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文摘》文章:德國人這樣過生活

2020-12-25 中國新聞網

  (聲明:刊用中國《中華文摘》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文/羅爾福—赫爾貝特•皮特斯

  德國人如何起床、工作、學習、戀愛?他們吃些什麼?擔憂什麼?在床上幹些什麼?《明星》周刊搜集了迄今為止最詳盡的數據,全面揭示了「普通德國人」的生活。心理學家說,我們在攀比中更能得到幸福與滿足,這就是為什麼我們需要了解「普通」(或「平均」)這一概念——只要在某個方面能夠與「普通」不同,能夠超出「平均」,我們便能獲得特殊的滿足與幸福感。

  寧靜的清晨

  這是因為超過2/3的家庭沒有孩子,還有230萬名母親和35萬名父親單獨撫養孩子。德國人不到6點半就起床了。在平均12分鐘的早餐時間(女人愛吃全麥麵包,男人愛吃白麵包)之後——當然還有17%的人根本不吃早餐,79%的德國人會「信心飽滿地」開始一天的生活,吃早飯時3/4的人還要聽廣播。此外,愛清潔的德國人每天要花將近半小時的時間泡澡或淋浴(男性24.6分鐘,女性28.1分鐘)。

  安全出行

  在公共運輸十分發達的德國,仍有70%多的德國人開私家車去上班。有關汽車的各種偏見,德國人是怎麼看的呢?42%的受訪者覺得,開奔馳的人大都自以為是,自認為在路上有優先權。52%的人相信,「好車是男性實力的象徵」。但對於「女人不會泊車」這種老調調,只有不到1/3的人表示認同。一個比較有趣的數字是:72%的德國人經常在開車時引吭高歌,而且很大聲。

  開私家車、乘公交和地鐵的開支平均佔個人消費支出的13%。男人們一個月花在去單位路上的時間為23.2小時,女人則為15.2小時。平均每3對夫妻中有對是在工作單位認識的。

  工作

  15.5萬歐元——平均一個德國人一生能夠積攢的財富。過半數德國人(55%的男性和50%的女性)認為自己的工資偏低(男性稅前月平均工資為3702歐元,女性為2793歐元)。有62%的男性認為,如果女人有了孩子,就不該繼續工作,但只有34%的女性對此表示認同。

  平均一個德國人一年請7.1天病假,其中較頻繁生病的是火車司機、公共汽車司機和電車司機(36.5天),最不易生病的是理髮師和美容師(1.6天)。

  與鄰國的勞動者相比,德國人享有更多的假期,德國人平均每年工作192天,而在法國、英國和美國分別是204天、217天和238天。德國人喜歡將工作與生活劃清界線,只有13%的男性和14%的女性會把工作材料帶回家。他們每周平均工作30.3小時,但磨洋工的現象並不少見,比如有43%的德國人承認自己在上班時間喝酒。德國老闆們顯然對員工也不甚放心,36%的德國公司會監控員工的辦公電話。

  午餐

  11:30開始進入午餐時間。德國人最愛吃的是煎肉排和炸薯條。德國人是絕對的「肉食動物」:一個德國人平均一生要吃掉1094隻動物。德國人平均花35分鐘享用午餐。餐後36%的男性和28%的女性會點燃一枝香菸——未成年人中這一比例為16%。

  愛情

  德國人在汽車或浴室裡唱的歌很可能是讚頌愛情的,因為83%的女人和81%的男人至少在理論上相信永恆的愛情存在。他們尋找另一半的途徑比較保守,53%的人認為愛人應該在朋友圈中找,42%的人則認為同事圈中會有自己的意中人。值得注意的是,14%的人會選擇網絡交友的方式談戀愛。剩下21%則相信大街上的一見鍾情。

  對於性的態度,數字可能是最好的解說,德國人一生中平均會有6個性伴侶,在大城市中則超過7人。但跟最好朋友的另一半上床——前提是不會被當場抓住——只有1%的女人覺得這種事可以接受,但9%的男人在不留下把柄的情況下願意有段外遇。大多數德國伴侶(女性63%,男性69%)感到與另一半的關係幸福和諧。德國伴侶深諳「沉默是金」的道理,德國夫婦每天的對話只有15分鐘,而且其中10分鐘的對話是在床上進行的。

  死亡

  人類永恆的話題除了愛情,恐怕就是死亡了。癌症和循環系統疾病是德國人的最大威脅。2006年登記在案的自殺者共9765人,其中74%是男性,與男性在交通事故遇難的比例相仿(73.6%)。願意在戰爭中為保衛國家慷慨赴死或犧牲親人生命的男性(62%)大大多於女性(34%)。相信靈魂不滅或輪迴往生的德國人也不在少數(48%的女性和32%的男性)。

  理財

  儘管聯邦財政部長是男性,但在日常生活中,男性的理財能力顯然受到了普遍的質疑,即使是男性自己也沒有信心,只有18%的男性認為自己比女性更會理財,而女性對此的認同則更低(13%)。其原因恐怕是女性將更多的時間花在購物上,德國女性平均每天花26分鐘購物,而男性為19分鐘。住房和能源支出是德國家庭預算中最大的一部分,其次是交通和飲食。40.9%的德國人擁有自己的住房,剩下的人則選擇租房。

  政治理念

  政治也是德國人的一大話題。對於自己的國籍,68%的男性和61%的女性為此感到自豪。對於自己國家的政治體制大多數德國人表示滿意(女性71%,男性66%)。德國人大都是和平主義者,78%的女性和63%的男性都認為即便是為了達到重要的政治目的,也不應該訴諸武力。他們更喜歡用遊行示威表達自己的不滿,29%的女性和44%的男性都曾參加過遊行示威。他們對暴力問題憂心忡忡,50%的女性和42%的男性感覺暴力犯罪變得愈發嚴重了。儘管溜門撬鎖的行為在德國每兩分鐘就發生一起,但近年來(與1993年相比)已大為改觀,整體犯罪率下降了7%,其中入室盜竊減少了53%,盜竊汽車減少了83%,但人身傷害犯罪卻上升了81%。

  媒體消費

  8個小時給工作,還有8個小時給媒體。德國人每天平均花在閱讀、收看、收聽各種媒體的時間為8小時。電視仍然是媒體中的王者,它佔據了德國人「媒體時間」的38%,一半以上的德國人聲稱,他們無法忍受超過一周不看電視,而近年來備受關注的網絡只有8%。比電視更「古老」的媒體——廣播電臺居然位居第二,佔有36%的份額。德國人每年購買各種出版物,如書籍、雜誌、報紙共花費375歐元,比他們保養汽車的花費(241歐元)還高。但他們的閱讀時間只佔「媒體時間」的11%,具體到書籍就更加可憐,女性每天讀書時間只有33分鐘,而男性只有區區16分鐘。

  安然入眠

  德國人的一天結束得很早,平均不到23點,整個德國就沉入了夢鄉。普通德國人會在床上再躺15分鐘,跟自己的伴侶說說話。46%的德國人會選擇看兩頁書幫助入眠,另一種選擇是看電視(9%)。儘管睡覺姿勢不同,但大多數人(81.5%)認為自己睡得很好。

  (摘自《海外文摘》)

相關焦點

  • 《中華文摘》文章:老常委們的卸任生活
    (聲明:刊用中國《中華文摘》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卸任後,江澤民回到了他做過市長、市委書記的上海。  今年4月6日,上海交大迎來110周年校慶,巧合的是,此次江澤民造訪母校恰好是第11次。  《中華詩詞》雜誌副主編歐陽鶴是朱鎔基在清華時的同班同學。歐陽鶴告訴記者,「他退下來後,精神好了許多,看看書,唱唱京戲,偶爾出外走走,但講原則的勁兒一點沒變。」  2004年11月28日,歐陽鶴和老同學宣祥鎏去北京西山的國務院療養院看望老同學,並代表中華詩詞協會邀請其擔任名譽主席。
  • 《新華文摘》這樣選編經濟管理類文章
    在《光明日報》、《中國證券報》、《紅旗文稿》等報刊發表30多篇文章,主編或選編過《博導書榜:影響中國社會科學院博導的五種書》、《群眾路線大家談》、《「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大家談(內部參考)》等多部圖書。  6年前的2011年9月3日,《光明日報》以整版篇幅刊登了筆者撰寫的《你所不了解的<新華文摘>》一文。
  • 《中華文摘》文章:女性著裝的TPO原則
    (聲明:刊用中國《中華文摘》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決定今天穿哪套服裝的因素,是「今天到哪裡去」、「去做什麼」和「希望得到什麼」,這就是國際通用的著裝規範———TPO原則。不宜選擇過緊或寬鬆、不透氣或面料粗糙的服飾。在正式的場合,要以西服套裙為主;在比較正式的場合,可選用簡約、品質好的上裝和褲裝,並配以高跟鞋;在比較寬鬆的場合,雖然可以在服裝和鞋的款式上稍作調整,但切不可忽視職業特性。
  • 《中華文摘》文章:放婚姻一段「自由度」
    (聲明:刊用中國《中華文摘》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文/吳娟瑜  再「小鳥依人」的老婆也有展翅高飛的渴望;再「細心呵護老婆」的老公,也有需要自在獨處、喘口氣的機會。所以,聰明又有智慧的愛人懂得創造適度的「婚姻自由度」,方能提升婚姻的品質和增進雙方的情感。
  • 《中華文摘》文章:「性福」指數75分
    (聲明:刊用中國《中華文摘》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文/陳彥煒  現在的中國人是越發「性」福了:2007年全年,中國人的平均性生活次數為122次,而全球成年人的平均性生活次數是103次,如果有性愛GDP指數排名,中國便已跨入「中等發達國家」行列。
  • 《中華文摘》文章:我們的性愛不對等
    (聲明:刊用中國《中華文摘》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文/隨時  什麼是你婚後性愛生活裡最常見的難言之隱?是你想要的時候,而他卻無動於衷?或者他興趣盎然之時,你卻有意敷衍他的熱情?如果你的回答也是這樣,那麼小心你婚姻生活中將要上演的性不對等,因為就男女而言,這一切本來就如此不同!
  • 《中華文摘》文章:導演一場完美性愛
    (聲明:刊用中國《中華文摘》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文/藍懷恩  一場完美的性愛對男人來說意味著什麼?是做男人百分百的成功感?還是徵服小女人之後的自我滿足?或者是炫耀性感的本錢?讓大多數女人揣摩不清的是,為什麼每次他得到了性滿足,卻也不見對自己怎樣怎樣好呢?難道男人真是把愛和性分開來的?
  • 《中華文摘》文章:鄧小平版改革開放詞典
    (聲明:刊用中國《中華文摘》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鄧小平誕辰100周年之計,關於鄧小平的各種回憶、紀念文章和相關報導,已陸續見於報端。今天,我們推出的,是鄧本人在改革開放20年裡對一些事情說過的一些話,發表的一些意見。這些話為正史所載,不是回憶,不是演繹,不是「私人歷史」。
  • 《中華文摘》文章:美麗的草原 美麗的德德瑪
    (聲明:刊用中國《中華文摘》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文/馬路  從未去過草原,但我認識草原,認識它的美麗、它的博大、它的壯闊、它的蒼遠,蔚藍的天穹下,廣闊無垠,風吹草長……這是我所認識的草原,是我從德德瑪的歌聲中認識的草原。
  • 《中華文摘》文章:血型意味著什麼?
    (聲明:刊用中國《中華文摘》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文/王建強  人類任何遺傳都有其合理性,這是千百萬年以來人類進化的結果,血型也不例外。   血型的發現   很久以前,雖然有很多人已經認識到血液對於人的生命的重要性,但卻不知道人類血液還有型別之分。
  • 《中華文摘》文章:紐約最年輕的古蹟 古根海姆美術館
    (聲明:刊用中國《中華文摘》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紐約古根海姆博物館全稱(the Solomon R. Guggenheim Museum),是古根海姆美術館群的總部。位於紐約市上東區,成立於1937年。它是古根漢基金會(Solomon R.
  • 《讀者文摘》與我
    從地圖上看,蘭州顯然處於祖國版圖的中心位置,有一位老師就發表文章說「打開中國地圖,你的眼睛不需上下左右轉動,就能看到位於祖國版圖中心位置的金城蘭州……」。可是,從入學第一天開始,學校、系和各位老師給我們耳提面命的就是要熱愛蘭州、建設大西北!我生活了十九年的新疆農十師一八一團,新疆阿勒泰地區,是西北中的西北,而且還要往北,都快到中、蘇邊境了,再沒有比我更「大西北」的了。
  • 《中華文摘》文章:燈畫舊事
    (聲明:刊用中國《中華文摘》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文\鍾和晏  「燈畫的內容,早期多是山水花鳥,到了清代中葉大量出現了戲曲和小說題材。這類燈畫屬於連環畫的早期形式,常引人看完第一盞,定要看第二盞,直到看完故事終了而止。」
  • 《中華文摘》文章:龍應臺 在香港播下一把種子
    (聲明:刊用中國《中華文摘》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文/關向東  2006年11月,正在香港大學新聞及傳媒中心擔任講座教授的龍應臺,完成了兩個心願:   一、她的新書《龍應臺的香港筆記@沙灣徑25號》正式出版,全書完整集結了三年來她為香港所寫的文章
  • 《中華文摘》文章:中國十大古典音樂名曲
    (聲明:刊用中國《中華文摘》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文/殷悅  一、十大古曲之高山流水   此曲最初刊見於我國現存最早的琴曲集《神奇秘譜》。該書在解題中寫道:「《高山流水》本只一段,至唐分為二同曲,不分段落。宋代分《高山》四段,《流水》八段。」
  • 《中華文摘》文章:性福的15個敏感帶
    (聲明:刊用中國《中華文摘》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文/隨喜  你和他,可知道你身體上的性敏感帶?女人的身體就像一張玄妙的地圖,在每一部分,都蘊涵著可被開發的秘密。現在,就和他一起來發現吧,從此擁有更為深度和諧的性愛歡娛。性學家告訴我們,女人身上的性敏感帶達50多處,而男人只有20多處。
  • 德國人怎麼過新年?
    原標題:德國人怎麼過新年?  新華網柏林12月29日電(記者郭洋)放焰火、吃鯉魚、喝香檳、玩倒鉛遊戲……原來,德國人這樣過新年。    焰火與驅鬼   德國的新年習俗與中國春節十分相似。   鯉魚與吉兇   在德語中,「聖誕烤鵝」和「除夕鯉魚」已成為兩個固定的單詞,由此不難看出德國人過年的飲食習慣。   一些德國人不僅吃魚,還會在除夕夜將一片魚鱗放入錢包。民間的說法是,這樣做可以給人帶來好運,在新的一年財源滾滾。   在德國人看來,四葉草、小豬、馬蹄鐵等均可帶來好運。
  • 岡特·舒赫:挺華文章被大量轉載後,有陌生人來電:「你真的是德國人...
    【採訪/觀察者網 李泠,翻譯/觀察者網 馬力】 華為CFO孟晚舟在加拿大獲保釋當天,一篇德國人對這一事件的評論文章在網絡上火了。正如一條讀者評論指出,「這位德國人比某些國人的看法都更接近中國官方的態度」,一些中國朋友不相信文中的觀點來自一個德國人、一個西方人。 第二,文章的形式。這篇文章最初是用英文書寫的,因為我無法用中文寫作,也不完全信任像「谷歌翻譯」這樣的自動翻譯軟體——它們的翻譯通常可讀,不過遠稱不上完美,有時甚至會完全改變原文的意思。這篇文章由觀察者網的專業譯者翻譯成中文。
  • 《中華文摘》文章:男女關係33個絕妙比喻
    (聲明:刊用中國《中華文摘》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1、每個女人都有兩個版本:精裝本和平裝本,前者是在職場、社交場合給別人看的,濃妝豔抹,光彩照人;後者是在家裡給最愛的人看的,換上家常服、睡衣,訴苦。婚姻中的丈夫往往只能看到妻子的平裝本和別的女人的精裝本——婚外戀的動機之一。
  • 《中華文摘》文章:1959年7月14日給毛主席的信
    (聲明:刊用中國《中華文摘》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文/彭德懷  編者按:1959年,建國10周年。中共領袖們在經濟建設上遇到了新問題,並產生了嚴重分歧。毛澤東心急,步子要快一些;周恩來從實際出發,覺得應降降溫,提出反冒進。怎麼估價當時的經濟形勢,下一步該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