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險中介市場遇「清洗」,惠邦保險經紀業務許可證被吊銷

2021-01-10 藍鯨財經

近日,中國銀保監會北京監管局披露關於吊銷及註銷北京惠邦保險經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惠邦保險經紀」),《經營保險經紀業務許可證》的決定。

藍鯨保險注意到,2018年以來,部分地方銀保監局對保險專業、兼業代理機構進行清理,註銷相應業務許可證,從背後原因來看,包括機構到期未延續、主動申請註銷分支機構等。

對此,專家分析稱,或有部分機構受限於監管提出的,區域性、全國性中介機構最低限額1000萬、5000萬的註冊資本金要求,同時面臨展業壓力,被動或主動進行調整,如關閉、停止業務、合併分支機構、轉讓等。監管清理「空轉」機構的另一面,也有業內人士建議,註冊資本金不宜「一刀切」,可分檔次循序漸進,給中小機構留出空間。

存違法違規行為,惠邦保險經紀業務許可證被吊銷

對於惠邦保險經紀,北京銀保監局明確指出,其存在編制、提供虛假資料得問題,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第八十六條、第一百三十二條的規定,基於以上違法行為,北京銀保監局對其做出吊銷、註銷業務許可證的處罰,時任惠邦保險經紀執行董事被撤銷任職資格。

根據要求,保險機構應當按照監管規定,報送有關報告、報表、文件和資料,須如實記錄保險業務事項,不得有虛假記載、誤導性陳述和重大遺漏。

「應該是經營上出現了比較嚴重的違規」,一位保險中介機構的負責人對藍鯨保險分析稱,目前,保險中介有牌照價值加持,尤其是全國性的保險中介機構,「假如不是有特殊事項,一般不會被吊銷營業許可證」,在其看來,監管給出的處罰原因範圍較廣,背後或可進一步深究。

一般而言,對於編制、提供虛假資料這類違規行為,監管多給予罰款等警示性處分,直接吊銷經營許可證,較為少見。對此,藍鯨保險多次聯繫惠邦保險經紀,以期進一步了解情況,但截至發稿,並未得到回覆。

據了解,惠邦保險經紀成立於2003年,目前設有四川、河北2個分公司,2017年2月,惠邦保險經紀註冊資本從1000萬元變更為5000萬元。

公開信息顯示,截至2018年7月,惠邦保險經紀仍在招聘包括車險方向的高級產品經理、保險經紀方向的渠道拓展總監等多個職位。

砍非銀兼業代理機構,2018年北京保監局註銷145張業務許可證

事實上,2018年以來,不少地方保監局對於專業、兼業保險中介機構進行了整治。

以北京銀保監局為例,2018年共註銷145家機構的保險兼業代理業務許可證,包括建築裝飾工程公司、貨運代理公司、汽車商貿公司、健康管理機構、航空服務公司等多類行業,從註銷原因來看,集中於「保險業務許可證有效期屆滿未延續」。

「現在監管目標是減少除銀行外的兼業代理機構」,上述保險中介機構負責人說道,由於兼業代理機構較多,且分布行業廣,對比之下,監管力量相對不足,難以對兼業機構進行嚴格的日常監管,進行清理,有利於進一步優化主體結構。

此外,北京銀保監局還註銷金安保險經紀、盛世保險代理(北京)2家專業保險中介業務許可證,要求其立即停止經營保險經紀、代理業務活動,妥善安排客戶服務等後續事項,註銷原因均為行政許可證有效期屆滿未延續。

廣東銀保監局則在2018年註銷22家保險專業代理機構的保險代理業務許可證,從註銷原因來看,包括主動及被動兩類,舉例來看,華譽保險銷售、華康保險代理均主動向監管機構提交撤銷營業部的申請,此外,部分機構則是因許可證到期或未提交審計結算報告等原因,被依法註銷業務許可證。

「有進有出是正常現象」,上海對外經貿大學保險系主任郭振華對藍鯨保險分析稱,不管行業是否景氣,部分機構本身有獨特優勢,存有一定展業空間,「如果沒有優勢,例如流量、強大的股東背景等,難以繼續推進業務,或選擇退出」。

「總的來看,2019年,保險行業也面臨增長放緩壓力,中介機構亦然」,郭振華進一步指出,保險中介機構或進行調整,「可能出去的,比進來的更多一點」。

業內聲音:保險中介註冊資本不宜「一刀切」,循序漸進留空間

值得關注的是,藍鯨保險注意到,部分被註銷的保險專業代理機構,註冊資本金遠低於監管要求,或也存在「空轉」情況,無業務、無人員,故而到期後,未對業務許可證進行延期。

2018年2月,原保監會下發《保險經紀人監管規定》,明確要求全國性、區域性保險經紀公司的註冊資本最低限額,分別為5000萬元、 1000萬元,且必須為實繳貨幣資本。

資本金要求,無疑抬高進入保險中介市場的「門檻」,對於部分現有的中小主體而言,也成為「攔路虎」,一位保險業內人士則直言,資本金壓力是保險中介機構痛點之一,註冊資本少,導致發展規模、發展速度均受限,進而推高經營成本。

一方面是資本金壓力在前,另一方面,或是無力增資的境況。

舉例來看,被廣東銀保監局註銷業務許可證的廣州德高保險代理有限公司,成立於2010年,目前註冊資本僅有200萬元。

郭振華分析稱,部分保險中介機構在到期重審核時,或面臨補繳資本金要求,導致萌生「退意」。

一位保險業內人士對藍鯨保險說道,目前,有地方銀保監局在對非現場檢測數據進行分析時,發現有部分保險專業中介的分支機構長期處於業務停滯狀態,進而要求清查零業務分支機構的職場、人員等實際情況,是否處於正常營業狀態等,並對照機構設立初衷和發展規劃,分析未達成業務經營目標的原因及存在的主要問題。

「看重註冊資本金得模式下,有資金就可以申辦機構,但真正有業務能力的,卻不一定能實現開設機構的願望」,上述保險中介機構負責人指出,長期無業務的主體機構,可以選擇砍掉部分業務狀況不佳的分支機構,縮小經營範圍,或嘗試轉讓牌照,「小型保險中介機構也可以實現小而美,例如紮根縣級市場」。

其進一步建議稱,註冊資本金不宜「一刀切」,可考慮區域性保險中介機構以200萬註冊資本金為基礎,開設3家分支機構,此後,註冊資本金每增100萬,可開1家分支機構,達1000萬後,開設區域內分支機構不需增加註冊資本金;每增1000萬註冊資本金,對應增加一個省的業務區域,達到5000萬後,不受地域範圍限制,可在全國開展保險中介業務,「需要有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

「二八法則是存在的」,上述負責人說道,除了主體發展有優劣,分支機構本身也存在經營差別,且目前不少資本進入保險中介市場,並非為做業務,而是在申請或收購機構後,溢價轉讓,在其看來,單純謀求牌照,不應成為常態。(藍鯨保險 李丹萍)

相關焦點

  • 保險中介持續洗牌,年內405家被註銷許可證
    根據銀保監局要求,被註銷了保險業務許可證的機構不得繼續開展保險代理等業務,同時,各保險公司也不得與這些機構繼續開展業務合作。從保險中介機構被註銷業務許可證的原因來看,主要有三類,一是許可證有效期屆滿未延續,這也是最主要的情況。如:深圳被註銷保險許可證的160家機構全部是由於許可證有效期屆滿未延續。
  • 年內近400家保險中介機構許可證遭註銷 汽車類中介成「大戶」
    一則廣東銀保監局註銷廣東華灝保險代理等2家機構的保險業務代理許可證(以下簡稱「許可證」)的公告揭開了保險中介市場數量縮水的冰山一角。而北京商報記者統計發現,年初至今,各地銀保監局已陸續註銷近400家保險中介機構的許可證,其中保險專業中介機構46家,保險兼業代理機構334家。
  • 保險中介違規動用保證金 監管部門依法吊銷許可證
    保險監管部門認為該機構違法行為情節嚴重,依據《保險法》第167條對該機構處以吊銷業務許可證的行政處罰。該保險代理機構不服,訴至人民法院。人民法院在審理過程中,關於保險監管機構適用法律是否正確的問題上出現了三種意見,一是保險監管部門適用法律正確;二是應該適用《保險法》第165條進行處罰;三是《保險法》對保險代理機構違規動用保證金沒有規定,不應進行處罰。
  • 保險中介行業迎來新一輪洗牌年內近400家機構許可證遭註銷
    強監管下保險中介行業正迎來新一輪洗牌。今年以來,各地監管部門密集發文整肅保險中介市場,據不完全統計,今年年初至9月底,各地銀保監局陸續註銷近400家保險中介機構許可證。同時,也有一些行業巨頭攜資本進入,市場正在經歷向均衡和高效發展的「新陳代謝」。
  • 保險中介行業迎來新一輪洗牌 年內近400家機構許可證遭註銷
    比如,今年2月份,銀保監會發布《關於加強保險公司中介渠道管理的通知》,落實對中介渠道業務主體管控責任;4月份,下發《關於印發2019年保險中介市場亂象整治工作方案的通知》,聚焦保險中介市場較為突出和影響保險業穩定健康發展的違法違規問題;8月份,下發《保險中介機構行政許可事項服務指南》,對保險代理、保險經紀和保險公估3個主體準入規定進行了統一整合,同時加強了對申請人的管理。
  • 保險中介市場競爭激烈,永達理保險經紀持續增長
    近年來,我國的保險中介企業在公益、扶貧以及眾多的國家重點基礎設施建設中都發揮了積極的作用。目前,我國保險中介市場體系初步建立,對保險業發展的作用逐步顯現,服務經濟社會的能力有所增長,保險中介市場也處於持續強勁增長的態勢,競爭愈發激烈。
  • 2020年保險中介市場亂象整治將啟幕 重點查 「虛構業務套取費用」
    銀保監會近日向各銀保監局下發《2020年保險中介市場亂象整治工作方案》(下稱《方案》),明確了2020年保險中介市場亂象整治工作重點,對保險專業代理機構、保險經紀機構、保險公估機構、保險兼業代理機構、中介渠道業務以及網際網路保險業務的亂象整治工作進行了分門別類的安排。
  • 保險中介「罪」在哪裡?
    《證券日報》保險周刊通過對今年以來監管直接給中介開出的罰單的梳理,從中介經營中的違規種種我們可以看出,其實中介存在的問題並非就只是中介本身的毛病那麼單純。  《證券日報》保險周刊查閱保監會及35家各地保監局公開處罰決定,據本刊不完全統計,今年以來,保監會以及各地保監局共處罰保險中介機構142家,其中53家被吊銷《經營保險代理業務許可證》或《保險兼業代理業務許可證》。
  • 保險中介牌照審批重開 「先照後證」中「證」或調整
    此次重啟的審批門檻為:全國性保險專業經紀、代理公司的註冊資本為實繳資金5000萬元,區域性保險專業代理公司的註冊資本為實繳資金1000萬元,並且全資或控股股東必須具有汽車生產、銷售、維修和運輸等背景。另外,審批流程為「先照後證」(先辦營業執照,再拿行業許可證)。  保監會最新公布的數據顯示,清理整頓工作自2014年4月啟動以來,對保險中介市場進行了全面的清理和系統的檢視。
  • 保險經紀機構行政許可及報告事項清單
    申請經營保險經紀業務的機構,應當參考《保險經紀機構監管規定》第二章「市場準入」第一節「機構設立」的相關內容,具備相關法定條件,持有符合經營範圍的工商營業執照,並向黑龍江保監局提交以下申請材料: 1.
  • 完成上市輔導,江泰保險經紀靠什麼衝擊A股保險中介第一股?
    此時雖上市輔導完成,但縱觀江泰保險近幾年傳統財險業務增速乏力,轉型壽險新業務又開局不利,能否順利拿下A股保險中介第一股或未可知。 12月15日,老虎財經獲悉,江泰保險經紀上市輔導工作完成,擬於深交所中小板上市。若成功將成為A股保險中介第一股。
  • 保監會提示消費者購買保險產品謹防中介傳銷
    新華社北京1月27日電(記者 姜銳、王文帥)記者27日從保監會了解到,北京大潤保險經紀有限公司從事傳銷活動案件已被判決。保監會鄭重提示消費者,在購買保險產品時,謹防加入保險中介的傳銷活動。北京市保監局對該公司處以罰款100萬元,吊銷其保險經紀業務許可證。    保監會保險中介監管部副主任薛江介紹說,少數保險公司對保險產品和銷售的管理十分薄弱,隨意將意外傷害保險卡等產品「批發」給保險中介,任其隨意處置。近年來保險中介發展較快,同時也暴露出了不少問題和風險。北京大潤公司及其負責人受到嚴懲,表明了監管部門嚴查保險中介領域違法違規行為的決心。
  • 保險中介格局生變:怡安集團成全球最大保險經紀公司 技術加持商業...
    中國保險網8月24日消息 保險市場上有很多種產品,甚至同種產品也有不同的條款。保險中介的主要職能是減少保險市場的信息不對稱,最大限度地提高保險效益,提高保險業的經濟效益,為保險業的健康發展發揮重要作用。保險中介更多的是為客戶創造價值。保險中介體系的完善是保險市場成熟的重要標誌。
  • 監管:取消保險中介代理許可證有效期設置 就是落實「放管服」要求
    來源:銀保監會原標題:中國銀保監會有關部門負責人就《保險代理人監管規定》答記者問 為進一步促進保險中介監管法律制度體系協調統一,鞏固保險中介市場清理整頓工作成果,深化保險中介市場改革,銀保監會近日印發了《保險代理人監管規定》(以下簡稱《規定》),有關部門負責人就《規定》回答了記者提問。一、制定出臺《規定》的背景是什麼?
  • 保險中介「三部曲」終章正式登場
    首都經貿大學保險系副主任李文中分稱,區域性保險代理機構總體業務規模快速增長,隨著相關法律制度的完善、居民法律維權意識的增加,區域性保險專業代理機構面臨的法律風險也會增大。保險專業代理機構註冊資本過低,必然導致規模小,只能經營一些簡單產品,容易形成市場惡性競爭,不符合監管要求的保險中介機構做大做強的要求,這些都在客觀上要求增加區域性保險專業代理機構的清償能力能夠跟上。
  • 如何申請一張保險經紀/代理牌照?監管擬定了這些步驟
    明確各類中介牌照審批、備案步驟根據《辦法》,保險專業中介機構包括保險專業代理機構、保險經紀機構、保險公估機構,其中申請代理、經紀業務許可需要經過監管部門審批,但公估機構只需到相應監管機構進行備案即可。1.
  • 事關1200萬保險代理人的新規來了,取消中介牌照3年有效期
    根據《徵求意見稿》,區域性保險代理公司註冊資本金準入門檻擬從1000萬提升至2000萬。事實上,此前,為治理保險中介行業的「小散亂差」,監管部門曾一再提高保險中介市場的準入門檻。2009年9月,為配合新《保險法》的實施,保監會修訂頒布了《保險專業代理機構監管規定》、《保險經紀機構監管規定》和《保險公估機構監管規定》,對保險中介的準入門檻作了大幅的提高。
  • 2020中介市場亂象「查殺」開啟!58個整治要點,險企、代理、經紀...
    來源:國際金融報保險中介市場最嚴、最全監管來啦!整治對象覆蓋保險公司中介渠道、專業代理機構、保險經紀機構、保險公估機構、兼業代理機構、網際網路保險業務、從業人員職業登記等七個方面的全中介業務領域。圖片來源:圖蟲創意5月28日,《國際金融報》記者從有關渠道獲悉,銀保監會已於近日下發《2020年保險中介市場亂象整治工作方案》(下稱《方案》)。整治對象覆蓋保險公司中介渠道、專業代理機構、保險經紀機構、保險公估機構、兼業代理機構、網際網路保險業務、從業人員職業登記等七個方面的全中介業務領域。
  • 根治保險中介市場亂象 銀保監會發布保險代理人監管規定
    新華社上海11月24日電(上海證券報記者 韓宋輝)為進一步促進保險中介監管法律制度體系協調統一,鞏固保險中介市場清理整頓工作成果,深化保險中介市場改革,銀保監會昨日發布《保險代理人監管規定》(下稱《規定》)。
  • 中國銀保監會擬取消保險中介機構許可證3年有效期設置
    中新社北京4月16日電 (記者 王恩博)為適應保險中介市場改革要求,進一步完善保險代理人監管制度,中國銀保監會16日就《保險代理人監管規定(徵求意見稿)》再次公開徵求意見,提出將取消保險中介機構許可證3年有效期設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