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重慶日報
為進一步優化外商投資環境,穩定和擴大利用外資,推動內陸開放高地建設,重慶於本月出臺了《重慶市進一步做好利用外資工作若干措施》(以下簡稱《措施》)。
一項政策好不好,其主要針對群體最有發言權。就《措施》而言,眾多外資企業、開放平臺是最好的評價者。6月23日,重慶日報記者就此採訪了重慶部分開放平臺和外資企業。
有的放矢
解決外資企業與開放平臺困擾
「在《措施》出臺前,市商務委曾多次詢問我們意見。出臺後,相關政策也符合我們需求,這一點真的要給重慶點讚。」大陸汽車研發(重慶)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大陸汽車)人力資源部經理胡瑋瑾說。
她舉例說,大陸汽車是一家科技型公司,有很多外籍專家來渝工作。以前,他們每1-2年便需要申請一次居留許可證。《措施》出臺後,明確連續兩次申請辦理工作類居留許可的外國人,第三次申請時按規定籤發5年有效期的工作類居留許可。這大大方便了外籍專家長期在渝工作。
「落戶兩江新區的新加坡萊佛士醫院,是我市首家外資醫院。此前因為政策原因,該醫院無法引進外籍護士。《措施》出臺後,我們便可以去爭取政策支持,想辦法引進更多外籍護士。」兩江新區自貿辦相關人員表示,《措施》要求提升外籍人士入渝便利度,這將有利於重慶引入更多外籍人才。
作為全球零售巨頭,沃爾瑪在重慶已布局了11家大型賣場。其事務總經理劉璟表示,《措施》大大方便了他們這種有多家連鎖門店的企業。
「比如我們有11個門店,以前可能要辦11個同類的證。如果繼續擴大範圍,每個門店也要進行一次證照審批,非常麻煩。」劉璟說,《措施》出臺後,提出簡化跨國品牌連鎖企業審核登記程序,優化重點外資項目工程建設審批等,解決了包括像711、羅森、星巴克等連鎖企業擴大門店數量時遇到的痛點問題。
「總的來說,利用外資新政出臺得非常及時,對提升重慶整體外商投資環境有明顯推動作用。」普華永道中國稅務及商務諮詢服務業務總監韋巍說。
激勵效果明顯
多家外商欲增加在渝投資
為外商和開放平臺解決問題,目的是讓其擁有更好的投資環境,從而加大、深化在重慶的投入。目前來看,不少外商不僅充分肯定《措施》,也表示將增加在重慶的投資布局。
「就大陸汽車而言,我們在全國很多城市都有布局,只是分工各有不同。環境與政策是決定我們是否深耕的重要原因。」胡瑋瑾稱,《措施》從多維度確保了外資企業的權益,比如「支持符合條件的外商投資企業申請中央服務業專項資金」等,「讓我們感受到重慶對外資引進的態度和誠意,大陸汽車也願意持續與重慶合作」。
北汽岱摩斯是一家汽車配套企業,目前主要為落戶在兩江新區的北京現代提供配套產品。其財務總監餘攀登稱,重慶在汽車領域的基礎以及對外資企業的關心讓他們堅定了信心。下一步,他們計劃增加投資4000萬元,並帶動一批產業鏈配套企業落地重慶。
「我們準備在重慶布局3家山姆會員制賣場,目前已選址兩家,分別在兩江新區禮嘉和九龍坡區。兩江新區的門店,預計在今年能夠投入使用。」劉璟說,山姆會員制賣場是沃爾瑪旗下的高端會員制商店。本次《措施》優化了連鎖門店的審批程序,讓沃爾瑪更有信心在重慶擴大布局。
市外商投資企業協會的信息顯示,目前,已有多家外資企業計劃加大在渝投資,包括市民熟知的香奈兒、肯德基等品牌。
「《措施》出臺後,一些入駐園區的外資企業,也有要增加投資的想法。」重慶經開區相關負責人說,《措施》第一條就提出要加快數字經濟、金融等領域的對外開放,在此助力下,包括高通、微軟和SAS等一批外資企業將與重慶經開區加大合作力度,深入推進數字經濟發展。
他還表示,引進外資,不僅是吸引資本,還要吸引更多技術落戶。這次《措施》提出要加大智慧財產權的保護,對外資企業而言是一顆「定心丸」,讓其可以將更全面、完整的技術落戶重慶。
西永微電園方面稱,園區擁有多家世界知名企業,比如惠普、SK海力士、英特爾、微軟等,《措施》出臺後,有利於優化園區營商環境,提高招商引資質量。下一步,西永微電園將切實保障外商投資企業合法權益,進一步推動外資企業做大做強。
不做「一錘子買賣」
將持續優化相關政策
「協會目前有會員769家。根據多年的經驗,我們發現大多數企業缺乏與行業主管部門有效溝通渠道和方式,有很多大問題就是由於小問題的溝通不及時導致誤會越來越深。」市外商投資企業協會秘書長匡衡說,《措施》提出建立與企業暢通的溝通渠道,其實是必然之舉。
匡衡說,近年來,重慶多次通過調研等方式了解企業需求,解決企業問題。比如,今年4月前,重慶開展調研,對全市936家外資企業進行問卷調研。當時企業主要面臨5個問題:交通就餐不便、復工後缺乏疫情防控物資、物流運輸受阻、生產成本升高、勞動力短缺。隨後,重慶立即採取行動解決這些問題。在後面一次調研中,90.02%的外企表示已享受或部分享受政府扶持政策。
市商務委副主任付嘉康表示,《措施》的出臺,也是重慶的一種態度,體現了重慶實時關注外資企業情況,並持續優化外商投資環境的決心。
他介紹,僅今年以來,重慶就相繼出臺了3個涉及外資企業的文件,分別是《重慶市應對新冠肺炎疫情穩外貿穩外資若干政策》《關於建立健全外商投資全流程服務體系的通知》以及日前出臺的《措施》,每個文件都有不同的針對性和時效性。
「《措施》出臺後,在實施過程中,我們也會繼續和企業保持溝通交流,進一步優化完善細節,讓其更加符合我市的實際情況。」付嘉康說。
在企業看來,政策的延續性和落實程度也是下一步要關注的重點。韋巍表示,《措施》出臺後,各方都應該進一步關注其成效,比如具體條例是否及時落地,相關部門有無出臺相應細則等。切實保證政策實在有效。
「未來,重慶在優化利用外資政策上,可以考慮優先做好『存量』,兼顧『增量』。」韋巍說,已落戶的外資企業,是重慶發展的重要動力,在行業內也具有一定的影響力。優化好了這部分企業,不僅能讓其加大投資,也能帶動相關產業鏈企業落戶重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