼」,執迷不悟?
首先,是想「佔便宜」。
美國真的太貴了!從學費到房租,從生活費到保險,要花錢和不得不花錢的地方數不勝數。
留學生們能省則省,有免費的絕不買打折的,有打折的絕不看原價的。
如果當你在為錢發愁的時候,有人告訴你:能代繳費用,還能打折。很難說你不會眼前一亮,走心走腎地考慮,要不要這麼做。
難道上當的人都不知道「貪小便宜吃大虧,不圖便宜不上當」的道理嗎?
不是。
只是在你下定決心這麼做的那一刻,僥倖心理贏了。
寫這篇文章時,我正被留學生群裡的信息震個不停。
隨便翻翻,代繳費用的能刷幾十條。
我的手機是上個月剛買的,只要在微信裡搜索「代繳」兩個字,就有7000多條有關「代繳」的消息記錄。
而這還只是一個月的量。
《車諾比》裡開篇提到:謊言的代價是什麼?
並非我們會把謊言誤認為真相,而是我們聽多了謊言,便不能分辨出真相。
沒有人懷疑過廣告信息的真假嗎?
當你看到一條「代繳」消息時,會認為是假的。但當你每天都在接收這樣的消息,十天二十天,3個月5個月後,難免不會信以為真。
再加上如果你最信任的朋友告訴你:「我上次在小A那裡代繳成功了,沒問題的」。
最信任的人不會坑我吧?
於是留學生就開始在違法的邊緣瘋狂試探。
警方在處理這類案件的時候表示,並非所有學生都是不知情的受害者。調查人員認為,至少有人知道該服務不合法,並仍在多個學期繼續使用該服務。
最後,還有一個原因:社會經驗不足,俗話說就是太年輕。
還記得我剛上大學的時候有一次逛商場參加抽獎。人家說我中了一等獎,是一塊玉佩,但是需要多交300塊錢的手續費。
從小到大與抽獎絕緣的我,被喜悅衝昏了頭,急急忙忙付了錢,拿著假玉佩回家送給我媽。
後來才知道,這種商場促銷的把戲大多都是「圈套」,騙的就是即想佔便宜,又閱歷淺的年輕人。
在代繳學費的騙局中,被騙的留學生大都18到22歲,剛剛走進大學,還未步入社會。他們對於騙局沒有辨別能力,更少有防範意識,才會輕而易舉上當受騙。
等幾年後再去回憶整個過程,就覺得曾經的自己原來這麼天真。
都說生活是最好的老師,只有犯錯才能成長。
路遙在《平凡的生活》中寫道,「生活的大剪刀有時候是無情的,這個世界上並不是所有合理和美好都能按照我們的願望存在或者實現」。
有時候太過美好的事物,都是一場華麗的騙局。
素材來源:今日頭條/北美留學日報
編輯:六六
審核: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