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臨時國會閉幕 公務員年金制度改革失敗

2020-12-19 華夏經緯網

  中新網5月7日電 據韓媒7日報導,韓國4月臨時國會閉幕,朝野沒有能夠就公務員年金制度改革方案達成協議。對此,韓國政府表示遺憾。

  報導稱,韓國在野黨要求在國會規定中註明「公務員年金收入替代率上調至50%」等有關內容,執政黨認為需要獲得國民的同意,不能明確記錄調整數字。

  韓國朝野圍繞公務員年金制度改革案的處理問題出現分歧,國會全體會議無果而終,有關年末所得稅彙算清繳的《所得稅法》修訂案等法案也未能在4月臨時國會會議中得到處理。

  對公務員年金制度改革案未能獲得國會通過一事,韓國青瓦臺表示,政府對未能履行與國民的承諾深感遺憾。

  另據報導,韓國在野黨新政治民主聯合代表文在寅表示,未處理公務員年金制度改革案是破壞社會大妥協的做法,他要求樸槿惠和執政黨代表金武星道歉。

  文在寅指出,朝野協議因青瓦臺的一句話而「像扔破鞋一樣被拋棄」。如果信任被打破,將不可避免地產生對立和摩擦。

 

 

 

 

 

責任編輯:虞鷹

相關焦點

  • 韓國朝野暫停公務員年金改革案協商 展開輿論戰
    原標題:韓國朝野暫停公務員年金改革案協商 展開輿論戰  中新網5月13日電 據韓媒報導,韓國朝野在國會未能通過公務員年金制度改革案之後暫停了協商,集中力量展開輿論戰。   據報導,韓國新國家黨代表金武星計劃13日在由其主導召開的「未來生活論壇」上,就公務員年金制度改革案問題召開緊急討論會。
  • 韓公務員年金改革欲變為多繳納少領取 未獲通過
    【環球時報駐韓國特約記者 趙曉菁】從去年開始,韓國總統樸槿惠就親自點名要求對公務員年金(即退休金)進行改革,以減輕國家財政負擔。韓國朝野2日突然就改革案原則達成一致,本著「多繳少得」原則制定出細則。但隨後該法案引發強烈爭議,被指是「半截改革」。7日,韓國臨時國會閉會,公務員年金案未獲通過,暫時中斷。
  • 韓通過《公務員年金法》修正案 體現「多繳少領」
    原標題:韓通過《公務員年金法》修正案 體現「多繳少領」  中新網5月29日電 據韓媒報導,以「多繳納少領取」為主要內容的《公務員年金法》修正案在歷時7個月後,終於在韓國國會全體會議中獲得通過。   據報導,當地時間29日清晨,韓國國會舉行全體會議,在出席議員246人進行的投票中,233人贊成,無人反對,13人棄權,《公務員年金法》修正案獲得通過。   韓國現行公務員養老金制度規定,公務員在職期間需每月繳納工資的7%作為退休後的養老金,退休後從60歲開始領取養老金。
  • 韓國公務員年金高出普通人國民年金2.6倍
    人民網首爾10月24日電 韓國公務員以工作穩定及待遇好的特點成為了韓國人夢寐以求的職業之一。與韓國其他同等資歷的白領相比,公務員的收入處於中上等水平。但公務員的優勢卻體現在退休之後。在職公務員均需按月繳納「公務員年金」,退休後他們得到的養老金竟高出普通人領取的「國民年金」2.6倍。
  • 韓國「公務員年金」高出普通人「國民年金」2.6倍
    人民網首爾10月24日電 韓國公務員以工作穩定及待遇好的特點成為了韓國人夢寐以求的職業之一。與韓國其他同等資歷的白領相比,公務員的收入處於中上等水平。但公務員的優勢卻體現在退休之後。在職公務員均需按月繳納「公務員年金」,退休後他們得到的養老金竟高出普通人領取的「國民年金」2.6倍。這種非正常的支付結構造成每年數億萬韓元的虧損。
  • 蔡英文:年金改革成功就沒有無法完成的改革
    【環球網綜合報導】據香港中評社1月23日報導,臺年金改革「國是會議」22日晚舉行閉幕式,蔡英文感謝所有與會代表為推動年金改革所做的努力,並表示「如果年金制度的改革可以成功,臺灣就沒有無法完成的改革」。蔡英文在致詞時表示,感謝所有委員提出的寶貴意見,使得改革方案更加完善,更特別感謝陳建仁,從去年5月以來,親自主持年金改革委員會的討論,並積極向各界說明改革的意義。她說,陳建仁對待不同群體、不同意見時的耐心和溫暖,是改革能夠順利推動的關鍵。歷史會記得他親手畫的那幾張圖。蔡英文說道,紛紛擾擾終究會過去,「如果年金制度的改革可以成功,臺灣就沒有無法完成的改革」。
  • 臺灣年金改革遭抗議 蔡英文:改革是「馬前總統」的宣示
    【觀察者網 綜合】綜合臺媒1月22日消息,臺灣地區年金改革會議(註:年金是指軍人、公務員、教師、勞工等群體的保險、退撫金等)今天在臺「總統府」召開,上午9點舉行開幕典禮,蔡英文出席並致詞。擔任年金改革委員會召集人的「副總統」陳建仁、副召集人林萬億、「行政院長」林全、「考試院長」伍錦霖、「立法院」秘書長林志嘉及眾多政黨代表與會。
  • 讓臨時工老有所養 日本將擴大厚生年金適用範圍
    此外,包含該解決方案的一個《年金一體化法案》(暫名)也將在本月內提交國會審議。  與正式工適用同樣辦法  日本厚生勞動省的這個方案指出,臨時就工人員在日本社會經濟中所發揮的作用及所佔比重越來越大,應該採取確實的措施,保證他們能夠充分而平衡地享受年金的保障。這不單純是一個就業待遇公平的問題。
  • 鄭秉文:年金制度改革重點是擴大參與率
    但從職工參與人數上看,建立企業年金的企業數和參加企業年金的職工人數增長幅度分別僅為2.94%和1.01%,這是自2004年建立企業年金制度以來最低的年份,從未有過,這個數據顯示說明,參加企業年金的職工人數幾乎沒有增長,企業年金參與率幾乎停滯,不再擴大。此外,我們世界社保研究中心開發編制的中國企業年金「市場集中度指數」也做了發布,在受託人、帳管人、託管人和投管人四個市場的表現各有千秋。
  • 年金改革,正義還是私利
    早在9月3日,臺灣逾10萬名軍公教(軍人、公務人員、教師)數十年來首次走上街頭,抗議在退休年金改革中被民進黨當局抹黑。  臺灣的年金制度到底是怎樣的架構?改革希望實現什麼目標?為什麼改革措施尚未出臺就引發了10萬軍公教人員「反汙名、要尊嚴」的抗議遊行?
  • 臺灣如何推進養老保險制度改革
    總體改革思路:「多繳、少領、晚退」面對人口老齡化發展趨勢與未來社會保險基金的支付壓力,2008年臺灣「經建會」開始規劃老年經濟安全問題,提出年金制度改革的初步設想。2009年11月,臺灣「經建會」成立「年金制度改革規劃專案小組」,到2012年先後召開6次工作小組或專案小組會議,就當前各種社會保險與退休金體制存在的問題進行討論,研究整體改革思路與構想。2012年10月,臺灣當局進一步提升年金改革管理層級,「行政院」成立「年金制度改革小組」,由時任「行政院副院長」江宜樺擔任召集人。
  • 鄭文燦向蔡英文年金改革開槍:失敗的社會溝通和改革布局
    年金改革讓社會動蕩不安,桃園市長鄭文燦直指蔡英文的年金改革是失敗的社會溝通和改革的布局。(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中國臺灣網2月19日訊 島內年金改革讓社會動蕩不安,民進黨更在去年「九合一」選舉慘敗,據臺灣《中國時報》報導,桃園市長鄭文燦昨天(18日)向蔡英文引以為傲的「年改」開第一槍,直指年金改革是失敗的社會溝通和改革的布局,像軍改5成沒有改、警察卻改太多,而「警政署長」屬於警察的一級上將,經過年改退休俸竟從8萬(新臺幣,下同)降到6萬,
  • 公務員的職業年金究竟有多少?
    可是由於職業年金的存在,公務員的養老待遇並不會降低哦。01什麼是職業年金職業年金是新人公務員養老「必備品」,正是由於它的存在,才保障了公務員養老標準的維持。職業年金說的是機關事業單位及其工作人員,在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基礎上,另外建立的補充養老保險制度。這種養老制度雖然2015年才發的文件,但卻從2014年10月就開始實施了。用大白話說,就是現在單位和你自己各自多交一點錢,等你退休了,除了養老金,還會再另外發一部分資金。
  • 臺媒:鄭文燦向蔡英文年金改革開槍 失敗的社會溝通和改革布局
    年金改革讓社會動蕩不安,桃園市長鄭文燦直指蔡英文的年金改革是失敗的社會溝通和改革的布局。(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據臺灣《中國時報》報導,島內年金改革讓社會動蕩不安,民進黨更在去年「九合一」選舉慘敗,桃園市長鄭文燦昨天(18日)向蔡英文引以為傲的「年改」開第一槍,直指年金改革是失敗的社會溝通和改革的布局,像軍改5成沒有改、警察卻改太多,而「警政署長」屬於警察的一級上將,經過年改退休俸竟從8萬(新臺幣,下同)降到6萬
  • 學習時報:職業年金制度的國際借鑑
    今年年初,國務院發布《關於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養老保險制度改革的決定》,明確提出,「機關事業單位在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基礎上,應當為其工作人員建立職業年金」。作為養老保險補充的職業年金制度,其繳費方式、投資管理、給付模式以及監管方式應如何解決?國外的一些經驗和做法或許對我們有所裨益。英國:職業年金是養老金重要支柱英國是較早實行職業年金制度的國家。
  • 韓國國會情報委證實:前朝鮮駐義大利最高外交官已叛逃韓國
    (觀察者網 訊)據韓聯社10月7日報導,韓國國會情報委員會委員長、共同民主黨議員全海澈當天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證實,前朝鮮駐義大利大使館臨時代辦曹成吉(音)已於去年7月叛逃韓國。全海澈稱,曹成吉曾屢次表明有意叛逃韓國,並於去年7月攜妻前往韓國。
  • 臺灣年金改革爭議不斷 到底在吵什麼?
    近日,臺灣島內年金改革爭議不斷,軍公教團體為此發動了多波抗議活動,那麼,大家到底在吵什麼?臺灣《聯合報》為此進行了梳理。  為什麼要年金改革?  報導稱,臺灣的年金制度非常複雜,包括:軍人保險、軍人退撫、公教人員保險(公務員、公校教職員、私校教職員)、公務人員退休、學校教職員退休、私校退撫、政務人員退職、法官退養金、勞工保險、勞工退休、民眾年金、老農津貼、農民健康保險條例等13種制度。  因制度太複雜、保障差異太大,不同的社會保險與退休金制度的給付條件、資格、財源、保障水平參差不齊。
  • 公務員三種「隱形福利」:職業年金、生活津貼、年終獎
    有一個老生常談的問題,為什麼公務員的工資收入明明不是太高,很多地方每個月就是3000、5000元,但是為什麼每年都有這麼多的人去考公務員呢?這裡面有什麼貓膩嗎?其實沒有什麼貓膩,如果非要說個一二三,除了工作穩定、社會地位高以外,主要還是得益於公務員的三大「隱形福利」。
  • 拯救年金破產 呂欣潔:建立全民退休年金制度
    為重建社會安全體系,社民黨主張整合不公平的年金制度,建立互惠共享的「全民退休年金」制度。呂欣潔分析,臺灣現行退休制度採「職業分立制」,不同職業各有退休保險制度,但「不同類別間、或同職業不同職等間的退休待遇,差異非常大。」
  • 日本養老金制度「保衛戰」
    (2)厚生年金:以公司職員為對象,有強制性,繳費由個人和僱主對半分擔,合計費率自2004年的13.58%起步,每年上升0.35%,直至2017年達到18.3%。參保人數3441萬。(3)共濟年金:以公務員、學校教職員和農林漁業團體職員等為對象,參保人數442萬。厚生年金和共濟年金的保費和待遇發放標準與參保者的收入掛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