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森便利店加快二三線城市開店速度 2025年或達萬家

2020-12-22 贏商網

  上海華聯羅森有限公司(下稱上海羅森)近一年來突然加快了開店速度,不過不是在上海,而是開向距離上海不遠的二三線城市。去年8月,羅森首次進入江蘇地區,在江陰市連開4家店,今年4月,羅森在江蘇鎮江市開了5家新店,5月又在寧波市開業4家門店。

  上海羅森總經理張晟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由於看好二三線市場前景,羅森下一步將加快二三線城市開店速度,今年內二三線城市門店數將在目前基礎上增加兩倍。而且還會大力發展加盟門店,據統計,目前羅森的加盟比例大概在4成左右。

  在2013年年底新上任的上海羅森總經理張晟曾表示,到2025年羅森要在中國開出上萬家門店。這些野心勃勃的計劃是在羅森控股權回歸至日方以後被制定出來的。

  1996年,日本第三大便利店羅森與原華聯集團(後被整合至百聯集團旗下)合資成立了上海華聯羅森有限公司。最初日方佔股70%,中方佔股30%,由於在華業績一度不佳,日方將其在上海羅森的股權降低至49%,百聯集團則持有51%股權,控股權從日方轉換至中方,轉變後,上海羅森總經理以及多個高管都以中方人員為主。

  2011年,雙方股權再次變動,由日本羅森增持上海羅森股權至85%,而百聯則保留15%。

  獲得控股權後,日方打算加快發展羅森在上海的布局,並在此後的一年時間內對上海羅森員工進行了「換血」,關閉了30家左右的門店,彼時羅森在上海的門店為300家左右。

  為了徹底改變羅森在消費者心目中的形象,2012年羅森還開出了其在中國首家奧特曼主題店,雖然這家店在半年後因入不敷出而被迫關閉,但這並未阻止其開主題店的計劃。

  至今,羅森的主題便利店包括奧特曼、柯南、火影忍者、輕鬆小熊主題等,這個月還與美泰公司合作新開了迷你芭比主題店,以獨家商品和卡通噱頭吸引更年輕的消費群體進店。羅森方面表示,此後此類的主題店形式仍然會繼續。

  截至目前,羅森在上海的門店數在350家左右,年底預計達到500家。

   

相關焦點

  • 羅森計劃5年內在華便利店數量增至1萬家
    近日,日本便利店巨頭羅森公司社長竹增貞信在接受共同社採訪時透露稱,計劃到2025年把在中國的店鋪數量增至1萬家。截至今年11月底,羅森在華店鋪約有3150家。首先,公司計劃到2022年底前,把店鋪增至6000家,促成實現2025年增至1萬家的目標。竹增貞信也指出:「中國人口是日本的10倍,開店機會很大。」
  • inNews:奢侈品消費境內升48% 羅森2025年在華開店1萬家
    同時報告指出,全球奢侈品市場銷售額在2020年預計下跌23%,中國內地在全球市場的佔比幾乎翻了一番,從去年11%左右躍升至2020年的20% 。按照目前的增長態勢,中國有望在2025年之際超越美國和歐洲成為全球最大的奢侈品市場。雖然中國境內奢侈品消費得到了大幅增長,但總體消費體量從去年的940億歐元縮水至今年的590億-630億歐元,這也直接導致了全球奢侈品消費體量的下降。
  • 7-Eleven首入三線城市 便利商店業藍海浮現
    7-Eleven此番改變開店策略的背後,是2019年便利商店業的行業變化。根據中國連鎖經營協會發布的《2019年中國便利店景氣指數報告》,2019年便利店行業發展預期將會繼續提速,目前國內便利店的主要戰場集中在一、二線城市,但是同時也面臨著高房租、高人工、高費用的壓力。而隨著店址資源的逐漸稀缺,市場空間被進一步壓縮。
  • 羅森便利店預計2018年上海門店將迎來盈利
    華東地區(上海及周邊區域)的便利店市場能夠容納10萬家門店。未來羅森將在該區成立2萬家門店。」6月上旬,中國上海,羅森的社長竹增貞信在慶祝羅森第1000家門店成立的儀式上幹勁十足地提出了上述目標。為了鞏固中國市場,羅森加快了企業的發展步伐。5年前,羅森在中國只有400家門店,而今年6月則突破了1600家門店。7月,羅森將在安徽省初次開店。
  • 711羅森便利店「履新」忙,但不宜跟風
    相對於超市業態,便利店業態更受城市年輕人喜歡,也能增加城市的現代化氛圍和氣息。這一方面說明便利店作為商業基礎設施越來越受到重視,特別是在一線城市布局趨於飽和競爭壓力太大的情況下,二三線城市開始出現機會。但是另一方面,便利店對於經營者自身的要求比較高,業態經營難度並不會隨著政府的支持而降低。
  • 711羅森便利店「履新」忙,但不宜跟風-虎嗅網
    根據當地媒體報導,早在2019年8月,唐山金匙集團、北京莊典集團與日本7-ELEVEn連鎖便利店集團北京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籤訂了合作協議,並成立金典商業連鎖管理河北有限公司,負責7-ELEVEn連鎖便利店唐山項目的延伸服務和拓展工作。 這意味著7-ELEVEn北京公司已經開始謀劃在唐山開店。 不過,羅森也注意到了唐山市場。
  • 【特寫】把便利店開到縣城去
    他告訴界面新聞,對於便利店品牌進入前的考察,最重要是找到優質的物業資源,尤其是開在年輕人聚集的商圈,至於「夜生活能不能支撐24小時、價格會不會讓三線青年望而卻步等都先不考慮。」實際上,按照《第一財經周刊》發布的《2016年中國城市商業魅力排行榜》,合肥是個標準的二線城市。
  • 羅森便利南京五店同開 引發便利店大角逐
    原標題:羅森便利在南京五店同開引出「好戲」 便利店大角逐 小而美最時尚   8月28日,羅森便利在南京五店同開,收銀排隊,貨架被搬空,鮮食供不應求……次日,一封致「羅粉」們的信在網上不斷被轉發,信中稱「明天起在每一家店鋪門前專門配備一輛冷鏈車,盡最大可能全天為各門店做鮮食補給」。   好吃不貴的鮮食,是羅森吸引消費者的大招。
  • 把便利店開到縣城去 全家等外資便利店能行嗎?
    他告訴界面新聞,對於便利店品牌進入前的考察,最重要是找到優質的物業資源,尤其是開在年輕人聚集的商圈,至於「夜生活能不能支撐24小時、價格會不會讓三線青年望而卻步等都先不考慮。」實際上,按照《第一財經周刊》發布的《2016年中國城市商業魅力排行榜》,合肥是個標準的二線城市。
  • 全家便利店將進京 與7-11、羅森短期難現抗衡局面
    原標題:便利店大鱷全家下月進京  北京「集齊」全球三大便利店品牌的時刻越來越近。近日頂新集團董事長魏應行透露,全家便利店在北京的首家門店將於下月開業。這意味著7-11、羅森和全家三大便利店巨頭將在京城展開激烈的爭奪。不過能否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還有待考驗。
  • 7-ELEVEN、羅森等便利店蜂擁下沉市場 能否長期經營成考驗
    不久前,羅森首進唐山的6家店開業首日總銷售額超過56萬元,也創下中國羅森新店開業綜合銷售額指標的紀錄。  儘管與一線城市相比,二三線城市房租、用工成本較低,但其消費力也長期難與一線城市相比。在首店率先破紀錄的背後,便利店經營者自身的高要求,以及首日「嘗鮮」式消費之後能否靠周邊消費撐起長期經營,也都是下沉市場擴張進程中的考驗。
  • 長沙便利店進入爆發期 各品牌加快「攻城略地」速度
    小巧的店面燈光明亮,高度順手的貨架上是多個爆款商品,收銀臺旁是熱氣騰騰的關東煮、茶葉蛋等鮮食,櫥窗邊還有吧檯式休閒區……在長沙,這樣乾淨、時尚的便利店悄悄多了起來。   新零售風口下,便利店成為有代表性的新零售業態之一。長沙便利店市場進入爆發期,各品牌加快了「攻城略地」的速度。
  • 一月下兩城 羅森便利店在華擴張翻身
    南京中央商場(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央商場」)8月7日發布公告稱,旗下控股子公司南京中央商場便利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央便利」)與上海羅森便利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上海羅森」)於2017年8月7日籤署戰略合作協議(以下簡稱「協議」),中央便利以排他性加盟上海羅森的方式在南京市開設羅森便利店。  合作還包括,店內商品原則上由上海羅森統一採購、統一定價。
  • 便利店行業出現新獨角獸:三年開店1500家,連7-11羅森都甘拜下風
    並且形成了中石化易捷(27699家)、美宜家(20706家)、中石油崑崙好客(20000家)三巨頭,與全家(2856家)、羅森(2707家)、7-11(2147家)三大日系品牌分庭抗禮的局面。 但這並不意味著其他品牌沒有機會。成立於2017年的便利蜂,就是其中一匹黑馬。
  • 羅森入駐河北,外資便利全國複製,本土便利店的區域割據
    可能會有人疑問,石家莊作為河北的省會城市,為什麼不選擇石家莊而選擇唐山?唐山作為北方中重要的工業城市,以及河北省自由貿易試驗區,2019年人均GDP8.68萬元,位居河北省排名第一。從GDP總量上來看,也以1000億的總量領先,排名河北省第一名。同時唐山有多家日企資源,對於羅森品牌的認知度較高。
  • 7-11、羅森、全家等日本便利店經營之道有何啟示?
    如今,便利店越來越成為城市社區消費的新趨勢。今年初,中國連鎖經營協會與野村綜研發布的報告顯示,2012年中國便利店銷售規模實現了17%的增長,遠遠高出百貨、大賣場等大型業態的增速,單店毛利率為26.2%。但是,中國便利店單店表現遜於日本和美國。日本便利店單店平均面積僅比中國多出38%,但是單店日銷售額卻是中國的7倍多。
  • 羅森們的新對手來了,MUJI年內將在上海開設便利店
    這次選址京東似乎暗示著,已經在中國重點城市的購物中心和主要商業街區廣泛布局的MUJI,可能將把零售網絡拓展至城市當中的商業社區。對此,MUJI中國總部對界面時尚表示,「開店選址的前提是要有合適的商業合作夥伴,並不會局限於某一類的選址。MUJIcom的服務,會依照開店地點周邊環境、消費者需求等因素的不同而展現出區別。」
  • 便利店的2020:上線下沉和整合
    對便利店行業來說,2020年是很特殊的一年。由於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以實體店為核心的便利店不得不開始發展線上渠道,線上業務成為很多便利店的銷售新增量。與此同時,無論是三大日系品牌還是本土品牌,均走出自己的大本營,向三四線城市下沉、開拓新的區域版圖成為整個行業的發展趨勢。再加上時不時發生的企業整合事件,便利店的2020年顯得有些不平凡。
  • 羅森接手、全時謝幕 北京便利店格局也正在大改
    隨著各地門店接連易主,曾經喊出萬店計劃的全時便利店走向終點,巧合的是,接手全時華東、重慶兩地門店的羅森中國也曾立下2025年達到萬店規模的計劃。2015年張晟開始推動羅森以大加盟制式的擴張,首當其衝的便是在上海羅森便利有限公司覆蓋區域內即華東地區實現「千店計劃」的目標,隨後,杭州、江陰、寧波、無錫、鎮江等城市出現了羅森便利店的身影。2017年2月羅森門店達到1000家,2019年1月達到2000家,在不到2年時間裡翻了一番。但羅森在中國更大的目標是,希望在2025年時,在全國範圍內達到萬店規模。
  • 今年4-9月日本三大便利店營收同比減少24%,羅森首次新年停業
    (央視財經《天下財經》)方便民眾生活的便利店已經是許多城市的標配。24小時營業更是便利店有別於超市等其他零售業的一大特色。近日,日本羅森便利店宣布部分店鋪在新年期間停業,這是這家老牌便利店首次在新年期間有店鋪正式停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