腸道傳染病的傳播途徑 預防腸道傳染有七種方法

2020-12-22 三九養生堂

氣溫明顯上升,腸道傳染病病原生長繁殖開始活躍,腸道傳染病發病也取代呼吸道傳染病成為「主角」。那麼請問腸道傳染病的傳播途徑有哪些呢?如何預防腸道傳染病呢?感興趣的朋友就請看下文吧。

腸道傳染病的傳播途徑

腸道傳染病可通過水、食物、日常生活接觸和蒼蠅等媒介進行傳播。

經水傳播:如果生活飲用水源被腸道傳染病人和病原攜帶者排出的糞便、嘔吐物汙染或在水中洗滌病人的衣褲、器具、手等,都容易造成水源汙染,可引起霍亂、傷寒、細菌性痢疾等疾病的暴發流行。

經食物傳播:食品在加工、儲存、製作、運輸、銷售等過程中醫學教育`網整理,被腸道傳染病的病原體汙染,可造成局部的流行和暴發流行。

接觸傳播:通過握手、使用或接觸病人的衣物、文具、門具、門把手、人民幣等造成病原體傳播。

昆蟲傳播:有些腸道傳染病的病原體可在蒼蠅、蟑螂等媒介昆蟲體內存活一段時間,並隨著昆蟲的活動進行傳播,再傳給別人。

如何預防腸道傳染病

1、不喝生水,不吃生冷變質的食物,特別是海產品和水產品;少吃容易被蒼蠅叮咬的食品;生吃瓜果應洗淨、削皮。

2、講究個人衛生,飯前便後要洗手;碗筷要消毒,生熟炊具要分開,要防蠅滅蠅。

3、市場購買的熟食和隔餐食品要加熟煮透。

4、不隨地大小便,不亂倒垃圾汙物,不汙染水源。

5、發現吐瀉病人及時報告,並應儘快就診,以便及時診斷和治療。

6、不到病家或流行地串門訪友,減少聚餐,不暴飲暴食。

7、注意飲食、飲水、食具衛生管理,病人的食物可煮沸消毒,病人的糞便及嘔吐物應加漂白粉消毒,以防糞便汙染水源及食品。

腸胃不好怎麼調理

1、多攝入膳食纖維

人體內每天攝入多一些的膳食纖維可以幫助降低胃炎、胃癌等風險,幫助清掃腸道、調整腸道菌群都有幫助,同時,攝入充足的膳食纖維,可以幫助緩解便秘,確保腸胃功能暢通。多吃一些富含膳食纖維的食物,例如五穀雜糧,糯米、黑米、薏米、玉米等等,蔬菜和水果中也含有豐富的水溶性纖維,均可以幫助促進腸胃蠕動,令腸胃功能增強,減少有害物質的堆積。

2、少吃刺激性食物

在可能的情況下,儘量不要吃油炸、醃泡和生冷刺激類的食物。油炸類的食物難消化,容易加重腸胃負擔;醃泡的食物,所含鹽分過多,某些更含有致癌物質;生冷刺激類的食物容易刺激胃黏膜,引起腹瀉及消化道炎症等。

3、補充益生菌

人的腸道中存在著非常多的細菌,其中包含有害菌和有益菌,正常的情況下,二者處於平衡的狀態,我們的腸道才會健康,當腸道中的有害菌多於有益菌的時候,各種腸胃問題也就隨之出現了。益生菌能夠幫助維持腸道的健康,可以從日常的飲食中補充益生菌,幫助維持腸道的健康。一般情況下,含有益生菌的食物有酸奶、奶酪、腐乳等,同時,像香蕉、大蒜、蜂蜜、洋蔥等物質,也可以促進益生菌的增長,幫助保護腸道健康。

4、吃飯應細嚼慢咽

腸胃功能不好的朋友吃飯應細嚼慢咽,吃飯不宜太快,慢慢進食為好,吃得過快很容易導致體內堆積食物,無法排出,增加腸胃的負擔,減少腸胃的蠕動速度,同時,所進食的營養物質也無法得到充分的吸收,時間一長,腸胃功能會失去平衡,營養也會大量流失,細嚼慢咽有利於讓食物得到更好的吸收和消化,從而有利於腸胃的健康。

5、請勿暴飲暴食

腸胃不好的人多半有些暴飲暴食的行為,面對不喜歡的食物就寧可餓著也不吃,碰到喜歡的食物就吃到撐為止,這樣暴飲暴食的飲食習慣非常影響腸胃健康。每頓應該只吃七八分飽就好,讓腸胃可以得到充分的休息,否則很容易消化不良,令腸胃功能減弱。

6、飯後站立休息

飯後稍作休息可以幫助消化,最好是站立著,別立刻就坐下,這樣會增加腸胃的負擔,每餐飯後都休息一下,不但會是胃黏膜得到修復,而且還會腸胃得到很好的休息和消化,能夠避免腸胃問題的發生。

7、起居有規律

有規律的生活對於健康也是非常重要的,腸胃不好的人按時用藥之外,還要有嚴格的作息制度,保證充足的休息和睡眠,可以促進疾病的康復。經常鍛鍊身體,能增強體質,提高抗病能力,通過運動可以促進胃腸道的蠕動和分泌。同時注意氣候變化及時增減衣被,免受寒邪侵襲,對於促進腸道的康復有著重要的意義。

結語:通過以上的介紹,大家對腸胃感染病的相關知識是否有了更多的了解了呢?不喝生水,不吃生冷變質的食物,特別是海產品和水產品;少吃容易被蒼蠅叮咬的食品;生吃瓜果應洗淨、削皮。一定要記住哦。

相關焦點

  • 腸道傳染病預防小常識
    一、什麼是腸道傳染病腸道傳染病是經消化道傳播的疾病,常見的有傷寒、副傷寒、細菌性痢疾、霍亂、A型肝炎、細菌性食物中毒等。二、腸道傳染病常見的臨床症狀腸道傳染病常見的症狀有腹瀉、嘔吐或腹痛。三、腸道傳染病是怎樣傳播流行的在腸道傳染病病人的糞便和嘔吐物中,攜有大量病原體,病原體通過病人的排洩物排出體外,汙染水、食物及手,或通過蒼蠅等媒介傳染給健康人,在人體內繁殖,產生毒素,引起發病,並繼續排出病原體,再傳染給其他健康人。
  • 海醫二院專家:夏季腸道傳染病高發 防止病從口入
    並且,夏季人體的體能消耗大,免疫力相對會下降,是腸道傳染病的高發季節。海南醫學院第二附屬醫院專家提醒:預防夏季腸道傳染病,關鍵是把好「病從口入」關。  什麼是腸道傳染病?  腸道傳染病是經消化道傳播的疾病。常見的主要有傷寒、副傷寒、細菌性痢疾、霍亂、病毒性肝炎、細菌性食物中毒等。
  • 【健康課堂】夏季謹防腸道傳染病,一份小貼士奉上!
    腸道傳染病是一組通過消化道傳播的疾病,我們平常的飲用水及食物,如果被病原體傳染,那麼這些被汙染的水和食物,經口腔進入腸道,這些病原體在腸道內迅速繁殖且產生毒素,破壞腸黏膜組織,引起腸道功能的紊亂和損壞,嚴重可影響健康,人體一旦被傳染,患者由糞便中排出病原體,病原體將再次傳染給他人,這樣的傳染病就是腸道傳染病。
  • 腸道傳染病包括哪些,如何預防?三件事需做好
    但天氣溫度慢慢升高,腸道會有一些病毒出現身體不適的現象。腸道感染會給身體造成一些疾病的出現,腸道傳染病的傳播途徑也是非常多的,在生活當中一定要做好預防的工作。腸道傳染病有哪些類型下面來關注一下這種病症是指病毒經過消化道進入身體引起胃腸道以及一些其他系統的病變而病毒會經過腸道排出,體外會繼續的進行傳播。在生活當中最常見的腸道傳染病有細菌性痢疾,霍亂,傷寒,甲型病毒性肝炎,細菌性食物中毒和病毒性的腸胃炎等等。
  • 秋冬季疾病,學校 家長早預防!|傳染病|流感|麻疹|水痘|呼吸道傳染...
    傳播途徑以空氣飛沫直接傳播為主,也可通過被病毒汙染的物品間接傳播。 人群對流感普遍易感。  3、腸道傳染病  腸道傳染病主要是一組由細菌、病毒、原蟲等病原體經消化道傳播的疾病。常見的有感染性腹瀉、傷寒、副傷寒、細菌性痢疾等。  腸道傳染病主要經水、食物傳播。
  • 從臨床表現辨別,在傳播途徑著手,讓孩子遠離春季常見的傳染病
    文 | 小敏圖 | 小李從臨床表現辨別,在傳播途徑著手,讓孩子遠離春季常見的傳染病由於天氣的特殊性,再加上季節的各種不穩定性,時而炎熱,時而多雨,時而乾燥,時而溼冷,讓很多抵抗力差的人群很容易就生病,特別是對於小孩和老人這兩種特殊人群來說,更是防不勝防,對於孩子,由於讀書的特殊性,而且不懂得更好的保護自己,遇到幼兒園中的一些有感冒咳嗽的孩子不會保持距離,很容易就會互相傳染,而春季更是各種傳染病的高發季節,媽媽們要做好防護工作,讓孩子可以健康的度過每一天。
  • 保護寶寶腸道健康,有效防範腸道病毒感染
    而我們只有真正了解疾病,才能知道如何預防,做到有備無患!  皰疹性咽峽炎和手足口病一樣,都是腸道病毒感染引起的,而且主要是由柯薩奇病毒引起的。手足口病常見由柯薩奇病毒A16型(Cox A16)和腸道病毒71型(EV 71)等腸道病毒而引發。皰疹性咽峽炎則主要由柯薩奇A型引起,包括A1-6,810,22等亞型,EV71也可以引起皰疹性咽峽炎,但比較少。
  • 腸道傳染病進入高發期 專家提醒:把好「入口」關
    河北新聞網7月8日訊(記者孔思遠)盛夏已至,急性腸道傳染病進入高發季節。河北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專家提醒,預防夏季腸道傳染病的關鍵是把好「入口」關,謹防病從口入。據河北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專家介紹,腸道傳染病一年四季均可發生,但主要集中在每年5月至10月,有明顯的發病季節性高峰。
  • 雞病傳染方式及其常見傳播途徑
    三、傳播途徑雞傳染病的傳播途徑主要有兩種,即垂直傳播和水平傳播。垂直傳播也稱「經蛋傳播」,是種雞感染(包括隱性感染)某些傳染病時,體內的病菌或病毒侵入種蛋內部,傳播給下一代雛雞。在出雛器內,帶病出殼的雛雞與健康雛雞接觸,也會造成傳染。四、傳染的基本條件雞傳染病發生的過程即傳染病發生的過程是由病原微生物引起的,有一定潛伏期和症狀表現。各種傳染病的發生,有各自的特點,也有共性規律。
  • 武漢出現新生兒新型冠狀病毒感染,傳染病的傳播途徑究竟有哪些?
    許多人聽過糞口傳播的解釋後,都笑翻了,這口味也太重了吧。媒體們正好抓到了傳播的亮點。我今天科普下糞口傳播咋回事傳染病的傳播需要三要素傳染源:患傳染病或攜帶病原體的人和動物,就是傳染病的根源。比如雲南金三角是販賣毒品的地方,就是毒源。
  • 【經廣 提示】夏季謹防腸道傳染病
    ▼▼▼ 腸道傳染病是以腹瀉為主要臨床表現的傳染病。我們日常的飲用水及食物,如果被病原體汙染,那麼這些被汙染的水和食物,經過口腔進入腸道,病原體在腸道內繁殖且散發毒素,破壞腸黏膜組織,引起腸道功能紊亂和損害,嚴重影響身體健康。
  • 幼兒園常見傳染病預防指南請收好
    兒童良好衛生習慣尚未養成的情況下,容易引起疾病傳染。季節性冬季以呼吸道傳染病多發; 夏季則以腸道傳染病為主; 傳染病的發生還與幼兒園寒暑假及開學有密切關係是由腸道病毒引起的傳染病。人與人之間的接觸是手足口病的主要傳播方式。
  • 山西確診手足口病24例 尚未確定有腸道病毒EV71
    我省各級衛生行政部門、疾病預防控制機構、衛生監督機構及醫療機構將加強值班工作,保持24小時通訊暢通。衛生監督機構要加強以霍亂為重點的腸道傳染病監測、報告、控制及救治,並加強對飲用水消毒和食品衛生的監督管理。  各級醫療機構在5月-10月繼續開設腸道門診,嚴格按照腸道傳染病監測方案,加強對腸道病毒EV71等傳染病的預檢分診。
  • 夏季謹防腸道傳染病,飲食應注意什麼
    來源:澎湃新聞 俗話說「病從口入」,夏季人們愛吃生冷蔬菜、瓜果,如不注意消毒,就增加了病原微生物入侵身體的機會,是腸炎、痢疾等腸道傳染病的高發期,而有一種腹瀉病是病毒導致的
  • 腸道病毒、腸胃炎都會傳染!別因你的疏忽,讓別人寶貝生病
    只是,腸胃炎與腸道病毒同樣具傳染性,感染後都應該讓孩子在家休息、避免外出,更何況是這種有許多小朋友跟孕婦的地方。腸道病毒、腸胃炎你分得清楚嗎?腸道病毒腸道病毒是一群病毒的統稱,它的傳染性極強,主要經由腸胃道(糞、口、水或食物汙染)或呼吸道(飛沫、咳嗽或打噴嚏)傳染,也可經由接觸病患皮膚上的水泡及分泌物而傳染,其中玩具常成為孩子之間傳染的媒介。
  • 傳染病高發期 專家支招如何預防
    近日,記者從我市多家醫院了解到,因氣溫降低,水痘、諾如病毒感染等傳染病已進入高發季節,專家提醒廣大市民要注意預防。市中心醫院兒內科副主任醫師李星提醒,除因諾如病毒引起的腸道傳染病外,因輪狀病毒引起的嬰幼兒腹瀉也需要引起家長注意。「輪狀病毒具有很強的傳染性,腹瀉患兒等是輪狀病毒感染的主要傳染源,通過糞—口傳播。」他說,輪狀病毒腸炎多發生於2周歲以下嬰幼兒,希望家長重視。
  • 做好8點,腸道更健康
    可是早上就開始拉肚,一打電話,一共3個人都有腹瀉的症狀,趕緊都吃了藥。由於昨天晚上是邊走邊吃,我們誰也不能確定是吃什麼引起的了,誰知道是烤串的問題還是生蠔問題……夏天一定注意腸道傳染病夏天來臨,腸道疾病多發,特別是有集體飲食集體發病的情況,基本可能是腸道傳染病了。為什麼夏天要小心腸道傳染病?
  • A肝可通過腸道傳染,牢記這3個關鍵點,病毒或「繞路走」
    A肝也就是甲型病毒性肝炎,和其他的肝炎類似,它也是一種傳染性疾病,通常是通過腸道進行傳染的。大多數人都知道應該積極地預防B肝,但是A肝卻被很多人所忽略。其實A肝也是非常常見的肝病,並且有很高的危害。所以大家一定要對A肝有一定的了解,這樣才能夠做好預防。
  • 專家解答腸道病毒EV71易感人群、傳播途徑和病徵
    安徽省阜陽市3月份以來已有789名兒童感染腸道病毒EV71,19人經全力搶救無效死亡。有關權威專家就這種病毒的易感人群、傳播途徑、病徵等進行了解答。 新華社發    新華社合肥4月27日電(記者周立民)安徽省阜陽市3月份以來已有789名兒童感染腸道病毒EV71,19人經全力搶救無效死亡。有關權威專家就這種病毒的易感人群、傳播途徑、病徵等進行了解答。
  • 腸道病毒71型是什麼疾病 如何預防
    很多疾病我們都是不太明白的,比如,什麼是腸道病毒71型,這疾病究竟有哪些危害,大家知道嗎,其實,在我們日常生活中,各位還是得多注意保養身體了。那麼,腸道病毒的症狀有哪些呢,腸道病毒71型的治療是什麼,下面來了解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