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來自影視生活第一站 時光網)
Lana Del Ray的新專輯《Lust For Life》好嗎?事實上我也說不清楚,但她的音樂體現了當下音樂的一種潮流:快節奏、充滿自省、歌詞直白。我們真的很難在老式的歌曲創作和千禧一代充滿自戀情緒的歌曲創作之間找到明確的界限。她的專輯表明:現在仍然有一些年輕人對逝去的青春充滿懷念的情緒,並天真的將暫時的調情誤認為「真愛」。
毫不避諱地說,我不知道是她沒有意識到,還是故意為之,這張專輯偶爾讓我感覺很幼稚,甚至難以忍受。在發行了五張專輯之後,Del Ray已經成為了一股力量,她對於這個很不理想的創作環境是一個重要且有力的聲音:歌手們經常得向製作人妥協。放在這樣的語境下,《Lust For Life》對很多人來說是很特別的,也許是重要的,這張專輯給了她的鐵桿粉絲們的生活提供了浪漫的感傷機會,但這對新聽眾缺乏吸引力,尤其是那些年長一些的聽眾,或者說對她沒那麼忠誠的聽眾。
《Lust For Life》在它的第一首歌曲《Love》中融入了midtempo groove(中速槽),並且沒有一點點讓步—在純粹的音樂審美層面上,這讓它聽起來有點乏力:因為歌詞似乎沒有達到音樂所需要的情感深度。這表面上看,這首歌有點自說自話,假裝談論的是愛但事實上想的是如何「脫光你的衣服」。她可能是想對我們集體記憶文化做一個評論,或者僅僅是對打雷姐影響力的一次致敬。新專輯致敬了很多音樂人,如海灘男孩、伊基·波普、the Shangri-Las、艾爾頓·約翰和披頭四等等,但他們之間的碰撞毫無意義。這音樂到底想要表達什麼?我希望我能知道,但我懷疑根本沒有—但她就這麼做了,或許是想增加人們對她歌曲膚淺的抒情性和令人沮喪的歌詞的解讀興趣。
即使是請到了The Weeknd伴奏,《Lust For Life》也讓人感覺充滿了沒有意義的廢話,就像是電影中的青少年們不脫衣服就跳進泳池遊泳一樣讓人難受。據說《We dance on the 『H』 of the Hollywood sign》、《13 Beaches》的靈感分別來源於打雷姐躲避狗仔的經歷和逝去的愛,最後變成了苦憂參半的頌歌。
但她的苦澀和浪漫主義的摻雜顯得特別做作,而不是一種坦白:「Can I let go, and let your memory dance/ in the ballroom of my mind/ across the county line.」這種爛俗的歌詞的意義並不大。還加入了許多以前的經典歌曲的致敬元素,比如《Cherry》裡引用了「rosemary and thyme」—打雷姐並沒有給引用賦予新的含義,更別說什麼感情了。
這次專輯中的歌曲是如此的電影化,以至於人們很容易聯想到畫面,在《White Mustang》這首歌中,她添加了了賽車的聲音。也許這首歌適合於那些沉浸在流行文化中,並且只想在腎上腺素層面了解它的消費者:他們會調情,能喚起所謂的她關於前任們的回憶,這就足夠了。
將陷阱音樂(一種以具有侵略性的歌詞和聲音著稱的音樂類型)融入到她衝擊強烈的旋律當中,對她來說也是老配方了而且也沒有進步。多虧有Boi-1da 和Metro Boomin這樣的製作人,以及Rocky 和 Playboi Carti寫在《Summer Bummer》這首歌裡的旋律,為街頭的音樂播放器提供了一首可以放的歌曲。《Groupie Love》和《Coachella – Woodstock In My Mind》算是值得令人回味的歌曲,旋律也算動人—很可能在不久的將來出現在電視廣告或者電影中。
和以前的問題一樣,新歌裡有些歌詞像童謠一樣簡單幼稚。《In My Feelings》這首歌的靈感來源於他和說唱歌手G-Eazy的戀情,《another loser》則表達了對逝去戀情的慟哭,這首歌裡的假聲運用得也不是很成功,因為沒有表達什麼有實質意義的內容。
《When The World Was At War We Kept Dancing》的歌名暗示了一個虛無主義者想要逃避當前政治和社會事件帶來的沉重負擔的心理,她在這首歌的歌詞裡用「男孩們」(boys)和玩具們(toys)來和「女孩們」(girls)來進行押韻並不妥當。《Beautiful People, Beautiful Problems》讓人感覺嚴重脫離現實。
《Tomorrow Never Came》裡則是一首災難性的混搭,這些混搭沒有什麼效果—裡面有
披頭四的《Something》、艾爾頓·約翰的《tiny dancer》,而在《Heroin》中,打雷姐則致敬了Motley Crue、
Charles Manson、
heroin和 Topanga Canyon等樂隊,這首歌中「毒品」一詞並沒有被賦予更深刻的隱喻意義。而在歌曲《Change》中,她宣稱她在嘗試「honest, capable/ of holding you in my arms without letting you fall」(坦白說,我在努力把你抱在懷裡,不讓你墜落),仿佛這種自我發現不是一種自我麻痺而是一項偉大的發現。
《Get Free》 是專輯的總結性點題作品,表達了對生活的渴望,同時也表達了更加積極地面對這個世界的心態。(「I had to decide/ to play someone’s game or live my own life」)之後,歌曲的節奏變得輕快,但最終,伴唱的歌詞「shut up, shut up」暗示了她的自我意識。
這張專輯的真正主題到底是什麼?打雷姐覺得她是唯一一個要面對這個複雜的世界的人嗎?還是說她墜入了愛河?或者對於她30歲的一個思考?我能理解這種懷舊情緒,和大多數過分懷舊的人一樣:她希望用懷舊情緒來膚淺地證明她是一個浪漫的人,就這個層面來說,裡面這幾首懷舊的歌的功能跟翻中學同學錄和幾年前在社交平臺(Facebook QQ空間)發布的動態一樣廉價,而且後者記錄的青春真實多了。對於任何一個想要繼續前進的人來說,他們嘴上說著想要再來一次曾經那些愚蠢的經歷,但心裡卻不是真的想。
(更專業的影視媒體,更全面的票務周邊服務,盡在時光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