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劃專家吳正元:海峽兩岸共推「海絲」文化 做好文化項目落地

2020-12-18 人民網福建頻道

《兩岸交流與閩南文化》研討會系列報導之九

吳正元,福建省閩南文化發展基金會首屆執行會長。致力於推廣閩南文化傳播,熱心閩臺交流。正在積極推進《閩南書院》、《孝德文化園》的落地選址,攝製《閩南望族》、《走進臺灣·發現閩南》系列人文紀錄片,與有關部門合作開展「海上絲路全球傳播項目」,將閩南文化融入「一帶一路」。

人民網福州3月29日電 (吳隆重)「閩南文化是海峽兩岸民眾世代相傳的共同財富,而古老的『海絲』之路也留下了深深的閩南文化印記」,出席《兩岸交流與閩南文化》研討會的福建省閩南文化發展基金會執行會長吳正元表示,海峽兩岸在共推「海絲」文化與閩南文化活動中大有可為。

在吳正元看來,「天地人神合一」,慎終追遠是兩岸人民共有的膜拜心理,兩岸的「江河湖海山頭」承載著相似的文化景觀和共同的精神家園。作為土生土長的閩南人,吳正元近年來足跡遍及東南亞各國,隨處感受到閩南鄉親熱衷於鄉情往來的赤誠,感覺到閩南文化早已深植異邦。而在多次往返海峽兩岸進行文化交流合作的過程中,吳正元又發現,臺灣較完整保存了閩南文化,在共同弘揚閩南文化的話題上兩岸人民有著驚人的一致。

談到共同弘揚閩南文化,吳正元認為兩岸攜手「以老帶新、以新創新、溫暖人心」應該是很好的途徑。他強調要做好兩岸年輕人之間的交流,以促進閩南文化的傳承、弘揚和創新,增強兩岸人民的情感認同和文化聯繫。最近,福建省閩南文化發展基金會一行在臺灣考察時,帶去了臺灣知名人士的「祖籍地圖」,讓不少年輕的臺灣同胞看了愛不釋手,不少人還主動建議兩岸深入交流,充分互動,讓閩南文化通過21世紀「海絲」之路繼續走向世界。

吳正元介紹說,福建省閩南文化發展基金會成立以來,致力於閩南文化的記錄和傳播,重點關注閩南文化的當代性和世界性。他們分別與廈門大學、福建師範大學和福建省社科院合作,成立「家族文化研究中心」、「東亞文化與兩岸關係研究中心」以及「民間信仰研究中心」,在建立閩南文化智庫、開展傳統閩南文化研究、編輯出版世界閩南文庫等方面相繼推出了一批研究成果。目前,基金會正進行兩部人文紀錄片《閩南望族》、《香火》的拍攝工作。

吳正元透露,該基金會還計劃在「海上絲綢之路」沿線國家和地區推動建設16個閩南書院,在馬六甲推動建設一個以閩南文化為特色的「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主題文化公園」,同時,還將在泉州推動建設海上絲綢之路藝術館、閩南「非遺」推廣與創新基地和海峽兩岸中華女性關愛基地等項目。其中,首個閩南書院將於2015年下半年落戶福建安溪;泉州的各個項目在實質推進和落實之中;「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主題文化公園」得到了來自海峽兩岸的鄉親和當地華僑的熱情參與,目前正在完善設計,開工在即。

吳正元坦言,只要求真務實,開拓進取,海峽兩岸一定能夠攜手做好「海絲」文化和閩南文化的新篇章。 

相關焦點

  • 往屆回顧丨「海絲起點·青春啟航」,2014年第二屆海峽青年節精彩瞬間
    2014年舉辦的第二屆海峽青年節主題為「海絲起點·青春啟航」,主辦單位由第一屆的3家增加到7家,合作單位由6家增加至14家。本屆海峽青年節共有1879人參與,其中臺灣青年823人,較第一屆增長約45%。
  • 「雲端」搭臺,文化築橋!第十三屆海峽兩岸(廈門)文化產業博覽交易...
    本屆海峽兩岸文博會突出兩岸互動、數字創新、產業發展、文旅消費,促進兩岸文化深度交流和對接、兩岸文化產業提質增效,關注業態新轉變、智能化賦能,重點落實招商引資,大力推進文旅產業與科技、金融等融合發展,擴大文旅展區、豐富文旅活動、強化兩岸文旅對接,持續提升專業化、品牌化和精緻化程度,打響海峽文化旅遊品牌,打造海峽兩岸文化產業交流交易、文旅項目投資對接的重要平臺,五大亮點十分突出:
  • 首屆海峽兩岸媽祖文化交流會在福建漳州舉行
    首屆海峽兩岸「媽祖」文化交流會現場。 杜晨曦 攝中新網漳州1月4日電 (杜晨曦)首屆海峽兩岸媽祖文化交流會暨漳浦縣古雷港口天后宮重建落成慶典大會,4日在福建省漳州市漳浦縣古雷鎮港口媽祖文化園舉行。湄洲媽祖祖廟、漳浦縣烏石天后宮、臺灣雲林北港朝天宮、臺灣嘉義新港奉天宮、臺灣臺中大雅永興宮、龍海市海澄天后宮等數十家家媽祖宮廟及媽祖文化機構代表前來同謁媽祖,共襄盛舉。兩岸數十家家媽祖宮廟及媽祖文化機構代表同謁媽祖、共襄盛舉。 杜晨曦 攝古雷港口天后宮位於古雷半島的中部,當地媽祖信仰氛圍濃厚。
  • 「雲端」搭臺,文化築橋 | 第十三屆海峽兩岸(廈門)文化產業博覽...
    本屆海峽兩岸文博會突出兩岸互動、數字創新、產業發展、文旅消費,促進兩岸文化深度交流和對接、兩岸文化產業提質增效,關注業態新轉變、智能化賦能,重點落實招商引資,大力推進文旅產業與科技、金融等融合發展,擴大文旅展區、豐富文旅活動、強化兩岸文旅對接,持續提升專業化、品牌化和精緻化程度,打響海峽文化旅遊品牌,打造海峽兩岸文化產業交流交易、文旅項目投資對接的重要平臺,五大亮點十分突出
  • 情聚牡丹之都 共促兩岸文化交流 菏澤市海峽兩岸文化藝術交流協會...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徐德波 菏澤報導10月18日,由菏澤市委統戰部主辦,菏澤文旅集團、菏澤瓊雅藝術品有限公司承辦的菏澤市海峽兩岸文化藝術交流協會成立大會暨首屆菏澤海峽兩岸文化藝術交流展在菏澤市圖書館舉行。
  • 泉州近百家文旅企業攜手亮相海峽兩岸文博會
    第十三屆海峽兩岸文化產業博覽交易會(以下簡稱「文博會」)於12月4日至7日在廈門舉行。泉州近百家文旅企業通過146個展位攜手展示泉州市文旅產業的最新發展成果。  本屆海峽兩岸文博會由中共中央臺辦、文化和旅遊部、國家廣播電視總局、福建省人民政府主辦,延續「一脈傳承.創意未來」的辦展主題。
  • 海峽兩岸音樂文化藝術節與海峽兩岸青年影視文化周正式啟動
    活動現場, 「海峽兩岸音樂文化藝術節」與「海峽兩岸青年影視文化周」 作為兩岸交流的重要專項活動正式啟動。  11月20日,「海峽兩岸音樂文化藝術節」與「海峽兩岸青年影視文化周」正式啟動。中國青年網記者 宋莉 攝  談及此次海峽兩岸青年文化交流,著名京劇表演藝術家、梅派第三代男旦傳承人胡文閣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他從09年開始,連續6年去臺灣演出,並將京劇帶進臺灣大學校園。「當地很多年輕人對京劇非常感興趣,希望像今天這樣的海峽兩岸青年文化交流活動繼續辦下去,辦得更好。
  • 「第九屆海峽兩岸電視藝術節」在福建省海絲藝術館開幕
    福建省海絲藝術館由中國電視藝術家協會、臺灣中華廣播電視節目製作商業同業公會、福建省文學藝術界聯合會、福建省廣播影視集團共同主辦,福建省電視藝術家協會、福建省廣播影視集團海峽電視臺、福建省文學藝術對外交流中心承辦的「第九屆海峽兩岸電視藝術節」暨「情深藝長·第六屆海峽兩岸藝術家書畫作品展」11月23日在福建省海絲藝術館開幕。
  • 海峽兩岸人文學論壇在海滄舉行
    (本版圖/本報記者 張奇輝 攝)  本報訊(記者 張珺 通訊員 張韌)作為與2019海峽兩岸(廈門)樂活節同期舉行的國臺辦對臺重點交流項目,第二屆海峽兩岸人文學論壇日前在廈門海滄舉行。本屆論壇由國務院臺灣事務辦公室、中國社會科學院指導,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中國社會科學院臺港澳研究中心、廈門海滄臺商投資區管委會共同主辦,海峽兩岸交流基地(廈門市石室書院)承辦。
  • 第十屆海峽論壇觀察:兩岸鄉親再續緣 海峽盛會又一春
    第十屆海峽論壇繼續聚焦基層民眾和青年群體,圍繞「海峽論壇十年」策劃開展一系列紀念活動,再次吸引兩岸萬千民眾跨海相會,共敘親情鄉誼,共話民生福祉,更鮮明體現出「擴大民間交流、深化融合發展」的論壇主題。  基層交流,凸顯兩岸一家親  一道海峽連兩岸,進進出出一家人。海峽論壇上,兩岸基層民眾面對面交流,激起兩岸一家親的共鳴。
  • 祖庭探源 文化尋根 兩岸嘉賓在川共襄文昌文化盛舉
    兩岸嘉賓在川共襄文昌文化盛舉。(圖片來源:四川省臺辦)中國臺灣網3月14日文昌訊 3月9日,第四屆海峽兩岸文昌文化交流系列活動四川梓潼漸次展開,在同根同祖同源的血脈聯繫下,在一脈相承的文昌文化背景下,來自海峽兩岸嘉賓代表400餘人齊聚梓潼,共襄盛舉。活動還吸引了海內外遊客3萬餘人次到梓潼朝拜祈福。
  • 慈濟文化連兩岸 文創大賽展風採 海峽兩岸(白礁)保生大帝信俗文化...
    12月3日上午,2020年海峽兩岸(白礁
  • 海峽兩岸共祭伏羲的意義深遠
    他說,今年公祭中華人文始祖伏羲大典將以「同根同祖、中華共祭」為主題,首次實現海峽「兩岸」共祭。經天水市與臺灣有關方面銜接洽談確定,6月22日9時50分在臺灣嘉義市大天宮將與天水市伏羲廟同時進行海峽「兩岸」共祭伏羲活動,屆時臺灣政要和各界代表近5000人將在臺灣大天宮與天水伏羲廟同時進行伏羲祭祀。為配合臺灣公祭,天水市通過面向社會遴選參祭人的方式,將組成伏羲文化交流團赴臺參祭。
  • 2019年海峽兩岸民俗文化節:兩岸文化展海絲風採 魅力民俗築幸福榕城
    福州新聞網2月17日訊(記者 邱陵)民俗展演、風味小吃、旅遊推介、有獎互動、手工技藝……17日-18日,2019年海峽兩岸民俗文化節在福州花海公園火熱上演,參展項目上百項,現場演職人員近千人,打造了一臺規模大、特色濃、項目多、節目精、參與廣的文化盛宴。
  • 兩岸情牽視界融合——第九屆海峽兩岸電視藝術節在福建舉辦
    第九屆海峽兩岸電視藝術節在福建福建省海絲藝術館舉辦  秋風送爽,兩岸情長,2020年11月20日至11月25日,第九屆海峽兩岸電視藝術節在福建舉辦。海峽兩岸百餘名電視專家、藝術家、從業者及上萬名高校學子參與活動,展現了電視人追求藝術理想的活力,彰顯了他們不斷攀登高峰、與時俱進的文化自信,也充分體現了藝術節的綜合性、藝術性和群眾性特點。由於疫情原因,藝術節在多場活動中採用大陸與臺灣「雲連線」「雲比賽」的形式,讓因疫情阻隔無法來到大陸的臺灣電視專家、藝術家、從業者、高校學子與大陸共享此次盛事。
  • 兩岸青年大學生相聚福建泉州分享「海絲」文化創意
    中新社泉州5月28日電 (記者 孫虹)以「尋海上絲路,探文化古城」為主題的第七屆海峽兩岸高校文化與創意論壇,28日在位於福建泉州的華僑大學開幕,兩岸100多名高校學子共聚一堂,碰撞思維、分享創意。「論壇自2011年首辦至今,吸引了越來越多兩岸高校大學生參與其中,並由此建立了情感和友誼。」
  • 第八屆閩都文化論壇——閩都文化與海峽兩岸關係徵稿函
    「閩都文化論壇」 已成為深入研究、大力弘揚閩都文化的重要陣地。它有力提高了優秀傳統文化在社會的影響力,在海內外產生了很好的影響。  福州與臺灣一衣帶水,隔海相望,兩地經濟文化交流源遠流長。其在政治、經濟、社會、文化等諸多方面,與臺灣的社會發展有密切關係。具有地緣近、史緣久、血緣親、語緣通、商緣深等特點。
  • 第四屆海峽兩岸大學生微電影文化藝術節圓滿落幕
    此外,參加頒獎典禮的還有來自漳州市有關部門、縣(區)校地共建單位的代表、兄弟院校團委代表、閩南師範大學各地校友會代表、閩南師範大學校內各單位負責人、其他主承辦方相關領導、特邀嘉賓、海峽兩岸高校師生代表、評委團代表、微電影文化論壇專家代表、入圍作品團隊代表以及微電影愛好者近1800餘人出席頒獎晚會。
  • 海峽兩岸系列文昌文化交流活動在四川梓潼舉行
    陳仁康 攝  中新網綿陽3月19日電 (楊勇 董媛媛)19日,海峽兩岸系列文昌文化交流活動在四川梓潼舉行。來自海峽兩岸的各界嘉賓代表共計300餘人,在同根同祖同源的血脈聯繫下,在一脈相承的文昌文化背景下,齊聚七曲山大廟,共同祭祀文昌帝君。
  • 海峽兩岸學子共祭甲午忠魂暨臺灣大學生中華文化研習營活動在山東...
    7月3日上午,海峽兩岸學子共祭甲午忠魂暨臺灣大學生中華文化研習營啟動儀式在山東省威海市劉公島海峽兩岸交流基地舉行。臺灣梅花鹿和長鬃山羊共同入住劉公島,連接了兩岸的大友誼,促進了兩岸的大交流。海峽兩岸交流基地的設立,威海與臺灣空中直航的開通,更是為兩岸深化合作交流搭建了新平臺,暢通了新渠道,提供了新契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