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證券交易所發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徐士敏:上交所早期三件事凸顯...

2020-12-16 金融界

來源:證券日報

作者:朱寶琛

1990年12月19日,上海證券交易所正式開業。在此之前,參與籌辦的人們日夜奮戰了5個多月,見證了這段開創史,經歷了其中的酸甜苦辣。徐士敏就是其中之一。

1990年7月初,徐士敏受中國人民銀行上海分行委派,參加上海證券交易所的籌建工作。此後歷任上海證券交易所清算部經理、電腦工程部經理、信息中心主任、結算部經理、上海證券中央登記結算公司副總經理、上海證券交易所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1997年,他離開上海證券交易所,遠赴深圳,參與籌建聯合證券有限責任公司。

近日,73歲的徐士敏接受了《證券日報》記者採訪,講述了上海證券交易所早期的三個故事。徐士敏說,建設資本市場不僅需要勇氣,更需要策略和智慧,要懂得如何「幹中學、學中幹」。

取名的策略與改革的智慧

眾所周知,上海證券交易所現在的英文翻譯是Shanghai Stock Exchange,但在籌建之初,到底該翻譯成Stock Exchange還是Securities Exchange,是有過一番討論的。

徐士敏告訴《證券日報》記者,當時定所名時,中文名叫「上海證券交易所」是沒問題的,但英譯為「Shanghai Securities Exchange」,不符合國際慣例,因為紐約證券交易所叫New York Stock Exchange,倫敦證券交易所叫London Stock Exchange。

徐士敏回憶說,當時交易所章程裡寫的是Securities,因為考慮到有大量債券交易,股票只佔了其中的一部分,就定了用Securities。上海證券交易所成立時,上市交易的股票只有8隻,即「老八股」;其他31個交易品種為各類債券。

但到了1997年12月份,上海證券交易所遷入浦東陸家嘴金融貿易區上海證券大廈以後,把上交所的英文名改成了Shanghai Stock Exchange。

「當時很多人都沒注意到,但我認為這是一種策略。」徐士敏說,如果當時就提股票交易所,估計定下來的難度會大一些,但叫證券交易所就好多了。

同樣,對於我國股市早期的股權分置設計,徐士敏也認為是智慧的安排。很多年輕人知道2005年的股權分置改革,但對當初的改革環境不太了解。「好多人都說,早知後來要搞股權分置改革,何不當初就一步到位搞全流通呢?我覺得,如果一開始就搞全流通,一是很難得到方方面面認可,還可能會帶來一些負面效應。尤其當時還有股市『姓資姓社』的爭論,上市公司國有控股的性質不容動搖。」徐士敏說,基於當時的客觀背景,就設計了非流通股(國有股與法人股)與流通股(社會公眾股)的分置安排。

「這種考慮也是一種智慧的凸顯。」徐士敏說。

打「擦邊球」的「上海證券業務部」

根據上海證券交易所2020年10月份統計月報,上交所共有會員單位121家,會員所屬營業部11721個。

殊不知,上交所的第一批會員僅有25家,上海本市的會員均以公司名義做業務,而外地的公司則只能以「XX公司上海證券營業部」的名義從事經營活動。

經營同樣的業務,為什麼只能用業務部的牌子?原來,根據當時的金融機構管理辦法,異地金融機構不能在滬設立證券營業網點。而上海本市的證券公司只有申銀、萬國、海通、財政4家,加上有證券經營業務的中行、建行、農行、上投、愛建5家信託公司,再算上有一定規模的6家信用合作社,一共15家券商,顯得比較單薄。

「當時還有一些異地券商,如果把他們排除出去,對市場的影響很大;如果讓他們進來,明顯違反了當時的人民幣股票發行和流通規則。」徐士敏說,「怎麼辦?我們打了個『擦邊球』,動員異地券商在上海設立證券業務部。」

最終,在當時中國人民銀行上海分行領導的協調下,採用了變通的辦法——外地公司以「上海證券業務部」的名義經營證券業務。

據了解,當時各家「上海證券業務部」幾乎都集中在上交所的所在地——浦江飯店辦公,後來陸續遷到各處開設了證券營業部。

「我覺得這也是一種智慧。」徐士敏說,這樣既不違反規定,又能促進市場發展。

配股繳款結算中的急中生智

提起27年前瀋陽金杯(現在證券簡稱為「金杯汽車」)配股清算所遇到的技術難題,徐士敏至今仍帶著興奮,就像在講昨天剛剛發生的事。

為了方便投資者,提高清算效率,當時,經同瀋陽金杯和主承銷商申銀證券商議決定,自1993年2月1日起,充分利用交易市場覆蓋全國的營業網點和交易清算系統,組織實施了「瀋陽金杯」股票利用交易清算系統進行配股認購繳款工作。

對於投資者而言,操作方法視同櫃檯委託買入股票,券商櫃檯受理後向場內申報賣出「認購權證」(實質是買入股票)。閉市後,配股繳款自動納入清算系統,同其他證券交易的清算資金同步劃撥,最後集中劃收到承銷商的買方席位,待在確定的繳款期後主動增加相應股份,完成整個配股認購繳款工作。

但沒想到的是,在第一天晚上進行資金清算操作時,出現了一個大難題。「當天晚上9點30分,機房的值班人員告訴我,數據亂了,沒法平衡。」徐士敏回憶道。

因為根據淨額交收的原則,買入證券,價款總是應付的,證券總是應收的;賣出證券,價款總是應收的,證券總是應付的。然而,配股繳款業務恰恰相反,賣出「認購權證」卻要付款。

「說實在的,當時很難去找誰商討這一新問題,時間上也不允許。」徐士敏說。

面對錯亂的數據,徐士敏在辦公室轉了近半個小時,突然來了靈感:數學上不是有個「負負得正」的原理嗎?若將配股繳款的「70XXXX」代碼的「認購權證」帳戶的股份及資金清算,買賣雙方價款均為負數,這樣一來,不就解決了清算交割表上資金流向相反的矛盾嗎?

「幸好這套計算系統是我親自設計的,能反應過來。所以,那天晚上我特別高興,這麼重大的一件事情,就這麼簡單地解決了。」徐士敏說,這讓自己真正體會到什麼叫「摸著石頭過河」,什麼叫「幹中學、學中幹」。

相關焦點

  • 上交所早期三件事 凸顯改革智慧
    1990年7月初,徐士敏受中國人民銀行上海分行委派,參加上海證券交易所的籌建工作。此後歷任上海證券交易所清算部經理、電腦工程部經理、信息中心主任、結算部經理、上海證券中央登記結算公司副總經理、上海證券交易所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1997年,他離開上海證券交易所,遠赴深圳,參與籌建聯合證券有限責任公司。
  • 《中國金融》|上海證券交易所初創期的歷史性創新
    作者|徐士敏「原上海證券中央登記結算公司副總經理、上海證券交易所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 文章|《中國金融》2021年第1期 歷史的經驗值得注意,對歷史的教訓更應該引以為鑑。
  • 首任上海證券交易所總經理尉文淵:一個更加神奇的資本市場將在我們...
    那個時候國家在發展,改革在進行,我們總覺得,早就應該投入到火熱的事業中去! 距離上交所30周歲生日還差3天之際,在上海證券交易所舊址(如今的中國證券博物館)接受《證券日報》獨家專訪的首任上海證券交易所總經理尉文淵,身板筆直,神採飛揚。
  • 上海證券交易所發布英文版《股票上市規則》
    上海證券交易所4月8日對外發布《上海證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規則(2008年修訂)》英文版,要求相關上市公司參照執行。上交所強調,在具體執行《股票上市規則》的過程中,如中英兩種文本發生歧義時,以中文文本為準。
  • 尉文淵口述歷史:毛遂自薦籌辦上海證券交易所
    來源:中國證券報-中證網原標題:毛遂自薦籌辦上海證券交易所□尉文淵(上海證券交易所首任總經理)本報記者周松林整理 由我來籌辦上海證券交易所1990年6月,朱鎔基同志在海外出訪時宣布上海證券交易所將於年內開業。這一突如其來的時間表讓證券交易所的籌備工作頓時緊張起來。在一個偶然的場合,我向人民銀行上海分行領導隨口提出,如果工作需要,我願意承擔籌備任務。這一併非經過深思熟慮的想法得到領導首肯,於是我變身為交易所籌備工作小組組長,可以說這是一種毛遂自薦。
  • 上海證券交易所2017年暑期實習生招聘啟事
    上海證券交易所2017年暑期實習生招聘啟事   上海證券交易所成立於1990年,肩負著證券市場監管和服務的重要職能。自成立以來,始終致力於創造透明、開放、安全、高效的證券市場環境,積極地為推進我國資本市場建設和國民經濟發展貢獻力量。
  • 上交所:關於發布《上海證券交易所科創板股票發行上市審核規則...
    ,進一步規範和完善發行上市審核工作,從源頭上提高上市公司質量,上海證券交易所(以下簡稱本所)對《上海證券交易所科創板股票發行上市審核規則》進行了修訂。 附件:上海證券交易所科創板股票發行上市審核規則(2020年修訂) 上海證券交易所 二〇二〇年十二月四日 附件 上海證券交易所科創板股票發行上市審核規則
  • 上交所劉逖:加快建設世界領先交易所 更好發揮資本市場樞紐作用
    上證報中國證券網訊(記者 範子萌)以「改革與開放:雙循環下的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為主題的2020上海金融論壇12月13日在中國金融信息中心舉辦。上海證券交易所副總經理劉逖作主旨演講時表示,近年來中央對資本市場高度重視,提出資本市場在金融運行當中具有「牽一髮而動全身」的作用,充分發揮資本市場樞紐作用,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  劉逖表示,資本市場具有信息公開透明、價格信號靈敏、風險共擔、利益共享的特點。這些特點與高風險、高成長創新企業特性高度適配,對推動創新資本形成、服務創新和實體經濟發展具有重要作用。
  • 航天宏圖:向特定對象發行股票申請收到上海證券交易所審核問詢函
    航天宏圖:向特定對象發行股票申請收到上海證券交易所審核問詢函 時間:2020年12月17日 21:11:30&nbsp中財網 原標題:航天宏圖:關於向特定對象發行股票申請收到上海證券交易所審核問詢函的公告
  • 新亞強矽化學股份有限公司在上海證券交易所鳴鑼開市
    宿遷網訊(記者 魏歡慶 柏志勇)9月1日上午,新亞強矽化學股份有限公司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主板鳴鑼開市。市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張愛軍,新亞強矽化學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初亞軍出席儀式並一同鳴鑼。隨著一聲響亮的鳴鑼聲,新亞強矽化學股份有限公司在上海證券交易所成功上市,這標誌著我市首家A股主板上市企業誕生。據了解,新亞強矽化學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專業從事有機矽精細化學品研發、生產及銷售的高新技術企業,為全球有機矽新材料、製藥、半導體等不同領域的用戶提供多層次的個性化產品解決方案,是細分領域具有國際影響力和競爭力的中國品牌。
  • 上交所發布《上海證券交易所科創板上市公司股東以向特定機構投資...
    上交所發布《上海證券交易所科創板上市公司股東以向特定機構投資者詢價轉讓和配售方式減持股份實施細則》的通知。各市場參與人:為了規範上海證券交易所(以下簡稱本所)科創板上市公司股東以向特定機構投資者詢價轉讓和配售方式減持股份的行為,維護證券市場的公開、公平和公正,保護投資者合法權益,根據《關於在上海證券交易所設立科創板並試點註冊制的實施意見》《科創板上市公司持續監管辦法(試行)》《上海證券交易所科創板股票上市規則
  • 投資界24h|三家PE聯手投了傑士邦;上交所成全球第三大證券交易所...
    時間:2020年12月14日 星期一 重要新聞 三家PE聯手投了傑士邦 高瓴又出手了。 這一次,高瓴資本、博裕資本、松柏投資入股保險套品牌傑士邦母公司。投資界(ID:pedaily2012)獲悉,日前,人福醫藥(600079,股吧)發布公告稱,高瓴資本、博裕資本、松柏投資三家投資機構旗下基金正式成為其子公司樂福思集團的股東。 相比樂福思,旗下安全套品牌傑士邦更為人熟知,這是中國本土安全套品牌,由人福醫藥創辦。
  • 綠港集團受邀參加上海證券交易所廣西債券市場投資者懇談會
    關月娥 攝  中新網廣西新聞7月17日電(張彩秀)7月16日,廣西壯族自治區債券市場投資者懇談會在上海證券交易所召開,會議旨在通過總結近年來廣西債券承銷發行工作,分析研判當前宏觀經濟形勢,推介全國機構投資者來桂進行債券發行,為廣西強首府戰略實施強金融政策,提升廣西債券融資能力,助力廣西經濟實現高質量發展。
  • 上海證券交易所就退市制度修訂答記者問
    (原標題:上海證券交易所就退市制度修訂答記者問)
  • ...公司:你公司原申請於2020年11月5日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以下簡稱...
    >2020-11-03 22:04:22來源:FX168 【上交所暫緩螞蟻集團上市】上交所11月3日發布《關於暫緩螞蟻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科創板上市的決定》:螞蟻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你公司原申請於2020年11月5日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以下簡稱本所)科創板上市。
  • 上交所修訂《上海證券交易所交易型開放式指數基金業務實施細則...
    上證報中國證券網訊 據上海證券交易所官網12月4日消息,為明確跨銀行間市場債券交易型開放式指數基金的交易和申購贖回機制,經中國證監會批准,上海證券交易所對《上海證券交易所交易型開放式指數基金業務實施細則》(以下簡稱《實施細則》)有關條款進行了修訂,現予發布,並就有關事項發布通知。
  • 專訪上交所創始人尉文淵
    本期《前行者》,鳳凰網財經邀請到中國資本市場三十年的親歷者和見證者—— 上海證券交易所首任總經理尉文淵,共同回顧上交所創立的歷程,談論改革現狀和對未來的展望。從零開始籌備交易所的過程,尉文淵有過迷茫和焦慮。直到考察香港交易所,尉文淵了解到,全球的證券交易所並沒有一個標準化的模式,「它跟國家、地區的經濟發展、市場文化和歷史傳承,都有很大的關係。」考察紐交所,尉文淵意識到紐約成為全球資本中心的心臟,核心就兩點:市場開放、充分競爭。
  • 前行者|上交所創始人尉文淵:放開漲跌幅限制沒有任何問題 還能提升...
    本期《前行者》,鳳凰網財經邀請到中國資本市場三十年的親歷者和見證者—— 上海證券交易所首任總經理尉文淵,共同回顧上交所創立的歷程,談論改革現狀和對未來的展望。作為中國股市第一人,上海證券交易所主要的創立者與設計者,回憶當年,您印象最深的事有哪幾件?尉文淵:關於股市「第一人」的稱呼其實並不準確。上交所成立之前,中國證券市場已經開始了摸索的進程,比如深圳已經在籌備交易所,上海很多金融界同仁也做了很多的摸索,我是後來接到任務來籌辦交易所。
  • 2019年12月23日(周一)| 中國銀聯、上海證券交易所、中國進出口銀行等名企筆面試經驗
    【中國出版集團】中華書局編輯崗筆面試經驗【上海證券交易所】上交所2019秋招法律崗筆試題【中金(CICC)】中金eq sales pretalk後一面(北京崗位)【益普索】2020校園招聘 12.20廣州群面經驗分享【中國鋁業】2019中鋁財務投資研究崗筆面試經驗【渣打(Standard Chartered)】VI【求職綜合區(
  • 前行者|上交所創始人談滬指:不能因為指數不漲就修改指數
    本期《前行者》,鳳凰網財經邀請到中國資本市場三十年的親歷者和見證者—— 上海證券交易所首任總經理尉文淵,共同回顧上交所創立的歷程,談論改革現狀和對未來的展望。作為中國股市第一人,上海證券交易所主要的創立者與設計者,回憶當年,您印象最深的事有哪幾件?尉文淵:關於股市「第一人」的稱呼其實並不準確。上交所成立之前,中國證券市場已經開始了摸索的進程,比如深圳已經在籌備交易所,上海很多金融界同仁也做了很多的摸索,我是後來接到任務來籌辦交易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