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也詩無敵,人間最得意!」
劍來總篇,總管對人物特點的描述可謂十分完美,總是簡簡單單幾句話,就將人物象形躍然紙上,讓我們愛得真切,愛不釋手。
白也不想做的事,說什麼道理都沒用;白也想做什麼,誰阻攔也沒用。因此白也被譽為「人間最得意」的人,大多數人都希望活成他的樣子吧?
所以,明知是必死之局,白也仍舊義無反顧的仗劍扶搖洲;面對六位王座大妖,白也遞出一劍又一劍,劍劍擊退巔峰大妖。可是文海周密舉半數王座大妖針對白也的謀劃,又豈是等閒?尤其是正趕來的劍修劉叉,所以白也「必死」!
話雖如此,但是內心仍舊希望白也可以不死,仍舊希望哪位大佬可以出手相救。但是當白也真的如願「未死」,心中卻仍舊有點失落。
個人以為,總管不寫死白也,可能是廣大網友不希望白也死,總管也不希望白也死。但是現在白也重回少年時代,白也可以一切重新來過,但是我心中的白也卻還是不見了,那個「詩無敵,最得意」的白也還是死了。
就像齊先生一樣,那麼「溫潤如玉,如沐春風」的儒生,那個「遇事不決,可問春風」的先生。死了就是死了,春去夏至,雖然非常難過,但是齊先生一直都「在」,在春風裡,在心中。
或許多年之後,白也仍舊是那個白也,那個自詡為「最失意」的讀書人卻不再是「人間最得意」了吧?