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愛「吸手指」的孩子,將來很難擺脫3種結局,家長別不當回事

2020-12-19 西紅柿媽媽

文|西紅柿媽媽

有的小孩子很喜歡吸舔手指,或是咬手指,甚至就連部分成年人,也有這種壞習慣,還怎麼戒都戒不掉。

愛看籃球的爸媽可能都知道,詹姆斯身為明星,他也有吸咬手指的習慣,甚至就連科比,也有一階段存在這樣的怪癖。

可見,小孩子一旦養成了吸咬手指這個習慣,將來長大後還真不容易戒掉了。

有這麼一部影片《吸拇指的人》,男主人公就很喜歡吸吮拇指,但他爸媽和其他人都認為,這是一個壞習慣,甚至是非常可恥的事。

可惜,雖然很多人都在嘗試著幫這位小孩子戒除,但在影片的最後,男主人公依然含著大拇指出現。由此更加驗證了咱們的觀點,一旦養成了這種習慣,的確很難戒。

另外,在現實生活中,從小就愛舔咬手指的小孩子,很可能在長大後也習以為常,在任何場合下都有可能會忽然咬起拇指來,而多數大眾卻接受不了這種「怪癖」,這導致這些小孩子的結局都不會太棒。

這類指的小孩子,長大後很難擺脫3種結局,家長要重視。

1被人嘲笑

一般人眼裡,只有處於嬰兒期的小孩子,才會有舔咬手指的習慣。因為,嬰兒出生後第一年,被稱為「口腔期」,這是人格發展的基礎階段。

小孩子需要安全感,吸吮需求強烈,在孩子吸吮手指時,能促進大腦和手眼的配合,提高協調能力。因此,幾乎沒人會嘲笑這個年齡段的小孩子。

但是,當大家看見大一點的小孩子,有這樣的習慣時,就會本能的想制止,或是在心底裡嘲笑。畢竟,這是無禮貌的行為,屬於「低齡兒」的特徵

而對於陌生人家的孩子,或是上了小學以上的小孩,再做出這樣的舉動時,很可能會受到更嚴重的嘲諷。

尤其是在學校裡,這類小孩會被其他同伴捉到把柄,把這事當笑料來說鬧。

2誘發口腔問題

愛舔手指、咬手指的小孩子,可能不太注意個人衛生,他們會隨時隨地只顧自己的需要,直接把手指塞到嘴巴裡面。

這樣的做法無疑很糟糕,容易把病菌帶到口腔裡,誘發小孩的口腔問題,導致小孩肚子疼,生蛆蟲等。

同時,小孩子長期吸手指,還極容易誘發指甲類病症,影響孩子的形象和美觀度。

3、孩子會有心理壓力

小孩子自己控制不住吸舔手指、咬手指,孩子會遭受到旁人的嘲笑,次數多了,孩子就會有一定的心理壓力。再者,這件事很難控制,孩子自己心裡清楚,不該這樣做。如果小孩很糾結,長大後都沒改掉。

那麼,這就極容易導致孩子心理壓力過大,內疚感很強,會使孩子性格過於敏感、內向,甚至是孤僻。

既然危害這麼嚴重,會影響到孩子的個人形象氣質,關乎著孩子的口腔問題,甚至是孩子個性發展。

那麼,家長該如何引導小孩子,趁早戒掉這種壞習慣呢?

(1)趁早糾正壞習慣

打鐵趁熱,戒癮趁早。孩子吸咬手指的壞習慣,只要家長發現了,就要儘早糾正。糾正的越早,孩子徹底戒掉的可能性越大。

當然,嬰兒時期除外。

(2)不斥責,減輕其心理壓力

有些小孩子之所以養成這樣的習慣,純粹是心理壓力過大,為了釋放壓力,緩解不良情緒,安撫自我,小孩子才逐漸養成了這樣的壞習慣。

家長發現孩子吸咬手指時,不要簡單粗暴的制止,更不要斥責,只需要用行動阻止孩子,幫孩子把手指,靜靜地離開孩子的嘴巴即可。

然後,家長可以陪著孩子做點別的有趣事情,分散孩子的注意力,讓孩子快樂起來。

(3)監督陪伴孩子

戒掉吸咬手指的不良習慣,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做到的事情,需要家長跟孩子一起長期的努力。當家長發現自家孩子,有事沒事愛吸咬手指時,要用心監督孩子,多抽時間陪伴孩子,跟孩子一起度過頻繁吸咬手指的時間段,積極制止孩子的不好行為。

如此,孩子才能更快的戒掉這個怪癖,避免長大後被人嘲諷。

另外,身為家長,要避免讓孩子過度關注這件事情,也就是說,不要反覆的去告訴孩子「不要咬手指」。不然,有可能會強化孩子的不良習慣,讓孩子越戒越厲害。

當然,還有最重要的一點,要避免孩子的焦慮情緒,理解孩子安全感的需求,鼓勵孩子表達情感,把心裡話講出來。只有這樣,孩子的壞習慣才會慢慢改善,得到徹底地糾正和戒除。

(圖片來自網絡,侵權請聯繫)

相關焦點

  • 愛「吸手指」的孩子,將來很難擺脫3種結局,家長別不當回事
    文|西紅柿媽媽有的小孩子很喜歡吸舔手指,或是咬手指,甚至就連部分成年人,也有這種壞習慣,還怎麼戒都戒不掉。愛看籃球的爸媽可能都知道,詹姆斯身為明星,他也有吸咬手指的習慣,甚至就連科比,也有一階段存在這樣的怪癖。可見,小孩子一旦養成了吸咬手指這個習慣,將來長大後還真不容易戒掉了。
  • 經常「挖鼻孔」的孩子,將來可能會有這3種結局,家長別不當回事
    有時候孩子不經意間的行為,是非常沒禮貌的,比如抖腿、挖鼻孔、隨地吐口水等等,孩子的模仿能力很強,可能看一遍就學會了,而且很樂忠於模仿。在孩子還沒有養成這些不好的習慣之前,家長應該及時制止,不然養成習慣將來很長時間都難改正過來。
  • 從小克制著不吃零食的孩子,將來很難擺脫3種結局,家長別不知道
    小學時期,我從來沒有像其他孩子一樣進過小賣部,這讓我在同學群中有些另類,後來畢業後三兩個同學約著一起聚會,大家都點上小吃慢慢聊。而我卻什麼都捨不得買,乾巴巴地坐在餐廳裡跟大家一起聊天。那些從小都克制著不吃零食的孩子,將來很難擺脫3種結局:1.
  • 孩子臉上3種「古怪」現象,暗示脾虛積食,家長別不當回事兒
    積食是阻礙孩子身體發育的「元兇」,很多積食的孩子經常肚子難受,吃多不長個兒也不長肉,還時不時就感冒發燒生小病,想必有經驗的家長對它都不會陌生。積食真是太讓家長操心害怕了,一旦孩子積食,身體健康就會被拖累,小孩的各個身體器官都比較稚嫩,很容易因此受到傷害,為將來埋下隱患。
  • 幼兒園的3種「隱形暴力」,比打罵孩子傷害更大,家長別不當回事
    幼兒園的3種「隱形暴力」,比打罵孩子傷害更大,家長別不當回事蔡女士的兒子自從上幼兒園之後,每天都興衝衝地,還跟爸爸媽媽說幼兒園裡真好玩。由於考慮到孩子是不是在學校受欺負了,於是蔡女士耐心地詢問孩子為什麼這學期不想去幼兒園了。孩子這才告訴媽媽,這學期班裡換了一個老師,這位老師覺得他太調皮了,不僅平時不愛搭理他,還讓別的小朋友也不能跟他玩耍,所以每天在幼兒園都孤零零的。
  • 喜歡「咬指甲」的孩子,將來會成什麼樣?專家:難逃這2種結局
    孩子小,容易出現各種各樣的小問題,需要家長們及時糾正,如果大意了不去管,就算是一些小動作,也會給孩子帶來不小的影響。小張有個兒子,人人見了都誇孩子乖巧,可最近小張有些惱火,總是看到兒子將手指放嘴巴裡咬,有時還會將自己的手指咬出血。
  • 寶寶總愛吸手指該怎麼辦?家長們要找出原因,才能對症下藥
    云云用了很多辦法都沒能糾正寶寶愛吸手指的壞習慣。對此,云云特地帶著寶寶去了兒童醫院進行檢查。家長要了解孩子吸手指的原因及影響1、 兩歲之前的寶寶其實當寶寶還在媽媽的子宮裡時,就精通了吸手指這項技能了。所以寶寶吸手指這個習慣,就是從娘胎裡面帶出來的。3個月以下的寶寶,對他來說最開心的事情就是喝母乳或者吃奶瓶了。
  • 寶寶愛「吸手指」將來可能會被嘲笑,甚至影響其形象氣質與性格
    愛吸咬手指的孩子,長大成人後難以擺脫的3種結局還有的人就是對有這習慣的寶寶給出嘲笑,畢竟,在公共場合吸舔手指是一種非常沒禮貌的行為,這是種習慣可是「低齡兒」的特徵啊 。 現如今的社會,那些陌生人家的寶寶,或是年齡較大的孩子,若是還會有這樣的習慣時,這就會受到周邊人嚴重的嘲諷。
  • 總愛「啃指甲」的孩子,長大後多半要面臨這3種結局,家長別忽視
    張先生認為,孩子現在年齡還小,並沒有多大的勇氣,只需要在以後多加訓練,自己的兒子一定能夠做好。剛把兒子送去幼兒園的時候,老師打來了電話,說孩子在學校很難適應和同學相處的環境。甚至連回答問題都要先啃指甲。趙先生這才意識到,問題不是他想得那麼簡單。兒子回到家之後,發現孩子的手指頭已經啃得破破爛爛。
  • 別小看這個動作可能得病了,將來逃不過3種結局
    其實我也只是好心提醒,畢竟鼻孔內部的鼻黏膜、毛細血管都非常脆弱,孩子挖鼻孔又不知道深淺,很容易影響到孩子的健康,但是既然家長不當回事,那作為旁觀者確實也不好多說什麼。別小看這個動作可能得病了,將來逃不過3種結局過敏性鼻炎這種病症,基本上都是病毒感染引起,而挖鼻孔這個動作最容易將病菌帶到鼻子裡,所以琪琪的過敏性鼻炎和挖鼻孔,有著不可忽略的關係。
  • 男孩總吸鼻子咳嗓子是怎麼回事?
    男孩總吸鼻子咳嗓子是怎麼回事?很孩子擔心是不是患了抽動症,可是孩子家長也不會辨別。想必這也是很多家長特別關心的問題,通常小孩子清嗓子,最常見的有兩種疾病,一種是慢性咽炎,一種是抽動症。那麼,男孩總吸鼻子咳嗓子是怎麼回事?如果是慢性咽炎,除了清嗓子外,還會伴有咽部燒灼感、微痛感等。
  • 這幾種媽媽,培養出的孩子容易「軟弱」,家長別不當回事
    導讀:這幾種媽媽,培養出的孩子容易「軟弱」,家長別不當回事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這幾種媽媽,培養出的孩子容易「軟弱」,家長別不當回事!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孩子總吃手指,家長不在意反倒覺得正常,其實這也是一種心理暗示
    安全感並不是嘴上說說就能表達出來,通常沒有安全感都會有一些行為動作,其中孩子表現更為明顯。如果你家寶寶出現以下4種行為,家長們要警惕,寶寶可能因為沒有安全感才會這樣,千萬別不當回事!而在此時對他進行教導根本沒用,孩子不僅不聽勸,還會把怒氣放在家長身上,但他們自知跟父母沒法做抵抗,最後往往會上演哭鬧戲碼來收尾。這種情況作為家長應當及時安撫孩子,等他情緒平靜以後再進行勸導教育,說話方式很重要,你對他付出耐心,孩子暴躁脾氣也會慢慢改正。
  • 你的孩子愛「嘬手指」嗎?別不當回事,這是你的孩子發出的警示
    是什麼造成了孩子這麼還愛「嘬手指」呢?缺營養引起的異食癖當孩子總是嘬手指的時候,家長先不要著急訓斥孩子,有時候嘬手指是孩子的身體在向家長發出的一個訊號。其實在很早以前專家就已經發現孩子的身體在缺少微量元素例如:鈣,鋅,鐵等,也會造成孩子有嘬手指的現象。
  • 長大後容易自卑的孩子,父母通常有這3種表現,家長不要不當回事
    同時自卑的孩子還喜歡逞強,心理學家發現:自卑感強的孩子,總感到自己不如別人,但另一方面,又非常希望自己能有優秀的表現。爭強好勝不是錯,但一定很累。如果孩子出現了過度的好勝心,凡事渴望證明自己,父母應該注意引導了。
  • 兒科專家:孩子出現3個症狀,就是體內缺鋅了,就怕家長不當回事
    現在的家長都講究科學育兒,不少父母對各方面營養補充的內容都非常的了解,不管是補鈣還是補充蛋白質等等,但是不少父母卻忽視了一種非常重要,關係著孩子能否健康發育,長個大高個的微量元素,那就是——鋅。前段時間和同事聊起來,同事擔心自己的基因會影響孩子將來的身高,她自己長得比較矮,孩子的爸爸也不算高個子,所以儘量給孩子補充營養
  • 小孩總吸鼻子怎麼回事?
    小孩總吸鼻子怎麼回事?隨著孩子一天天的長大,就會出現一些不好的壞習慣,還會出現一些怪的動作。有時孩子會出現總是擠眉弄眼的毛病,有的時候還會發現孩子總是無意間吸鼻子。媽媽看見就會制止他的這個毛病,可是怎麼也改不了。那麼,小孩總吸鼻子怎麼回事?
  • 父母這三種看似省事的行為,可能會讓孩子將來不孝順,別不當回事
    父母的這三種看似省事的行為,會讓孩子將來不孝順,別不當回事1、父母貪圖清淨,用金錢教育孩子大人們的世界非常忙碌,所以很多家長只要能讓孩子不哭鬧,提的很多要求全都可以滿足3、父母在外面打工,對孩子的管教和關愛少,容易讓孩子缺愛孩子在家裡得不到關注,便會想盡辦法來獲取父母的注意力。堂弟小的時候父母經常不在家,對他的管教也是少之又少,他為了得到來自父母的關愛,故意不學習,成績差的一塌糊塗,好讓老師叫家長到學校開會。
  • 孩子喜歡「啃指甲」,家長別不重視,醫生坦言:逃不過2種結局
    小孩子抵抗力差,細菌和病毒來襲時,孩子更容易「中招」,為了讓孩子少生病,很多家長把家裡打掃得乾乾淨淨不說,還會培養孩子良好的衛生習慣,如飯前一定要洗手,不能用手揉眼睛等。咬手指甲也是孩子常見的不良習慣之一,指甲藏汙納垢,咬指甲很容易把細菌帶到口腔,從而進入身體裡讓孩子生病。
  • 孩子總愛挖鼻孔,家長別不在意,愛挖鼻孔的孩子難逃這兩種結局
    每個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難免都會有一些壞習慣,有的時候可能家長並不在意,但是對孩子的影響真的是非常的大,就好比說孩子愛挖鼻孔這件事情,很多家長可能都覺得沒什麼,但是孩子長大之後家長就該後悔了。小齊就是一個非常愛挖鼻孔的孩子,沒事的時候總是想要去挖兩下鼻孔,因為孩子的這種行為太過頻繁,所以小齊的媽媽也是強行的制止了幾次,但是小齊雖然不在家長的面前挖了,但是卻也在偷偷的挖鼻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