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廣州11月20日消息(記者郭翔宇 通訊員粵仁宣)記者從廣東省人社廳獲悉,本次獲第68批中國博士後科學基金面上項目資助的3614名博士後中,632人來自廣東,佔比達17.5%,僅次於北京(含在京部屬高校共706人),位列全國第二。對比中國博士後基金會2019年公布的第67批資助名單,本批廣東獲資助人數比上一批增加64人,佔全國比例提升1.5%,再創新高。
前二十強中廣東佔六席
在全國設站單位獲資助人數單項排名方面,前20名裡有6家單位來自廣東,佔比高達30%,與上批相比新增1家單位;中山大學比上批入選人次再增32人,最終以161人的傲人成績再次拔得頭籌,蟬聯榜首;深圳大學、暨南大學以50人的成績並列第11名,南方醫科大學、華南理工大學分列第15、18名,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作為廣東省的科研機構首次躋身前20強。
在全國設站單位獲資助人數單項排名方面,前20名裡有6家單位來自廣東,佔比達30%,與第67批相比增加了1家單位;中山大學比上批入選人次再增32人,最終以161人的傲人成績再次拔得頭籌,位列榜首;深圳大學、暨南大學以50人的成績並列第11名,南方醫科大學(37人)、華南理工大學(32人)分列榜單第15、18名,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39人)作為廣東省科研機構首次躋身前20強。
戰略性新興產業領域博士後培養成果突出
從獲資助博士後專業分布排名看,臨床醫學、基礎醫學仍是廣東省優勢學科,生物、材料、計算機、化學等與廣東省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關聯密切的學科專業的博士後培養均展現出良好發展勢頭。
本批獲資助的博士後主要集中於廣州、深圳、珠海、佛山等教育資源豐富、科研力量雄厚的粵港澳大灣區核心城市。但粵東西北地區也不甘落後,與第67批入選名單相比,粵東西北地市中的潮州、湛江兩地均各新增1名博士後獲得資助。
「十三五規劃」實施以來,廣東省的博士博士後青年人才隊伍建設取得了長足的進步和發展。特別是《關於加強新時代博士和博士後人才創新發展的若干意見》(粵組通〔2017〕46號)實施以來,廣東省博士後工作以服務粵港澳大灣區國家戰略為統領,以構建博士博士後人才創新創業新機制為主線,以「國際化」「高質量」和「協調發展」為方向,聚焦博士博士後人才工作的重點難點堵點,努力實現博士博士後工作創新發展,積極服務廣東省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在人才規模和人才質量上實現極大飛躍。2020年雖然受到國內外疫情影響,廣東仍然是博士後青年人才首選之地,截至10月底全年新增博士後3600人,繼續保持優勢領先地位。全省共建成博士後科研流動站178家、博士後科研工作站399家、博士後創新實踐基地423家、博士工作站656家,各項指標均位居全國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