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生掛尿袋做手術 術前打止痛針並評估自己狀態

2020-12-23 央視網

醫生掛尿袋做手術 術前打止痛針並評估自己狀態

原標題:

  圖為朋友圈裡發的袁家天手術完後休息的照片

  袁家天做手術時的照片

  躺在病床上的醫生袁家天

  我和病人

  約好了

  「為好醫生點讚」、「成都的正能量」、「感動」……不少網友給這位醫生點讚。不過,也有網友對醫生的做法不贊同:醫生的身體狀況不會影響手術嗎

  「病人信任我,也約好了周三的手術,病人和家屬也都準備好了。」他說,為了對病人負責,術前他自己打了止痛針,並對自己的狀態做了評估:可以勝任

  22日(周三),親自操刀了4個小時手術後,成都大學附屬醫院普外科主任醫師袁家天拖著身上懸掛的尿袋,從6樓的手術室回到了3樓泌尿外科病房。在6樓他的身份是醫生,在3樓,他則是一名病人。

  他不知道,同事拍攝他在手術間的照片已經引發了關注:一張照片上,袁家天在無影燈下做著手術;另一張照片裡,他坐在凳子上,右腿邊掛著尿袋,尿袋裡的液體呈暗紅色。

  袁家天表示,21日他剛剛接受了體內碎石手術。之後,掛著尿袋在泌尿科住了院。「病人信任我,也約好了周三的手術,病人和家屬也都準備好了。」他說,為了對病人負責,術前他打了止痛針,並對自己的狀態做了評估:可以勝任。「作為醫生,這種事情其實很正常。」

  動人照片

  做手術的醫生掛著尿袋

  22日下午,兩張手術室內的照片開始在微信朋友圈流傳。

  第一張照片上,數名醫務人員正在無影燈下進行一臺手術,一位戴著圓框眼鏡的醫生正伸手等待遞來手術工具。第二張照片裡,無影燈下的那位醫生坐在凳子上,背略彎曲。他右腿邊上的尿袋特別引人注目:尿袋裡的液體呈暗紅色。

  這一條朋友圈寫道,這位醫生自己才做了手術,「還留著輸尿管插管和尿管,身上還有一個手術切口,今天就帶著尿管上了手術臺」。

  「為好醫生點讚」、「成都的正能量」、「感動」……不少網友給這位醫生點讚。不過,也有網友對醫生的做法不贊同:醫生的身體狀況不會影響手術嗎?

  當事醫生

  術前一天做了體內碎石

  23日上午,成都商報記者在成都大學附屬醫院泌尿外科的一張病床上,見到了身為病人的袁家天醫生。躺在病床上,他還在和主管醫生討論自己的用藥情況。由於腎結石掉入輸尿管,17日和20日他嘗試了兩次體外碎石,都沒有成功。打了止痛針後,他17日為病人做了一臺直腸癌手術,20日又做了一臺直腸癌、一臺腸梗阻手術。

  由於結石引起了輸尿管梗阻、積膿,21日上午袁家天接受了體內碎石,之後他就掛著尿袋了。

  「周三的這臺手術是上周約好的。」袁家天介紹,病人是特意來找他做手術的。「對我比較信任,病人和家屬也都準備好了。」手術前病人家屬了解到袁家天的情況,問他是否緩一下。但袁家天認為:「不及時做的話,對病人會有影響。」

  回應爭議

  自己評估過能勝任手術

  對於自己的選擇,袁家天表示:「作為醫生來說,這種事情其實很正常。」一些網友認為,醫生身體狀況不佳或許會影響手術。對此,有27年胃、腸治療經驗的袁家天表示,其實術前他對自己的狀態做過評估,「當時感覺還可以,能夠勝任這臺手術。」

  打了止痛針以後,22日下午兩點左右,袁家天掛著尿袋上了手術臺。4個小時後,手術完成。「站了4個小時,腰有點脹。」接著,袁家天還吩咐了患者的後續治療、護理,才恢復到病人身份。

  成都商報記者 彭亮 實習生 祝浩傑 攝影記者 王紅強

相關焦點

  • 醫生回應掛尿袋做手術爭議:術前自評過能勝任工作
    不過,也有網友對醫生的做法不贊同:醫生的身體狀況不會影響手術嗎「病人信任我,也約好了周三的手術,病人和家屬也都準備好了。」他說,為了對病人負責,術前他自己打了止痛針,並對自己的狀態做了評估:可以勝任22日(周三),親自操刀了4個小時手術後,成都大學附屬醫院普外科主任醫師袁家天拖著身上懸掛的尿袋,從6樓的手術室回到了3樓泌尿外科病房。
  • 成都醫生掛尿袋做手術 三大原因引起尿路結石
    照片上有一位醫生正在給病人做手術,但是,可以明顯的看到這個醫生自己還帶著尿袋,而且尿袋裡還有鮮血。這是怎麼回事?下面有一些文字這樣描述,「昨天袁主任還躺在病床上以病人的身份等待上手術臺,今天,因為病人的需要,他以醫生的身份,帶著尿袋上手術臺。看著尿袋裡的血色,感動,心酸,敬意!」看到這裡,大家才恍然大悟,原來是一個醫生,為了不負患者的信任,帶病給患者做手術。
  • 貴州一主刀醫生突發疾病 打止痛針堅持完成手術
    新華社貴陽12月27日電(記者李黔渝 張月琳)貴州湄潭縣醫院近日為一位高危產婦進行剖宮產手術時,主刀醫生何餘霞突發急性膽囊炎,為保證產婦安全,醫生打了止痛針後堅持和同事完成手術,確保產婦母子平安。  「當時我突然腹痛,實在撐不住了,我就趕快坐下來叫護士給我打了一支止痛針。」何餘霞說。
  • 江蘇一醫生手術臺突發心臟病 打止痛針堅持救病人
    江蘇一醫生手術臺突發心臟病 打止痛針堅持救病人 2015-12-18 08:55:15參與互動    江蘇泰州靖江市人民醫院心內科副主任胡方斌,在心臟突感不適的情況下,打止痛針堅持為病人做完手術
  • 青大附院醫生急性闌尾炎 打止痛針堅守手術臺
    受訪者提供   半島記者 徐軍 通訊員 陳濤  手術臺上突發急性闌尾炎,打完止痛針上臺繼續為患者手術,手術第二天還要堅持查房……近幾天,一位患急性闌尾炎仍不下「火線」的醫生的故事,在青島醫生們的朋友圈裡刷屏。這位醫生是青大附院肝膽胰外科西海岸病區主任曹景玉。由於他堅持為病人做手術延誤了病情,一段盲腸被切去,差一點兒造成穿孔,釀成腹膜炎。
  • 患者打止痛針昏迷4月未醒 院方回應與針藥無關
    今年5月2日,下顎摔傷骨折的郭武軍,在醫院治療期間,醫生為其注射一支止痛針後,突然昏迷,至今尚未醒來。院方在事後說明,在醫院治療下顎的郭武軍,系腦出血。然而,患者家屬難以接受醫院的這個回應,目前,患者家屬已向法院提起訴訟。打止痛針後下顎骨折患者昏迷今年4月初,在廣州務工的郭武軍意外摔傷,被送往當地某醫院。
  • 都是「尿袋」惹的禍!
    西安大興醫院泌尿外科尹傳民主任說道:「如果膀胱失去它的作用,按照一般治療方法,患者要麼從腹部開口引流,背上一隻尿袋;要麼將輸尿管引向直腸,讓尿液和糞便一起排出,同樣很不方便,將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 這種事,不要說很不方便,想想都覺得害怕。但對於年輕的娜娜來說,她可不這麼想。
  • 醫生帶病打止痛針做8臺手術,畫面竟讓網友們炸了…
    第一臺手術,高危產婦,急診,在手術過程中,他疼痛加劇,但忍著。第二臺手術過程中,他已是汗流浹背...於是,他一邊進行手術,一邊被打了打止痛針。打完止痛針後,主刀的石薈蓮主任關心地問他:可有效果?他痛苦地說:「不行,還疼,石老師,我太疼了!」
  • 醫生打止痛針手術引熱議,敬業還是「沒責任心」?
    6月24日一早,泗縣人民醫院婦產科梁福群醫生剛邁進科室大門,就感覺到了腹部的不適,但是他並沒有太在意,緊接著就投入到一天緊張忙碌的工作中。當天做的第一臺手術就是一名急診的高危產婦,在手術過程中,他疼痛加劇,但忍著。
  • 你知道住院做痔瘡手術的詳細流程嗎?
    痔瘡術後的包紮痔瘡手術不大不小,嚴重影響生活質量時,是需要手術的。那麼,你知道詳細的流程嗎?在這裡我給大家解密一下,以免諸位比較彷徨。1.拿好住院證和醫保卡,當然非常時期少不了一周之類新冠核酸以及抗體檢測合格之憑證,於住院登記處辦理入院手術。(若有家屬陪同,家屬也需要新冠檢測的合格資料)。一般繳納醫保門檻費即可,800元。2.肛腸科護士站登記個人一般資料,辦理入科事宜。3.管床醫生接手,會詢問你的病史,簡單的體格檢查,當然肛門部檢查為重點。
  • 強烈推薦--親患者為痔瘡手術寫的正名帖:別被痔手術嚇壞了
    ============手術及住院體驗==========第一天辦理住院後,抽了七管血用作術前化驗,並採集了尿樣,拍了胸片,做了心電。第二天1. 找護士備皮就是把肛門和外陰的毛髮刮乾淨。2. 做試敏頭孢試敏結果為過敏3. 找管床醫生了解手術過程我做的是pph,即痣上黏膜吻合術。
  • 男子敏感部位做手術 做一半醫生突然加價2800元
    王先生:手術做一半,醫生突然要加錢  手術前:三檔價格供選擇  10月6日,他看到醫院的「雜誌」,上面寫著可以做生殖器切皮及背部切筋手術,就決定去醫院看看。  到了醫院,他對醫生說主要想做切筋手術(陰莖微控背神經阻斷術)。醫生說,切筋手術可以和割皮手術一起做。
  • 手術結束後,為加速術後康復,麻醉醫生還可以做這些
    手術結束後,為加速術後康復,麻醉醫生還可以做這些 2020-08-06 07:1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打完止痛針 醫生又上手術臺
    熊芬點評的是一張暖心的照片,照片上一位穿著綠色手術服的醫生坐在凳子上,旁邊一個護士半蹲著給他打針(如圖)。在他們身後,一臺手術正在緊張地進行著。「這是我們醫院甲狀腺肝膽胰微創外科的鄔醫生,當時他正在給一位女士做手術。 整臺手術時間很長,在此過程中,鄔醫生突發腎絞痛,先後打了兩次止痛劑, 他還是忍痛完成了手術。」微信群,一名叫「玫瑰花」的人發帖。
  • 吸脂手術真實經歷,想做吸脂手術的必看
    原標題:吸脂手術真實經歷,想做吸脂手術的必看   本來是昨天上午體檢完就做大腿環形吸脂的(七號晚上晚飯吃了就禁水禁食了),由於尿檢不好,又去綜合性醫院做了化驗(結果是好的,虛驚一場,十一點沒忍住,喝水了)昨天下午兩點開始術前準備,吊上了粗針管的鹽水,屁股打了肌肉放鬆的針。
  • 男子手術後肚子裡天天灌滿尿 醫院稱輸尿管斷了
    斷開的輸尿管與手術是否有聯繫?這到底是事故還是手術所需?為了核實這一系列的疑問,記者到遼中縣人民醫院核實,但得到的答覆是:「此事不需要記者。」  術前:縣醫院請來瀋陽大專家  剛剛闖出鬼門關的鞠先生,談起這段經歷仍後悔不已。  「今年11月初,我在遼中縣人民醫院查出了直腸癌,按照醫生的說法必須住院接受手術。」
  • 女嬰四個腎長期尿失禁 醫生手術讓輸尿管「走正道」
    湖北日報訊(記者餘瑾毅、通訊員高琛琛)女嬰雙腎兩側還長出「重複腎」,4根輸尿管都「走錯了路」,致使長期尿失禁,引起反覆尿路感染和發熱,一家人苦不堪言。在跑遍全國各大醫院後,最終在武漢兒童醫院分兩期為寶寶手術,不僅解決了尿失禁的問題,還保住了雙側腎臟。12月17日,孩子康復出院。27歲的黃女士是廣東人,兩年前和湖北的張先生結婚。孕期檢查時,醫生發現腹中胎兒有一側嚴重腎積水畸形,但夫妻倆商量後決定留下寶寶。去年年底,可愛的女嬰菁菁(化名)在廣東出生。菁菁出生後,就一直漏尿,嫩嫩的小屁股總是紅紅的,孩子經常疼得哭。
  • 男寶總是蹲著尿、還尿褲子?原因竟然是......
    從小他就跟別的男寶寶不同,他的尿道開口位置異常,小便的時候不能像正常男孩那樣以拋物線的形式尿出來,尿線下移,很容易尿溼褲子,甚至只能像女孩一樣下蹲小便。 「我們帶小明看了多家醫院,得知他患的是尿道下裂,這是小兒泌尿外科常見的先天性疾病,發病率比較高,手術是治療尿道下裂的唯一途徑。可能正是因為這個原因家人把他遺棄了,但是我們從未想要放棄他!」
  • 粉碎術切除子宮肌瘤或致癌 美FDA建議慎用微創手術
    據FDA估計,在接受手術切除子宮肌瘤的每350名女性中,便有1人具有未知的子宮肉瘤,這是一類一旦未經治療便會威脅生命的癌症。而FDA警告說,粉碎術能夠散播癌組織,因此「應被阻止」。   一些內科醫生會在腹腔內部將需要切割的組織放入一個密封袋中,隨後在袋內加以粉碎。FDA表示,外科醫生應該也知道這種方法,但迄今為止,該機構尚未批准任何用於此目的的密封袋。
  • 麻醉醫生,不止是打一針這麼簡單
    很多病人都是緊張忐忑地進入手術室,做完手術,又都昏昏沉沉地在麻醉甦醒狀態中被送出手術室,麻醉醫生在手術當中提供麻醉服務的過程,患者並不知道。:他們總是默默地「躲」在手術臺後,無怨無悔地為病人服務,自己最開心的事,就是對著病人說:「手術做完了,非常順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