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電腦新聞網頁,「巴黎聖母院發生大火」上了當天(2019年4月16日)的熱搜頭條。
1.震驚:巴黎聖母院怎麼會發生大火?
不由人心裡一驚——巴黎聖母院怎麼會發生大火,火災情況到底如何?
不想更快知道災難降臨巴黎聖母院的報導,坐在電腦前想找找我拍攝的巴黎聖母院的照片,想看到那個跨越兩次世界大戰、驚世的、完美的巴黎聖母院。
可是怎麼也找不到,在單位的另外一臺電腦地找,也沒有找到。是不是存放在家裡的電腦中?
我不會弄丟了那些關於巴黎聖母院的照片吧?
2.回顧:我被巴黎聖母院的莊嚴和聖神現場震撼過
提及巴黎聖母院,不由得想起去年元月我的10天德、荷、比、盧、法、瑞6國「經典環遊」,而法國之行,當然是重點之中的重點。
比起比利時、盧森堡的匆匆而過,在法國的行程還算比較豐富,著名景點凱旋門、艾菲爾鐵塔、花宮娜香水博物館、奧斯曼大街、羅浮宮博物館、協和廣場、科爾馬古都, 那怕有的只是短暫的駐足留影,也讓我距離這些馳名的世界級歷史遺蹟近了千裡萬裡,就在它們的身邊,那怕只是倉促的觀賞,那怕只是拍照留念。
但我們的行程中居然沒有早已在我們心中聳然而立的巴黎聖母院,這怎麼說得過去?
之前遊過巴黎的廣州旅友劉姐姐,告訴我她們那個團也沒有巴黎聖母院的行程,她們幾個姐妹憑著手機翻譯軟體的幫忙,自主打車去參觀了巴黎聖母院。她對我留言說,若導遊不帶你們去,那就一定自己去,在巴黎不去巴黎聖母院,比不去任何一處景點都後悔。
被大作家雨果寫成世界十大名著的長篇小說《巴黎聖母院》,由此產生的各種版本的影片《巴黎聖母院》,並由此產生的人長相與心靈的美與醜,人情世風的好與壞。巴黎聖母院因此讓人難忘。無論是哪國、哪族的人,無論你信不信教。
該團為省錢違法不請地陪導遊,而這位女劉導又太過獨立和自以為是,對遊客放手不管,在德國落地的機場就兩次丟失遊客,好幾個小時才出得機場,又因為她的安排失當,造成我和廣西來的貝貝兩人沒參觀成花數百元購票的羅浮宮博物館,與《蒙娜麗莎的微笑》等世界珍品近在一牆之隔,卻想看而又看不到。回國之後,她還貪汙了我在法國購買兩塊所謂初級世界名表2000多元的退稅款——她是我去近20個國家和國內數十次旅遊所見最不合格、最討厭的中國極品導遊,沒有之一。
這樣一個奇葩導遊,她能答應嗎?
沒想到她居然爽快地就答應了——可以帯大家上參觀一下巴黎聖母院,不去的確後悔!儘管後來我從側面證實,去巴黎聖母院是該團唯一一次請過地陪導遊的建議,這位高大、爽朗、在法國留學的山東籍大學生也認為,不參觀巴黎聖母院實在不應該,而且,巴黎聖母院就在他那晚導遊的市民街區、雨果書店、巴黎大學城的一河之隔的近處,他認為巴黎聖母院所包涵的歷史、宗教、藝術和人文價值決定,應該是是巴黎遊的首選,他不明白國內旅行社為何都會把它排除在外?
於是,在去年的元月18日,我和十幾個遊客專門去看了10天西歐6國遊行程之外的巴黎聖母院。
小雨中的黃昏,自塞納河岸邊過橋上西提島,在一個歐洲少見的龐大廣場的對面,看見了高高聳立的巴黎聖母院,有點意外的是,它並不是在圖片和影片中看到的它是獨立的、唯一的建築,它的左右,都是連片的市井樓房。正面是高高的4層塔樓,中間一處超高的尖頂,從側面看有四處次高的尖頂。整體的聖母院聖大而又莊嚴,門並有維修的腳手架,參觀者分批排隊進入。
我去年拍攝的巴黎聖母院照片,沒有一張中有我本人的存在。
我們悄聲從後門而入,那種高大、藝術和輝煌,讓人心生驚訝與敬意。正好有一場盛大的唱詩與彌撒活動剛剛開始,全世界最多最大的管風琴奏響美妙的聖樂,穿著白色長袍的上百那男女組成的龐大唱詩班緩步走向祭臺唱詩。
突如其來的莊嚴和聖神感震撼人心,頃刻之間,讓人忘記我是誰,我來自哪裡,忘記一切。只有音樂,只有誦頌,只有一個特殊與異樣的時空,讓我脫離自己,脫離地面,向上升騰……
3.高聳的中軸塔尖在大火與人們絕望的注目中轟然坍塌
而一場突如其來的大火,會燒毀巴黎聖母院的什麼呢?
我很不情願的點開那些新聞,等於在自己面前立即燃起了一場歷史性的熊熊大火——
巴黎當地時間15日晚18時50分許,法國乃至世界最偉大的建築之一巴黎聖母院大教堂塔樓起火,一小時後火情迅速蔓延,大火熊熊燃燒五個多小時,尚無人員傷亡報告。
高聳的中軸塔尖在大火與人們絕望的注目中轟然坍塌。
在塔尖坍塌後,巴黎聖母院的所有木製框架都在燃燒,幾近被毀。
經過5個小時的戰鬥,消防隊員似乎控制住了火勢。教堂的兩座鐘樓得以保全,但屋頂部分有三分之二都已被燒毀。而宏大精美的屋頂是蒼穹之冠和藝術巔峰,不就等於毀掉了整個的巴黎聖母院嗎?
所幸兩座鐘樓得以保全,可鐘樓畢竟不是巴黎聖母院的主體。
400名消防人員在現場進行滅火。巴黎消防隊指揮官讓-克洛德·加耶表示,現在的緊要任務是將教堂中藝術品的損失減至最低。當地時間21點,記者尼古拉斯·德勒薩爾報導說,「所有的藝術品都已被救出,大教堂的館藏完好無損。」
那麼。這場災難之火是如何引發的呢?
巴黎警方已就火災起因展開調查,並表示,聖母院的主體結構未遭毀壞。有消息指,火災可能源於聖母院近期的施工修繕工程。但共和國檢察官雷米·海茨在當晚的新聞發布會上表示,現在對火災原因作出判斷還為時過早。
法國總統馬克龍在火災現場對全國發表講話,他稱巴黎聖母院是法國人的藝術,是人類的遺產,感謝消防隊員們避免了最壞情況的發生。
「儘管這場戰鬥還沒有完全獲得勝利,但是最壞的情況已經得以避免。」火災發生後,他和總理菲利普即刻抵達現場。他在推特上說:「被火焰吞噬的聖母院,是整個國家的情感,此刻心懷所有全體法國人。」他稱,「與所有國民一道,我今晚哀傷地看見我們的一部分被燃燒」。
火災發生之後,大批市民聚集到教堂外的廣場。一位巴黎市民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正在燃燒的不是巴黎聖母院,是法國的一部分,是巴黎的一部分,是我們歷史的一部分。」
850年巴黎聖母院遭遇大火,英、徳、加、芬、澳、梵等多國領導人表示惋惜、同情與支持。
一直對法國冷嘲熱諷的川普,還很不尋常地發推特支招說:看到巴黎聖母院大火燃燒太恐怖了,或許空中滅火可以撲滅,但必須儘快行動!
法國方面卻毫無猶豫拒絕了,因為不靠譜。
顯然是回應川普,在一則特意用英文發的推特上,法國內政部門這樣解釋:已採取了所有手段,除了用飛機發射水炮,因為如果這樣做的話,(水的重量)會導致聖母院所有建築倒塌。
4.法國總統馬克龍表示「將重建巴黎聖母院」
據了解,這不是巴黎聖母院第一次遭遇「劫數」,它曾在法國大革命時期遭遇嚴重損壞,在19世紀被重新修建,也就在那個時期,維克多·雨果出版了他的長篇小說《巴黎聖母院》。
有資料顯示,巴黎聖母院大教堂位於法國巴黎市中心、西提島上的教堂建築,也是天主教巴黎總教區的主教座堂。聖母院約建造於1163年到1250年間,屬於哥德式建築形式,是法蘭西島地區的哥德式教堂群裡面,非常具有關鍵代表意義的一座。整座教堂在1345年全部建成,歷時180多年,正面雙塔高約69米,後塔尖約90米。
馬克龍表示,「我們將重建巴黎聖母院」。
但專家們說,重建巴黎聖母院談何容易?巴黎聖母院被燒,暴露出法國一大治國軟肋!法國現在嚴重缺錢,而歷史著建造教堂的傳統工藝被流失,哪裡去尋找那麼大那麼多優質橡木?縱然一切都能順利解決,要花多少時間才能完成對巴黎聖母院的重建?
所以,馬克龍呼籲國際社會幫助重建在火災中受損的聖母院。
有著850年歷史的巴黎聖母院!巴黎地標性建築的巴黎聖母院!因為雨果作品在文學史上永遠璀璨的巴黎聖母院……
在全球社交媒體上,很多人用「心碎」、「我的心也被焚燒」來表達悲傷。
試問,在這人世間,還有什麼能成為不朽
火災之後的巴黎聖母院,在今天,除了悲傷,對你,我還能說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