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開國上將張愛萍晚年回憶:彭德懷教我做人,周恩來教我做事
「他是一個真正的人」
張愛萍和彭德懷的相識,是在長徵路上。當時張愛萍是在紅14軍中擔任二大隊隊長,在某次攻打敵人據點時,由於敵人的防禦工事緊固,導致紅14軍陷入僵局。隨著敵人援軍的大量增援,使得我方陷入重圍中。
張愛萍見情況不妙,在上級的指示下,立刻帶領進行突圍。經過一番苦戰,紅14軍損失慘重,張愛萍自己也負傷。在傷勢好轉後,便前往蘇區被分配到共青團中央進行工作。當時他的工作任務為搞青年工作和紅軍的動員擴編。
在第五次圍剿開始後,明顯能夠發現和以往的不同。送上去參戰的部隊越來越多,但下來的傷員也越來越多。我方所面臨的局勢非常危險,這時張愛萍便主動請求上前線作戰。就這樣,張愛萍便被調到紅三軍團中。
根據張愛萍將軍的回憶,當初在調入紅三軍團後,還出了一件糗事。當時部隊在渡過湘江之後,部隊損失不小,加上連續幾個晝夜的急行軍,非常地疲倦,在半夜的時候,通訊員送來電報,上面寫到天亮時,帶領部隊到軍團部集合。然而由於張愛萍太累,就導致半夜睡著,一覺醒來天已經大亮。
低頭看了看手中的電報,張愛萍直接的驚出一身汗,畢竟誰都知道彭老總非常的嚴格。等張愛萍帶領部隊趕到軍團部時,便看到彭老總站在路邊的土坡上。張愛萍便主動過去承認錯誤,原本以為會挨批,結果彭老總只是揮揮手,只是說了兩個字「跟上!」
在晚上準備宿營時,接到來自軍團部的指示,以後通訊員在傳達命令時,必須叫醒指揮員,籤字後才能離開。這也是張愛萍上將,第一次跟彭老總接觸,給他留下深刻的印象。至於大家都說彭老總喜歡罵人,但張愛萍不這麼認為,「戰爭嘛,必須要嚴格要求,彭老總要求別人做的事,他絕對會首先做到,讓人很是敬佩。」
張愛萍上將,一生真正值得他敬佩的就那麼幾個人,其中就包括彭德懷。在紀念彭德懷誕辰的紀念大會上,張愛萍曾言:「他是一個真正的人。」每當回憶起彭老總,張愛萍總會感慨不已!
周總理的做事風格
如果說彭老總對張愛萍人格有很大的影響,那周總理的做事方法,同樣讓張愛萍明白,一件事該如何去做好。當時為能夠研製出原子彈,為此便需要組建一個更高的權威組織,將國防工辦、國防科委、總參謀部三家統領協調起來。
在經過商討和請求毛主席後,由周總理掛帥便組建委員會,其中便有張愛萍。不久之後,張愛萍便被任命為中國第一次核試驗的總指揮。對於周總理,張愛萍很是敬佩,曾回憶道:「應該說,原子彈是周恩來一手抓出來的!」
回憶起自己當初在周總理手下幹活,張愛萍將軍便會滔滔不絕地跟你講一大堆。在周總理身邊工作,你是馬虎不得的。一件事情交給你辦,馬上電話就跟過來了,然後詢問你事情辦理的進展如何。
有時候,在半夜張愛萍還會接到周總理的電話。為能夠將事情辦妥當,有時候常常從周總理辦公室出來,便直接前往工作地點,連家也不回。好幾次都是張愛萍的司機,將他需要換洗的衣物拿到機場。當時張愛萍需要協調全局,傳達中央指示。可以說張愛萍在當時,幾乎跑遍研究、生產、合作的單位。一個一個地定任務、定措施、定責任人……
對於周總理的做事風格,張愛萍記得很清楚。他曾回憶道:「總理不僅要求嚴格,而且還非常地嚴謹!」在交代一些保密任務時,在你臨走時,常常會將你的口袋翻過來,看你有沒有做筆記。如果有的話,需要你當面將其撕掉。並且周總理特別強調,一些絕密報告,一定要在信封上寫上「親啟」兩字。同樣,周總理在批示完退回時,嚴格按照自己的規定來辦。正是這樣,哪怕是身邊的秘書,都不知道信件裡的內容。
晚年時張愛萍曾多次感嘆:「在周總理手下幹活,你就會學會如何去做事!」
晚年恬淡生活
張愛萍在退休後,唯一的願望便是回一趟達縣老家。自從1929年參加革命到現在,已經整整58年,將當初第一個熱血青年變成77歲的遲暮老人。其實,有好多次機會,張愛萍都有機會回家去看看,可他都是過家門而不入。
在他看來,「像我這樣的人回來後的樣子,完全可以想像。等我什麼時候不在位了,便再回去看看!」解放之後,家鄉親戚都聽過他當了大官,為此便想請張愛萍幫忙安排工作。
對於這些事情,張愛萍不是一概都拒絕。對於年輕的孩子,他會積極地介紹工作,希望他們為革命出一份力。但是對於那些年紀大的,想出來混事的,全都被張愛萍給斥責一番。並且給地方政府寫信,「凡我家裡人找你們辦事,提出照顧,一律給我回絕。記住:現在是人民的政府!」
張愛萍退休後,生活是恬淡的,每天都會讀書,遇到疑問處,就會拿著放大鏡,一絲不苟地去查那本用得破舊的《辭海》。晚飯後,會在四合院中散步,爭取每天走的步數超過前一天。他幾乎不參加任何政治性活動,每逢重大節日,都會有單位邀請他參加。
張愛萍將軍就一句話「我已經解甲歸田了,就是個普通老百姓,這種政務性活動,我就不去了。」當然也有例外,每當遇到老同志的紀念日,或者涉及兩彈一星的活動,張愛萍是一定要參加的。有時,兩個活動會重合,張愛萍都會去趕場子。妻子常會調侃他:「看把你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