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國上將張愛萍晚年回憶:彭德懷教我做人,周恩來教我做事

2021-01-07 紅史錄

前言

開國上將張愛萍晚年回憶:彭德懷教我做人,周恩來教我做事

「他是一個真正的人」

張愛萍和彭德懷的相識,是在長徵路上。當時張愛萍是在紅14軍中擔任二大隊隊長,在某次攻打敵人據點時,由於敵人的防禦工事緊固,導致紅14軍陷入僵局。隨著敵人援軍的大量增援,使得我方陷入重圍中。

張愛萍見情況不妙,在上級的指示下,立刻帶領進行突圍。經過一番苦戰,紅14軍損失慘重,張愛萍自己也負傷。在傷勢好轉後,便前往蘇區被分配到共青團中央進行工作。當時他的工作任務為搞青年工作和紅軍的動員擴編。

在第五次圍剿開始後,明顯能夠發現和以往的不同。送上去參戰的部隊越來越多,但下來的傷員也越來越多。我方所面臨的局勢非常危險,這時張愛萍便主動請求上前線作戰。就這樣,張愛萍便被調到紅三軍團中。

根據張愛萍將軍的回憶,當初在調入紅三軍團後,還出了一件糗事。當時部隊在渡過湘江之後,部隊損失不小,加上連續幾個晝夜的急行軍,非常地疲倦,在半夜的時候,通訊員送來電報,上面寫到天亮時,帶領部隊到軍團部集合。然而由於張愛萍太累,就導致半夜睡著,一覺醒來天已經大亮。

低頭看了看手中的電報,張愛萍直接的驚出一身汗,畢竟誰都知道彭老總非常的嚴格。等張愛萍帶領部隊趕到軍團部時,便看到彭老總站在路邊的土坡上。張愛萍便主動過去承認錯誤,原本以為會挨批,結果彭老總只是揮揮手,只是說了兩個字「跟上!」

在晚上準備宿營時,接到來自軍團部的指示,以後通訊員在傳達命令時,必須叫醒指揮員,籤字後才能離開。這也是張愛萍上將,第一次跟彭老總接觸,給他留下深刻的印象。至於大家都說彭老總喜歡罵人,但張愛萍不這麼認為,「戰爭嘛,必須要嚴格要求,彭老總要求別人做的事,他絕對會首先做到,讓人很是敬佩。」

張愛萍上將,一生真正值得他敬佩的就那麼幾個人,其中就包括彭德懷。在紀念彭德懷誕辰的紀念大會上,張愛萍曾言:「他是一個真正的人。」每當回憶起彭老總,張愛萍總會感慨不已!

周總理的做事風格

如果說彭老總對張愛萍人格有很大的影響,那周總理的做事方法,同樣讓張愛萍明白,一件事該如何去做好。當時為能夠研製出原子彈,為此便需要組建一個更高的權威組織,將國防工辦、國防科委、總參謀部三家統領協調起來。

在經過商討和請求毛主席後,由周總理掛帥便組建委員會,其中便有張愛萍。不久之後,張愛萍便被任命為中國第一次核試驗的總指揮。對於周總理,張愛萍很是敬佩,曾回憶道:「應該說,原子彈是周恩來一手抓出來的!」

回憶起自己當初在周總理手下幹活,張愛萍將軍便會滔滔不絕地跟你講一大堆。在周總理身邊工作,你是馬虎不得的。一件事情交給你辦,馬上電話就跟過來了,然後詢問你事情辦理的進展如何。

有時候,在半夜張愛萍還會接到周總理的電話。為能夠將事情辦妥當,有時候常常從周總理辦公室出來,便直接前往工作地點,連家也不回。好幾次都是張愛萍的司機,將他需要換洗的衣物拿到機場。當時張愛萍需要協調全局,傳達中央指示。可以說張愛萍在當時,幾乎跑遍研究、生產、合作的單位。一個一個地定任務、定措施、定責任人……

對於周總理的做事風格,張愛萍記得很清楚。他曾回憶道:「總理不僅要求嚴格,而且還非常地嚴謹!」在交代一些保密任務時,在你臨走時,常常會將你的口袋翻過來,看你有沒有做筆記。如果有的話,需要你當面將其撕掉。並且周總理特別強調,一些絕密報告,一定要在信封上寫上「親啟」兩字。同樣,周總理在批示完退回時,嚴格按照自己的規定來辦。正是這樣,哪怕是身邊的秘書,都不知道信件裡的內容。

晚年時張愛萍曾多次感嘆:「在周總理手下幹活,你就會學會如何去做事!」

晚年恬淡生活

張愛萍在退休後,唯一的願望便是回一趟達縣老家。自從1929年參加革命到現在,已經整整58年,將當初第一個熱血青年變成77歲的遲暮老人。其實,有好多次機會,張愛萍都有機會回家去看看,可他都是過家門而不入。

在他看來,「像我這樣的人回來後的樣子,完全可以想像。等我什麼時候不在位了,便再回去看看!」解放之後,家鄉親戚都聽過他當了大官,為此便想請張愛萍幫忙安排工作。

對於這些事情,張愛萍不是一概都拒絕。對於年輕的孩子,他會積極地介紹工作,希望他們為革命出一份力。但是對於那些年紀大的,想出來混事的,全都被張愛萍給斥責一番。並且給地方政府寫信,「凡我家裡人找你們辦事,提出照顧,一律給我回絕。記住:現在是人民的政府!」

張愛萍退休後,生活是恬淡的,每天都會讀書,遇到疑問處,就會拿著放大鏡,一絲不苟地去查那本用得破舊的《辭海》。晚飯後,會在四合院中散步,爭取每天走的步數超過前一天。他幾乎不參加任何政治性活動,每逢重大節日,都會有單位邀請他參加。

張愛萍將軍就一句話「我已經解甲歸田了,就是個普通老百姓,這種政務性活動,我就不去了。」當然也有例外,每當遇到老同志的紀念日,或者涉及兩彈一星的活動,張愛萍是一定要參加的。有時,兩個活動會重合,張愛萍都會去趕場子。妻子常會調侃他:「看把你忙的!」

相關焦點

  • 開國將帥的詩劍情懷:書寫對周恩來的敬仰之情
    難以想像,在那十萬火急,連生命都很難保證的戰略大轉移中,楊成武這個開國上將,當時還有興致寫詩抒情。品讀楊成武上將長徵詩作,我感嘆,上將不是寫詩,而是手執長劍,高呼著「同志們,跟我向前」。同樣對於紅軍長徵,很多開國將帥刻骨銘心,時常回憶,寫下一首又一首詩詞。
  • 兩個上將拍桌子,一個上將指著對方說:我的後臺就是共產黨!
    彭德懷告訴他:「去年軍委開了一個會,要搞精簡整編,騰出力量搞現代化、正規化,這是一項長期的工作。調你來主抓編制體制,就是要加強這方面的力量,更好地落實軍委這個決心。」然後,他問張愛萍道:「整編是要得罪人的,怎麼樣,有這個信心嗎?」張愛萍回答得很乾脆:「一句話,你有我就有!」「要幹,就不要怕,要大刀闊斧。從今天起,你就搬到我這裡來辦公。」
  • 最後一位開國上將,46人消滅3000人,發明「方便麵」助志願軍獲勝
    1955年,毛主席在中南海懷仁堂舉行將帥授銜典禮,此次共授予十大元帥、十大將、55位上將、175位中將以及802位少將,其後分別在1956和58年增加了王建安,李聚奎兩位上將,李聚奎是新中國最後一位被授銜的開國上將。
  • 兒子問上將父親是什麼職位,上將勃然大怒:我就不贊成搞子弟學校
    張愛萍為何勃然大怒開國上將張愛萍的兒子張勝,在2009年出版了《從戰爭中走來:兩代軍人的對話》一書,此書是用來紀念他的父親張愛萍將軍的。平民將軍張愛萍張愛萍不只用這樣的標準要求自己的兒子,實際上,他本人就是這種標準最忠實的踐行者。據張愛萍的秘書丁慎勉先生的回憶,有一次,張愛萍從外地視察返回,由於那個地方很偏很小,急切下沒能買到臥鋪票,大家都勸張愛萍等等,張愛萍卻說站著也要回去。
  • 張愛萍上將不願在抗大教學,請命上前線,毛主席的話讓他回心轉意
    導言  張愛萍將軍是我軍中一位能徵善戰的將軍,也是毛主席十分喜愛的一位上將。在戰爭年代,張愛萍將軍雖是屢戰屢勝,但也偶爾會有吃虧的時候。在吃了敗仗後,毛主席對他的教育,讓他受益終身,明白許多兵家戰術......
  • 開國將軍是怎樣煉成的
    又曰:「我要到天安門廣場先發表講話,然後自殺!」(毛毛文《緬懷鬍子叔叔》,載《人民日報》1993年4月4日5版)張愛萍上將:反對為林彪建紀念亭張愛萍將軍原則性強,風骨卓然。1964年夏,張愛萍將軍至甘肅酒泉原子彈基地視察。
  • 一生光明磊落的開國上將,晚年說:沒想過社會主義也有壞人
    要介紹這位開國上將之前,咱先來看看這個小故事——1967年7月的一次會議上,吳法憲當著眾人的面,列舉陳再道的「罪狀」,最後還扇了他一個耳光。幾年後,吳法憲被抓,有人去向陳再道求證,說當年吳法憲當眾打了你兩個耳光,是真的嗎?結果陳再道反駁說:「這是誤傳,就打了一個,不是兩個。」
  • 長徵初期,紅三軍團師團級將領都是誰,有六位後來成開國上將
    不得不說,紅三軍團真是將星如雲,師團級將領中有好幾位後來都成為開國將軍,其中有六位成開國上將。且聽在下一一到來。第一個是紅四師,這是紅三軍團的主力師。師長是洪超,歷史應該記住洪超,他當過朱老總的警衛員,是中央紅軍長徵路上犧牲的第一位師長,在突破國民黨的第一道防線時,洪超不幸壯烈犧牲。
  • 開國上將黃永勝,晚年判刑入獄,因何事寫信給主席?
    說起開國上將黃永勝,想必大家都不陌生,他這一生經歷了大起大落,充滿傳奇色彩。在革命年代,黃永勝是一位戰無不勝的驍將,參加過湘贛邊秋收起義、紅軍長徵、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幾十年的戰火洗禮,讓黃永勝從普通戰士逐漸成長為統帥千軍萬馬的將領。
  • 鬼谷子教你一招老實人的處世絕學:寬厚做人,圓滑做事
    鬼谷子並沒有教人做壞事,而是讓我們明辨是非、分析因果、成就自我,每個人用之解決不同的問題,就出現不同的結果。客觀的說,它在世界觀方面講求實用主義,講求名利與進取,而在方法上則講求順應時勢,知權善變。做人寬厚無可厚非,做事必須圓滑務實,選擇對自己有利的策略。
  • 開國上將黃永勝,晚年判刑入獄,妻子兒女後來怎麼樣?
    距離紅安200公裡外的鹹寧,也同樣是一塊紅色土地,今天我們要講的開國上將黃永勝,就出生在這裡。黃永勝,原名黃敘錢,1910年出生,湖北鹹寧人。1955年,黃永勝被授予開國上將軍銜,後來官至解放軍總參謀長,可謂是無比風光。可惜的是,老將軍晚年走了彎路,一下跌入了谷底,職務全部被撤銷,還被判刑入獄。可話又說回來了,老將軍畢竟是有功之臣,而且現在年齡又大了,組織上於是批准他保外就醫,安置在青島生活。
  • 此人是周恩來的學生,卻要置毛主席於死地,最後死在彭德懷手裡
    當時,我軍的只要領導人物毛澤東,周恩來都在陝北,而因而國民黨軍隊對陝北的攻擊一直不斷。面對國民黨軍隊的斬草除根,毛主席不免感慨蔣介石太小氣,都是一個國家的人,非要打,怎麼談判都不行。當然,毛主席雖然不提倡打仗,但是絕對不能屈服於蔣介石的條件,所以這場仗絕對是要打下去的。周恩來也表示,既然打就要好好打,戰術和應對策略是非常重要的,需要他們幾個人再從長計議。
  • 彭德懷的悲劇婚姻:表妹跳崖自殺,原配改嫁他人,浦安修主動離婚
    圖 | 彭德懷引言誰敢橫刀立馬,唯我彭大將軍。——毛澤東評彭德懷他是個厚嘴唇、大嘴巴、身材魁偉、性格開朗健談的人。——外國記者記彭德懷彭德懷導讀:彭德懷(1898年10月24日-1974年11月29日),中華人民共和國開國元帥,無產階級革命家,軍事家,政治家,中國人民解放軍創建人和領導人之一。
  • 南懷瑾|教孩子做人做事從「灑掃、應對、進退」開始
    古代講入小學開始學「灑掃應對」,是學做人的基礎,教育的目的是做人。 你不要看掃地、抹桌子、端碗沒什麼了不起,這些都是一種生活的教育,生活教育會了,以後長大去做事自然會了。基本的教育沒有學好,而專門去讀書,那叫學知識,把知識學會了,而做人的基礎沒有,這個教育是失敗的。
  • 新四軍首任軍長葉挺是中將,為啥到陳毅當軍長時差點授上將軍銜?
    開國中將陳先瑞曾回憶1937年12月毛主席在抗大對他說過:「紅軍改編為八路軍,名義上歸蔣介石統一指揮,實際上還是黨中央領導和指揮,這一條是不能變的。現在有那麼一些人,國民黨授予什麼中校、上校,就神氣起來了,有點忘乎所以飄飄然了。
  • 陣容最豪華的兵團,司令員是元帥,兩位開國上將,還有一位正國級
    不信你去查查,其他的兵團司令員要麼是開國大將,比如許光達,陳賡和蕭勁光,要麼就是開國上將,比如王震,陳錫聯和「三楊」等等。只有第十八兵團的司令員是開國十大元帥之一。除了徐向前,第十八兵團還有兩位開國上將,分別是周士第和王新亭。1949年6月,周士第接替徐向前擔任第十八兵團司令員兼政委。
  • 他是張愛萍上將老部下,姓胡,四川南充人,曾任蘭州軍區副司令員
    他是張愛萍上將老部下,姓胡,四川南充人,曾任蘭州軍區副司令員!此後還歷任歷任濟南軍區參謀長,蘭州州軍區副司令員(1963年到1967年還兼任陝西軍區司令員、陝西省委書記),總參謀部政委、成都軍區副司令員。四川南充這位英雄姓什麼?叫什麼名字?答案是:他姓胡。
  • 我的父親張治中
    張治中又問張素德外面有哪些大字報, 當他聽說除了有「打倒劉少奇」之外, 還出現了「打倒朱德、陳毅」等大字報時, 說:「都搞到開國功臣頭上啦!」還問張素德:「孩子告訴我, 不積極參加, 當不了無產階級革命派?」張素德說:「是的, 但我們反對打砸搶, 任何時候都要講政策, 憑良心做人嘛!」張治中點點頭說:「不當就不當吧, 實事求是嘛。」「十大元帥要是都沒了, 主席身邊怎麼辦?」
  • 開國三位姓楊的將帥被譽為三陽(楊)開泰,你知道分別是誰嗎
    無獨有偶,在共和國開國將帥中有三位姓楊的開國將帥,最早是被周總理稱為「三楊開泰」,意為派出三位姓楊的將軍即可取得美好的結果。今天我們就來講講這三位姓楊的開國將帥。一、楊得志將軍楊得志將軍1928年參加革命,19955年授銜上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