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莫讓垂釣汙染環境-做一名文明的釣魚人

2021-01-09 騰訊網

水庫波光粼粼,水質清澈,魚兒在水裡遊來遊去,庫邊三三兩兩的垂釣者靜靜地持竿而立,這是多麼和諧而令人嚮往的生活環境。可總有些不甚美妙的音符出現,到底怎麼回事呢?由於我家住在水庫邊,下面我就來結合平常看到的實際情況,談談垂釣對環境的影響。

垂釣能使人自信、理智、沉靜和穩重,垂釣能修身養性和休閒健身,所以說,垂釣是一項高尚有趣味男女老少皆能參與的廣泛運動。但是,我們有沒有注意到,垂釣過後庫邊卻是一片狼藉:香菸盒滿地,塑膠袋漫天飛,各種食品包裝袋數不勝數,空塑料瓶隨風滾落河面,有些人更是邊垂釣邊順手向水庫裡拋散垃圾,特別是偏彎的垂釣場地,成了天然垃圾場。試想,如果大家都不注意環境衛生,到處亂扔垃圾,那一年會給水邊帶去多少生活垃圾,而且野外環境因為無人監管清掃,很多生活垃圾短期內無法自然分解,需要幾年甚至十幾年才能被自然界吸收。這種只顧收穫不注意環境保護的作法,讓多少天然河流、水庫、湖泊受到汙染,甚至直接影響了我們的生活。

為了恢復淡水資源,改善生態環境,漁政部門,會在每年初春往水庫放養魚苗。這些淡水魚苗的投放,能有效抑制和降低庫內藻類的生產,對改善水庫水質有重要的環保作用,為我們的城市環境創造良好的生態基礎。通過放苗更能使庫內的漁業種群得以恢復、繁衍、生息,保持水生物的多樣性,促進水域生態平衡,確保庫內漁業資源的可持續發展,恢復庫內自然景觀水體的原貌。但是,很多垂釣者卻在春天,魚苗還沒有長大的時候,急著垂釣,釣上來又沒有放生的意識,肩負著「歷史使命」的魚苗大量減少,成了垂釣者餐桌上的美食,讓多少創造美麗家鄉的心願付之東流。

所以,我覺得不能讓一項健康的運動,因為某些市民的不文明作法,成為保護自然環境的「殺手」。我倡議垂釣者能做到以下幾點,文明垂釣,成為美麗家鄉中一道和諧的風景。

一、垂釣時不亂扔垃圾,自備垃圾袋集中收集垃圾,垂釣結束後帶走,保持場地清潔;

二、不使用有毒有害魚餌,廢鉛墜應及時回收,減少對水質的汙染;

三、不破壞庫區公共資源、綠色植被,不毀壞村民莊稼;

四、垂釣獲魚後,要做到留大放小,保護魚類資源;

五、積極舉報網魚、電魚、藥魚等違法行為。

保護環境,人人有責。只要成為一名文明的釣魚人,就不會對環境造成影響。

相關焦點

  • 杜絕釣魚人亂扔垃圾,靠自覺性是不行的,大家覺得應該怎麼做?
    志願者清理水邊垃圾對釣魚產生的垃圾,有部分素養高的釣魚人會打包帶走,甚至帶走別人遺棄的垃圾。雖然我們一再倡導文明垂釣,但完全依靠釣魚人自覺性,是遠遠不夠的!另一方面,漁具廠家使用環保可降解的的包裝材料,可以儘可能減少對環境的危害。如倡議無效,政府可提高企業環保稅來進行調控。漁具企業也應轉變思想,站在用戶角度看問題,精美的包裝也是有成本的,用戶未必願意為此買單。
  • 釣魚人越多所產生的負面影響則越多,請深思
    電魚,網魚,毒魚,盲目放生外來物種,環境的汙染,隨便一種都是對野釣資源殺傷力巨大的,這些也成了廣大釣魚人抱怨,吐槽的對象。人總是容易看到別人身上的問題,把別人的問題最大化,從而卻忽略了自己身上的問題。作為一個釣魚人,不要死盯著別人的問題不放,我們管不了心還煩。釣友們有沒有正視過自身所存在的不文明垂釣行為呢?是否能真正做到釣取所需,釣獲放流呢?釣魚人,絕不是單一或某一地區而是全國9000萬熱愛釣魚這項運動人們的總稱。
  • 野釣愛好者亂扔垃圾隨地小便,清潔工人壓力大丨向不文明說不④
    連續兩日,新京報記者探訪市內、京郊多處河湖發現,野釣場所垃圾遍地,有的垂釣者私自下河打撈落水漁具,甚至有垂釣者隨地小便。北京市水務局運管處副處長趙翔介紹,因垃圾較多,目前河道保潔壓力很大,此外,河裡的垃圾會汙染水環境導致魚類死亡破壞生態環境。
  • 一天釣千斤魚和禁釣的背後,值得深思,作為釣魚人我們該怎麼做?
    隨著釣魚人越來越多,如果僅用魚竿來釣魚的話,是很難把魚釣絕的,但自然水域中的魚生長慢,生長周期長,如果不能有效的釣獲放流,那麼就存在釣一條少一條的現象,魚的密度會急劇下降。一年比一年資源差,一年比一年魚難釣就很說明問題。
  • 禁釣不是和釣魚人槓上了,亦不是永遠禁止,終極目標:淘汰不文明
    而且我們還存在其它諸如過度垂釣、大小都不放過、餌料汙染等等問題,誰敢拍著胸脯說自己從來沒做過危害魚類生態的行為?三、認為許多地方上的禁釣政策是一刀切,太不合理!確實,這種現象是存在的,而且在一些地方很嚴重,為了禁而禁!但是別忘了,面對一種嚴峻的局面,一種迫在眉睫的局面,怎麼辦?
  • 黑坑釣魚的常用術語盤點,黑坑釣魚人必學的行話
    隨著黑坑的發展,也衍生出了很多黑坑釣魚的專業術語,作為一名黑坑愛好者,尤其是黑坑新手,使用這些黑坑術語才顯得你很專業。下面,我們就把常用的黑坑釣魚常用術語介紹給大家。黑坑釣魚的常用術語盤點黑坑:是指商業性魚塘按照定時定量的原則制定放魚計劃,並收取前來垂釣的釣魚人固定的費用,規定時間內的釣獲無論多少,皆歸為釣魚人所有,魚塘也可進行回收,具有上述性質的魚坑一般被釣友稱為黑坑
  • 漳州碧湖生態公園公然垂釣成風 有煞風景攪亂生態
    原標題:碧湖生態公園公然垂釣成風 有煞風景攪亂生態   在漳州市區,近年來新建的幾個生態公園成為市民休閒放鬆的首選,而在這些新建的公園中建有人工湖泊的公園由於場地開闊環境優美更成為吸引市民前往鍛鍊、休閒的好去處。然而,在人工湖泊中放養的魚卻成了個別市民眼中的「香餑餑」,公然捕釣現象時有發生。
  • 碧湖生態公園公然垂釣成風 有煞風景攪亂生態
    兩個年輕人正躲在碧湖邊的樹下垂釣  9月1日上午7時左右,記者首先來到碧湖生態公園,行走到東面的湖邊時,發現兩名年輕的垂釣者正在旁若無人地釣著魚。走到雕塑園附近時,記者發現湖邊的樹下有一名男子正在往湖中撒放漁網,並不時地四處張望。  記者隨後採訪了碧湖公園管理處有關負責人,該負責人表示對於擅自在湖裡捕撈魚類的行為肯定是不允許的。
  • 釣魚人:臉都被它們丟盡了
    海事與公安部門聯合執法,將非法垂釣人員全部抓獲,還收繳了26根魚竿和5箱漁獲。雖然光頭也是釣魚人,但是給我最大的感覺是,臉都被這些人丟盡了!釣魚的地方那麼多,為什麼要跑到港珠澳大橋橋墩上釣魚?大家不要覺得不就是釣魚嘛,有什麼大驚小怪的,其實你是不知道害處。
  • 七月垂釣江團,導致螞蟥價格瘋漲,都是釣魚人惹的禍?
    對於很多垂釣者來說,挑戰野外垂釣是一件非常有樂趣的事情,特別是針對長江野釣,更是其樂無窮。我自己認為長江就一個柔情似水的女人一樣,如果她開心,它就會讓你魚獲滿滿,如果它不開心,就會讓你空手而歸,而長江的漲水與退水,也和女人的脾氣一樣,陰晴不定,無法揣摩。
  • 釣魚:黑坑老闆不讓用紅蟲,是它汙染水質?
    與用商品餌料鉤刺幾次,魚口變滑不同,魚對紅蟲的接受度更高,需要更頻次多次的垂釣攝食才會有涮餌的情況。因此,黑坑老闆為賺取更多的利潤,一般不允許使用紅蟲,包括類似蚯蚓的活餌。黑坑不需要使用紅蟲,並非紅蟲汙染水質黑坑老闆拒絕使用紅蟲,通常會以汙染水質作為理由,說是紅蟲會在塘中大量繁殖,水體變肥,不利於垂釣,但真是這樣嗎?現實中的紅蟲,它不僅不汙染水質,還能淨化水質。
  • 黑坑老闆說紅蟲會汙染水質,其實這才是黑坑禁用紅蟲的根本原因
    經歷了近30年的演變,如今的黑坑不僅競技性更強,節奏更快,同時對釣魚人的各種限制也開始增多,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一種限制就是禁止使用蟲餌、活餌,包括紅蟲和蚯蚓等。站不住腳的理由:紅蟲會汙染水質如今的黑坑之所以會禁止使用紅蟲,普遍的理由是紅蟲會對水質造成汙染,其實這種說法是站不住腳的。
  • 海釣黑鯛,分享4種垂釣環境下的釣法技巧,掌握後受益一生!
    沙灘、巖礁、漁排、岀海釣等,都是廣大釣魚人的最佳垂釣方式的選擇。雖然海魚的種類繁多,數都數不清。但是最常見的一種海魚,釣魚人經常把它當作垂釣的目標魚,釣得不亦樂乎,它就是黑鯛魚。黑鯛,叫法眾多,有叫海鮒、青鱗加吉、青郎、烏頰、黑毛、烏翅、黑加吉、黑立等。
  • 它被稱為「小鯊魚」,生長快繁殖能力強,釣魚人有福了,你釣過嗎
    對於我們這些熱愛垂釣的人來說,或許釣魚資源才是我們最為關心的吧。隨著國際化的發展,除了本土的一些魚種外,也有一些外來魚種來到我們國家得以生存。可能在大部分人眼中,外來物種都是具有破壞性的,這是因為多數外來物種來到一個新的生存環境之後,由於並沒有天敵存在,它們的生長沒有限制,當它們的群體達到一定數量之後,自然也就會對本土環境造成破壞。
  • 看完原因釣魚人確實應該好好反思
    釣魚人亂丟垃圾導致水庫禁釣甚至產生言語衝突的事屢有發生,可是水庫禁釣的原因只有環境破壞這一條嗎?,對於環境的保護我不止一次強調過,不需要大家把釣點清理的多乾淨,至少把自己用剩的餌料袋、煙殼、快餐盒、剪落的鉛皮、斷掉的魚線等等垃圾給帶走,這是釣魚人應盡的義務和責任。
  • 「夏釣潭」並不是永恆不變的規律,了解這些原理玩轉夏季垂釣
    當然,李白對桃花潭水的深度描述做了明顯的誇張處理。在唐代的計量單位中,一尺大約是30釐米至36釐米,那麼一千尺就應該是300米至360米。實際上位於安徽省涇縣的桃花潭水深僅僅只有2米至10米,但是距離岸邊較近適合垂釣的大部分區域水深都在3米以上,這樣的水深對於垂釣來說已經算是深水了。
  • 垂釣老頭樂型黑坑時,釣具利用、餌料調整,垂釣方法三方面的應對
    老頭樂型黑坑篇什麼是老頭樂型黑坑老頭樂型黑坑本質上依然屬於黑坑,被冠以「老頭樂」三個字的原由是,這種黑坑的低消費,受到了高齡釣友的歡迎,且年齡較大的釣魚人去垂釣時,其目的都是為了體驗垂釣本身的樂趣,至於釣到釣不到魚
  • 以生態文明理念解決環境汙染突出問題
    壓縮型的快速工業化進程,積累了不少經濟發展階段的環境問題,數量大且關係複雜:一方面新型環境問題不斷出現,另一方面歷史遺留環境欠帳較多,環境風險不斷累積,環境汙染總體尚未遏制,成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最短板。  環境質量低下的狀況嚴重威脅著人民群眾的健康。
  • 放生魚前腳入水,釣友後腳下杆垂釣!垂釣者:我這是保護環境
    在水邊一般常見的人就是釣魚人了,再者就是喜歡在水邊散步的。當然除了這兩者還有一種人,他們就是放生的人。也許是為了自己的理想,或者有更好的意願。而選擇把買來的魚放入水中,每個人想的不一樣,咱也不知道,所以不做過多描述!
  • 泗洪這個溼地大圓塘成了釣魚人夢開始的地方
    宿遷網訊 (記者 裴凌曼)今年4月15日至16日,2018年中國泗洪洪澤湖溼地大圓塘超級盃休閒垂釣邀請賽即將再次拉開帷幕。回首過往,許多草根釣魚人的夢想在大圓塘得以實現,大圓塘儼然成了釣魚人夢想的「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