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亞研究是什麼?畢業之後是不是只能吃土了.
我一個亞洲人為什麼要去美國or英國學東亞研究?
我是中國人,是不是申請東亞研究就很簡單啦?
.
很多同學會選中國文化或者文學方向相關的專業,相較其他國家,我們國內的資源會更多且豐富,甚至美國的高校教授也會飛到中國來做交流。
既然這樣,為什麼我們還要去美國學習東亞研究呢?
其實重要的是思維方式和視角的差別。
當你了解和學習了國外對中國的研究後,就會發現很多學者的研究角度都很有創意性,也相對的客觀,會讓你有更新的認識。而且西方國家的學術氛圍也非常濃厚,就很適合喜歡做研究的同學~
對於中國學生來說,東亞研究變成了很多人眼中的「名校跳板」。但實際上想要申請名校的東亞研究,並不簡單!在申請方面,美英都是東亞研究的熱門申請國家。
但是英國一般只有G5院校設置東亞研究的相關專業,並且有些還不是只針對東亞區域,而是針對亞洲的整個區域。
而美國,Top30的學校基本都設有東亞研究專業,像是東亞地區的語言、文化、經濟、政治、歷史甚至一些冷門方向,包括西藏文化都會涉及到。同樣的,教授資源也會相對多很多~
所以申請美國該專業方向的同學相對較多,也就意味著申請的難度增加了~
想要申請美國東亞研究方向,硬實力和軟實力同樣重要!先給大家舉個慄子:
*哈佛大學申請要求
從哈佛大學對於東亞研究的申請要求可以看出,雖然標化的硬實力在申請中沒有做過多說明,但卻著重強調了:需要表現出卓越的學術成就。
大多數院校針對本專業申請東亞研究方向都沒有過多的要求,但是跨專業申請還是需要多下些功夫。建議大家可以在穩住 GPA 的前提下,適當的選擇一些東亞相關的課程,比如:中國研究,日本研究,東亞區域的比較等等,或者也可以在寒暑假去套磁科研項目,多一些相關研究背景。
*Tips:會讀寫申請方向的小語種,對申請來說是個加分項哦~
大多數院校申請前的準備工作都是一樣的,我們以申請哈佛大學東亞研究專業為例,看看都需要哪些流程:
申請人在目的陳述裡介紹自己的學術知識背景和學習計劃。注意兩者之間需要相互呼應,顯示出自己在為之後的計劃做準備。
要求必須為英文且不超過20頁。可以是之前的學術論文,也可以是高級論文的一部分。
*Tips:提交的寫作樣本最好是申請方向或者學習計劃相關的內容,主在顯示學術能力
所有非英語母語的申請者,TOEFL至少到100分,IELTS至少為7.5分。(在哈佛認可的英語學院或大學獲得學士學位可免除)
Tips:在申請截止日期前提交語言成績
Letters of Recommendation
只能提交 3 封推薦信,且要求推薦人必須在學術方面上了解申請人的背景情況。
/////////
除了從申請材料上注意突出自己的學術能力,還可以通過下面幾個方面去提升自己的軟實力:
暑期交流:拓寬視野,培養學術興趣,學一些專業相關課程,可以轉學分;
交換:可以享受全英文教學的課堂環境,提升英文寫作水平等;
豐富學術背景:目標院校套磁,暑研機會,research assistant,會議論文發表等等,都是加分項!
所以總結一下:學術能力≥文書>託福>GRE
大家可以根據自己的時間按比重準備申請啦~
由於全球疫情的影響,同學們想要尋找一個合適的科研項目也並非容易的事。
【愛科研】聯合賓夕法尼亞大學教授,為同學們提供一份高含金量的「雲」科研機會,讓大家了解和掌握更多東亞研究相關理論知識,並應用到自己的課題中,豐富個人學術背景,為名校申請加分!
↓↓戳下圖查看項目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