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淺淺媽媽育兒經】一個80後寶媽,家有女寶一枚,喜歡寫作、讀書,喜歡分享自己的育兒心得,喜歡我的寶媽可以關注我哦。
導語:對於剖腹產的新媽媽,畢竟也是動了手術,傷了元氣,產後要好好休養調理身體。對於產後護理,有9方面的知識需要提前了解,對自己和寶寶都好。
1、產後臥床,躺的姿勢
產後新媽媽回到病房,剛開始動起來不方便,新媽媽可以平躺著,但是不能一直平躺,在麻醉效果消失之後,切口的疼痛就來了,平臥會使子宮收縮疼更敏感。所以在能用枕頭之後,新媽媽可以側臥,兩面交替,能夠緩解身體的不舒服。
側臥的時候,可以在新媽媽的背後墊上被子或者是毯子,有個支撐會更舒服一些。
2、橫切口、豎切口的調養有區別嗎?
剖腹產的媽媽,在切口上,一般都是橫切的,位置不明顯,豎切口的話容易留下明顯的痕跡。橫切口的肌肉分離,組織創傷稍大一點。而從恢復的周期和注意事項上來看,橫豎切口沒有太大區別。
3、下奶晚、奶水不足怎麼辦
剖腹產的媽媽比順產的媽媽奶水下來的晚,其實在生完孩子的那一刻,母體的激素就開始自我調節,泌乳素開始運動,讓媽媽儘快的下奶。在這個過程中,要讓寶寶多吸,更有利於促進下奶。
4、媽媽服藥後4小時才能餵奶
如果新媽媽吃藥了,最好是在4小時之後再餵奶,降低母乳中藥物濃度,減少對藥量的吸收。
5、注意產後的出血量
產後會有惡露排出,但是血量不應該太多,產後要注意著,如果太多的話要及時告知醫生。
6、注意產婦的刀口
我生孩子的時候,鄰床比我早剖的,她的刀口在我生完之後,竟然還有滲血的情況,醫生就讓她做了個別的檢查,讓她注意。所以產後要及時關注新媽媽的刀口,防止出現感染。
7、防止縫線斷裂
產後在傷口沒有恢復的時候,要防止咳嗽,以免把傷口給拉開,在有咳嗽出現的時候,家人可以幫助新媽媽用手按壓傷口兩側,避免傷口撐開。
8、幫助新媽媽放鬆
產後醫生會讓孩子爸爸給新媽媽按摩,因為受到麻藥的影響,會導致全身肌肉僵硬,尤其是下肢肌肉,甚至是沒有感覺的。可以給孩子做做按摩,按按四肢和全身的肌肉,避免新媽媽肌肉僵硬,如捏捏雙臂和雙腿,幫助腿部做做屈伸運動等,為新媽媽儘早排便和下床行走做準備。
9、剖腹產手術時的麻藥會影響餵奶嗎?
剖腹產後對產婦使用的一般是硬膜外麻醉,麻醉藥劑的劑量不會對奶水造成影響,即便產後半小時內就開始餵奶也不會對寶寶造成任何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