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青旅旗下P2P失聯 關聯合作方北京黃金深陷信託貸款違約

2020-12-20 金融界

來源:藍鯨財經

作者:李覽青

近日,北京市朝陽區金融糾紛調解中心(以下簡稱「朝陽處非辦」)官微發布區內失聯P2P網貸機構提示,北京中青東西匯信息諮詢有限公司(下稱「東西匯」)因失聯已被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列入經營異常名錄。

朝陽處非辦要求東西匯股東、實際控制人、法定代表人及相關高管自公告發布之日起7日內主動聯繫,超過規定期限仍未聯繫的,將關閉平臺網站、下架相關APP。

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顯示,4月20日,東西匯因通過登記的住所或者經營場所無法聯繫,被北京市朝陽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列入經營異常名錄,目前仍未移出。此外,東西匯官方網站已無法正常打開。網貸天眼資料顯示,東西匯已於2019年6月清盤。

值得關注的是,就在平臺清盤後,東西匯在股權結構上被中國青旅及其子公司剝離。

在2019年7月2日前,東西匯還是中青金融街科技有限公司(下稱「中青金融街」)子公司,但目前東西匯由自然人李盼全資控股,李盼未在中國青旅集團及旗下公司任職。

天眼查信息顯示,中國青旅實業發展有限責任公司(下稱「中青旅實業」)通過子公司持有中青金融街55%股份,為第一大股東,中國青旅集團直接持有中青旅實業20%股份。

公開資料顯示,東西匯的合作夥伴包括中國人保財險、浦發銀行、北交所、北京黃金交易中心(下稱「北京黃金」)、安華保險、金馬甲產權交易平臺(下稱「金馬甲」)等。其中,東西匯與北京黃金、金馬甲共同發布了線上黃金增值產品「黃金大師」。

值得關注的是,上述北京黃金、金馬甲、安華保險均為中青旅實業參股公司,也是東西匯的關聯方。

2018年5月,北京黃金被曝出5.45億信託貸款違約,股東中青旅實業作為擔保方,也隨即被曝出資金鍊緊張,陷入與中信信託、中糧信託、平安信託、山東信託、長安信託、西部證券、江西銀行、江蘇銀行等數十家機構的借款糾紛中。直到現在北京黃金和中青旅實業仍是失信被執行人。

在中青旅實業陷入債務危機後,中國青旅集團與旗下上市公司中青旅(SH.600138)曾多次試圖將中青旅實業剝離。

上市公司中青旅先在2018年5月發布聲明,稱其並無「中青旅實業」或類似名稱的分子公司,媒體報導所涉公司及其所屬公司與其不存在任何股權關係。2018年底,中國青旅集團擬通過北京產權交易所轉讓其所持有的中青旅實業全部20%股權,但在一個月後,2019年1月31日北京產權交易所公告稱中國青旅集團申請終結該項目,並中止發布轉讓信息,目前中國青旅集團仍為中青旅實業股東之一。

事實上,中國青旅集團在金融領域布局頗深,尤其是在2018年獲批整體劃轉給光大集團後,更是擁有了大型金控集團的股東背景。

除了上文所述的P2P、保險、黃金銷售業務,中青旅投資的金融公司還涉及商業保理、資產管理、私募基金、融資租賃、網際網路小貸等業務。其中,網際網路小貸業務通過中青旅金服(汕頭華僑試驗區)網際網路小額貸款有限公司開展,運營產品「中青旅金服」。官網信息顯示,中青旅金服提供房抵貸產品「青居貸」、信用貸款產品「青e貸」、消費分期產品「青分期」,但目前只有青e貸可供申請。

此外,2020年1月,銀保監會公告顯示由中青旅、光大銀行、王道商業銀行共同發起設立的北京陽光消費金融股份有限公司獲批籌建。據此前上市公司中青旅公告,陽光消費金融註冊資本為10億元,其中光大銀行出資6億元,持有60%股權;王道商業銀行出資2億元,持有20%股權;中青旅出資2億元,持有20%股權。

相關焦點

  • 中信信託又「踩雷」,北京黃金5億貸款信託違約
    中信信託最近有些不太平。上周剛收到天房集團應償還的貸款本息,本周又被曝出由其發起的另一款向中國青旅實業發展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青旅實業」)子公司北京黃金發放的5億貸款信託產品出現違約。據悉,這款名為「中信長天2號北京黃金貸款集合資金信託計劃」(以下簡稱「長天2號」) 是由中信信託擔任發行人、平安信託擔任投資諮詢顧問。該信託計劃發行於2017年5月4日,由於2018年5月4日借款人北京黃金未能歸還本金及利息,已經構成了違約。今日,平安信託向藍鯨財經證實了其在「長天2號」中擔任投資顧問的角色。
  • 多家金融機構踩雷中國青旅實業 因子公司項目違約
    【財新網】(記者 楊巧伶)信託項目違約再添一例。財新記者確認,北京黃金交易中心有限公司(下稱北京黃金)近期深陷債務違約泥沼,包括中信信託在內的合計四家信託公司對北京黃金的貸款均已出現實質違約。另據財新記者了解,還有銀行、財險公司等多家金融機構對北京黃金的貸款亦出現違約。
  • 中青旅實業子公司5億信託貸款違約 中信信託、平安信託踩雷
    摘要 【中青旅實業子公司5億信託貸款違約 中信信託、平安信託踩雷】近日,中國青旅實業發展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稱中青旅實業)旗下子公司北京黃金交易中心有限公司(以下稱北京黃金)5億元信託貸款構成違約。
  • 中青旅實業子公司5億信託貸款違約,中信信託、平安信託踩雷
    違約潮中又一信託產品爆雷。近日,中國青旅實業發展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稱中青旅實業)旗下子公司北京黃金交易中心有限公司(以下稱北京黃金)5億元信託貸款構成違約。中信信託發布的「中信·長天2號北京黃金貸款集合資金信託計劃」臨時信息披露報告顯示,中信信託已向北京黃金實際發放總額為5.45億元的貸款款項。該信託計劃於2017年5月4日設立,用於向北京黃金發放合計不超過10億元信託貸款,並由中青旅實業提供無限連帶責任保證擔保。
  • 北京黃金5億信託貸款違約 中信信託半個月「踩了倆雷」
    華夏時報網華夏時報記者吳敏 馮櫻子 金微 北京報導近日,一份中信信託臨時披露的報告令北京黃金交易中心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北京黃金」)5億信託貸款違約事件迅速發酵。報告顯示,借款人北京黃金2018年5月4日未能按信託貸款相關交易文件約定償還相應到期本金5億元,到期應付利息1050.94萬元。據交易文件的相關約定,借款人已構成實質違約。
  • 中青旅實業旗下公司再現2億元資管違約 西部證券稱已起訴
    5月份中青旅實業旗下子公司5億元的信託違約引起多方關注,業內兩家排名前五的信託公司均「折戟」於此。僅有月餘時間,中青旅實業旗下公司再次傳出違約消息。這一次,「踩雷」的主角變成了近期負面事件不斷的西部證券。
  • 中青旅實業失聯? 旗下酒店仍通過金交所融資
    中國青旅實業發展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中青旅實業」)債務壓頂後,連工商、稅務部門也難以聯繫到它日前,中國裁判文書網披露的信息顯示,在韓亞銀行北京中關村支行提出異議後,法院中止對該帳戶的凍結,認定債權屬於銀行。   頗值一提的是,《中國經營報》記者調查發現,中青旅實業雖然失聯,卻仍擁有隱秘的融資渠道。
  • 中信信託再遇違約 信託業兌付壓力大增
    這份臨時信披報告顯示,中信信託在2017年5月4日發起設立的「中信長天2號北京黃金貸款集合資金信託計劃」(以下簡稱「長天2號」),向北京黃金交易中心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北京黃金」)發放5.45億元信託貸款。原定2018年5月4日還本付息,但到期後,本金和1000萬元的利息均未兌付,已構成實質違約。時代周報記者此問題向中信信託發去採訪提綱,截至發稿未獲回復。
  • 信託「黑名單」:信託違約機構及產品全梳理
    (一)凱迪生態危機事件:凱迪生態中票違約牽扯出一系列違約,截至去年7月8日,凱迪生態逾期債務合計31.8億元,僅信託貸款就有27筆,現已進入破產重整階段。踩雷機構:光大信託、中信信託、中融信託、中建投信託、上海信託、長安信託、平安信託、國通信託和四川信託9家(三) 東方金鈺危機事件:東方金鈺由於旗下P2P子公司以千萬級別大標為主,在網貸強監管下,平臺僅2017年就報虧2372萬元,與中睿泰信的合同發生違約,公司部分銀行帳戶和股權被凍結
  • 黃金做抵押物也不靠譜,民生、長安等多家信託公司深陷金凰珠寶資本局
    記者 | 吳紹志從瀟灑登陸納斯達克到百億標的被執行,金凰珠寶正深陷危機,多家信託公司捲入其中。長安信託為金凰珠寶設立的貸款類信託出現了延期兌付的情況。2017年10月,長安信託-金凰3號成立,2019年10月到期時卻發布公告稱,借款人金凰珠寶未按合同約定償還貸款本息,宣布計劃延期六個月。作為一款黃金質押融資的產品,金凰3號讓投資者發現,黃金作為抵押物也有不靠譜的時候。
  • 中國68家信託公司踩雷延期超級匯總!|中信信託有限...
    (5)北京黃金危機事件:2017年5月4日發起設立的「中信長天2號北京黃金貸款集合資金信託計劃」(以下簡稱「長天2號」),向北京黃金交易中心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北京黃金」)發放5.45億元信託貸款。(3)凱迪生態危機事件:凱迪生態中票違約牽扯出一系列違約,截至去年7月8日,凱迪生態逾期債務合計31.8億元,僅信託貸款就有27筆,現已進入破產重整階段。(4) 中科建設系危機事件:中科建設是中科院全資子公司,盲目舉債擴張導致公司深陷債務泥潭,多筆以中科建設和子公司中科建飛名義舉借多信託貸款逾期。
  • 中國68家信託公司踩雷延期超級匯總!
    (5)北京黃金 危機事件:2017年5月4日發起設立的「中信長天2號北京黃金貸款集合資金信託計劃」(以下簡稱「長天2號」),向北京黃金交易中心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北京黃金」)發放5.45億元信託貸款。
  • 地產信託違約頻發 五礦信託兌付糾紛等判決
    2014年1月8日,關於上海高遠置業有限公司旗下的新江灣城23—5地塊涉及的新華信託項目無法兌現的傳言鋪天蓋地,曾以15億元身價位列胡潤富豪榜第44位的上海高遠置業實際控制人鄒蘊玉跑路的消息也不斷傳出。個案之外,2014年地產信託仍將面臨一場兌付大考。
  • *ST德奧6000萬元信託貸款違約 光大信託全身而退
    具體而言,此次訴訟涉及6000萬元的信託貸款,而借款方光大信託在債權轉讓後得以「全身而退」。《證券日報》記者致電光大信託內部人士,該人士確認了該項目為純通道業務,公司僅承擔事務管理類責任。  6000萬元信託貸款違約 惹來監管問詢  事實上,這筆信託貸款發生於一年半之前。
  • 光大信託連續踩雷被暫停融資信託業務,投資款損失誰來承擔
    7月,泰禾集團在公開市場違約後,發布了其債務情況。數據顯示,截至7月7日,泰禾集團已到期尚未還款金額270.65億元,年內到期債務將達555.11億元。據悉,在泰禾集團融資方中,信託公司是其最重要的融資渠道之一。在上述今年到期的555.11億元債務中,信託公司貸款年內到期金額為258.92億元,佔比46.64%,近20家信託公司深陷其中。其中就包括光大信託。
  • 新光集團深陷債務泥潭 5家信託公司連累其中
    來源:證券時報網新光控股集團有限公司(簡稱「新光集團」)正深陷債務泥潭。其中,牽扯北方信託的2億元貸款本金能否收回尚不得而知。「這是幾年前的通道業務,因合同保密條款約定,有關資金方及資產方的相關信息不便透露。」相關知情人士對證券時報記者表示。
  • *ST德奧6000萬元信託貸款違約光大信託轉讓債權全身而退
    6000萬元信託貸款違約惹來監管問詢事實上,這筆信託貸款發生於一年半之前。早在2016年11月份,*ST德奧(彼時為德奧通用)公告稱與光大信託籤訂《信託貸款》,貸款金額為2.5億元(分批發放,以實際金額為準),貸款期限為18個月,貸款利率為12.5%/年。彼時,*ST德奧稱該次貸款由江蘇金橋市場發展有限公司就此次貸款還本付息義務向光大信託提供抵押擔保。
  • 細說上市公司信託貸款違約三宗案 平安、西藏、光大信託都中招了
    本文首發於微信公眾號:券商中國。文章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你看上了它的利息,它看上的卻是你的本金!   曾幾何時,上市公司作為信託公司放貸的優質標的,如今也淪落為「危險的借貸者」。
  • 雪松「迷霧」後續:「長青」系唯一合作方文心保理關聯股東涉非法...
    來源:證券時報網作者:羅曼 雪松信託「長青」系列產品唯一的合作方——文金世欣商業保理(天津)有限公司(簡稱「文心保理」)又有新動態。文心保理關聯股東涉嫌非法集資根據證券時報此前報導,雪松信託最重磅的「長青」產品系列,只有唯一的合作方——文心保理。根據公開信息顯示,文心保理成立於2018年6月29日,成立至今僅2年,註冊資本5000萬元,實收資本3000萬元。
  • 信託公司全面剖析-國民信託
    ,全稱為「國民信託有限公司」,最早可追溯至1987年1月成立的註冊地為浙江省杭州市的中國人民建設銀行浙江省信託投資公司(以下簡稱「建行浙江信託」)。1993年信託行業第四次整頓開始,其中一項是「四大國有商業銀行與所辦的信託投資公司脫鉤」;受此影響,1998年1月,建行浙江信託與中國建設銀行浙江省分行脫鉤,改制更名為浙江省信託投資有限責任公司。2004年1月,經銀監會(現「銀保監會」)批准,公司遷址北京並獲得重新登記,並於2005年1月正式更名為「國民信託」;自此,大家較為熟知的國民信託正式上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