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山火失控,10億動物喪生火海。而倖存下來的動物所要面對的,是如何在一片燒焦的土地上活下去,Michael Clarke如此告訴《自然》。
圖中所示為新南威爾斯州的一隻袋熊,那些在山火中大難不死的動物,不得不艱難地尋找食物和避難所。|Wolter Peeters/The Sydney Morning Herald/Getty
澳大利亞發生了有記錄以來最嚴重的森林大火,已造成27人死亡,約2000所房屋被毀,影響面積超過1000萬公頃——比葡萄牙國土面積還要大。據估計,約10億的野生哺乳動物、鳥類和爬行動物因此隕命。
Michael Clarke是澳大利亞樂卓博大學(原名拉籌伯大學)的一名生態學家,自從15年前一場大火吞噬了他的調查現場後,他便一直致力於研究大火對於原生生態系統的影響以及生態系統的恢復。Clarke向《自然》講述了動物在山火發生後的應對情況,以及這一季的山火為什麼尤其嚴重。
01
山火發生後會出現什麼情況?
當你走進一片剛發生火災的森林,你會發現那裡是死一般的寂靜。除了啄食腐肉的噪鍾鵲、渡鴉和鵙鶇外,一無所有。那是一種令人毛骨悚然的感覺。
對於倖存下來的動物而言,接下來的幾個月依然危機四伏,它們不得不面對三大挑戰。一是尋找避難所,比如樹洞或地洞,以躲避極端氣候事件;二是飢餓風險;三是躲避野貓和狐狸之類的捕食者。它們會毫無遮擋地暴露在外面,在一片被山火燒盡的土地上無處藏身。
即使某隻動物真的找到了一塊未被大火侵蝕的土地,那裡也一定擠滿了想要尋求一線生機的生物——遠遠超出了那塊土地的承載能力。2007年發生山火後,我去到Mallee [位於維多利亞州北部]一處沒有被火燒到的地方,毫不誇張地說,那裡布滿了鳥類,它們相互爭逐,想要佔有最後那一丁點兒草地。顯然,那點草地不足以維持它們每一個的生存。
02
哪些動物可能受影響最嚴重?
考拉之類的動物會面臨各種各樣的困境。考拉生活在離地的高處,種群規模小且隔離,讓這種動物逃生或去發現未過火的森林是很難的。在過去的火災中,我們看到了一些確實超出我們想像的創造性行為,比如琴鳥和小袋鼠會進入袋熊的洞裡逃生。但是,大部分的動物最後都葬身火海。即使是一些速度很快的大型飛鳥,如獵鷹和深紅玫瑰鸚鵡都難逃大火。
有些動物抵抗火災的能力比其他動物要強。能夠在地下生活的動物適應能力最強。即使地面上的火災吞噬一切,白蟻仍能在地下安然度過;挖洞的蜥蜴也是一樣。
03
本季火災與往年的火災有什麼不同?
本季火災的規模是前所未有的:廣袤的棲息地同時被焚毀。火勢之兇猛,足以形成獨特的氣候,這意味著野生動物根本來不及反應。
本季火災的燃燒方式也有別於以往。過去,積水的衝溝可以充當阻止火勢蔓延的天然屏障。今年,由於天氣乾旱,大火直接吞噬衝溝和雨林這些原本可在事後為動物提供避難場所的地方。
我們還要等幾個月才能知道實際的破壞程度。衛星圖像可以告訴我們這些「難民」在哪裡,方便我們去查看哪些動物倖存了下來。我計劃開展實地考察,尤其是沿海森林和荒野。但是,現在為時尚早,還有很多火點在燃燒。
生態學家Michael Clarke研究山火對於原生生態系統的影響。|Cathie Clarke
04
生態系統恢復需要多長時間?
此次恢復的速度可能要比以往慢。植被重建有賴於降雨,而這已變得不可預測。樹洞和產漿樹木是動物的主要資源,而它們需要幾年,甚至幾十年才能恢復。
有幾種候鳥在塔斯馬尼亞、維多利亞和昆士蘭南部之間遷徙,它們的未來令人擔憂。在遷徙的過程中,這些鳥會在東部海岸的沿海荒野休息停留,而這些區域正是本季發生了很多大火的地方。這裡的棲息地需要多年時間才能恢復,發揮候鳥的「中轉站」作用。
另外一些動物被推向滅絕的邊緣。帚尾巖袋鼠和袋鼠島袋鼩(一種小型有袋類動物)著實令人擔憂。袋鼠島袋鼩幾乎喪失了全部的棲息地。袋鼠島輝鳳頭鸚鵡的棲息地也遭受重創。大家非常擔心各種淡水魚:火災發生後,菸灰隨河流而下,對淡水魚有很大的影響。
05
這些生態系統的未來將會如何?
挑戰在於我們要弄清楚如何保護留下來的森林棲息地。我們可能需要主動在火災中充當野生動物避難所的地區附近,有控制地放火燒地,以避免未來發生火災。我並不十分贊成那麼做,但是那可能是接下來的新常態。
此次山火規模空前,但並非出乎意料。30年前,科學家就曾預測,氣候變化會導致更加嚴重的火災1。我們已經看到了三大變化:火災發生頻率、嚴重程度和火勢範圍都增加了。這三重打擊削弱了野生動物的恢復能力。
參考文獻:
Beer, T., Gill, A. M. & Moore, P. H. R. in Greenhouse: Planning for Climatic Change (ed. Pearman, G. I.) 421–427 (CSIRO, 1988).
原文以『Deathly silent』: Ecologist describes Australian wildfires』 devastating aftermath為標題發表在2020年01月10日的新聞問答上。
原文作者:Dyani Lew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